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双峰一中2017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②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③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④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⑤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⑥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⑦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⑧“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这句话中的“三板斧”是指游戏出品方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管用。 B.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释放负能量。因为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施加于未成年孩子身上,所以我们应该强烈抵制这款游戏。 C. 《王者荣耀》游戏出品方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措施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 D.对于网络游戏,研发企业要有责任意识,政府要加强监管,才能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王者荣耀》游戏受到热捧的同时又被不断批评质疑,提出如何“解毒”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B.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许多真实事例,提醒我们警惕游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C.第六段引用某知名企业的话是暗讽《王者荣耀》研发企业只重视游戏的刺激性体验而忽视潜在危害,最终会害人害己。 D.第七段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醒政府在鼓励游戏企业开拓创新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企业的监管,不能让企业说了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者荣耀》游戏在内容上架空和虚构历史,会误导孩子,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B.“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告诉我们,《王者荣耀》游戏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来说既是可口的蜜糖,又是致命的毒药。 C.第六段中“黑网吧”、“手雷”、 “魔鬼的种子”等比喻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议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文章结尾一位老师“怒怼”游戏的话,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如今手机游戏对学生的毒害之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 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C.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D.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5.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芳兰振蕙叶 ⑴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⑵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得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⑶开始,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⑷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⑸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⑹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教师上课用的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 ⑺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儿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⑻“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就出现在教室里。 ⑼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⑽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的村民们、也是她当年的学生们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在这里她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她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的全部工作。 ⑾2012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14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 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这样的校舍,感动不已。 ⑿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13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⒀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相关链接】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2017年2月8 日播出,支月英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给她的颁奖词如下: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本文结合报刊、互联网上多家媒体的报道综合整理而成,相对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支月英系心教育,主动选择扎根深山;支月英爱岗敬业三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两鬓染霜,成为两代人的恩师。 