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11)

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施琼瑛 审核人:李书慧)‎ 一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中国的“诗史”传统 ①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殚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欢在作品中搜索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从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 ②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诗史互证”——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 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以诗为史”的阅读传统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诗史”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出现与时事交涉者,即可誉其为“诗史”。这一阅读方法的滥用非但不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 ④实际上,“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是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代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或后世较多地尊称为“诗史”,这两个时代都存在史官缺席、史料贫乏的问题,而诗歌因为篇幅短小,诗人可随时随地利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载所思所感,所以,诗歌可用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然而,对宋元以来的绝大多数时代而言,公私的历史记载均十分丰富。相对于整体的历史记载(上至帝王的起居录、实录,下至民间的野史、笔记)而言,片段的、经验性的诗歌中的历史记载实在渺小到可以忽视。或许个别杰出的诗人的触角涉及到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得诗人乐意记载和描述某些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同治、光绪以来,诗歌的纪事功能更是在不断地被边缘化。‎ ⑤‎ 这么说,自然不是一笔抹杀诗歌的记录功能。诗歌本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重要思考结晶,但凡人生所要面对的事情,诗歌自然均有所涉及。记载历史,本是诗歌众多功能中的一项。诗歌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历史的阅读。今日来看,“以诗为史”的阅读,可以让诗歌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物质史、情感史、性别史、医疗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如下认识之上: 最后方可曲径通幽,由诗歌的微妙门径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真实、丰富的历史阐释空间。‎ ‎(选自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有删改)‎ ‎1.第①段中“几乎”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 。(2分)‎ ‎2.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3.第④段写宋末、明末清初的诗歌作品的作用是 。(3分)‎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充分了解诗歌的体制和美学,掌握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 ②而非用来简单证明历史的文献材料 ③才不至于对诗歌的意义及某些历史信息误判 ④充分明白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献 ⑤熟悉同一时代诗歌文本的趋同与差异 A.①⑤③④② B.④②①⑤③‎ C.④③①②⑤ D.①③④②⑤‎ ‎5.下列对“诗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史”是指在诗歌史上具有最高价值的作品。‎ B.“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只受历史时代的限制。‎ C.“诗史”是部分具有记载历史功能的诗歌作品。‎ D.“诗史”是古典诗歌“以史为诗”的创作传统。‎ ‎6.作者对“诗史互证”这一阅读方法持什么态度?简要阐释。(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黄州赤壁谒东坡 任 蒙 ‎①我又来了,在这满天秋碧的日子。‎ ‎②我是来看苏东坡的。‎ ‎③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滚滚江水边这片青松与修竹掩映的江矶兀立于小城一侧,兀立于如烟波一般浩渺的文化时空里;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苏轼屹立在这里,屹立在历史的苍穹之下。‎ ‎④江上的霞晖刚刚散去,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几分悠闲,几分沉思。他仍然站在坡下的那片开阔地上,展望万里长天,展望远方烟树,历历的江南原野,任身旁的长河滔滔而去,任三三两两的人群从公园穿过。无垠江山,朗朗怀抱,今日黄州的秋空,依然能让他产生无限怀想。‎ ‎⑤是的,先生没有离开过黄州。他把自己最好的创造年华留在了黄州,他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留在了黄州,他把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表现留在了黄州。‎ ‎⑥不曾有过干戈扰攘的著名战事,不曾有过或虚或实的传说故事,黄州的悠远,黄州的名望,是靠文化构筑起来的。说得具体些,是在970多年前的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一个近似囚犯的人被押解到这里,在这里留下了几纸文字之后,就把这座小城高高地垫起,让世人刮目相看了。‎ ‎⑦‎ 如今,不闻低吟高诵之声,横笛漫吹的悠扬也已渐渐远去,但有苏轼伫立在这里。无论是秋色中的黄州,还是春阳下的黄州,见到苏公,都能让人遐想翩翩。‎ ‎⑧那是一个让人永远无法悟透的文化话题,本是一场人生悲剧,却导致了一次生命意义的至高升华。在我们今天为宋词、为唐宋散文这些巨大文化财富而备感骄傲的同时,只能庆幸当年的黄州,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的这座大江似练、山水如绘的美丽小城,上苍就不会将那次重大的文学孵化选定在这里。‎ ‎ ⑨黄州有幸。当年,这处在人们看来十分偏僻的蛮夷之地,却意外地迎来了才华盖世的词人,加上它临江的地理位置,还有个与赤壁鏖战之地同名的矶头,使词人想到了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激战,使这座平淡无奇的小小江矶得以峥嵘出世,使千万年安然流淌的江水在文字的画卷中显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使这座城池肩负起了一次重大的文化使命。