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 含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 含答案解析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 C.华兴会 D.强学会民主义 ‎2.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 B. ‎ C. D.‎ ‎3.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是役”是指(  )‎ A.同盟会的成立 B.萍浏醴起义 ‎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5.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  )‎ A.武昌 B.南京 C.南昌 D.上海 ‎6.杨天石指出:“‎ 第19页(共19页)‎ 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民主共和 ‎7.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9.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 106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地点最应该选择在(  )‎ A.北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10.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④护国战争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13.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第19页(共19页)‎ ‎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14.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黄花岗起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袁世凯死后,掌控北京政府的军阀是(  )‎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滇系军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7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0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90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 ‎(1)材料二是哪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 ‎(2)对比材料一、二,两者提出的革命纲领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先生”是指谁?‎ ‎(4)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17.城市见证社会变迁,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恰如中国城市中的“双子星座”,南北相望,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李大钊 第19页(共19页)‎ ‎(1)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李大钊诗中说“圆明两度昆明劫”,分别与哪两次西方列强侵华战争有关?‎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何重大贡献?‎ 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 第19页(共19页)‎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3)材料三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由材料三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针对这一情况,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什么事件?据此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9页(共19页)‎ 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 ‎﹣﹣﹣《戊午周服•北洋系最近分裂状况》‎ 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其观点有哪些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第19页(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0年单元测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 C.华兴会 D.强学会民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与历史地位。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解答】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与人物。‎ ‎2.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知道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第19页(共19页)‎ ‎【解答】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此“机关刊物”指的是《民报》。‎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分析】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最能体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选项,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 平均地权(民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全面准确的理解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含。‎ ‎4.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是役”是指(  )‎ A.同盟会的成立 B.萍浏醴起义 ‎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广州黄花岗起义。识记黄花岗起义的史实。‎ ‎【解答】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一场起义。题干中的“是役”指的是黄花岗起义。‎ 故选:C。‎ ‎【点评】‎ 第19页(共19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 ‎5.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  )‎ A.武昌 B.南京 C.南昌 D.上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武昌起义的爆发。‎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 ‎6.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民主共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掌握三民主义。‎ ‎7.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解答】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8.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第19页(共19页)‎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三八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一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9.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 106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地点最应该选择在(  )‎ A.北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地点最应该选择在南京。‎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 ‎10.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特别注意20世纪初指1900年到1920年。‎ 第19页(共19页)‎ ‎【解答】从时间上看,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属于19世纪末,故A不合题意;‎ 结合题意,“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建立新的政权,这里的新政权指的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飘扬五色旗”指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国旗,故B正确;‎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没有建立新政权,C不合题意;‎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在1927年,不属于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明确20世纪初的概念。‎ ‎11.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④护国战争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5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注意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平时多记忆与积累。‎ ‎12.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分析】本题以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答】依据所学,戊戌变法时期,出卖维新派的人物是袁世凯;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第19页(共19页)‎ ‎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解答】据“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可知,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14.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黄花岗起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题以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解答】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第19页(共19页)‎ ‎15.袁世凯死后,掌控北京政府的军阀是(  )‎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滇系军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7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0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90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 ‎(1)材料二是哪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 ‎(2)对比材料一、二,两者提出的革命纲领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先生”是指谁?‎ ‎(4)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二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对比材料一、二可知,两者提出的革命纲领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都提出了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不同点是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平均地权。‎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辛亥革命,“先生”‎ 第19页(共19页)‎ 是指孙中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说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 故答案为:‎ ‎(1)中国同盟会。‎ ‎(2)相同点:都提出了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不同点: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平均地权。‎ ‎(3)辛亥革命;孙中山。‎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等相关史实。‎ ‎17.城市见证社会变迁,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恰如中国城市中的“双子星座”,南北相望,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李大钊 ‎(1)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李大钊诗中说“圆明两度昆明劫”,分别与哪两次西方列强侵华战争有关?‎ 材料二:‎ 第19页(共19页)‎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何重大贡献?‎ 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3)材料三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由材料三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9页(共19页)‎ ‎(3)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相关知识点。‎ ‎(4)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三民主义进行的斗争形式。‎ ‎【解答】(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李大钊诗中说“圆明两度昆明劫”,第一次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2)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可知,图片指的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辛亥革命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就是指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集中体现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的思想,即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 ‎(4)据题干“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可知,斗争形式为发表通电(或宣言);据题干“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可知,斗争形式为进行谈判;据题干“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可知,斗争形式为制定纲领;据题干“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知,斗争形式为立法。‎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2)贡献: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权主义。‎ ‎(4)发表通电(或宣言);进行谈判;制定纲领;立法等。‎ ‎【点评】‎ 第19页(共19页)‎ 本题考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三民主义进行的斗争形式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针对这一情况,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什么事件?据此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护国战争、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1)观察材料一“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 第19页(共19页)‎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可知,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针对这一情况,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可知,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护国战争。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基,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这说明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 ‎(1)中华民国建立。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 ‎(2)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护国战争;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护国战争、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 ‎﹣﹣﹣《戊午周服•北洋系最近分裂状况》‎ 第19页(共19页)‎ 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其观点有哪些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分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解答】(1)由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可知,作者认为北洋军阀割据是因为原来管辖他们的皇帝或者说主人没了,这些人没了管束造成。作者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2)由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可知,泽东认为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分裂等原因造成的。‎ 故答案为:‎ ‎(1)作者认为北洋军阀割据是因为原来管辖他们的皇帝或者说主人没了,这些人没了管束造成。作者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2)毛泽东认为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分裂等原因造成的。‎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9页(共1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