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校对:历史备课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1934年,国民政府在广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22县48村2707个农户中使用耕地3.3公顷以上的只有24户,占总数的0.9%.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广西地区 A. 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B. 个体经济形式受到压制 C.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 D. 传统耕作方式较为普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国民政府在广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说明A项错误;材料“22县48村2707个农户中使用耕地3.3公顷以上的只有24户”说明当时个体农耕经济在农村比较盛行,传统的耕作方式比较普遍,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的问题,故C项错误。 2. 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A. 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 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 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可知,政府失去了对“佛图户”的户籍控制和赋税的征收,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春秋战国以来,农业的主要生产耕作方式一直是铁犁牛耕,材料并未涉及耕作方式的问题,故B项错误;商品化即是农产品有市场交换行为发生,根据材料“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并未体现出商品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租佃经济形态,依旧是地主与佃户间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3. 我国古代的漕运,是指中央政府在地方征收租税后,由水道运往京城,或供宫中消费,或充军需,或作仓储、漕运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古代水运比陆运更为发达 B.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偏离 C. 最高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D. 西粮东运,可顺长江而下 【答案】B 【解析】随着江南经济开放,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成为经济重心,然中国政治中心仍在北方,为了解决商品北运问题,实行漕运,B正确;A、C不是材料中漕运的主要原因,排除。漕运是运往京城,D错误。 4.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5.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明代苏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题中的城主要指居住和办公等地点,市指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即是指原先的分隔状态被打破,根据史实,到了宋朝才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宋代之前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限制,排除AB;D不符时间“较早期”的限定。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商业活动 6. 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 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 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 C. 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 D. 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答案】C 【解析】“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说明雇工们既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又可以随便离开窑主,其间不存在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雇佣现象,故选C。 7.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A. 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 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公式中价格与货币量、货币的增长呈正比,价格革命中欧洲货币总量增加、流通速度加快,价格增长,故C项正确;商业革命与价格、货币量等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于新航路的开辟,与材料中诸要素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西、葡的衰落是公式带来的结果,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属于高考热点。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8. 史学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产品、海运、殖民地是海权的三大环节;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 C. 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答案】A 9.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 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 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中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使用导致煤炭消耗增多,使用工人的数量减少,故D项正确;A项错误,“垄断”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材料中只是说明了“多消耗煤炭”,没有说明对煤炭的依赖,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D。 10.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 三次科技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械化”是指当时工业国家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而不是世界范围,故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故“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故B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故C排除。前两次工业革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故D排除。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特点 【名师点睛】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知识: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而成为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兴工业异军突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④推动了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11. 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年代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A. 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鸦片战争之后,农业税收呈现下降趋势,工商业税收呈现上升趋势,其他杂税从无到有,说明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近代工业商业出现并发展,D正确;A、B和C均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出现。 12.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这种情况表明 A. 外国资本主义阻挠民族工业发展 B. 买办力量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C.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 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 【答案】B 【解析】买办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中重要力量,从中间参与买卖到自己创办近代企业,说明买办力量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外国企业对民族工业的压迫,A错误;C不符合材料买办主旨信息;D中列强侵略与买办关系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信息,排除。 13. 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A.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B. 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D. 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 【答案】A ........................ 14. 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列宁 A. 主张实行农业集体化 B. 提倡社会主义工业化 C.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D. 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答案】D 【解析】“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符合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设想特点,D正确;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时期实行,A错误;工业化不符合材料中信息,B错误;C是新经济政策举措。 15.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该表述主要意图是 A. 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 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 C. 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 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斯大林强调暂时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体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当时苏联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 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不是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的工业、农业状况客观上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6. 1930年,美国颁布《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为保护美国农业和相关商品,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那是一项引发严重恶果的错误法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可谓是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是由于《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A. 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B. 引发了国际市场上的关税大战 C. 将美国的危机转嫁给了他国 D. 为保护农业而影响了工业发展 【答案】B 【解析】《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是美国最高关税法,该法案增加美国进口别国商品的税率,遏制美国的进口产品,即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结合题目时间“1930年”,此时美国正值大萧条的时机,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于192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霍利•私募特关税法》没有将美国的危机转嫁给了他国,而是加剧了国际关系的混乱,C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霍利•私募特关税法》对世界的影响,D项与材料不符,故D排除。 17. 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 新政措施具有鲜明阶级性 D.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C 【解析】“ 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说明罗斯福新政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体现出新政的实质特点,C正确;A不是新政性质正确表述;材料是批评新政,B错误;D是从政治权力角度批评新政,不符合材料主旨。 18.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出现了以“里根革命”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在这次调整的措施中应包括 A. 取消国有制经济 B. 削减公共开支 C. 加强政府干预 D. 发展“新经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各国进行调整的策略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福利开支,削减公共开支,故B正确,AC错误;“新经济”的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排除D。