‎ ‎ ⑩词人有幸。作为悲剧的主角,乌台诗案带给他的政治挫折是惨重的。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苏轼来到黄州,无疑是走进了他那宦海人生的巨大落差。是黄州尊贤敬德的淳朴民风抚慰了他遭受过重创的心灵,是黄州壮丽的山水激发了他的才情。尽管人生厄运和功名未成难免使他感伤,但他得以在这个小小平台上一览辽阔江山,走向情动千古的高远之境,以江海豪情卓然独步,为中国文化史写下了极其精妙的一页。‎ ‎⑪古往今来,每一个追求文化高度的汉语言书写者,无不苦思冥索地探寻过方块汉字的最佳组合之奥秘。而当年词人泛舟江波之上,借着如纱如水的月色,与人把盏谈笑,随之挥毫写下了令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旷世之作。那样的夜晚,词人一家或寄居于小小寺庙,或局缩于简陋茅庐,忘却了自己身处逆境的他,在这夜阑人静之时,还端坐窗前,秉烛研墨,其神情之从容,其笔锋之流畅,犹如天授。‎ ‎ ⑫天地广袤,山水无数,为何黄州能够诞生出震古烁今的文学作品,造就出一代文化奇人,这里的山水蕴藏着怎样的灵性,东坡先生曾在这里受到了怎样的灵感支配,才完成那样绝妙的文字组合的?这种问题也许有些玄虚,但并不一定是个可笑的话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学人向往黄州,他们除了游览名胜,还希望从这里寻访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文化名胜对寻访者的诱惑所在。‎ ‎ ⑬苏轼被贬谪而来,本是历史对道义和文化的一次暴虐践踏,本是命运对他的一次极不负责任的安排,但他却在这种艰困和屈辱的遭遇中,实现了一次被历史大书其功的文化突破。惊世之作如此出现,除了神灵相助之功,似乎没有谁能够作出符合现实规律、并且令人信服的解答。‎ ‎ ⑭我每次到黄州,都要来赤壁一游。尽管我没有能力来破解杰出文化的诞生之谜,连苏轼谪居黄州五年的经历也缺乏研读,甚至不清楚自己一次次反复而来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每次前来,我总要在这位先贤面前久久凝望,看他峨冠博带的衣饰,看他并不伟岸的身躯,看他自然平静的表情,看他穿透岁月的眼神。文化伟人生荣死哀,不像帝王将相那样,活着没有人敢靠近,死后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代代后人读着先贤的作品,总像他们还活着,不管他们离自己多么遥远。‎ ‎ ⑮这回,我再一次走近苏轼像前,再一次屏住气息仰望,再一次留影纪念。可我似乎突然感到,他那双平和远眺的眼睛中透出的雄视百代的目光,让人震撼。‎ ‎⑯原来,我无法走近他。‎ ‎7. 第⑧段加点词“孵化”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8. 第⑨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 ‎9. 概述第⑩段苏轼被贬黄州却能写下中国文化史上极其精妙一页的原因。(3分)‎ ‎10. 本文第④段的文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1. 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段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本文横穿古今,通过凭吊苏轼也反思了古代的文化现象。‎ C.第⑪段划线句让我们联想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本文语言朴实而不失于文采,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激情。‎ ‎12. 阅读全文,请对文章的最后一段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2)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 ,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5)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若夫 ,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8)大道之行也, 。(《礼记》)‎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14.这首小令的曲牌是 。(1分)‎ ‎15.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小令以设问起笔,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感喟,引发读者对昔日杭州的追忆。‎ B.“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一句是对统治者纵情声色、贪图享乐的揭露和讽刺。‎ C.这首小令语言朴实,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杭州在连年战乱中的沧桑变迁。‎ D.全曲的感情基调低沉婉转,如一曲挽歌,表达了作者生逢乱世的悲哀与无奈。‎ ‎16.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 ‎①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②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①,表武陵主盐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②贮备使,择郎中为之。武陵谏曰:“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脱有寇薄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盐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纳。‎ ‎③久之,入为太学博士。大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③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因出袖中书搢笏,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鸿畅,坐客大惊。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处之。”郾谢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 ‎④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判度支:官名,兼管财政收支事务。②和籴: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③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脱有寇薄城    (2)病权不归有司也 ‎(3)郾谢已得其人   (4)坐事流永州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因出袖中书搢笏       ②因留沛公与饮 B.①而无逾月积          ②秦师轻而无礼 C.①将待以宾友          ②请息交以绝游 D.①乃杜牧所赋阿房宫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尔,宜以赋见还。‎ ‎(2)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20.“武陵不答”和“武陵勃然”等细节分别表现出吴武陵      、       的性格特征。(2分)‎ ‎21.从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的补充叙述对刻画吴武陵形象有何作用?