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2017-04)

遂宁市高中2017届三诊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①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 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年1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C.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柯洁微博(2016年12月31日):我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研究了大半年的棋软,无数次的理论、实践,就是想知道计算机究竟强在哪里。昨晚辗转反侧,不想竟一夜无眠。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我觉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但是我想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棋手将会结合计算机,迈进全新的领域达到全新的境界。新的风暴即将来袭,我将尽我所有的智慧终极一战!‎ ‎(柯洁: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榜单上唯一一名排在AlphaGo之前的棋手。)‎ 材料二 :‎ 昨天下午,棋圣聂卫平以七目半负于电脑屏幕后的神秘棋士Master。对弈刚刚结束,聂老单手托腮,两眼微闭,显然还沉浸在刚刚的对弈之中。他说:“我本来是赢棋的,一块活棋走死了,损失很大。”‎ 当有人问他“连您都输了,人类智慧是否真的在围棋领域敌不过人工智能了?”时,聂卫平先是激动地反驳,后来的回答又有些沮丧。他说这一盘棋说明不了什么,但它前面下的50多盘棋非常说明问题。这盘棋它其实下的不好,我应该赢的,我的形势比较好。可以肯定的是,它很厉害,我知道人是下不过人工智能的。”‎ 自从去年初李世石与AiphaGo进行公开比赛后,人类棋手终将全面不敌人工智能的结论似乎已经鲜有人反驳。沉寂一年后,AiphaGo的马甲Master在网络围棋平台上再出江湖,短短7 天,车轮战60场,挑落中日韩三国的顶尖才俊柯洁、井山裕太、朴廷桓,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Master在过去七天里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少“定式”和“棋理”,很多此前被认为“铁亏”的下法,它最后都赢了。日本著名棋手藤泽秀行先生曾说:“棋道一百,我只知七。”AiphaGo用60盘对弈,真正让当今棋手们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奥妙与实在。棋盘对面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远超人类。在IT界看来这不仅不足惧,反而是内藏惊喜。‎ IT分析师付亮表示,从Master的连续获胜中能看到,电脑的进步相当快,计算机在学习方面比人有明显的进步,它可以快速学习,快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需要休息,这些都是人没法做到的。“Master不用人定的规矩出牌,它自己找到了规律。它的棋谱让棋手推演,发现人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陷阱,把思维封闭在某些环境下。如果跳出这些思维,有可能下得更好。相信经过AiphaGo和Master的比赛,各国棋手可能会有不少新的招式出现。”‎ ‎(摘自《60连胜Master实为AiphaGo围棋界:打破职业棋手思维定式》央广网2017年1月5日)‎ 材料三:‎ Master连克围棋顶尖高手后,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席卷网络,网民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多数网民具有较强忧患意识,担心人工智能将抢占人类工作机会,恐惧它们终将拥有自主意识从而统治人类。部分吃瓜群众则热衷于利用段子调侃人机大战。还有网民感慨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期待其在科学领城的运用,并开始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界限。围绕围棋展开的言论集中于讨论人工智能战胜棋手的原因,思考职业围棋今后发展的意义等。‎ 总体而言,恐惧和担忧等悲观情绪一度占据主流。高晓松在Master连胜后感慨称“多少代大师上下求索,求道求术,全被破解。未来一个八岁少年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战胜九段,荣誉信仰灰飞烟灭。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这一表态也引发众多网民共鸣。早在1997年,人就在与超级电脑“深蓝”的国际象棋对弈中败下阵来。但一直以来,围棋被公认为棋牌类游戏中最难被电脑攻克的一种,多年来成为一座堡垒,坚持捍卫着人类的尊严。然而,Master和AiphaGo的出现再次打破了这个局面,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人工智能会迅速发展直至超越人类。这也是人工智能在围棋界战胜人类,引发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 ‎(摘自《Master横扫围棋界,被人工智能支配的恐惧感席卷而来》网易新闻2017年1月6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柯洁的微博中说“新的风暴即将来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人工,智能对围棋界的冲击很大。‎ B.材料二从动作、神态、语言对聂卫平输棋后的反应进行了细致刻画,体现出他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C.材料三高晓松的话体现了多数网民在围棋被电脑攻克后对待人工智能时所体现出的恐惧和担忧。‎ D.三则材料形式多样,微博、新闻、评论,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各界人士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 ▲ )(5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棋手的角度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围棋思维的突破,这些突破会反过来促使棋手进步。