B.支月英牺牲小我,在艰苦环境中悉心育人,上级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她都婉言拒绝。别人都是往山外调,她却是走向深山更深处。 C.“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因此患上了高血压和胆总管胆囊结石,但她对工作没有抱怨,对健康并不在意,对未来常怀愿景。 D.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令家长们感动不已。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支月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越艰难越勇敢。正是家人的反对,坚定了她远离家乡,只身到地处偏远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做一名深山女教师的信念。 B.支月英初到泥洋时,当地环境艰苦,很少有人愿意留下,当地老百姓对她能否坚持下来怀有疑虑,猜测她是想过渡一下,不久就溜掉。这种猜测反应出当地百姓思想的狭隘。 C.其实泥洋村不仅物质条件艰苦,而且村民思想落后: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由于生活困难不给孩子交学费,也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 D.文章几次引用了支月英、家人和村民的话,如“日子会好起来的”虽则寥寥数语,但语言质朴真挚,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真实地展现了支月英的品格。 E.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说支老师的事迹,主动捐钱为学校购置了新的课桌凳,这件事看似与支月英的事迹无关,其实从侧面衬托了支月英的高尚情操。 9.颁奖晚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中说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支月英到底带给了两代人的童年怎样的“绚烂”?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卢秉,字仲甫,未冠,有隽誉。尝谒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赏味其言,曰: "吾子必为佳器。" 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浮湛州县二十年,人无知者。王安石得其壁间诗,识其静退,方置条例司,预选中。奉使淮、浙治盐法,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 进制置发运副使。东南饥,诏损上供米价以籴。秉言:"价虽贱,贫者终艰得钱,请但偿籴本,而以其余振赡。"是岁上计,神宗问曰:"闻滁、和民捕蝗充食,有诸?"对曰:"有之,民饥甚,殍死相枕籍。"帝恻然曰:"前此独赵抃为朕言之耳。"先是,发运使多献羡[注]以希恩宠,秉言:"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 知谓州。五路大出西讨,唯泾原有功,进宝文阁待制。夏境胡卢川距塞二百里,恃险远不设备,秉遣将姚麟、彭孙袭击之。俘斩万计。迁龙图阁直学士。夏酋仁多嵬丁举国入寇,犯熙河定西城,秉治兵瓦亭,分两将驻静边砦,指夏人来路曰:"吾迟明坐待捷报矣。"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秉曰:"幕府上功患不实,吾敢以疑似成欺乎?"他日物色之,嵬丁果死,诏褒赐服马、金币,且使上所获器甲。 秉守边久,表父革年老,乞归。移知湖州,行三驿,复诏还渭,慰藉优渥。革闻,亦以义止其议。已而革疾亟。乃得归。元祐中,知荆南。卒。 (选自《宋史·卢秉传》,有删改) 【注】羡:结余的钱财。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B.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C.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D.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冠,文中指古代的人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男的称“弱冠”,女的称“及笄”。 B. 朕,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皇帝自称还有“寡人”“孤”等。 C. 上计,文中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国君考核。 D. 夏,文中指西夏。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卢秉有口才。他很小就有声誉,曾去拜见蒋堂,与蒋堂对话时,用恰当的比喻打动了蒋堂,蒋堂认为卢秉日后必成有用之人。 B. 卢秉有爱心。东南闹饥荒,朝廷减价供粮,卢秉对此表示赞同;皇帝询问卢秉有关百姓吃蝗虫的情况,卢秉如实回答,使皇帝动容。 C. 卢秉有见识,他袭击西夏防备薄弱之地胡卢川,大获全胜;西夏人大举入侵,他积极迎战,并断言将获胜利,后果如其言。 D. 卢秉有孝心。他在边境很长时间,因父亲年迈请求调回内地,但在路上又被朝廷召回,他父亲知道后表示理解,直到他父亲病重才回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5分) (2)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 4 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 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 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 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明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厌倦了知道要回归田园。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诗句是:“ , 。” (3)《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是:“ ,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武汉一名小学生在参观鄂州市博物馆时,发现该馆保存的编钟中,钮钟和甬钟文字介绍弄错了,存在指鹿为马的嫌疑。 ②从工商部门整治情况来看,要让危险玩具“下架”,必须釜底抽薪,乘胜追击,顺藤摸瓜,斩断生产危险玩具的产业链条。 ③环球广域传媒集团专业电影放映团队在坦桑尼亚巴萨巴节登堂入室,为坦桑人民先上了中国电影视听盛宴。 ④相对来说,台湾电视节目受限于市场规模、电视台过多、经费捉襟见肘,以致粥少僧多,造成节目质量日渐下降。 ⑤重温历史,就是要警钟长鸣。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⑥末代港督彭定康再次对香港政府耳提面命,妄称英国对香港仍有义务,企图干预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每个环节。