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学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 观看视频,回答 从视频和旅游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动物的种类很多,应该进行分类。 二讲授新课 (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 明确: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 13 类。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 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二)摸脊椎活动 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 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 (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做脊椎模型 1、准备材料:线轴 6 个、圆纸片 5 张、棉线 、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 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 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 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研讨 1、脊椎有什么作用? 明确: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确: 身体不能自由活动。 四、课堂练习 1、找找这些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描绘出来。 2、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 五、拓展提高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提问: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 小组内确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13 课堂小结 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它能使身体自由活动。生物科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爱护它。 【教学后记】 2.鱼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脊椎动物中鱼类的共同特点 2、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科学探索目标] 1、观察鱼是怎么游泳的,进而探究鳍的运动作用。 2、实验探究水进出鱼身体情况,进而得知鱼的呼吸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鱼的种类非常多,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 2、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 3、科学实验要适应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鳃和鳍的作用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鱼的运动及其呼吸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种各样的鱼类,占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你见过哪些鱼?(播放视频) 2、教师展示图片,提问鱼的名称。 明确: 鳜鱼:体侧扁,性凶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鲜美,是中国特产。亦作“桂鱼”,有些地区称“花鲫鱼”。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大,离水能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花鲢鱼:周身黑白相间,肉质雪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13 鲫鱼: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群行,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 3、这些鱼有什么共同特点?活成活动手册任务。 归纳:身体呈梭形,有鳃和鳍,生活在水里,都有脊椎…… 4、还有一种鱼,也是脊椎动物,是软骨的。例如鳗鱼、鳐、河豚等。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有一种特产——面条鱼,就是一种软骨的脊椎动物。 回答自己见过的鱼 学生看鱼的图片回答鱼的名称。 回答交流鱼的共同特点 鱼是脊椎动物,一种脊椎骨是硬的,一种是软的。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 二、讲授新课 鱼的鳃和鳍 1、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画出你观察到的鱼的外形,并标出鳃和鳍。 2、观察鱼的鳍都生长在哪些部位? 3、观察鱼鳃有什么特点? 明确: 丝状,红色(充满毛丝血管) 4、猜猜鳃和鳍有什么作用? 猜测归纳: 鳃:呼吸 鳍:运动 实验观察 (一)观察鱼是怎么游动的 1、观察要求 ①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么动的? ②前进时哪些鳍在动? ③拐弯时哪些鳍在动? 2、观察发现 鱼游动时,不是一种鳍在运动,而是多个鳍相互作用。鱼前进时尾鳍摆动,鱼拐弯时胸鳍摆动。 结论: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二)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1、实验材料 水槽、鲫鱼、小烧杯、红色液体、滴管、水 2、实验步骤和方法 13 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 ②在一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 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并滴到鱼嘴前方 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3、温馨提示 ①鱼停在水中不动时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所以要尽量将鱼控制在比较狭窄的空间里。 ②使用颜色较深的红色液体,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4、先看视频《演示实验》,然后小组实验观察。 5、实验观察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归纳: 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红色液体从口中进入,再从鳃下流出来。 