故答案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9. 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展开产品促销,这是中国当代市场上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对此,北京各大报做出激烈反弹,如《北京日报》发文认为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外经贸部也做出停止可口可乐内销的决定。这表明 A. 市场经济未被普遍认可 B. 百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 C. 政府机关权力意识浓厚 D. 阶级斗争思维仍然存在 【答案】A 【解析】1982年,中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外经贸部也做出停止可口可乐内销的决定”说明国家对于市场经济让持有否定态度,说明当时市场经济未被普遍认可,A正确;B不是材料现象主旨;C说法错误;解决斗争思维不符合材料发展经济信息,D错误。 20. 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中国大陆之旅,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引进美国动画片。这反映出 A. 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B. 美式文化更受国人推崇 C. 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 D. 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鸭子……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可知,中国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故答案为D项。题干只提到卡通明星受孩子们喜爱,并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排除A项;B项说法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 A. 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 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过发生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错误;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中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以饮食的变化入题,以消费粮食的减少印证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立意新颖。本题体现了政治和历史不分家,可采用用恩格尔系数来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22.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用“缺席政策”来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全体一致原则。上述现象反映了 A.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的分歧严重 C.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控制 D.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答案】B 【解析】欧共体的决策方式的变化,说明国家利益与超国家倾向存在严重分歧,B正确;民族利益并不是阻碍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A错误;材料说明是西欧一体化内部决策问题,C错误;D中领导权争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 23. 下表为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年份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A. 二战后英美关税普降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B. 30年代大危机导致英美降低关税 C. 帝国主义战争是影响关税变化的主要因素 D. 重商主义盛行使英国实行零关税 【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1852年开始英美两国的税率都开始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关贸总协定的签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A正确;330年代大危机导致英美提高关税,B错误;影响关税变化的并不是战争,C错误;重商主义盛行是前工业革命时期,D错误。 24. 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能够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休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 【答案】(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影响: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西欧、日本的竞争。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美国梦指的是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可以看出。造福美国:有利于美国经济势力在全球的扩张,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造福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贸易交流也以美元结算,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 (2)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可结合材料二中的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判断出美国此时进入经济滞涨,这是主要原因,客观上还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对美国,根据材料中“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可知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对世界:根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根据材料三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上升,美元比例下降,可知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根据材料四中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可知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关于趋势较简单,多极化。 点睛:影响型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1. 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 2. 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 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的关键词说明。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 26.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 ——《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1843年至1895年(清政府)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8倍和3倍以上。但是,这一时期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是不平衡的,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入超 ——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贸易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原因。 【答案】 (1)条件:海外贸易的传统;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 (2)不同: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 影响:促进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西方文化传入,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 (3)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经济特权;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它国家的贸易竞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海外贸易传统悠久,有优越的海洋条件,陆上丝绸之路因辽夏金的存在而被阻断,南方成为经济重心等。 (2)第一小问不同,强调明代的新特点,依据材料二“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以澳门为中转港”、“墨西哥”、“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可以得出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第二小问影响,联系所学知识,“丝银之路”的兴盛使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徐光启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 (3)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经济特权,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西方工业革命蓬勃看展,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等。 点睛:我国现代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的不同: 1、第一次是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强行迫使中国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第二次则是中国政府主动打开国门,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开放,所谓改革开放. 2、第一次开放时,清政府经济基础薄弱,商品不发达,几乎不存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可能在开放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只能是西方商品大肆进入中国、冲击中国的传统生产行业;第二次时,新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际贸易中有自己的优势. 3、第一次开放,进入的纯粹是商品,也就是西方国家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的目的就是大量倾销商品;第二次不但使进口商品丰富了,而且还伴随着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各个方面的引进,有助于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27. 【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955年起,日本经济进入持续发展期;1960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到1970年,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国。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产业污染也日益严重,日本连续地出现了各类环境污染乃至破坏,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一部分原因是日本政府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各企业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对保护环境毫不热心。随着群众反公害呼声的日益高涨,日本政府开始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宣布了国家公害对策的基本方向,依靠法律手段处理公害问题及环境问题,保障受害者的诉讼权利。此外还实行行政救济制度,向人们提供应急的,必要的且最小限度的医疗救济。一些地方公共团体也因地制宜地相继制定了公害防治条例,并与企业签订各种协定来控制本区域内的公害。在整个70年代,日本的环保投资急速增加,特别是1974—1976年,民营企业在环保设备上的投资占了设备总投资的2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中叶日本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应对产业公害问题的对策,并简谈由此带来的启示。 【答案】(1)背景: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伴随经济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日本民众广泛关注环境问题,呼吁改革;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策略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日本国内企业追求利润,忽视环保。 (2)对策:健全法律体系,将防治产业公害上升到国家战略;建立行政救济制度,改善民生;依靠社会团体,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政企大幅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生产等方面的环保水平。 启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20世纪中叶日本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一方面是日本经济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不调整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必然就要调整。 (2)日本应对产业公害问题的对策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例如,依靠法律手段处理公害问题及环境问题、实行行政救济制度、日本的环保投资急速增加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由此带来的启示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从在发展经济时一定要做到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二问就可以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