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资料五章 平面向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五章 平面向量

第五章 平面向量 1、非零向量 ba与 不共线,若 a +b =c , - = d ,则 ⊥ d 是| |=| |的 (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A 【思路分析】法一: ⊥  • =( + )•( - )= | |2 - | |2 = 0 | | = | | 法二:作OA a ,OB b ,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OACB,则 =OC , = BA. ⊥ OACB 为菱形 | | = | |. 【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有关概念,几何意义与运算,简易逻辑等基础知识. 2.已知a ,b 是两个单位向量,命题:(2a + b )⊥ 是命题〈 , 〉= 3 2 π 成立的( )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非充分 C.充分且必要 D.非充分且非必要 2.解答: 01)b,acos(20b)ba2(b)ba2(   cos〈a , b 〉=- 2 1 〈 a , b 〉= 3 2 π 选 C 评析:考察充要条件及向量数量积的简单知识 3.(文)己知 A(1,2)B(-3,1)则向量 AB按向量(-1,2)平移后得到的向量坐标 是( ) A.(-4,-1) B.(-5,1) C.( 0,4) D.( 2,-1) 3.(文)解答: )1,4()2,1()1,3(AB  无论怎样平移, AB仍是(-4,-1) 选 A 评析:考察考生问题概念、平移性质。 4.(文)已知△ABC 中,a、b、c 三边长分别为 3,4,5,则 ABACBCACBCAB  的值为( ) A.7 B.-7 C.-25 D.25 4.(文)解答: ABACBCACBCAB  =c·a(-cosB)+0+b·c cosA =-a2+b2 =7 选 A 评析:本题考察考生平面向量运算及应用能力。 5、设命题 P:非零向量 a 、b , |||| ba  是 )()( baba  的充要条件; 命题 q : M 为平面上的一动点, A 、 B 、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角  ,使 MCMBMA  22 cossin ,则 A. qp  为真命题 B. qp  为假命题 C. qp  为假命题 D. qp  为真命题 5、C 由向量的几何意义和菱形的性质知 P 为真命题;由教材上例题 A、B、C 三点共线的 充要条件为 MCtMBtMA )1(  , )( Rt  ,而 ]1,0[sin 2  ,为必要非充分条件, 故 q 为假命题,故选 C . 6.给定两个向量 ,,ab| a |=3,| b |=2,< ,ab>=600,如果(3 5 ) ( )a b ma b+ ^ - 则 m 的值 等于( ) A. 32 23 B. 23 42 C. 29 42 D. 42 23 6、C 【思路分析】:由已知得:(3 5 ) ( )a b ma b+-=0,即 22 3 (5 3) 5 0ma m ab b+ - - = ,解 得 29 42m = 【命题分析】:考察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向量垂直的性质 7、已知 ABC 中,点 D 在 BC 边上,且 DBCD 2 , ACSABrCD  ,则 Sr  的值 是 ( ) A、 3 2 B、 3 4 C、 3 D、0 7 、 ( 分 析 : ∵ ∴ CBCD 3 2 又 ∴ )(3 2 3 2 ACABCBACSABr  ∴ 3 2r 3 2s 选 D 项) 8 、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次和为 ns ,且 55,10 52  ss ,则过点 ),( nanP 和 ),2( 2 nanQ ( *Nn  )的直线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可以是 ( ) A、( 2 1,2 ) B、( 2,2 1  ) C、( 1,2 1  ) D、( 1,1  ) 8、(分析: 55 10 5 2   S S 即 552 )(5 102 )( 51 21   aa aaa ∴ 22 10 51 21   aa aa ∴ 4,123  dd ∴ 62 1 a ; 31 a ∴ 144)1(3  nnan , )14,( nnP , )74,2(  nnQ , 42 8 PQK 方向向量 ),1( k ,故选(B)。 9.已知 1||||||  cba ,且 0 cba ,则 a 与b 的夹角为( ) A.300 B.600 C.900 D.1200 9.D [思路分析]:法 1: cba  , 1)()( 22  cba ,∴ 12 22  bbaa ,则 { { { ba  = cos||||2 1  ba ,∴ 2 1cos  , 0120 。 