6、讨论 红色液体为什么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 明确: 水进入口腔后与鳃丝接触,鳃丝中充满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二氧化碳,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完成鱼的呼吸作用。 7、鱼是怎么呼吸的?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鱼在水中靠_____呼吸。 2、鱼的体表大多长有_____,用_____游泳。 3、鱼是_____动物的一种。 (二)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不是鱼类的是( ) A、鳗鱼 B、鲤鱼 C、鲸鱼 2、鱼在水中向前游泳,主要起作用的是( ) A、胸鳍 B、尾鳍 C、背鳍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的鱼不是脊椎动物,如鳐、河豚等。( ) 2、鱼拐弯时胸鳍其主要作用。( ) 3、鱼鳃是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 ) 4、鱼生活在淡水中。( ) 5、水从鱼嘴进去再从鱼鳃出来。( ) 13 四、拓展提高:趣味回答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鲫鱼开腔道:“ ‘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 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 鲫鱼想了想说:“敢!”心理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 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请问: (1)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岸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的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五、作业布置 小组合作,捆绑某一部分鱼鳍,观察鱼在水中的变化,注意不要剪掉鱼鳍。 完成活动手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知道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鳃的呼吸作用和鳍的运动作用,激发我们对鱼的研究兴趣。 【教学后记】 3.鸟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鸟类是脊椎动物。 2、鸟类具有共同特征。 3、鸟的羽毛适应飞行需求,具有保温作用。 4、鸟喙的形状与取食有着密切关系。 5、鸟足的形状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科学探索目标] 1、观察鸟的图片,认识鸟类,寻找鸟类共同特点。 13 2、通过资料、实验、观察,了解鸟羽的特点,探究其作用。 3、观察鸟喙和鸟足的不同特点,探究其怎样适应环境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 1、养成观察、合作的良好习惯。 2、认识到鸟类的外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鸟类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1、识别鸟类,了解鸟类共同特点。 2、了解鸟的羽毛、鸟喙和鸟足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鸟的外形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嘴巴小,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飞到树上喳喳叫。 (这是什么动物?) 2、鸟的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21世纪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 猜谜语:鸟 阅读资料 通过猜谜语,进而引导学生知道鸟类是脊椎动动,数量仅次于鱼类。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鸟的共同特性 1、展示图片,认识鸟。 画眉鸟: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像眉纹 家燕:飞行时尾巴像剪刀 老鹰:嘴黄色,上嘴弯曲 鸽子:翼上及尾端有黑色横纹 翠鸟:羽毛翠蓝发亮 孔雀:有特长的尾屏 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有喙和足,有翅膀会飞,有羽毛,卵生,等等。 3、这是是鸟吗?展示鸵鸟、企鹅、鸭子和鸡的照片。 明确:是鸟。但翅膀退化,不会飞翔。 (二)研究鸽子的羽毛 鸽子的羽毛主要有两种:正羽和绒羽。 1、知识卡片:鸽子的羽毛 13 正羽是覆盖在 鸟身体上的大型羽 片。鸽子的翅膀和 尾部都长有正羽。 绒羽紧贴鸟的 身体,细小而柔软。 2、研究鸽子的羽毛 (1)器材准备:正羽、绒羽、剪刀、滴管、放大镜、水。 (2)观察活动 ①观察鸽子的正羽,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正羽轻、薄、大。 ②将正羽羽根剪断, 里面是什么样的? 明确:羽根是空的,可以减少飞翔的重量。 ③在正羽上滴一滴水,水会被吸收吗? 明确:不会。鸟类身体的尾部有尾脂腺, 分泌的油脂常被鸟用喙啄取涂于羽毛上,有防止羽毛变形和被水浸湿的作用。 ④用放大镜观察, 绒羽是什么样的? 明确:绒羽细小而柔软,一片一片的,紧贴鸟的身体,起保温作用。 (3)鸽子羽毛的这些特点对鸽子起什么作用? 三、研究鸟喙和鸟足 (一)鸟喙 1、提出问题: 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 它们各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 归纳: 特点:长而直 形状:像镊子 食物:小鱼小虾 代表鸟类:沙锥鸟、丹顶鹤 特点:末端有钩 形状:起钉器 食物:小动物 代表鸟类:秃鹫、老鹰 特点:粗壮短小 形状:钳子 食物:谷物、坚果 代表鸟类:松鸡、北美红雀 13 特点:细长 形状:细针 食物:花蜜 代表鸟类:蜂鸟 2、活动手册 将这些鸟喙与它们各自适合的食物连线。 (二)鸟足 这些鸟的足有什么特点? 它们各适合在什么环境生活? 归纳: 特点:趾间有蹼 生活环境:适合在水中游泳 代表动物:鸭子 特点:趾端有长而锐利的钩爪 生活环境:适合在山地丘陵中抓捕小动物 代表动物:老鹰 特点:粗壮 生活环境:适合地面奔跑 代表动物:鸵鸟 特点:细长 生活环境:适合在浅水中摄食 代表动物:丹顶鹤 四、课堂练习 (一)选出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 1、下列鸟类动物中,趾间具有蹼的是( ) A. 天鹅 B. 啄木鸟 C. 丹顶鹤 2、下列动物中( )不是鸟。 A、鸵鸟 B、鸭子 C、蝙蝠 3、老鹰足的特点是( ) A、趾间有蹼 B、趾端有爪钩 C、细长 (二)连线题:将鸟喙和相适应的食物连线 13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 1、鸟是用鳃呼吸的。( ) 2、鸡不会飞,所以不是鸟。( ) 3、鸟是卵生的。( ) 4、鸟的正羽长、轻、薄,适合飞行。( ) 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鸟足不同。