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日本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为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为氧化剂标志,故B错误;C.为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为放射性标志,故D正确;故选D。 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 B为试管,故B错误; C为容量瓶,故C正确; D为烧杯,故D错误; 答案选C。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放在烧杯中,然后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正确。 4.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酒精 B. 蔗糖 C. 硝酸钾 D. 铜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硝酸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D.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水银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 C+H2O CO+H2 B. H2+CuO Cu+H2O C. Cl2+H2OHCl+HClO D. SO3+H2O═H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水是氧化剂,A正确; B、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氢气是还原剂,水是氧化产物,B错误; C、水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C错误; D、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 等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的硫原子数相等 D.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微粒数约为6.02×1023,故A错误; 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故B错误; C. 等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的硫原子数之比==5:4,故C错误; D.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A,故D正确; 答案选D。 7.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个氩原子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 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分子数为0.5 C.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含有的分子数为0.5 D. 常温下,0.1mol/L NH4NO3溶液中NO3-的数目为0.1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氩气是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含有NA个氩原子的氩气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1mol氮气的体积约为22.4L,故A正确; B. 标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水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 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 0.1mol/L NH4NO3溶液只给出了浓度,没给体积,无法算物质的量,算不出离子的数目,故D错误; 答案选A。 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 Na2CO3 NaCl NaOH B. NaOH NaCl Na2CO3 C. NaCl NaOH Na2CO3 D. NaCl Na2CO3 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A错误; B.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B错误; C.氯化钠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故C正确; D.氯化钠溶液沉淀溶液中Ag+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却能同时沉淀溶液中Mg2+、Ba2+,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9.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g,含有0.6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 A. 135 B. 135 g·mol-1 C. 64 D. 64 g·mol-1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计算,根据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详解】因某金属氯化物MCl2中的Cl-的物质的量0.6mol,则MCl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MCl2的摩尔质量为,所以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选D。 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溴水中萃取溴,可用酒精做萃取剂 B. 蒸发实验完毕后,发现蒸发皿炸裂,这是因为没有垫石棉网 C. 萃取碘水溶液中碘,分离碘四氯化碳溶液时,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 D. 蒸馏时,为了加快水的流速,水应从上口进入,下口流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A错误;B、蒸发皿不需要垫石棉网,B错误;C、萃取碘水溶液中碘,分离碘四氯化碳溶液时,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防止上层液体流出,C正确;D、蒸馏时,水应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D错误,答案选C。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KClO32KCl+3O2↑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元素升高失电子,转移电子数为,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A项错误; B. Mg与氧气反应,Mg失电子,氧气得电子,转移电子数为4,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B项正确; C. CuO与C反应,铜得电子,C失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C项错误;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应该相等,则碳与氧气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D项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非电解质 B.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否电离 C. 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一定都是非电解质 D. 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水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故A错误; B.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自身不能电离,故B正确; C.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等都是电解质,故C错误; D. 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氯化氢在熔融状态(液态)不能电离,所以不能导电,故D错误; 答案为B。 1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 KMnO4→MnO2 B. Cl2→NaClO C. SO2→H2S D. C→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KMnO4→ MnO2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可利用KMnO4直接加热分解即可,故A错误; B.Cl2 → NaClO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氯气可与NaOH反应生成,无需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 C.SO2→H2S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故C错误; D.C → CO2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这与胶体性质有关 B. 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 采用过滤法,可将胶体中的杂质除去 D. 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因云属于胶体中的气溶胶,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所以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与胶体有关,故A正确; B. 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 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来将胶体中的溶液除去,应用渗析的方法,故C错误; D. 三氯化铁与氢氧化钠两种溶液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没有胶体,故D错误; 答案选A。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H2++SO42- B. Ca(OH)2═Ca2++(OH)2 C. AlCl3═Al+3+3Cl- D. Al2(SO4)3═2Al3++3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H2SO4═H2++SO42-书写错误,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电离方程式改为H2SO4═2H++SO42-,故A错误; B. Ca(OH)2═Ca2++(OH)2书写错误,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电离方程式改为:Ca(OH)2═Ca2++2OH-,故B错误; C. AlCl3═Al+3+3Cl-铝离子书写错误,先写数字,再标“+”,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故C错误; Al2(SO4)3═2Al3++3SO42-的电离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答案选D。 16.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强碱性溶液中:K+、Mg2+、Cl-、SO42- B.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K+、Al3+、Cl-、NO3- C. 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MnO4-、K+、SO42-、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在强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不能共存,故A错。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这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故B正确。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Ca2+与反应而不能共存,故C错。MnO4-有颜色,故D错。 17.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CuO与稀硫酸反应:CuO+2H+=Cu2++H2O B.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 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H++OH−=H2O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 H++SO42—=BaSO4↓+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故A正确; B.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故B正确; C. 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H++OH−=H2O,故C正确;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答案选D。