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文化作用与发展(命题猜想)-2019年高考政治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8 文化作用与发展(命题猜想)-2019年高考政治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考向解读】 ‎ ‎1.从考点角度看,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属于高频考点;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2.从题型角度看,上述高频考点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3.从命题背景材料角度看,“一带一路”、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值得持续关注。‎ 考点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018Ⅰ卷,40题;2018Ⅲ卷,20题;2017Ⅱ卷,40题;2016Ⅱ卷,39题 ‎1.从近五年考情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尊重文化多样性,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文化创新与文化借鉴、融合等知识均有考查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近五年未考查 文化塑造人生 近五年未考查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2014Ⅰ卷,19题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近五年未考查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2018Ⅰ卷,19题;2017Ⅲ卷,38题;2016Ⅲ卷,39题;2014Ⅱ卷,19题 ‎2.高考题多以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素材为背景,常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进行考查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7Ⅰ卷,19题;2016Ⅲ卷,19题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016Ⅲ卷,39题;2014Ⅱ卷,39题 文化创新的意义 ‎2017Ⅱ卷,20题;2014Ⅰ卷,39题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2018Ⅰ卷,20题;2018Ⅱ卷,20题;2018Ⅲ卷,19题;2017Ⅰ卷,40题;2016Ⅱ卷,19题;2016Ⅰ卷,19题;2014Ⅱ卷,39题 ‎3.‎ 在备考复习中,特别要关注以中外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实例等为背景材料,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与文化借鉴、融合等知识;以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2014Ⅱ卷,39题 ‎【复习点睛】‎ 本专题复习要坚持一个正确态度,理解两个影响,熟悉两条途径,掌握三种关系,把握四个特点。 ‎ 一个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 ‎ 两个影响: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 ‎ 两条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即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三种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四个特点: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 ‎【知识网络】‎ ‎【命题热点突破一】文化及其作用 ‎1.文化及其特点 ‎(1)文化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①普遍性: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差异性: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的特点 角度 特点 从文化的实质来看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 文化是一种素养 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 文化离不开物质 ‎2.文化的作用 ‎(1)综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表现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形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措施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表现 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 ‎①从文化的性质看,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对人生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 ‎②从不同主体看 a.对国家: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对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c.对个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作用在文化生活模块中的具体体现 ‎①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③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抵制落后文化。‎ ‎⑥精神文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例1.(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举一反三】(2018·全国卷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政治、文化等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③正确;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而经济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科技发展水平,可以说经济是科技发展的基础,④正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实力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基础和核心,①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并不总是同步的,②错误。故选D。‎ ‎【变式探究】(2017年高考江苏卷21).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B ‎【变式探究】某市民俗文化展览馆展出了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大批水车、犁、酒器等老农具和民俗用品。在让人们充分领略“怀旧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②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老物件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某市民俗文化展览馆展出了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大批水车、犁、酒器等老农具和民俗用品。在让人们充分领略“怀旧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②③适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①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志,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变式探究】冯梦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更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为后世称颂。近年来,苏州市通过修复冯梦龙故居和纪念馆,新建冯梦龙农耕文化园,开展冯梦龙名言警句进村入户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材料表明(  )‎ ‎①文化可以与经济、政治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 ②优秀传统思想可以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示范作用 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实现统一 ④各种性质的文化可以在碰撞中实现融会贯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文化可以与经济、政治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开展冯梦龙名言警句进村入户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说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实现统一,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优秀传统思想的示范作用,②项与题意不符;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反对落后、腐朽的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方法技巧】‎ 正确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1)“相互影响”强调三者之间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凡是看到“基础”“决定”“反映”“反作用”“促进”“阻碍”等词语,我们都可以首先想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2)“相互交融”强调三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凡是看到“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政治素养”“文化渗透”等词语,我们都可以首先想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关系。‎ ‎【变式探究】‎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材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反映 ③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命题热点突破二】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1.加强文化的交流 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手段 大众传媒 任务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要求 ‎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④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性 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民族性 形成于一个民族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继承性 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3)区分对待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文化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对待传统文化 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待外来文化 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盲目排外主义,又要抵制“全盘西化”‎ 例2. (2018·全国卷Ⅰ)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变式探究】(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变式探究】(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 ① 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④‎ ‎【答案】C ‎【解析】两国的红色文化并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推动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不选;两国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因而推动了两国之间红色旅游的发展,②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因而能吸引两国游客,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③正确;两国红色文化本身并不能规定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变式探究】2018年,中国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以春节庙会、非遗互动,校园联欢,美食品鉴等20多个类别的项目,给世界人民,包括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如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场关于狗年文化的“欢乐春节”讲座吸引了上百位市民,让当地民众不仅了解了中国生肖文化,也对象征财富、除灾、和平的狗年充满期待。“欢乐春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③不同民族文化应该在相互交流中走向统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欢乐春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欢乐春节”‎ 活动给世界人民,包括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营造了了解中华生肖文化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从而对象征财富、除灾、和平的狗年充满了期待,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求同存异,②项与题意不符;不同民族的文化应该在相互交流中求同存异,保持民族特色,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名师点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前提;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对待文化多样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变式探究】‎ ‎“e起点赞·宁波常有新变化”第十届宁波网络文化节活动,不仅通过中国宁波网线上直播,更通过宁波自媒体联盟“双微”进行广泛传播,激发了广大网民“争做中国好网民”的巨大热情。可见(  )‎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名师点睛】‎ 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本身不是物质力量。这种力量,既可能阻碍,也可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命题热点突破三】文化创新 全面理解文化创新 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容 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等 源泉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重要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创新主体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要求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例3.(2018年全国Ⅲ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8年高考全国2卷)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 “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变式探究】(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③说法过于绝对,不选;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变式探究】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说:“如果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创造一种新文化,那么这种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它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含生机的老根——乡村。”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乡村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③乡村文化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④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如果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创造一种新文化,那么这种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它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含生机的老根——乡村。”‎ 这表明乡村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①②适合题意;传统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③错误;中国的民族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④错误;故选A。‎ ‎【变式探究】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逐渐成为工业遗存。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既能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温度。