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南充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上期 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太阳日比恒星日多( ) A. 20分24秒 B. 24时 C. 3分56秒 D. 23分26秒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时间是 23时56分4秒;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故C项正确。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射点位于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 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 C. 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 D. 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3. 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处向③处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快,后变慢 D. 先变慢,后变快 4 南充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间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2. C 3. D 4. A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为北半球冬至日,A错误;根据图示②表示夏至日,④表示冬至日,则①⑤表示春分日,③是秋分,B错C对。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不是简单的越来越多,D错。故本题选择C。 【3题详解】 根据图示②表示夏至日,④表示冬至日,则①⑤表示春分日。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处向③处移动时,也就是夏至日到秋分日。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远日点最慢,1月初近日点最快,夏至日到秋分日中间经历7月初,所以速度是先变慢后变快。故本题选择D。 【4题详解】 南充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是在春分到夏至这个阶段,对应图中就是①→②阶段。其他阶段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 5.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 B.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D. 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比较。 【详解】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A正确。“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B正确。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是116°E的时间,不是“北京时间”,C错误,选C。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D正确。 2016年1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照片显示,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所在位置是太阳耀斑活跃的区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耀斑出现于 A. 太阳内部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7. 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B. 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C. 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D. 极地地区出现绚丽极光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耀斑出现在太阳表面的大气层而不是内部,排除A。光球层主要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主要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层出现的主要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本题选择C。 【7题详解】 气温与太阳辐射有关,A错;太阳活动与地球降雨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绝对相关,B错;耀斑发生时抛出的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影响地球无线短波通讯,而不是长波通讯,C错;受到耀斑爆发的影响,太阳风可能会更为剧烈,从而影响了极地地区的极光,D正确。故本题选择D。 下面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如上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9. 该地夏至日所在的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 A. 临海湿度大 B. 寒潮影响 C. 多阴雨天气 D. 多雾霾天气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一年内的平均太阳辐射大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夏季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故选B。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为6月,而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月份是7月。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6月份正值长江梅雨季节,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季节性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北方冷气流,形成准静止锋,多连续阴雨天,太阳辐射降低。梅雨季过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继续北移,控制长江三角洲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增强,故C项正确。临海湿度6、7月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寒潮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故B项错误。大气污染常年存在,与6月份太阳总辐射的降低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故选C。 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 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1.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作为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6时至12时 C. 8时至16时 D. 18时至次日6时 【答案】10. A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10题详解】 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④大于②③;而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①大于④,故得出①气压最高.A正确。 【11题详解】 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应该是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右图中符合的时段是8时至16时(陆地温度线和海洋温度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在二战中,日本采纳气象学家的建议,将气球改装后装上炸弹放出,以期达到轰炸美国本土的目的。下图为日本气球炸弹飞行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推测日本的气球炸弹飞行到美国可能依靠的风向是( ) A. 东北信风 B. 极地东风 C. 盛行西风 D. 东南信风 13. 推测该种风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 B. 副热带高气压流向副极地低压带气流向右偏转而成 C. 极地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 D. 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日本的气球炸弹位于中纬度向东飞行到美国,可能依靠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位于低纬度地区,且风向西吹;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向西吹。故选C。 【13题详解】 北半球盛行西风是副热带高气压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B正确。东北信风是副热带高气压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A错误。由于距离较远,极地高气压带不能直接流向赤道低气压带,C错误。北半球极地东风是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向右偏转而成,D错误。故选B。 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在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北美洲东部 C. 欧洲西部 D. 澳大利亚西部 15. 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 A. 1月左右 B. 3月左右 C. 7月左右 D. 12月左右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季风形成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全球最大大陆是亚欧大陆,所以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没有亚洲典型,欧洲西部和澳大利亚西部不存在严格意义上季风气候,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风从海洋吹向亚欧大陆,说明此季节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说明大陆温度高、海洋温度低为夏季,一般情况下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C正确。故本题选择C。 【点睛】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而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下图为北半球2019年10月29日海平面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地表受热不均 17. 