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B. 在质量时代,不管一个品牌之前享有怎样的声誉,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多高的认可度,只要没有把好质量关,就会满盘皆输。 C. 据介绍,新建立的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系统,将依托云技术,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D. 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张玉华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大作,并在扉页写道:“李明辉敬存——张玉华惠赠” B. 最近几届法国总统一上台首次参加欧盟峰会都会斗胆提出建议,但往往无功而返。 C. 一位大汉,挑着铺盖,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在人丛中挤了过去。 D. 毕业十年后才回到故乡,大家一致约定,我们这些高足明天去拜访当年的班主任。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6分) 火焰温度不同,_____,温度越高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当燃烧的温度达到上百万摄氏度时,可以发出波长短到肉眼已经看不见的光,也就是X射线。_____,可见光的能量只有几个电子伏特,而X射线的能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电子伏特。通过捕捉X射线,科学家得以对宇宙中的高温等极端物理环境进行研究。比如黑洞会发出强烈的X射线,_____。1970年发射的第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的观测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①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个叫“小蜜蜂”的有机农场里,年轻的农场主小李一边采摘新鲜蔬菜,一边哼唱自己谱的曲子:“我是一只小小的蜜蜂,勇敢追逐青春的梦。长长田埂是我的键盘,绿色精灵是我的观众。我是一只快乐的蜜蜂。” 小李大学学音乐专业,唱歌剧、演话剧、弹钢琴,样样在行。在她的母亲看来,女儿完全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坐在钢琴前给学生上课,但是,女儿执意放弃教师的工作,回老家当农民。她对记者说:“当农民,苦吗?苦,但是更甜!我喜欢看苗拔节生长,看花变成果实,看环境一天天好起来。在农村,我学习农民的朴实、踏实,也把新技术新观念传递给他们。带着农民种良心菜快乐菜,我这大学没有白念。” 对年轻的农场主小李的选择,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双峰一中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②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③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④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⑤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⑥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⑦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⑧“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这句话中的“三板斧”是指游戏出品方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管用。 B.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释放负能量。因为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施加于未成年孩子身上,所以我们应该强烈抵制这款游戏。 C. 《王者荣耀》游戏出品方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措施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 D.对于网络游戏,研发企业要有责任意识,政府要加强监管,才能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王者荣耀》游戏受到热捧的同时又被不断批评质疑,提出如何“解毒”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B.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许多真实事例,提醒我们警惕游戏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C.第六段引用某知名企业的话是暗讽《王者荣耀》研发企业只重视游戏的刺激性体验而忽视潜在危害,最终会害人害己。 D.第七段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醒政府在鼓励游戏企业开拓创新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企业的监管,不能让企业说了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者荣耀》游戏在内容上架空和虚构历史,会误导孩子,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B.“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告诉我们,《王者荣耀》游戏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来说既是可口的蜜糖,又是致命的毒药。 C.第六段中“黑网吧”、“手雷”、 “魔鬼的种子”等比喻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议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文章结尾一位老师“怒怼”游戏的话,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如今手机游戏对学生的毒害之大。 答案: 1.D (A“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B原文是假设出现这种情况就该尽早遏制 C“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的话属无中生有。) 2.C (这里没有暗讽的意思) 3.B (引文的意思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C.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D.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5.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4.B A“不抱希望”错,应是“接受了丈夫出轨的事实”; C “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D“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太绝对 5.