‎ B.材料二引用藤泽秀行的话证明了人工智能打破了职业棋手的思维定式,使人们看到了围棋发展的无数可能。‎ C.材料三从棋手和网民们的角度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各种影响,人们开始相信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超越人类。‎ D.三则材料既运用了正侧面描写、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又融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 E.三则材料的语言体现了直白简洁的特点,材料三加人了“吃瓜群众”之类的流行语元素,轻松活泼,颇具特色。‎ ‎6.比较三则材料,概括出棋手、IT届人士、网民对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4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刘国芳 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又来看老房子呀?”‎ 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 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 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老人说:“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吃得完。”‎ 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 老人说:“可以。”‎ 那孩子也说话了,他说:“想摘多少摘多少。”‎ 我看着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呀?”‎ 孩子说:“我叫李子。”‎ 孩子说着时,我们摘了柿子,给他吃,但这个叫李子的孩子不要,他说:“不要,我家有。”‎ 我们只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我于是问老人说:“这么好吃的柿子怎么不摘了卖?”‎ 老人说:“划不来,摘一天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而打一天工,可以赚好几百。”‎ 我说:“那不浪费了?”‎ 老人说:“浪费也没办法。”‎ 在黄源,许多橘子熟了,也没人摘,那些橘子最后黑了,同样落在地上,让人可惜。‎ 过来些时候,我们又去了。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树下落了一地的柚子。康枣和李子还有其他孩子同样跟在我们身后,在柚子树下,他们把柚子当球踢来踢去。踢了一会儿,他们就打闹起来,那李子打了康枣一下,然后爬到柚子树上去。在树上,李子跟康枣说:“有本事上来呀。”‎ 康枣也往树上爬,但康枣穿着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上去,但树枝被他弄得摇来摇去,跌下来不少柚子。‎ 忽地,康枣也失足跌了下来。‎ 跌痛了,康枣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那个李子看康枣跌下树去,便往树下爬,可能手忙脚乱,他也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 我看着他们,忽然想到,这些孩子,其实也是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我们”去黄源看老房子为契机,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荒芜的乡村图景,读后令人倍觉心酸。‎ 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通过“我”与老人、孩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时代背景,巧妙将乡村故事与当前时代联系起来。‎ C.小说将笔墨集中于一个叫康枣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来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别具匠心。‎ D.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跌落,痛得大哭结尾,寄寓了作者对这些无人照顾的留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 ‎8.“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9.小说以“遗落在乡村的果子”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0~13题。‎ 丰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为谷城令,以廉明称。从安焘使高丽,海中大风,樯折,舟几覆,众惶扰莫知所为,稷独神色自若。焘叹曰:“丰君未易量也。”知封丘县,神宗召对,问:“卿昔在海中遭风波,何以不畏?”对曰:“巨浸连天,风涛固其常耳,凭仗威灵,尚何畏!”帝悦,擢监察御史。‎ 入为殿中侍御史。上疏哲宗曰:“陛下明足以察万事之统,而不可用其明;智足以应变曲当,而不可用其智。顺考古道,二帝所以圣;仪刑文王,成王所以贤。愿以《洪范》为元龟,祖训为宝鉴,一动一言,思所以为则于四海,为法于千载,则教化行,习俗美,而中国安矣。”‎ 扬、荆二王为天子叔父,尊宠莫并,密令蜀道织锦茵。稷于正衙论曰:“二圣以俭先天下,而宗王僭侈,官吏奉承,皆宜纠正。”既退,御史赵屼谓曰:“闻君言,使屼汗流浃背。”‎ 帝亲政,以集贤院学士知颍州,又出知河南府。徽宗立,以左谏议大夫召,道除御史中丞。入对,与蔡京遇,京越班揖曰:“天子自外服召公中执法,今日必有高论。”稷正色答曰:“行自知之。”是日,论京奸状,既而陈瓘、江公望皆言之,未能动。稷语陈师锡等曰:“京在朝,吾属何面目居此?”击之不已,京遂去翰林。时宦官渐盛,稷怀《唐书•仇士良传》读于帝前,读数行,帝曰:“已谕。”稷为若不闻者,读毕乃止。‎ 稷尽言守正,帝待之厚,将处之尚书左丞,而积忤贵近,不得留,竟以枢密直学士守越。蔡京得政,修故怨,贬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台州。除名徙建州。卒,年七十五。建炎中,追复学士,谥曰清敏。‎ 初,文彦博尝品稷为人似赵抃,及赐谥,皆以“清”得名。稷三任言责,每草疏,必密室,子弟亦不得见。