图中箭头所表示的风向,错误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进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A正确;地转偏向力是在风形成后才影响风的风向的,B错误;摩擦力是风形成之后,和风向反方向的力,不是形成风的原因,C错;地面冷热不均,产生水平气压差异,从而才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促使风的形成,所以它不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本题选择A。 【17题详解】 首先风的形成是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从材料中得知,此地区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①②③正确,④向左偏的,D错。故本题选择D。 读图,回答问题。 18. 图中所表达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 洪涝灾害 B. 全球变暖 C. 酸雨 D. 臭氧层破坏 19. 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B. 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20. 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 全球各纬度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答案】18. B 19. D 20. C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北极熊主要生存在北极地区,由于全球变暖,北极附近的冰川融化,北极熊生存面积日趋减少,所表达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B正确。 【19题详解】 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正确。 【20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C正确。 【考点定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 A. 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河是内陆地区的内流河,像塔里木河就是这样的河流,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增加,冬季缺少补给水源,就会出现干涸断流的情况。可能是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融化的冰多,河流的补给类型中积雪融水一般是春季最多,大气降水补给的一般是季风区河流,水量一般较大,冬季断流的比较少,湖泊水是相互补给,不作为补给来源。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气温高时流量大,气温低时流量小,冬季甚至断流。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9年6月25日,西安市政府网站公布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西安将实现海绵城市由科研向产业转换,未来将西安市建设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独具地理区域特点的海绵城市典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西安市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大气湿度 B. 减少植物蒸腾 C. 减少地下径流 D. 增加下渗 23. 西安市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A. 减轻酸雨危害 B. 防止沙漠化 C. 提高地下径流水位 D. 减轻土壤侵蚀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D正确,C错;“海绵城市”使城市绿地增多,植物蒸腾增强,当地空气变得湿润, A、B错。故选D。 【23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提高地下水位,C正确;“海绵城市”不能减轻酸雨危害,A错;西安离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区域较远,荒漠化现象不突出,B错。城市里硬化路面较多,“土壤侵蚀”相对较轻,减轻土壤侵蚀不是主要影响,D错。故选C。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浙江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原因是( ) ①人口密度大 ②水资源污染严重 ③降水总量少 ④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合理开采地下水 B.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C. 海水淡化 D. 修建更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24. A 25. B 【解析】 试题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 【24题详解】 浙江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是人口密度大,水资源污染严重,A正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分配不均匀。故选A。 【25题详解】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可节约水资源,B正确;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修建跨流域高水工程都属于开源措施,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2018年10月12日的气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天气系统是_______(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在它的影响下该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 。 (2)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武汉军运会选择在10月18日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10月的_______ (填气温或降水)因素较适宜。但10月武汉也很可能受到来自北方的 _______ (填地点)冷气团的影响。 (3)结合图示,描述北京市的天气变化过程。 【答案】(1)反气旋 天气晴朗 (2)寒潮或沙尘暴 气温 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 (3)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产生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2018年10月12日的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气压较周围气压高,为高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为反气旋,气流下沉辐散,不利于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2)从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且A位于低压中心气旋的西侧,为冷锋,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武汉军运会选择在10月18日举行,主要考虑与7、8月相比,10 月太阳高度角小,昼长时间短,气温较低,气温因素较适宜,有利于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但10月北方降温快,会形成蒙古-西伯利亚冷气团,武汉也很可能受到来自北方的蒙古-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位于冷锋前,将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受冷气团运动的影响,暖气团被迫抬扛,产生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大气稳定,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7.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季。 (2)P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N处气候对应的是_____。 【答案】(1)北 夏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终年温和湿润 (3)A 【解析】 【分析】 本题通“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详解】(1)依据图示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气压带风带北移,故北半球处于夏季。 (2)此时P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3)读图可知,N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处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区。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期。对照下列四副气温、降水柱状统计图,明显与之对应的为A。 【点睛】部分气候是由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所形成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地中海气候。全球气压带风带在夏季会北移,冬季会南移,所以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到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受到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 (2)说出洋流乙的名称,并简析乙对甲地气候的影响。 (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答案】(1)快;减慢;因为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 (2)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扩大甲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范围,使其接近赤道 (3)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南部;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图中陆地东侧有巴西暖流向南流,大陆西侧有秘鲁寒流向北流,轮船自城市A向城市B航行方向与洋流运动相同,所以轮船航行速度较快。当航行至丁海峡时,由于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轮船航行方向相反,所以其航行速度减慢。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洋流乙位于南美大陆西侧是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而且使热带沙漠气候直逼海岸;扩大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范围,使其接近赤道。 (3)丙处渔场为秘鲁渔场;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处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表层海水随风而去,底层海水上升,在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