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专题2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32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专题2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32张)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 繁荣 ——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 2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1 . 中央行政制度的变革 (1) 隋唐 : 三省六部制。 (2) 宋朝 : 增设参知政事做副宰相 , 设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 , 分割相权。 重点提醒 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 , 其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 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近代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思想的产物 , 是近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 两者有本质区别。 2 .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方法点拨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行政机构一样拥有行政、军政、财政等权力 , 但受到中央的节制 , 总体而言 , 随着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 3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3 . 监察制度 (1) 唐代 : 御史台定期视察京都各监狱执法情况。 (2) 宋朝 : 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3) 元朝 : 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 , 由监察御史复按。御史有纠举、拘捕、审讯等职权。 4 . 选官制度 (1) 魏晋南北朝 : 察举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2) 隋唐 : 隋朝创立科举制 , 唐朝加以完善。 - 4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二、中国古代经济的继续发展 1 . 农业的进步 (1) 土地制度 :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2) 耕作工具 : 唐朝出现了结构完备的曲辕犁。 2 . 手工业的发展 (1) 唐代 ① 丝织业 :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② 陶瓷业 : 陶制品 “ 唐三彩 ” 风行一时 ;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工艺。 (2) 唐宋以来 : 五大名窑 ( 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陕西耀州窑、河南钧窑、河北定窑 ); 瓷器成为对外贸易重要商品 ,“ 海上丝绸之路 ” 被称为 “ 瓷路 ” 。 - 5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2 . 商业的繁荣 (1) 南北朝 : 草市出现 , 并设有 “ 草市尉 ” 进行管理。 (2) 唐代 ① 草市逐渐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 ② 夜市繁荣。 (3) 宋代 :“ 市 ”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 草市 ” 已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重点提醒 古代坊市制度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功能 , 管理功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 , 而服务功能则带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 随着宋代打破坊市分离制度 , 出现所谓 “ 城市革命 ”, 促进城市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 6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三、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与重建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佛教、道教盛行 , 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2 . 唐代中后期 : 韩愈提出儒家仁义是最高的道的 “ 道统 ” 思想 ; 李翱提出从 “ 性命之源 ” 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3 . 程朱理学 (1) 形成 :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 , 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新儒学。 (2) 主张 ① 北宋的程颐、程颢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 “ 天理 ”, 认为天理的核心是 “ 仁 ” 。 ② 南宋朱熹 : 主张 “ 理 ” 是世界的本原 , 求理的方式是 “ 格物致知 ”, 强调 “ 存天理 , 灭人欲 ” 。 (3) 影响 : 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朱熹集注《四书》 , 成为理学经典。 - 7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4 . 心学出现 : 南宋的陆九渊创立心学 , 其核心思想是 “ 心即理也 ”, 修养方法上主张 “ 发明本心 ”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 8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四、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1 . 古代科学技术 (1) 指南针 : 宋代开始用于航海 ; 《武经总要》中提到指南鱼 ; 《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 火药 ① 东晋葛洪《抱朴子 · 仙药》中已提到 “ 火药 ” 。 ② 唐末宋初 ,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 宋代有火球、火蒺藜等武器 ;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 (3) 印刷术 ① 唐代出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子。 ② 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 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 9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2 . 古典文学 (1) 唐朝 : 中国诗歌鼎盛时期 , 代表人物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2) 宋朝 : 宋词开始走向辉煌 , 代表人物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 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宋元话本成为后来明清小说的基础。 (3) 元朝 : 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 代表人物是关汉卿 , 其代表作品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 10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3 . 书法艺术 (1) 晋代 : 开始盛行行书 ; 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 , 被称为 “ 书圣 ” 。 (2) 唐代 :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 , 分别创立欧体、颜体和柳体 ; 张旭和怀素以狂草著称。 (3) 宋代 : 北宋四大书法名家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以行书名世。 强化记忆 以形状巧记五种主要字体 : 小篆长 , 隶书扁 , 楷书正 , 行书连 , 草书简。 - 11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4 . 绘画艺术 (1) 国画成熟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中国画 ” 的艺术逐渐成熟。 (2) 山水画 : 中国画的精粹 ,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 讲究布局构图 ,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韵。 (3) 文人画 : 注重诗意 , 强调个性表现 , 融合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唐代王维被尊为文人画的鼻祖。 - 12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一、科举制的作用 1 . 性质 : 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2 . 积极影响 (1) 对以前的选官制度的突破 :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2) 对当时的社会 :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 , 提高了行政效率 ;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 从追求公平公正角度看 , 有一定的合理性 ; 促进文学 ( 诗歌 ) 艺术 ( 书法 ) 的繁荣等。 (3) 对后世 : 由于它是一种文化专制 , 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 , 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 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 13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方法点拨 一般来说理解某一制度的作用可在明确其性质的基础上 , 从两个时间段来展开 , 即对当时和对后世 , 其中对当时产生的作用是重点 , 可依据性质推理出其作用 , 如科举制的作用 , 首先依据其性质可明确通过考试中央可以选拔更多的人才 , 从而扩大统治基础 , 而这些人才受过教育 , 从而有利于提高执政水平 , 同时也会促成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 , 另外以考试成绩选官多少体现出一定的公平性等。还可以通过科举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推理出其消极作用。 - 14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二、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系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部门 , 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 而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技术。两者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主体。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15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 . 社会环境 : 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状态 , 社会安定 ,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2 . 政治因素 : 中央集权制度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 3 . 经济因素 : 中国封建经济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 . 思想文化因素 :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知识经验和人才基础。 5 . 历史因素 : 前代科技的发展。 6 . 文化交流 : 国内民族融合 , 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 中外文化交流 , 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 7 . 主观因素 : 科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积极进取、勤奋钻研、努力探索。 - 16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方法点拨 促进思想文化发展的因素具体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历史、交流、主观因素等角度分析。 - 17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1 . 据《旧唐书 · 文苑传中 · 元万顷传》记载 :“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 , 皆密令万顷等参决 , 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 ‘ 北门学士 ’ 。 ” “ 北门学士 ” 的设置说明什么 ?(“ 北门学士 ” 能参与军国大政 , 身份等同于宰相 , 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 2 .( 唐 ) 元稹《估客乐》中说 :“ 估客无住着 , 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 , 入户辞父兄 …… 求珠架沧海 , 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 , 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 , 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 , 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 , 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 , 却到长安城 ……”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信息有哪些 ?( 商人的流动性强 ; 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 ; 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 , 汇集了各地特产。 ) - 18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3 .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中说 :“ 唐有天下 , 如贞观、开元间 , 虽号治平 , 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 , 无父子、君臣、夫妇 , 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 , 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 , 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 , 便反。君不君 , 臣不臣 , 故藩镇不宾 , 权臣跋扈 , 陵夷有五代之乱。 ” 运用朱熹的道统论分析唐朝政治。 ( 唐朝的帝王是无道之君 , 导致政治的长期黑暗 , 所以要加强伦理道德的建设 ,“ 正君心 ” 。 ) - 19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1 .(2018·4 月浙江选考 ) 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 :“ 书以晋人为最工 , 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 , 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 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 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古代书法艺术。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 在汉末 , 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 直至东晋王羲之后 , 才开始盛行起来 , 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0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2 .(2018·4 月浙江选考 ) 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 , 其疆域 “ 北踰阴山 , 西极流沙 , 东尽辽左 , 南越海表 ” 。为实施有效管理 , 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 A. 独立民政事务 , 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 , 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 ,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 , 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 行省是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 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 , 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 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 故选 B 项 ; 行省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 , 故排除 A 项 ; 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 , 而不是监察机构 , 故 C 项不符合史实 ; 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 , 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 , 所以排除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1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3 .(2017·11 月浙江选考 ) 【加试题】 阎毗精于建筑、雕刻 , 在隋 “ 以丹青知名 ”,“ 领将作少监 ” 。其子阎立德、阎立本 “ 俱传家业 ” 。入唐 , 立德 “ 为将作大匠 , 造翠微、玉华宫称旨 ( 符合上意 ), 官至工部尚书 ” 。至立本以将作大匠代兄为工部尚书 , 后任右相。结合所学判断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阎氏父子技艺相传职任相袭 B. 阎立本绘制反映唐蕃关系的《步辇图》 C. 阎氏家族的升迁受惠于举贤荐能的察举制 D. 阎氏父子所擅颇类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隋朝创立科举制 , 唐朝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察举制在东汉末年即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 故 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 符合题意 ; 材料 “ 俱传家业 ”“ 代兄为工部尚书 ” 说明 A 项符合史实 , 不符合题意 ; 《步辇图》为阎立本绘制的反映唐蕃关系的名画 , 故 B 项符合史实 , 不符合题意 ; 米开朗琪罗擅长雕刻和建筑 , 故 D 项符合史实 , 不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2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4 .