法 2:由模都为 1 及向量的加法法则知, a ,b , c 对应的点应均匀分布在单位圆 上,∴ a 与b 的夹角为 1200。 10.(理)已知 )1,1(),1,1(  xbx xa ,其中 2x ,则 ba  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2 5 D. 3 11.已知直线l 与 yx, 轴分别相交于点 A 、B , jiAB 32  (i 、 j 分别是与轴 yx, 正半轴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则直线 的方程是 A. 0623  yx B。 0623  yx C。 0632  yx D。 0632  yx 11. B【思路分析】: )3,0(),0,2(  BA 【命题分析】:考察向量平移、相等概念和直线方程 12 .(文 ) 已知|a|=1,|b|= 2 , 且 (a - b) 和 a 垂直, 则 a 与 b 的 夹 角 为 材 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 4  13.e1,e2是夹角为60o的两个单位向量,则向量a=2e1+e2,和b=2e2-3e1的夹角是( ) A、30o B、60o C、120o D、150o 13C 14.理 C【思路分析】: )1,( xxba  ,∴ 2 51 2 2  xxba )2( x ,故选 C. 14.【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长度的计算,求值域,综合解题能力. 15.(文) 21, ee 是平面内不共线两向量,已知 212121 3,2, eeCDeeCBekeAB  , 若 DBA ,, 三点共线,则 k 的值是( ) A.2 B. 3 C. 2 D.3 15.文 A【思路分析】: 21 2eeCBCDBD  ,又 A、B、D 三点共线,则 ADAB  . 即        2 1 k ,∴ 2k ,故选 A . 【命题分析】:考查共线向量的定义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 16.( 12 分)已知 )12sin3sin,1(),1,(cos 44  xxbxa ,若函数 baxf )( . (1)若 31)( xf ,且 ]0,2[ x ,求 x 的值; (2)若函数 y=sin2x 的图象按向量 )2(),(  hkhc 平移后得到函数 y=f(x)的图象,求 实数 h、k 的值. 16.【思路分析】:(1) xxxxxxbaxf 22244 )(cossin(cos12sin2sincos)(  + 1)6 52sin(212sin32cos12sin3)sin2  xxxxx . (2 分) 31)( xf ,即 2 3)6 52sin(  x , ∵ 02  x , ∵ ]6 5,6[6 52  x . 故 36 52  x 或 3 2  , ∵ 4 x 或 12 x . (6 分) (2)设 ),( yxP 是函数 xy 2sin 图象上任意一点,按向量 c 平移后对应点为 ),( yxP  , 根据平移公式有:    kyy hxx ,即 1]6 5)(2sin[  hxky . (8 分) 则 xkhxy 2sin1)]6 52(2[sin   . ∴          2 01 26 52   h k kh ,得      112 5 k h  . (12 分) 【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要求考生熟记公式,掌握常见变形技巧与方法。 17.已知 a、b、c 为斜三角形 ABC 的三边,A、B、C 为三边所对的角, ),( bax  , )0,(cy  , 若 |||| ytx  , )( Rt  ,求 CBA tan)cot(cot  的值。 (12′) 17.[思路分析] 由 |||| ytx  知,a2+b2=t2·c2,………………………………………………2′ 由于△ABC 为斜△,∴t2≠1 …………………………………………………3′  CBA C C C B B A ACBA cos 1 sinsin sin cos sin)sin cos sin cos(tan)cot(cot 2 = 1 222 2222 2 222 2  tcba c cba ab ba c ………………………………12′ [命题分析]:本题重在考查三角函数、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向量模的概念。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ABC 中, cba ,, 分别是角 A、B、C 的对边, ),2( bcax  , )cos,(cos CBy  且 0 yx (1)求 B 的大小;(2)若 3b ,求 ca  的最大值。 