(3分) ‎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①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②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③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①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④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栾城集》)‎ ‎【注】①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 ‎22.苏轼、苏辙和 号称“三苏”;高中课本中曾学过苏辙的散文《 》。(2分)‎ ‎23.对第①段中“莫知贵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没有人知道军六曹吏的可贵。‎ B.没有人知道簿册文书的可贵。‎ C.没有人知道朝请大夫徐望的可贵。‎ D.没有人知道直节堂这一地方的可贵。‎ ‎24.简析第②段写“竹柏”的作用。(3分)‎ ‎2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第③段作者写“客醉而歌”的真正意图是 。(3分)‎ 二 写 作(70分)‎ ‎27.作文 人生总有痛苦和快乐,有人认为: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也有人认为: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快乐。 ‎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 答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1.(2分)答案示例:“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不是所有的都被视为伟大的,使表达准确严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2.(2分)盲目追捧“以诗为史”的阅读方法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后果。‎ ‎3.(3分)用例证说明诗歌的确可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但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可随意运用。‎ ‎4.(3分)B ‎ ‎5.(3分)C ‎6.(4分)作者肯定“诗史互证”的阅读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适应性。因为诗歌具有记录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历史的阅读,可以在政治史、文化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批评盲目追捧这种阅读方法。倡导真正从诗歌的体制、美学、语言文字的运用等角度阅读诗歌。‎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7.(2分)构思、酝酿、创作。‎ ‎8.(3分)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身临其境而勾起的历史回顾与联想,(1分)抒发作者内心对东坡的敬慕之情。(1分)‎ ‎9.(3分)其原因是:黄州尊贤敬德的淳朴民风抚慰了他遭受过重创的心灵(1分),黄州壮丽的山水激发了他的才情,(1分)还有他情动千古的胸襟和卓然独步的江海豪情。(1分)‎ ‎10.(4分)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作者运用联想想象的写作手法,(1分)横贯古今,把东坡先生写活,重新赋予他生命,(1分)仿佛东坡先生没有离开黄州,还生活在人们中间,依然用他那宽阔的心胸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样使东坡的形象给人平易亲切之感,(1分)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东坡的仰慕与喜爱之情。(1分)‎ ‎11.(2分)C ‎12.(6分)①从内容看,“走近”苏轼是本文的行文的线索和主题(1分)。作者来到黄州,看到苏轼曾经生活过的黄州山水,勾起了他对历史的回忆,他从时间和空间上“走近”苏轼;接着,他走近苏轼的遭遇及其文学作品,“走近”苏轼的心灵(1分);结果他发现自己无法“走近”苏轼,突出了苏轼高尚的人格与杰出的艺术成就;(1分)表现出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并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1分)。‎ ‎②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结尾紧扣题目,(1分)同时也照应了文章的开头,(1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香雾云鬟湿 (3)何事长向别时圆 ‎ ‎(4)万里归船弄长笛 (5)木欣欣以向荣 (6)日出而林霏开 ‎(7)亭亭净植 (8)天下为公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天香引 ‎15.(3分)B ‎16.(4分)这首元曲将昔日西湖繁华安逸的生活场景和今日破败荒凉的景象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连年战乱带来的剧变和危害,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的心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 ‎17.(4分)(1)逼近、迫近(讨伐、攻打) (2)担心 (3)推辞 (4)犯……罪 ‎ ‎18.(2分)A(均作连词,为“于是”之意)‎ ‎19.(5分)(1)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应该把赋文还给我。(“尔”、“见”各1分)‎ ‎(2)等到(柳宗元)担任柳州刺史,武陵从北边返回,很被裴度器重。(补主语、被动、“器遇”各1分)‎ ‎20.(2分)不慕权贵(不阿权势、矜持不苟等)、耿介正直(公正无私、知人善荐等)‎ ‎21.(3分)①通过写柳宗元和裴度等人对吴武陵的称贤与器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吴武陵的贤能;②通过写吴武陵因同情柳宗元的艰难处境而替他进谏说情,进一步表现吴武陵待人真诚正直的品格;③整段补叙使吴武陵的形象更加饱满立体。(每点各1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22.(2分)苏洵、黄州快哉亭记。‎ ‎23.(2分)D ‎24.(3分)通过比较(或对比、反衬)突出杉树比竹柏更加挺直。‎ ‎25. (3分)用整句写出杉树的高耸,用散句写出了杉树的凛然,句式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富于变化。‎ ‎26.(3分)赞美了直节堂的建造者和命名者徐望圣为人正直;同时也抒发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 二、写作(70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l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l—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