( ) 6、鸟喙的形状与取食有关。( ) 五、拓展提高:视频:鸟的七大种类 六、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鸟喙和鸟足的类型,说说它们与食物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脊椎动物中除了鱼类就是鸟类数量最多,了解了鸟类的共同特点,明白鸟的外形特点,包括羽毛、鸟喙和鸟足等,与鸟的飞行、觅食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教学后记】 4.哺乳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哺乳动物的特征:身上有毛、喂乳、胎生。 2、哺乳动物是恒温的脊椎动物。 3、运动快速且运动方式多样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 [科学探索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认识哺乳动物,了解它们的共同特点。 2、通过动物油脂实验,探索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奥秘。 3、通过图片,认识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重点】 1、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识别哺乳动物。 2、知道哺乳动物是恒温的脊椎动物。 3、了解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13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哺乳动物保持体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猫和兔是常见的两种小动物。提问: 它们身体表面有什么?它们的宝宝从哪里来?宝宝吃什么长大? 明确: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的小宝宝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吃妈妈的奶长大的。 2、由大动物直接生小动物,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它们的宝宝吃妈妈的奶长大,这种喂养方式叫哺乳。猫和兔子的这些特点,这只鸽子有吗? 明确:鸽子身上长的是羽毛,不是毛。鸽子的宝宝是卵孵化出来的,是卵生,不是胎生。 3、身上有毛、胎生、吃妈妈的奶长大,是猫和兔这类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我们把这类动物叫做哺乳动物。(播放视频)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哺乳动物 猫和兔子要举行一次同类动物运动大会。来了很多动物,愁坏了猫和兔子。你知道谁能参加吗? 1、鲸鱼和蝙蝠能参加吗? 明确:能。它们都是胎生的,是哺乳动物。 2、企鹅能参加吗? 明确:不能。它是卵生的,不是哺乳动物。 3、老虎、猪、牛能参加吗? 明确:能。它们都是胎生的,宝宝吃妈妈的奶,身上有毛,是哺乳动物。 4、你还会邀请哪些动物参加? 教师及时肯定和纠正学生的回答。 5、我们人类可以参加吗? 明确:可以。我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二)哺乳动物是恒温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北极的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即使夏天也很少在10℃以上。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北极熊是怎样保持体温的呢? 北极熊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脂肪有保温的作用吗?引导学生做实验。 1、实验器材准备 猪板油、冰水、胶带 13 2、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 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 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 3、温馨提示 ①要用冰水,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②两只手指要在冰水中停留1-2分钟,感受会愈发明显。 4、有什么实验发现?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不感到冷,没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感到冰冷。因此,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5、提醒学生注意:哺乳动物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复杂而系统的生命现象。脂肪具有保持体温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三)哺乳动物运动方式 运动快速且运动方式多样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提问: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一样? 教师补充相关材料: 猎豹是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在追捕猎物时,每小时能跑110千米。 袋鼠的后肢特别强壮,就象两根弹簧,极利于跳跃。它的跳跃本领极高,不仅能连续跳跃前进,而且一蹦就可达9米。 蝙蝠,前肢高度特化,形成适于飞行的翼手,是由连在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翼膜构成的,翼膜上不生羽毛。 一头蓝鲸摄食时游速每小时2~6千米,被追逐时最大每小时20~48千米。 填写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表格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 A、海豹 B、绵羊 C、企鹅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特点的是( ) A、喂乳 B、胎生 C、身上有羽毛 (二)连线题:将动物和它们的运动方式连线 豹子 跳跃 蝙蝠 游泳 鲸鱼 飞行 袋鼠 奔跑 13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 ) 2、猎豹不仅擅长奔跑,还能行走。( ) 3、蝙蝠是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 ) 4、狗熊要冬眠,不是恒温动物。( ) 5、人是哺乳动物。( ) 6、北极熊凭借皮下脂肪保持体温。( ) 五、拓展提高 哺乳动物中有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滑翔。 滑翔——飞翔时不扇动翅膀。 如,鼯鼠,鼯猴等。 六、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哺乳动物,了解它们共同特点,知道哺乳动物是恒温的脊椎动物,探索了脂肪的作用,同时也交流了哺乳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教学后记】 1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