-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命题人:方恒武,审题人:施广鑫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2.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 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 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3.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这表明 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 4.据记载,在明代松江,“贫者必用绸绢色衣,(纱或熟罗)包头不问老幼皆用”。18、19 世纪之交的浙江各地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普遍穿绸。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居民普遍从事丝织业生产 B.居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居民的纺织品消费水平较高 5.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6.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7.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 A.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 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 8.1930年5月,中共制定策略阵线时明确指出:反对国民党改组派的对外修约主张,揭露国民党包括改组派在内的各派系为“帝国主义代理人”。这表明中共 A.正式与国民政府分道扬镳 B.树立了较为鲜明的民主革命立场 C.明确了消灭资产阶级专政 D.在党派关系上带有右倾色彩 9.某学者认为,1943年和1944年民营工矿企业所得政府贷款占这两年后方民营工矿企业生产总值的39.5%和41.2%;同一时期政府有关部门为民营工矿企业培训的技术工人达3600人之多。据此可知,该学者试图论证抗战后期 A.政府并未放弃沦陷区工业 B.民营企业保障了抗战胜利 C.国统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D.国民政府扶植民营工矿业 10.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此规定 A.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B.有利于活跃国内市场 C.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D.促使企业生产商品化 11.读表2,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间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 物品 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房子、车子、票子、保险 表2 现代中国彩礼“四大件” A.工业生产能力的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婚育观念受到了冲击 D.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 12.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同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这一规定 A.违背了法律的规范性原则 B.说明了罗马法历来重视司法程序 C.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 13.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 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 B.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 C.有利于防范司法腐败 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 14.古希腊语中的“demokritia”包括“demos”“kratos”,“demos”意为“人民”,“kratos”意为“统治”,所谓“demokritia”就是“人民的统治”。后来的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种的“民主”均由“demokritia”演化而来。这表明欧洲 A.与古希腊有相近的上古文明 B.民主政治的思想源远流长 C.对古希腊直接民主多有继承 D.文明多源自于古希腊文明 15.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 B.帝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 C.皇帝的好恶影响法律的规定 D.国家政体制约法律制定 16.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B.开始否定宗教神学的地位 C.借用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D.极力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 17.有学者指出,16世纪初,占西班牙人口3%的商人、下级牧师和自由职业者都够不上中等阶级,而富人渴望的却是分享贵族头衔,对投资工业望而却步。材料反映出西班牙 A.封建等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 B.封建贵族成为核心力量 C.资本萌芽因素尚未发生作用 D.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18.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19.有学者表示,古代的中西贸易,实以丝绸贸易为开端。历史上有若干时期,当丝绸运抵西方时,价值要用等量黄金来衡量。单从18世纪初叶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一举取代了丝绸在中外贸易中长达两千年的主角位置。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B.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西方市民阶层崛起发展 D.西方封建贵族走向衰落 20.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作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使此项法案在10天后自行生效。由此可见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可以制约国会的权力 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总统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2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预定日期和远洋航线的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跨越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已经开通 C.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殖民霸主 D.交通运输业因专利技术发展而发展 22.1878年10月,帝国议会通过了宰相俾斯麦提出的《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是进行社会主义宣传的团体、报刊和集会,都要受到封禁;政府可以不经任何法律程序逮捕和放逐被它认为是危及社会治安的“危险”分子。这表明 A.帝国议会实际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B.宰相对议会负责,拥有内阁绝对权力 C.德国仍是容克贵族专政的封建国家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工人运动发展 23.读表3,这可以印证当时德国 时间(年份) 1845 1850 1855 1865 1870 1875 通车里程(km) 2130 6044 7781 13821 19587 27795 表3 近代某一时期德国铁路通车里程 A.国内消费市场扩大 B.工业发展加快C.平民生活成本降低 D.加紧对外侵略 24.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持《独立宣言》要求独立,北方最初以国家统一为名起兵平叛,战争后期,林肯“易帜”,易之以“废奴主义”,才扭转被动战局。材料表明 A.美国突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B.民权主张比加强中央权力更有效 C.美国种植园主阶级强调民主 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更为强大 25.读表4,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州名 宾夕法尼亚 新泽西 纽约 康涅狄格 弗蒙特 减少量 40% 25% 83% 60% 75% 表4 18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等州20年间农村人口 A.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B.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C.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衡 D.农村生产环境的严重恶化 26.20世纪的著名社会政治学家帕斯森指出,民主体制应有异中求同、求同存异的度量和机制,要善于从分歧中寻求一致,以缓和并化解冲突。材料着重表达了 A.共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B.冲突在民主政治中有不可避免性 C.不同派别在共识中逐渐消除矛盾 D.不同派别对政治共识有不同看法 27.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还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这反映出恩格斯 A.借鉴资本主义私有模式 B.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 C.认为资本主义运行模式 D.对共产主义理论自我反思 28.1999年10月,英国议会两院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上院法案》及其修正案,取消了所有世袭贵族拥有的作为上院议员的特权。这表明英国 A.代议制民主发展落后 B.专制制度的残余已经消灭 C.修补政治体制的缺陷 D.民众获得了参政议政权利 29.“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从西方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二五”期间,政府则注意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自主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 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承受了西方更大经济封锁压力 D.逐渐陷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 30.1946年,有人在战后经济政策的手稿中向国家(苏联)提出如下建议: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业的控制。这一建议 A.有利于战后经济的转型 B.揭露了苏联政治弊端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 D.否定了苏联经济模式 31.据统计,自1951年7月1日之后,联邦德国从马歇尔计划中获得的援助共2.7亿美元,而他们只需向美国进出口银行偿还1690万美元。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B.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二战后西欧强国降为二流国家 D.雅尔塔体系对美德关系的影响 32.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的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的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的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的道路。材料说明 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 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的助推器 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 33.读图3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该过程实质上 甲 乙 丙 丁 图3世界名画《公牛》的诞生过程 A.反映了美术领域的多元一体 B.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式微 C.强调了美术领域的复杂多变 D.体现了立体画派绘画的特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4分) 本卷共2个小题,共34分。其中34题18分、35题16分。 34.(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 ——摘编自闫红艳《明前期教化剧研究》 材料二: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祀神演剧因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宁,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秩序。……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 ——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材料三:光绪六年(1880年)《申报》报道:“香港华人近投禀于英总督铃辕,请准女伶在戏馆演戏。按此说殊不可解。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以后陆续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云仙’‘玉仙’等女戏园开班”,泸上女伶渐多,女班遍地。 ——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并分析教化剧着力塑造“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些形象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方禁毁部分戏剧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上海出现“女伶渐多,女班遍地”的原因。(6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改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乖誊录制。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殷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采月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变化。(8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6分) 本卷共4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D B C D B D B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A C A D C B A D B B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A D C A A A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4分) 50.(18分) (1)功能:娱乐,教化。(2分) 影响: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人的思想。(4分,每点2分,任意二点即可) (2)原因: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6分,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3)原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语与引导;妇女觉悟的提高。(6分,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40.(16分) (l)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4分) 影响: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体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对后世的选拔人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后期走向僵化,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转型。(4分) (2)新变化:确立相关法律制度;政治色彩浓厚;考试内容和形式更专业化和标准化;与国际接轨。(4分) 评:受西方文明的影响,逐步法制化;初步建立了公务员体系,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社会动荡,法令无法严格执行,腐败现象严重。(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