退多焚稿,未尝以时政语人。所荐士如黄庭坚、马涓、陈瓘、陈师锡、邹浩,皆知名当世云。‎ ‎(选自《宋史》,有删改)‎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明足以察万事之统 统: 系统、规律 B.思所以为则于四海 则: 准则、法则 C.扬、荆二王为天子叔父,尊宠莫并 并: 并列、相比 D.蔡京得政,修故怨 修: 整理、归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登第犹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古代科举分童子试、乡试、京试,京试中者分三甲,一甲的前三名称为登第。‎ B. 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先秦的天子、诸侯、大夫、邑宰都设置御史;国君设置御史,从秦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 C. 宗,帝王的庙号。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徽宗即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曾经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D.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翰林学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丰稷勇敢无畏,面对风暴镇定自若。跟随安焘出使高丽,中途海上刮起大风,桅杆被吹断,船几近倾覆,众人惶恐,而他神色自如。‎ B. 丰稷善于雄辩,敢于进谏。他任殿中侍御史时,给宋哲宗直言上疏,希望陛下用英明和智慧使自己的言行被千载之人所效法。‎ C. 丰稷为官正直,敢于直言弹劾奸臣。他入宫与蔡京相遇,指责蔡京奸邪的情形,并上奏弹劾不止,使蔡京离开翰林。‎ D. 丰稷指责权贵直爽,但政事守密很严。他起草奏疏,即使子弟也不给看;他担任尚书左丞,虽因蔡京报复被贬官,但也不把政事告诉别人。 ‎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对曰:“巨浸连天,风涛固其常耳,凭仗威灵,尚何畏!”帝悦,擢监察御史。(5分)‎ ‎▲‎ ‎(2)时宦官渐盛,稷怀《唐书•仇士良传》读于帝前,读数行,帝曰:“已谕。”稷为若不闻者,读毕乃止。(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女冠子·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 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 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 D.“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 E.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 ‎15.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屈原《离骚》“ ▲ , ▲ ”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护守洁净品德的坚强意志。‎ ‎ (2)陶潜《桃花源记》中“ ▲ , ▲ ”两句写桃花源村人对渔人的信任、主动说明他们来到桃花源村并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的原因。‎ ‎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 ▲ ”。‎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 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少学校高三复习使出了以练代学、以考代习的“高招”,各科的习题与考题如汗牛充栋,学生从早到晚怎么也做不完,缺乏自己消化的时间,成绩不见长进。‎ ‎②法治的美德在于实事求是与把握分寸,只有杜绝深文周纳、坚持违法必究与防止矫枉过正并举,才能让司法判决掷地有声、定分止争、守护公序良俗、实现社会善治。‎ ‎③叶舟的散文仍难得地葆有高蹈轻扬的诗性和从容不迫的诗心,他的散文如诗行般跳跃,却雍容华贵、气韵悠长,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文明世界。‎ ‎④遂宁地形如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但近十年经过人工打造,遂宁因观音湖而更显灵性与活力,观音湖因圣莲岛而更显神韵与美丽。‎ ‎⑤由于“野蛮生长”,大量非规范停放、非规范使用,定位精度差、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共享单车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 ‎⑥花蚊子不仅躲在竹海中,也登堂入室,白天藏在家中阴暗的角落里,傍晚闻到人气,纷纷乱飞哼哼觅食,往往撞到人脸上。‎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朗读者》这个节目采用参与者先讲述人生故事,让情感达到高潮点之后,才来朗读文艺作品,抒发情怀的模式,突破了不只是读书这一局限。‎ B.遂宁设立首期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走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旅结合等创新之路,构建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 C.不久前,文汇报刊发了一篇莫言新作《马的眼镜》,回忆了作者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吴小如先生授课的点点滴滴,质朴的文字里满含着对恩师的深情。‎ D.大家知道电子垃圾污染致癌率很高,但为什么至今有关部门对这种随意倾倒电子垃圾的现象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呢? ‎ ‎19.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竹有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最长可以活到一百年朝上。 。 。‎ ‎ 。 。 。 。