(2017·11 月浙江选考 ) 韩愈谈到人生 “ 喜怒窘穷 , 忧悲愉佚 , 怨恨思慕 , 酣醉无聊不平 , 有动于心 ” 时 , 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 , 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 “ 变动犹鬼神 , 不可端倪 ”, 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 A. 小篆 B. 楷体 C. 行书 D. 草书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依据 “ 变动犹鬼神 , 不可端倪 ” 可知是草书 , 其特点是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 变化丰富 , 故 D 项正确 ; 小篆字体略长 , 富于图案美 , 故 A 项错误 ; 楷体字形工整 , 故 B 项错误 ; 行书既飞洒活泼又工整清晰 , 故 C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3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5 .(2017·4 月浙江选考 ) 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 , 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    ) A. 《抱朴子》 B. 《武经总要》 C. 《萍洲可谈》 D. 《梦溪笔谈》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 并记载了三种火药的配方 , 故 B 项正确。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提到火药 , 但当时指南鱼还没有出现 , 故 A 项错误 ; 北宋时期的《萍洲可谈》提到了指南针的使用 , 并没有提到火药配方 , 故 C 项错误 ; 《梦溪笔谈》只涉及指南针的制作技术 , 没有涉及火药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4 -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6 .(2017·4 月浙江选考 )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 , 提出 “ 春山烟云绵联 , 人欣欣 ; 夏山嘉木繁阴 , 人坦坦 ; 秋山明净摇落 , 人肃肃 ; 冬山昏霾翳塞 , 人寂寂 ”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材料体现了创作山水画时要注重用画面去传达人的主观情致 , 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山水画与人的情致的关系 , 并不追求逼真摹写 , 故 A 项错误 ; 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不符合山水画的特点 , 故 B 项错误 ; 山水画并不是以人为核心来布局画面 , 而且材料中没有涉及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5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知识普查 一、 “ 贞观之治 ” 的主要表现 - 26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强化记忆 图示巧记唐太宗时期的民族 关系 - 27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二、 “ 贞观之治 ” 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1 . 使唐朝社会稳定 , 经济发展 , 阶级矛盾缓和 , 为 “ 开元盛世 ” 的出现奠定初步基础。 2 . 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 密切了唐朝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 ,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 .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 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 为中国文化增添多元色彩 , 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 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 , 成为古代君主的典范 , 并对后来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影响。 - 28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知识普查 一、布达拉宫 1 . 整体布局 : 由白宫、红宫、僧舍三部分组成。依山而建 , 坐北朝南 , 形式复杂 , 富丽堂皇。 2 . 建筑特色 (1) 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 (2) 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 : 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 , 木石混合结构 ; 殿顶飞檐翘角 , 殿内木结构多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 , 具有汉族的建筑特色。 (3) 大昭寺经堂大殿 : 藏族风格 —— 白石砌墙 , 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 ; 汉族风格 —— 殿顶飞檐翘角 , 殿内梁架、斗拱和藻井等 ; 印度、尼泊尔艺术特色 —— 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 3 . 地位 :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 29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二、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 1 . 藏汉合璧的风格不仅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2 . 大昭寺前的 “ 唐蕃会盟碑 ” 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 有力地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30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真题回放 (2016·10 月浙江选考 , 节选 ) 【加试题】 古语云 : 温故知新。重温历史 , 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 :“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 , 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 ”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 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 “ 万里长城 ” 。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 , 长城以南 ,“ 其人耕稼以食 ”; 大漠之间 ,“ 畜牧畋渔以食 ” 。西汉之时 , 武帝派张骞通西域 , 史谓 “ 凿空 ” 。从公元前 127 年到公元前 100 年 , 历 20 余年 , 沿河西走廊 , 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 , 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 , 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 , 太宗曰 “ 安用劳民 ”, 一笑置之。 ——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 31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材料二   关于长城 , 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 ①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 , 长城的线路 , 几乎与 400 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 ② 长城的兴与修 , 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 , 你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 ? 侧重解读 ① , 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 ② , 请结合所学 , 以唐朝为例 , 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 “ 一笑置之 ” 的理由。 参考答案   侧重解读 ① : 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 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侧重解读 ② : 内政 : 贞观之治 , 民族团结政策。 外交 : 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 言之成理即可 ) - 32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文化遗产 • 布达拉宫 解析   本题考查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一小问侧重解读 ① ,“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 , 长城的线路 , 几乎与 400 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 ” 表明长城是地理分界线 , 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 是连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 ; 第二小问侧重解读 ② , 结合唐太宗时期的内政外交政策作答 , 内政方面 , 采取民族团结的政策 , 外交方面 , 实行开放的友好的对外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