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 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 6.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任答三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芳兰振蕙叶 ⑴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⑵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得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⑶开始,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⑷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⑸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⑹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教师上课用的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 ⑺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儿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⑻“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就出现在教室里。 ⑼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⑽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的村民们、也是她当年的学生们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在这里她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她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的全部工作。 ⑾2012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14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这样的校舍,感动不已。 ⑿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13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⒀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相关链接】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2017年2月8 日播出,支月英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给她的颁奖词如下: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本文结合报刊、互联网上多家媒体的报道综合整理而成,相对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支月英系心教育,主动选择扎根深山;支月英爱岗敬业三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两鬓染霜,成为两代人的恩师。 B.支月英牺牲小我,在艰苦环境中悉心育人,上级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她都婉言拒绝。别人都是往山外调,她却是走向深山更深处。 C.“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因此患上了高血压和胆总管胆囊结石,但她对工作没有抱怨,对健康并不在意,对未来常怀愿景。 D.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令家长们感动不已。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支月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越艰难越勇敢。正是家人的反对,坚定了她远离家乡,只身到地处偏远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做一名深山女教师的信念。 B.支月英初到泥洋时,当地环境艰苦,很少有人愿意留下,当地老百姓对她能否坚持下来怀有疑虑,猜测她是想过渡一下,不久就溜掉。这种猜测反应出当地百姓思想的狭隘。 C.其实泥洋村不仅物质条件艰苦,而且村民思想落后: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由于生活困难不给孩子交学费,也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 D.文章几次引用了支月英、家人和村民的话,如“日子会好起来的”虽则寥寥数语,但语言质朴真挚,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真实地展现了支月英的品格。 E.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说支老师的事迹,主动捐钱为学校购置了新的课桌凳,这件事看与支月英的事迹无关,其实从侧面衬托了支月英的高尚情操。 9.颁奖晚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中说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支月英到底带给了两代人的童年怎样的“绚烂”?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4分) 答案: 7.C 因果关系有些绝对,且“对健康并不在意”无中生有。 8.D,E(D3分,E2分) A项“性格倔强”分析过当;家人的反对与她的选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B项“这种猜测反应出当地百姓思想的狭隘”错,这种疑虑很正常。C项以偏概全,只有部分村民,如重男轻女的。 “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张冠李戴,不理解她此举的是家人。 9.①她给孩子们精心的照顾。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让孩子们不挨冻;孩子们的课本儿,是她和其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②她给了孩子们温暖的陪伴。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下课照应学生玩耍,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等等。③她对孩子们悉心的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美好的未来。