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内容:必修一政治史 考试时间:40分钟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40小题,1-20题每题2分,21-40题每题3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尊宗敬祖,B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个人观念淡漠,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王权强大,排除D。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 2.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西周这些做法旨在 A. 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 B. 削弱血缘政治影响 C. 提高史官的政治地位 D. 稳固西周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周在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微子启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西周的王畿之地, 西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微子启和加强对商地的控制,从而稳固西固统治秩序,故选D项;宋地本身属于华夏文明区域,故排除A项;“以殷治殷”利于政权的稳定,并不能削弱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微子的儿子烈祖担任史官,并不意味着史官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 3.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实行三公九卿制 D. 修筑了长城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秦王扫六合”中秦王是嬴政,六合指六国,据此可判断该诗主要歌颂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伟大功绩,故选B。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修筑了万里长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CD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秦王扫六合”,即秦王嬴政实现了统一,这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 4.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 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A项符合 举制,但不符合军功授爵制度,排除;B项符合军功授爵制度,但与 举制无关,排除;C军功授爵制度改变了世袭制,以奖励军功为升官加爵的筹码,大大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举制的实施,使广大庶族地主上升为社会统治阶层,可见二者的共性在于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D项与两种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 5.以下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有叛将而无叛吏 B. 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 C.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D. 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叛将而无叛吏”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故A项错误;“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指的是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故B项错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指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指的是北宋的三司使,故D项错误。 6.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 A. 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 B. 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 C. 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 D. 凌驾于皇权之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说明唐朝谏官起到了缓冲君相矛盾的作用,故B项正确;负责秉笔直书的是史官,故A项错误;唐朝谏官是门下省的属官,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唐朝谏官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故错误。 7.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地方权力削弱 B. 内阁制度成熟 C. 专制皇权加强 D. 丞相权力被分割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示反映出古代官员上朝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这实质上反映出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故C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官制,不是地方官制,故A项错误;内阁制度出现于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丞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 8.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 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C. 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D. 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A项是错误的;阁臣拥有的是“票拟”权,而非“批红”权力,故可排除B;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非中央一级法定机构或行政机构,其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由皇帝的旨意而定,所以就出现了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的情况,故选C;内阁正式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故D项说法是错误的。 9.阅读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对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万人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A. 民主阶层扩大 B. 采用间接民主 C. 国家权力滥用 D. 贵族政治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表格的内容可知,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数本邦成年男子, 体现不出民主阶层的扩大,故A项错误;从产生方式和表决形式来看,是通过抽签方式,这是直接民主的表现,不是间接民主,故B项错误;这种抽签方式使不同素养的人参与判决,从而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贵族政治的强化,故D项错误。 10.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 A. 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 B. 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 C. 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 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雅典城邦狭小,公民人数较少,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使得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有条件实行原始的直接民主。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的人文状况,排除A项;C项的“法律体系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排除;雅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排除D项。 11.《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这规定体现出它 A. 维护平民利益 B. 限制贵族权力 C. 保护私有财产 D. 关注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中允许进入邻地拾取自己树木的果实、不得砍伐他人树木等规定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精神,故C项正确;私有财产不能体现出是平民还是贵族,故A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12.“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或程序方面都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由材料可以说明罗马法 A. 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B. 适用于各个国家 C. 符合现代人生活规律 D. 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现代法律都是源于罗马法的精神内涵,说明罗马法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故D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法律,故A错误;B中各个国家说法绝对;C中不符合题意。题目是法律精神。 13.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答案】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出司法程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行政命令的随意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关于移民限令互相制约,这体现了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 点睛:排除法是历史选择题的万能解题法,解题时把握“排除三原则”:不符合史实的选项首先排除;其次是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再次是符合材料信息但不符合主旨信息的。本题中AB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 14.1875年某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该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的,被称为“一票共和”,故C 项正确;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美国通过的是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的是1871年宪法,故ABD错误。 15.史家认为,1871年的德国宪法,“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主要是由于该宪法 A. 不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 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要求 C. 没有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D.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因此认为它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故D项正确。1871年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排除A。1871年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排除B。1871年宪法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排除C。 16.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鸦片战争,协定关税更便于市场的开拓,故A项正确;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与题干中市场扩张的驱动不符,故B项错误;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属于《马关条约》的条款内容,故C项错误;派兵保护各国使馆属于《辛丑条约》的条款内容,故D项错误。 17.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C. 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 D.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A 【解析】 解题时抓住“辛亥革命”,由此可以判断出材料中“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指的是封建等级思想消失,“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强调了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指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A选项的表述符合题意。B选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C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D选项错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18.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下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维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1956年英法联军侵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百日维新,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为了扩大侵华权益,西方列强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掀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9.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三个影响,我们首先能够得出这一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是辛亥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这是北伐战争的影响;D选项错误,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分析历史事件。从材料中给出的三个信息上看,“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分别表示学生运动、爱国主义和工人阶级崛起,由此就能得出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之后便可选出正确选项。 20.《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第一次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A. 巴黎公社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国民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选A;俄国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统治,最终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B;俄国十月革命在巴黎公社之后,所以不是第一次实践,故排除C;中国国民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实现无产阶级掌权,故排除D。 