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0.1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配制1L该溶液,可将0.1molCaCl2溶于1L水中 B. 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1 C. 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 D. 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mol·L-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即在1L的溶液中含1molCaCl2; A.将0.1mol CaCl2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大于1L,故A错误; B.在CaCl2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浓度之比也为1:2,故Ca2+的浓度为0.1mol/L,而Cl-的浓度应为0.2mol/L,故B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浓度与取出的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无关,故C错误; D.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mol/L,将溶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减半,故稀释后Cl-的浓度应为0.1mol/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9.下列10种物质: 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 ⑦胆矾(CuSO4⋅5H2O) ⑧NaOH溶液 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⑩硫酸氢钠(NaHSO4)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 【答案】(1). ②⑧ (2). ①④ (3). ⑥ (4). ⑤ (5). ⑦⑨⑩ 【解析】 【详解】(1)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构成的混合物,NaOH溶液也是混合物,所以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⑧; (2)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构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④; (3)熟石灰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属于碱的是⑥; (4)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属于酸的是⑤; (5)胆矾、碱式碳酸铜、硫酸氢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所以属于盐的是:⑦⑨⑩。 20.Ⅰ.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如果反应生成0.3mol的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 (2)若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将四氯化碳和I2的混合溶液分离。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该装置还缺少的仪器是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填g或f)。 Ⅱ.我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配制成250mL 0.1mol·L-1的盐酸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除25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 (2)根据计算,需要36.5%的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是(用编号表示)_______。 ① 待稀释的盐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所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凹液面最低处与瓶颈的环形刻度线相切。 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4)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偏高? ( ) 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读数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读数 D.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 【答案】(1). KIO3 (2). 5∶1 (3). 0.5NA (4). 蒸馏烧瓶 (5). 温度计 (6). g (7). 玻璃棒 (8). 2.1 (9). ③①④② (10). C 【解析】 【详解】Ⅰ.(1)根据反应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KIO3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是氧化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都是I2,共有6mol碘原子,其中5mol是氧化产物,1mol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是5∶1;反应中1mol KIO3反应生成3molI2,电子转移5mol,每生成0.3mol I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是0.5mol,0.5mol电子的数目0.5NA,故答案为:KIO3;5∶1;0.5NA; (2)该图为蒸馏操作,①仪器的名称是蒸馏烧瓶,该装置是蒸馏装置,利用沸点不同把各物质分开,为保证混合物能彻底分离,需要测量蒸馏出的蒸汽的温度,还缺少的仪器是温度计;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是下进上出,是为了让蒸气冷却完全, 故答案为: 蒸馏烧瓶;温度计;g; Ⅱ(1)配制溶液时要用的仪器为25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溶解和转移液体还需要玻璃棒,故答案为: 玻璃棒; (2)c(HCl)= mol/L =11.9mol/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设需要11.9mol/L盐酸的体积为V,则 11.9mol/L ×V =0.10 mol/L×0.25L,则V=0.0021L=2.1mL,故答案为:2.1; (3)量取浓盐酸后,要进行的操作分别为: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④②,故答案为:③①④②; (4)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到最后要定容,所以不影响实验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读数,会使液体体积偏大,根据c=所得溶液浓度会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读数,会使液体体积偏小,根据c=所得溶液浓度会偏大,故C符合题意; D.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所得溶液浓度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1.(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2)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氧化产物是____,还原产物是_____。 (3)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该反应物中氧化产物是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质量是____g。 【答案】(1). Fe+Cu2+=Fe2++Cu (2). 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 (3). Ag+>Cu2+>Fe2+ (4). N、S (5). C (6). KNO3、S (7). C (8). CO2 (9). N2、K2S (10). S (11). 3 【解析】 【详解】(1)①发生Fe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生成Cu和硫酸亚铁,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故答案为:Fe+Cu2+=Fe2++Cu; ②发生Cu与硝酸银的置换反应,该反应为Cu+2AgNO3═Cu (NO3)2+2Ag,观察到红色铜丝上有白色金属Ag附着,故答案为:红色铜丝上有白色金属Ag附着; ③由两个反应可知,得到电子的为氧化剂,还有剂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Fe+Cu2+=Fe2++Cu可知,氧化性Cu2+>Fe2+;Cu+2AgNO3═Cu(NO3)2+2Ag可知,氧化性Ag+>Cu2+,则氧化性为Ag+>Cu2+>Fe2+, 故答案为:Ag+>Cu2+>Fe2+; (2)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2KNO3+S+3C=K2S+N2↑+3CO2↑,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N、S,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S,还原剂是C,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N2、K2S;故答案为:N、S;C;KNO3,S;C;CO2;N2、K2S; (3)HNO3有强氧化性,H2 S具有较强还原性,二者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故NO为还原产物、S为氧化产物,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生成S的质量为:0.1mol×30g/mol=3g,故答案为:S;3。 22.为了将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固体提纯,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已知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NaCl和Na2SO4固体加热时不发生化学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盛放药品可选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坩埚 (2). 使用Ba(NO3)2溶液,会引入除不去的杂质离子NO3- (3). 在滴加BaCl2溶液的过程中,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至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SO42-已除尽 (4). 除去过量的Ba2+ (5). 否 (6). 加热不能除去过量的Na2CO3,应在④后加入少量的盐酸除去Na2CO3,再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盐酸 【解析】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①中加热条件下发生碳酸钠的分解反应,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需要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 (1)操作①为加热,加热固体药品可选用坩埚,故答案为:坩埚; (2)用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杂质硝酸根离子,难以除去,故答案为:使用Ba(NO3)2溶液,会引入除不去的杂质离子NO3-; (3)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前,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操作②后,判断溶液中SO42-是否已除尽需要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方法为:在滴加BaCl2溶液的过程中,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至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SO42-已除尽,故答案为:在滴加BaCl2 溶液的过程中,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至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SO42-已除尽; (4)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Ba2+; (5)由上述分析可知,此设计方案不严密,因为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过量盐酸以除去Na2CO3,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和CO2,故答案为:否;加热不能除去过量的Na2CO3,应在④后加入少量的盐酸除去Na2CO3,再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盐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