她上课教书,教他们读书识字,使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④她给了孩子们精神品德的感召。她当年的学生们联名请她去任教,村民主动给学校捐助。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卢秉,字仲甫,未冠,有隽誉。尝谒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赏味其言,曰:"吾子必为佳器。" 卢秉,字仲甫,未成人时,就有英才的声誉。曾去拜见蒋堂,在池旁亭中坐着,蒋堂说:“亭子和水池还算可以,可惜树木没有成长起来。”卢秉说:“亭子和水池好比爵位,时机来了就可以得到;树木不培植根株不能成长,很像士大夫建立名誉与节操。”蒋堂欣赏卢秉的话,说:“你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中进士甲科,调吉州推官,浮湛州县二十年,人无知者。王安石得其壁间诗,识其静退,方置条例司,预选中。奉使淮、浙治盐法, 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 考中进士甲科,调任吉州推官,在州县沉浮二十年,没有人了解他。王安石见到卢秉在墙上题的诗,知道卢秉沉静谦让,刚好要设条例司,预先选中卢秉。卢秉奉命出使淮、浙两地治理盐法,探讨利弊,出本钱给卖盐的百姓建立家业,告诫他们不能私卖,上奏成为固定的制度。 进制置发运副使。东南饥,诏损上供米价以籴。秉言:"价虽贱,贫者终艰得钱,请但偿籴本,而以其余振赡。"是岁上计,神宗问曰:"闻滁、和民捕蝗充食,有诸?"对曰:"有之,民饥甚,殍死相枕籍。"帝恻然曰:"前此独赵抃为朕言之耳。"先是,发运使多献羡[注]以希恩宠,秉言:"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 升为制置发运副使者。东南各地遭遇饥荒,皇帝下诏将上供的米减价出售。卢秉说:“价格虽然低,贫穷的人终究很难有钱(购买),请求只还米的成本,而用剩下的来救济百姓。”这年上报户口赋税等,神宗问卢秉说:“听说滁州、和州百姓捕捉蝗虫充当粮食,有这事吗?”卢秉回答说:“有的,百姓很饥饿,饿死的人遍地都是。”皇帝悲伤地说:“以前只有赵抃对我说过。”先前,发运使大多上献结余的钱财来求恩惠宠爱,卢秉说:“我的职责是监督六路的钱财赋税,按时上缴,哪里有结余的钱财。” 知谓州。五路大出西讨,唯泾原有功,进宝文阁待制。夏境胡卢川距塞二百里,恃险远不设备,秉遣将姚麟、彭孙袭击之。俘斩万计。迁龙图阁直学士。夏酋仁多嵬丁举国入寇,犯熙河定西城,秉治兵瓦亭,分两将驻静边砦,指夏人来路曰:"吾迟明坐待捷报矣。"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秉曰:"幕府上功患不实,吾敢以疑似成欺乎?"他日物色之,嵬丁果死,诏褒赐服马、金币,且使上所获器甲。 任谓州知州。朝廷出五路军队大举讨伐西夏,只有泾原一路有功劳,进升为宝文阁待制。西夏境内的胡卢川距离边塞两百里,依仗地险路远不设防备,卢秉派将领姚麟、彭孙袭击胡卢川。俘虏斩杀数以万计。升任龙图阁直学士。西夏首领嵬丁率全国的军队入侵,进犯熙河路的定西域,卢秉在瓦亭整顿军队,分派两将驻扎在静边塞,指着西夏人的来路说:“我天亮就可以等到捷报。”到天亮时西夏兵果然到了,看见宋朝军队,惊恐地说:“这是从天而降啊。”卢秉放兵攻击他们,西夏兵逃奔溃败。有人说嵬丁已经死了,有人认识他的衣服,各位将领请求上报。卢秉说:“ 衙署上报功劳唯恐不真实,我怎么敢把有疑问的情况上报,而成欺骗呢?”后来查证此事,嵬丁真的死了,皇帝下诏表扬赏赐衣服马屁、黄金钱币,并且让卢秉上献所缴获的武器铠甲。 秉守边久,表父革年老,乞归。移知湖州,行三驿,复诏还渭,慰藉优渥。革闻,亦以义止其议。已而革疾亟。乃得归。元祐中,知荆南。卒。 卢秉镇守边境很长时间,上表称父亲卢革年老,请求回内地。调任湖州知州,走了三个驿站,皇帝又下诏让他回谓州,朝廷对他的慰问很优厚。卢革听到后,也用国家大义中止卢秉的请求。不久卢革病重,卢秉才得以回来。元祐年间,任荆南知州,去世。 (选自《宋史·卢秉传》,有删改) 【注】羡:结余的钱财。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B.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C.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D. 及明果至/见宋师/惊曰/天降也/纵击之/皆奔溃/或言嵬丁已死/有识其衣服者/诸将请以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至”“见”两个事件,中间段开,“宋师”“诸将”做后句的主语,“奔溃”一个词语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至”“见”两个事件,中间段开,“宋师”“诸将”做后句的主语,“奔溃”一个词语不要断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冠,文中指古代的人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男的称“弱冠”,女的称“及笄”。 B. 朕,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皇帝自称还有“寡人”“孤”等。 C. 上计,文中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国君考核。 D. 夏,文中指西夏。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古代男子20行加冠礼,女子15行及笄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卢秉有口才。他很小就有声誉,曾去拜见蒋堂,与蒋堂对话时,用恰当的比喻打动了蒋堂,蒋堂认为卢秉日后必成有用之人。 B. 卢秉有爱心。东南闹饥荒,朝廷减价供粮,卢秉对此表示赞同;皇帝询问卢秉有关百姓吃蝗虫的情况,卢秉如实回答,使皇帝动容。 C. 卢秉有见识,他袭击西夏防备薄弱之地胡卢川,大获全胜;西夏人大举入侵,他积极迎战,并断言将获胜利,后果如其言。 D. 卢秉有孝心。他在边境很长时间,因父亲年迈请求调回内地,但在路上又被朝廷召回,他父亲知道后表示理解,直到他父亲病重才回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卢秉对此表示赞同“错,卢秉没有表示赞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究索利病,出本钱业煮盐之民,戒不得私鬻,还奏,奏为定制。(5分) (2)职在董督六路财赋,以时上之,安得羡。(5分) 【答案】(1)探讨利弊,出本钱给卖盐的百姓建立家业,告诫他们不能私卖,上奏成为固定的制度。(2)我的职责是监督六路的钱财赋税,按时上缴,哪里有结余的钱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 4 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 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 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 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答案】BE 【解析】试题分析:B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E项,尾联抒发的是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6分) 【答案】(1)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解析】试题分析:从顺序的角度答出“远近结合”,从手法上答出“虚实结合”“反衬”,然后解释再分析艺术效果。 