21.中共“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红船时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他们瞻仰的红船位于 A. 浙江嘉兴 B. 江西井冈山 C. 陕西延安 D. 河北西柏坡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小小红船承载……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故A项正确。江西井冈山诞生的是井冈山精神,属于土地革命时期,故B可排除;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1935年—1948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故C项可排除;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故D项可排除。 点睛: 22.“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番话描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是 A. 挺进大别山 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为避开蒋介石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指的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长征,故B项正确;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不是撤退,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还未叛变革命,故C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是行军,故D项错误。 23.中国的抗日战争由原来的“八年抗战”改称作“十四年抗战”。这种更改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观和阶级立场的变化 B.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C. 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D. 历史研究立足点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理解抗战的整个历史,C正确;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反映的是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历史认识逐渐客观、合理,并不是阶级立场的变化、综合国力的提高、历史研究立足点的变化,排除ABD。 24.美国一位历史学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 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在“新的革命策略”指引下,中共 A. 开展武装起义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组织城市暴动 D.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指的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地区;“无视莫斯 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中共开展武装起义开始于南昌起义,故A项错误;中共成立后就开始领导城市暴动和罢工,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故D项错误。 25.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 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答案】D 【解析】 《共产党宣言》是 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表现;巴黎公社是 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攻打冬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幕,代表着 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 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材料体现的是 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B、C选项只涉及到了一幅图片,不够全面,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到材料给出的是三幅图片,三幅图片都有着自己的含义,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要整体去把握,不能仅看到一幅图片的内容,选项也要包含整体性,不能简单只分析一部分内容。 26.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役指的是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故C项正确;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是在安徽、江苏地区,渡江战役是在长江沿线,故ABD错误。 27.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它颁布于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82年 D. 1999年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知,这是1954年宪法,故B项正确;1949年颁布了代行宪法的《共同纲领》,1982年制定了被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总章程”的宪法,1999年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故ACD错误。 28.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A.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C. 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1954年,这些都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故ABC错误;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故D项正确。 29.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不包括 A.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必须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C.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和法制 D. 阶级斗争必须长抓不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民主法治建设的不足助推了文革的错误,因此文革的教训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和法制,故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阶级斗争是文革的原因,不是教训,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3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 C. 和平统一 D. 两岸三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是近代历史上国民党的革命纲领,故A项错误;和平统一是统一的方式,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两岸三通是两岸加强联系的方式,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这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求同存异”指的是寻求共同之处,保存有差别的地方。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 32.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国家挑唆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获得,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B项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A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C项不符合题意;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由此可见在这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外交 A. 从实行“一边倒”到主张“另起炉灶” B. 从实行结盟政策到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C. 从反对霸权主义到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D. 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到逐步走向务实 【答案】D 【解析】 从这两个文献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最开始是注重意识形态的,后来注重的是国情注重务实,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另起炉灶”不代表着与美国建交;B选项错误,中国一直都没有结盟与不结盟政策;C选项错误,中国一直都反对霸权主义。 34.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1947年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194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47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3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政治格局形势图,该格局被称为 A. 一超多强格局 B. 美苏两极格局 C. 美国独霸格局 D. 多极化格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片信息“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可知,这一政治格局指的是美苏两极格局,故B项正确;一超多强格局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故A项错误;美国独霸格局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多极化格局是当今国际格局的趋势,远未形成,故D项错误。 36.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 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 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 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应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题目中1987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的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内部的合作,为欧洲联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的表述正确;C项应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87年”,故排除;D项中“扫清障碍”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 考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的联合 【名师点睛】经济全球化是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复习中,应把握一个趋势、两项基本内容、三个阶段。 一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到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形成;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到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无不昭示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两项基本内容: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三个阶段,即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隔绝;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37.不结盟运动的主张不包括 A. 国际关系民主化 B.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反对霸权主义 D. 消极中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D项明显错误,不结盟运动倡导的中立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主张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故选D。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 38.《冷战风云》中写道:“美苏‘冷题’虽已离我们选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和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下列事件中“充满了火药味”的是 A. 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朝鲜战争的爆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是冷战表现,不具有“火药味”,故ABC错误;而朝鲜战争爆发是热战,充满了火药味”,故D项正确。 39.2018年3月5日,土耳其军方成功挫败了一起由极端势力策划的针对美国驻土使馆的恐怖袭击。针对恐怖主义这一棘手的国际问题,中国早在2001年就与俄等六国发起成立了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使命的组织。这一组织是 A. 七十七国集团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与俄等六国发起的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使命的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故D项正确;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故A项错误;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C项错误。 4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 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 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 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理解能力,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加强要求各国加强联系和交流,并表现在外交领域由对抗的冷战思维到合作共赢思维的转变,而且外交政策是以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作为基础,因此D表述符合题意。而由材料中“‘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表明了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A;外交现象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各国外交政策实质性变化,外交的实质仍然是以各国利益和综合实力为依据的,谋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这是永恒的,因此B表述有误;现实中的冲突、碰撞乃至局地战争时有发生,因此C不合题意。故选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