‎ ‎ ①竹米即竹实,是竹子的种子,色青味馨,甜,状如麦,可以煮了当饭吃 ‎ ②食竹实可以延年益寿 ‎③老死前有的开竹花,花小而白,有淡香,花谢结竹米 ‎④其实竹子开花也不是十分稀罕,年年有相关的新闻,我做记者时就曾经拍过照片,竹枝披散裂变如薏米的禾子,如水稻将熟 ‎⑤史传常以竹子开花结果为凶兆,借之附会成篇推演乱世史 ‎⑥世传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知竹实的罕见和珍贵 A. ④①②③⑤⑥ B. ③①⑥⑤④②‎ C. ③①⑥⑤②④ D. ④①②⑤③⑥‎ ‎20. 仔细揣摩下面文字内容和句式,补写出空缺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古人以史比镜,或冠以资治。历史好像一座孽镜台,能照出我们做事的前因后果与是非功过:谁创下千秋基业,惠及子孙后代;① ,殃及后代子孙。历史也像一本医案,记录着国民的疾病与健康、症候与结果:人们看了未必能找出去病除根的良方,但至少可以看出些卫生保健方法,② 。历史又像是一座路标,③ :这里是连续的转弯,需要减速并谨慎驾驶;那里是平坦的大道,但也不能太快,防止平路上的倾险。‎ ‎① ▲ ② ▲ ③ ▲ ‎ ‎21. 遂宁市河东新区体育中心周围的街道有紫竹路、东平大道中路、慈航路、五彩缤纷路,主要单位有东旭锦江酒店、中铁尚城、福熙美邸、兴和铂金公馆、遂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请根据下图,以“遂宁市体育中心”为陈述对象,简要介绍一下“遂宁市体育中心”的位置。要求:方位清楚,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不超过120字。(6分)‎ 遂宁市体育中心 ▲ ‎ 四、写作(6 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 0分)‎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有人认为,拥有孤独,才拥有真正的自我。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有了孤独,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一个群租房中,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遂宁市高中2017届三诊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1.(3分)C。( C结合文本内容“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可知,“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 ‎2.(3分)A。A项结合文本内容“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可知,“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 ‎3.(3分)B。B结合文本内容“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3分)B。(原文“显然还沉浸在刚刚的对弈之中”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5.(5分)B E。选对B的2分,选对E的3分。(A.材料二的这个观点不是从棋手的角度看的,而是IT分析师付亮的观点。C.并没有从棋手的角度表述,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原文表述为“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D.没有正侧面描写和抒情。)‎ ‎ 6.(4分)①棋手认为人工智能很强,但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2分)②IT届人士对电脑的学习和进步能力表示了欣喜,也对人类有信心。(1分)③网民观点则呈现多元化趋势。(1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3分)A。(A项,“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不准确,更重要的是写人;“衰败、荒芜”也言过其实。)‎ ‎8.(6分)①“我”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2分)②“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我”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2分)③通过抒写“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2分)‎ ‎ 9.(5分)①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1分)②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2分)③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实的忧虑。(2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10.(3分)答案A【解析】统:统绪、根源、头绪。‎ ‎11.(3分)答案B【解析】B.“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错。先秦的天子、诸侯、大夫、邑宰设置的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从秦朝到清朝国君设置的御史,专门是监察性质的官职。‎ ‎12.(3分)答案: D【解析】D项,曲解原意。原文“将处之尚书左丞,而积忤贵近,不得留”,表明丰稷还没有担任尚书左丞之职。‎ ‎13.(10分)‎ ‎(1)(5分)译文:丰稷回答说:“大海巨浪连天,兴起风涛本来是它的常性,我凭仗圣上威灵,还惧怕什么呢!”皇上很高兴,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巨浸”“固”“尚何畏”各1分,大意正确2分,共5分)‎ ‎(2)(5分)译文:当时宦官逐渐势盛,丰稷怀揣着《唐书• 仇士良传》到皇上面前阅读,刚读了几行,皇帝说:“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丰稷假装像没有听到一样,全部读完才停止。(“读于帝前”“谕”“为”各1分,大意正确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丰稷,字相之,是明州鄞县人。考中进士后,任谷城县令,以廉洁英明著称。跟随安焘出使高丽,中途海上刮起大风,桅杆被吹断,船几近倾覆,众人惶恐纷乱不知怎么办,只有丰稷神色自如。