这表明(  )‎ ‎①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发展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人们创造文化也享用着文化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变式探究】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其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请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一定的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活动 ③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④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①不选;《国家宝藏》节目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这表明一定的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活动,也体现了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②③正确;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名师点睛】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等于文化创新的渊源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另外,文化创新的源泉、基础、动力、根源、决定因素、根本目的、根本途径等都指的是社会实践。‎ ‎【高考真题解读】‎ ‎1.(2018年全国Ⅰ卷)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 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2.(2018年高考全国2卷)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 “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2018年全国Ⅲ卷)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 ‎4.(2018年北京卷)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 ‎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 ‎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 ‎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5(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正确且符合题意;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络。由此可见 A.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上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因为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这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属于文化塑造人生,B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7.(2018年北京卷)交换:各自把自己的给对方。‎ ‎——《汉语大词典》‎ 交换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卫风》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记载了古老的物物交换。每个人有不同的技能和禀赋每一块土地有各自的特色和资原,交换就从这种多样性而来,稻作地区的人们用粮食换取来自草原的马.东方的丝绸绢帛换取来自西方的钟表。在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伴随着货物交换的还有阿拉伯数字、青花瓷技艺和茶文化。“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錐碰撞中“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比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 ‎15.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美。”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紫砂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茶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型、装饰、雕刻无一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解析】此题以“交换”为话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实物、信息、知识和思想的交换碰撞每天都在发生,从哲学角度阐述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属于影响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哲学”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交换给我带来的具体影响分别从认识的发展、联系的普遍性、系统优化方法、矛盾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8.(2018年全国Ⅲ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8.(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9)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 (2018年北京卷)‎ 关于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为此,我们建议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鼓励市民捐赠闲置图书,免费借阅,让图书在城乡地区之间流动。具体方案如下:‎ ‎……‎ 某校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 ‎①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着眼整体,共享文化资源,促进京津翼协同发展 ‎④体现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10.(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正确且符合题意;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 ‎3(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4(2017年高考江苏卷21).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答案】D ‎【解析】山寨景观的出现并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项不选;山寨景观是照搬、模仿或抄袭的表现,它并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B项不选;山寨文化并不是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C项不选;山寨景观的多次出现,凸显了文化创造能力的不足,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D项正确。 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6分)‎ ‎【答案】(1)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 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 ‎【答案】(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科技领航者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用于探索创新,克服世界级难题,取得世界一流成果。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的产生于旧事物,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既肯定有否定的过程。科技领航者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概括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关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让中国的科技站到世界的前沿。‎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弘扬创新精神对民族和国家发展有深刻影响,促进我国创新的发展.弘扬创新精神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促进社会正能量传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弘扬创新精神可以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创新的发展.‎ ‎(3)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因此在具有批判性思维时,不应全盘否定,对不合理部分进行创新。创新精神不是全盘否定,要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汲取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作为创新的基础。‎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 ‎,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就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例如: 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因此在具有批判性思维时,不应全盘否定,对不合理部分进行创新。创新精神不是全盘否定,要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汲取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作为创新的基础。‎ ‎1.(2016·浙江卷·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答案】B ‎2.(2016·北京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知识点】文化的表现形式 ‎【解析】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表明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3.(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知识点】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答案】A ‎4.(2016·江苏卷·21)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材料表明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谈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观点均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备有其特点,这和材料无关,③不选;材料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④不选,故本题选择A ‎【答案】A ‎5.(2016·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知识点】文化的内涵、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B ‎1.(2016·北京卷·2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①不选;文物承载看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②正确;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③正确;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 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 ‎【答案】D ‎5.(2016·江苏卷·24)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答案】D ‎6.(2016·全国Ⅰ卷·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析】“华阴老腔”的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①②适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是错误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7.(2016·全国Ⅱ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传播 ‎【解析】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故①‎ 和题意不符;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故②错误。故选D。‎ ‎【答案】D ‎8.(2016·全国Ⅲ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 ‎【答案】B ‎9.(2016·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3)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知识点】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建设文化强国 ‎【答案】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10.(2016·全国Ⅲ卷·39)‎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知识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建设文化强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审读设问可以发现,本题可以从立足于实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其世界影响力等角度回答。‎ ‎【答案】(2)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1.(2016·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1)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12分)‎ ‎【知识点】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答案】‎ ‎(1)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6.(2016·全国Ⅱ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知识点】文化和经济关系 ‎ ‎【答案】‎ ‎(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共10分)‎ ‎1.(2015·全国卷Ⅱ·T20)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表明了韩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的关注,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两国文化的交流,①不符合题意;一个国家或民族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并不能表明②。‎ ‎2. (2015·天津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A ‎3. (2015·重庆卷)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回答第1题。‎ ‎1.古琴音乐(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古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欣赏优秀古琴节目会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影响,②正确。③错误,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不断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传统古琴名曲《流水》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表明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④正确。‎ ‎4.(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5.(2015·北京卷)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C ‎【解析】文化继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A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B说法错误;故宫博物院借鉴传统文化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体现了C;D说法错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应该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通过市场运作。‎ ‎6.(2015·四川高考)“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 列出与表中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建议 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7.(2015·福建高考)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 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 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知识限定范围: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主要涉及:文化交流、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创新、借鉴、交流与合作。‎ ‎【答案】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8.(2015·海南高考)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答案】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