点睛 :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明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厌倦了知道要回归田园。 (2)《逍遥游》中写宋荣看淡了时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诗句是:“ , 。” (3)《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是:“ , 。” 【答案】(1).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武汉一名小学生在参观鄂州市博物馆时,发现该馆保存的编钟中,钮钟和甬钟文字介绍弄错了,存在指鹿为马的嫌疑。 ②从工商部门整治情况来看,要让危险玩具“下架”,必须釜底抽薪,乘胜追击,顺藤摸瓜,斩断生产危险玩具的产业链条。 ③环球广域传媒集团专业电影放映团队在坦桑尼亚巴萨巴节登堂入室,为坦桑人民先上了中国电影视听盛宴。 ④相对来说,台湾电视节目受限于市场规模、电视台过多、经费捉襟见肘,以致粥少僧多,造成节目质量日渐下降。 ⑤重温历史,就是要警钟长鸣。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⑥末代港督彭定康再次对香港政府耳提面命,妄称英国对香港仍有义务,企图干预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每个环节。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肴是非。对象错搭。釜底抽薪:把火柴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对象错搭。抓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褒贬误用。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除了导弹,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这些设备显然也是需要相当的空间和电力支持。 B. 在质量时代,不管一个品牌之前享有怎样的声誉,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多高的认可度,只要没有把好质量关,就会满盘皆输。 C. 据介绍,新建立的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系统,将依托云技术,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D. 我国铁路部门将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旅客的心情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句式杂糅;B项,语序不当,“不管”和“一个品牌”调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心情“和”提升“搭配不当。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A“要面对电子对抗和反潜等任务都会很重”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张玉华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大作,并在扉页写道:“李明辉敬存——张玉华惠赠” B. 最近几届法国总统一上台首次参加欧盟峰会都会斗胆提出建议,但往往无功而返。 C. 一位大汉,挑着铺盖,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在人丛中挤了过去。 D. 毕业十年后才回到故乡,大家一致约定,我们这些高足明天去拜访当年的班主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惠赠”应为,别人送给自己;B项,“斗胆”用于自己;D项,“高足”称别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6分) 火焰温度不同,_____,温度越高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当燃烧的温度达到上百万摄氏度时,可以发出波长短到肉眼已经看不见的光,也就是X射线。_____,可见光的能量只有几个电子伏特,而X射线的能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电子伏特。通过捕捉X射线,科学家得以对宇宙中的高温等极端物理环境进行研究。比如黑洞会发出强烈的X射线,_____。1970年发射的第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的观测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答案】(1). 发出的光波长不同 (2). 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3). 通过捕捉X射线可以推断黑洞的存在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温度越高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能量”,第③空注意前文“捕捉X射线”。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①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2). 共享单车的普及未必就能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个叫“小蜜蜂”的有机农场里,年轻的农场主小李一边采摘新鲜蔬菜,一边哼唱自己谱的曲子:“我是一只小小的蜜蜂,勇敢追逐青春的梦。长长田埂是我的键盘,绿色精灵是我的观众。我是一只快乐的蜜蜂。” 小李大学学音乐专业,唱歌剧、演话剧、弹钢琴,样样在行。在她的母亲看来,女儿完全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坐在钢琴前给学生上课,但是,女儿执意放弃教师的工作,回老家当农民。她对记者说:“当农民,苦吗?苦,但是更甜!我喜欢看苗拔节生长,看花变成果实,看环境一天天好起来。在农村,我学习农民的朴实、踏实,也把新技术新观念传递给他们。带着农民种良心菜快乐菜,我这大学没有白念。” 对年轻的农场主小李的选择,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年轻的农场主小李对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而其母亲则又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换成你,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从赞成年轻的农场主的角度,可立意为青春的梦,自己做主;坚持自己的选择,顺从心灵的快乐;有文化的“农民梦”也是美好的;行行出状元,贵在有贡献;辛勤的劳动,都能换来生活的甜美等。如果从不赞成的角度选择,颗粒以为大材小用,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容易成功。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此题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然后立意行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