安焘感叹道:“丰君真是不可估量啊。”任封丘县知县,神宗召见他回答问题,问他道:“你以前在海上遭遇风浪,为什么不害怕呢?”丰稷回答说:“大海巨浪连天,兴起风涛本来是它的常性,我凭仗圣上威灵,还有什么惧怕!”皇上很高兴,提拔他为监察御史。‎ 入朝任殿中侍御史。他给宋哲宗上疏说:“陛下的英明足以体察万事的统绪(根源、头绪),却不可使用那英明;陛下的智慧足以应对各种变化并且完全恰当,却不能使用那智慧;考校古事择善而行,二帝因此圣明;效法文王修明政治,成王因此贤能。希望陛下以《洪范》为警诫,以祖训为借鉴,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如何成为四海之内的准则,被千载之人所效法,那么教化就可以得到施行,习俗就会变得美好,而我国就安定了。”扬、荆二王是天子的叔父,受尊重宠爱没有人能比(并行,并列),他们秘密下令蜀道为他们制作锦制垫褥。丰稷在正衙奏论说:“二位先圣以节俭成为天下的表率,而宗王僭越奢侈,官吏们阿谀逢迎,都应予以纠正。”等他退下后,御史赵屼对他说:“听到你说的一席话,使我汗流浃背。”‎ 皇帝亲理朝政后,丰稷以集贤院学士身份任颍州知府,又出任河南府知府。徽宗即位后,以左谏议大夫的官职召他回朝,中途又授予他御史中丞。丰稷入宫觐见,与蔡京相遇,蔡京跨越朝班行列对他作揖说:“天子从外官任上召您回朝执法,您今天必有高论。”丰稷严肃地回答说:“等一会你自然就当知晓。”当天,(丰稷就上奏)指责蔡京奸邪的情形,接着陈瓘、江公望都奏论此事,却不能动摇他。丰稷对陈师锡等人说:“蔡京在朝廷,我们有什么脸面在这里?”继续上奏弹劾他不止,蔡京于是离开翰林。当时宦官逐渐势盛,丰稷怀揣着《唐书·仇士良传》到皇上面前阅读,刚读了几行,皇帝说:“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丰稷假装像没有听到一样,全部读完才停止。‎ 丰稷论事都把话说尽,做事坚守正义,皇帝待他很优厚,将要让他担任尚书左丞一职,但他因长期违逆权贵之人,不得留,最后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守卫越。蔡京执政,整理旧怨,丰稷被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在台州。除去名籍,流放建州。七十五岁去世。建炎年间,追复学士,谥号为清敏。 ‎ 当初,文彦博曾品论丰稷为人好像赵抃,等到赐谥号,都以“清”‎ 得名。丰稷三次担任谏官的职责,每次起草奏疏,一定在密室,家中子弟也不能见。退职后大多把文稿都焚烧了,从来没有把政事告诉别人。所荐士人如黄庭坚、马涓、陈瓘、陈师锡、邹浩,都知名于当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选B项3分,选C项2分,选其他项不得分。【解析】B项是写的昔日元宵节日场景,是虚写。C项应是“现在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了”,与昔日元宵节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15.(6分)【答案】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每点2分,共6分。)‎ ‎【解析】下阕“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正相一致,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5分)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评分标准:错写、漏写、多写、语序不当,该句不给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 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 0分)‎ ‎17.(3分)答案:D【解析】①汗牛充栋: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了屋子,一直顶到房梁。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②深文周纳:泛指不根据事实给人强加罪名。深文,法律条文;周,周密;纳,使陷入。此句使用正确。③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此句是解说“叶舟的散文”的特点,如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用了拟人化手法,正确。④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技术的精巧、高超奇妙,夸赞其成果或作品似乎非人力所为,好像鬼神所造。⑤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此处使用正确。⑥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18.(3分)答案:B【解析】A.双重否定不当,去掉“不”字。C.缺主语,可在“回忆”前加“这篇新作”。D.句式杂糅,可删去“引起”。‎ ‎19.(3分)答案:B. ③①⑥⑤④②(先按“竹花”“竹实”“竹实的罕见”的顺序解说,然后插叙史传、校正,最后回到“竹实”的作用。)‎ ‎20.(5分)答案示例:①谁犯下深重罪孽 ②警惕再犯同样的疾病 ③标记着我们经过的里程并警示我们 ‎(评分标准:补写出一句给1分,两句给3分,三句给5分。内容、句式与示例不相同或不相近,不给分。)‎ ‎21.‎ ‎ (6分)答案示例:遂宁市体育中心地处遂宁市河东新区。(2分)西南依傍五彩缤纷路,与观音湖相邻;(1分)东南依傍慈航路,与遂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兴和铂金公馆相伴;(1分)东北依傍东平大道中路,与福熙美邸相对;(1分)西北紧邻紫竹路,与东旭锦江国际酒店、中铁尚城相望。(1分)‎ 四、写作(60分)‎ ‎22. (60分)‎ ‎ 说明:‎ ‎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   1.深刻: 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   2.丰富: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   3.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   4.有创意: 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   (三)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   (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