18、(本题体现了向量与三角知识的交汇,小而巧) 解:(1) 0coscos)2(  CbBcayx 由正弦定理 0coscoscos2  CSinBBSinCBSinA ∴ 0)(cos2  CBSinBSinA ∴ 0)1cos2( BSinA ∵ ),0(, BA ∴ 0SinA , 2 1cos B ∴ 3 2B (2) accaaca  222 )(3 2cos23  , 22 )2(33)( caacca  ∴ 4)( 2  ca 2ca ∴ 2)( max  ca 19.(本题满分 12 分)已知向量 m =(sinB,1-cosB),且与向量 n = (2,0)所成角为 3 p , 其中 A, B, C 是⊿ABC 的内角. (1)求角B的大小; (2)求 sinA+sinC 的取值范围. 19、【思路分析】:(1)∵ m =(sinB,1-cosB) , 且与向量 n = (2,0)所成角为 ,3 p ∴1 cos 3,sin B B - = ……………………………………………………………………3’ ∴tan 23 0 , , ,2 2 3 3 3 BBB A Cppb p p= < < = = + =又 即 ………………6’ (2):由(1)可得∴ sin sin sin sin( )3 13sin cos sin( )2 2 3 A C A A A A A p p + = + - = + = + …………………………8’ ∵ 0 3A p<< ∴ 2 3 3 3Ap p p< + < ……………………………………10’ ∴ 33sin( ) , 1 , sin sin , 13 2 2A A Cp 纟纟珑+ 蝄 +?珑珑珑梃 当且仅当 , sin sin 16A C A Cp= = + =时 …………………………………12’ 【命题分析】:考察向量的基本知识与三角函数的运算 20、(12 分)已知向量 m=(sin B,1-cos B),且与向量 n=(1,0)的夹角为 3  ,其中 A、B、 C 是  ABC 的内角,求sin sinAC 的取值范围. 20、【思路分析】由已知 B B cos22 sin ||||3cos   nm nm ,即 2 1 cos22 sin   B B …2 分 ∴ 2sin cos 1122 cos2 2 22sin 2 BB B B    ……………………………………………4 分 又 0<B< , 32 B ,即 33 2   CAB , ……………………6 分 ∴ )3sin(cos2 3sin2 1)3sin(sinsinsin   AAAAACA …………8 分 ∵0<A< 3  , ∴ 3 2 33   A ∴ 2 3()3sin(  A ,1], ∴ 2 3(sinsin  CA ,1] …………12 分 21.(12 分)已知向量 mnm ),1,(sin),1,3 2(cos    与 n 为共线向量,且 ]0,2[   (Ⅰ)求  cossin  的值 (Ⅱ)求   cossin 2sin  的值 21.( Ⅰ)∵m 与 n 为共线向量,∴ ,0sin)1(1)3 2(cos   即 .3 2cossin   (Ⅱ) .9 72sin,9 2)cos(sin2sin1 2   .9 16)3 2(2)cos(sin,2)cos(sin)cos(sin 2222   又 .3 4cossin,0cossin],0,2[   因此, .12 7 cossin 2sin    22.(12 分)设 yx. R,i,j 为直角坐标系的单位向量,a=xi+(y+2)j,b=xi+(y- 2)j,|a|+|b|=8 (1)求动点 M(x,y)的轨迹 C 的方程 (2)过 A(0,3)作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若 OBOAOP  是否存在直线 L 使得 OAPB 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解(1)∵a=xi+(y+2)j b=xi+(y+2)j |a|+|b|=8 ∴动点 M(x,y)是到定点 F1(0,-2), F2(0,2)的距离之和 8 ∴曲线 C 的轨迹方程为 11612 22  yx (2)直线 L 过 N(0,3),若 L 是 y 轴,则 A,B 是椭圆的顶点 ∵OP =OA+OB =0,∴P 与 O 重合与 OAPB 为矩形矛盾 ∴直线 L 的斜率存在,设 L:y=kx+3 A(x1,y1)B(x2,y2) 由      11612 3 22 yx kxy 得(4+3k2)x2+8kx-21=0 ∵△=64k2+845(4+3k2)>0 恒成立 ∴由韦达定理得 x1+x2= 43 8 2 k k x1·x2= 4 21 2 k ∵ = + ∴OAPB 是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 L,使它为矩形,则OA⊥ 即 · =0 ∴x1·x2+y1·y2=0 即(1+k2)x1x2+3k(x1+x2)+9=0,∴(1+k2)·(- 234 21 k )+3k·(- 234 18 k k  )+9=0 k2= 16 5 k=± 4 5 所求直线 L 的方程:y=± x+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