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模拟选课调考(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高一模拟选课调考 历史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分第 I 卷 ( 选择题 ) 和第 I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 《中外历史纲要》 ( 上 ) 第 1~12课。 第 I 卷 (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农学家周季维在河姆渡出土的稻粒形态分析鉴定书中指出:“在同层堆积中尚存大量空秕稻壳及稻 叶、茎秆凝块⋯⋯证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该鉴定表明 A. 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 黄河下游率先进入农业社会 C. 河姆渡先民已成功培育水稻 D. 新石器时代农耕技术较粗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证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可知,河姆渡 先民已经成功培育水稻,选项 C 正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排除 A;河姆渡位于 长江流域,排除 B;选项 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 解题关键是对材料“证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的解读。 2.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图考古发现反映的是我国早期的一 - 种文字,其特点之一是 A. 图画性强 B. 线条粗壮 C. 笔画平直 D. 大小匀称 【答案】 A 【解析】 【详解】 从考古发现的古文字,涂黑较多,显示出古文字在成熟前的以图画展示事物或表意,具有图 画性强的特点,故答案为 A;BCD 从图片上无法体现,排除。 3.柳宗元在《分封论》中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 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这一观点说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A. 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 B.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沿袭了前代的制度模式 D. 带有较强的神权色彩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表明,分封制是当时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故答案为 A 项;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排除 B项;材料信息侧重点不是阐述分封制与前代制度模式 之间的沿袭关系,排除 C项;分封制不具有神权色彩,排除 D项。 4.布币是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韩、赵、燕 ( 部分 ) 等中原广大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货币,其形状源 于生产农具中的铁铲。这反映出当时 A. 各诸侯国货币趋于统一 B. 货币受农耕经济的影响 C. 官营棉纺织业较为发达 D. 中原地区农耕经济均衡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布币与生产工具铁铲相似,说明货币受到农耕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为 A;秦 统一后完成货币统一,排除 A;C 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D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序 ) 中指出 :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 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表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 提高了士阶层的社会地位 B. 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C. 顺应了统治集团的政治需求 D. 反映了民众的利益诉求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其客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祟其所善,以此驰说取 和诸侯”,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各诸侯之间战争频繁,此 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以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故答案为 C;材料说的是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没有反映 ABC 内容,排除。 6.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六字方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的主要内涵是 A.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B. 刑法严苛、文化专制 C. 统一车轨、交通发达 D. 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海内皆臣”实际是指秦始皇统一了全国,都是臣,说明皇帝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 为 D;A 是对题干的表面化解释,没有深入本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 BC 内容,排除。 7.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这种中枢结构始于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宋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决策机构是中朝,而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故此中枢机构 开始于西汉,答案为 B; ACD 均没有设置,排除。 8.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 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 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 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 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 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 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选项 B 正确;选项 A 脱离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拓展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 C;选 项 D 与题无关,排除。 9.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日 :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 千人唱,万人和 ;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 为之荡波。”其体现的文学特点是 A. 句式灵活、自由不羁 B.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 语言朴实、叙事生动 D. 沉郁顿挫、映照现实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司马相如《上林赋》是汉朝赋的代表性作品,汉赋的特点是气势恢宏、铺陈排比、辞藻华美, 反映当时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故答案为 B;A 是词的特点,排除; C 是现代记叙文的特点,排除; D 是杜甫诗歌的特点,排除。 10. 据考古发现,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南京林山粱代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形体都很硕大,纹饰均 以仰覆莲,忍冬花和宝相花为主,有的还饰以坐佛和飞天,或足部饰以菩提叶纹。这反映出当时 A. 民间制瓷业特别发达 B. 思想环境压抑 C. 西方制瓷法传人中国 D. 佛教较为盛行 【答案】 D 【解析】 【详解】 从陪葬品的纹饰“均以仰覆莲,忍冬花和宝相花为主,有的还饰以坐佛和飞天,或足部饰以 菩提叶纹”可以看出佛教的色彩非常浓厚,说明当时佛教较为盛行,选项 D 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当 时民间制瓷业发展情况,排除 A;佛教盛行,从侧面反映当时思想环境较为宽松,选项 B 排除;青釉 莲花尊属于中国古代瓷器,与西方制瓷技术无关,排除 C。 【点睛】 解题关键是理解瓷器纹饰内容透露了佛教思想,反映了当时佛教思想的盛行。 11.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 较多。”此诗意在 A. 称赞隋朝大运河的功绩 B. 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C. 抨击隋炀帝的穷奢极欲 D. 分析运河修建的原因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皮日休认为隋炀帝修大运河可与大禹相提并论,功绩巨大,因此选项 A 正确; 皮日休并未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排除 B;选项 C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题干强调大运河的贡献而 非修建原因,排除 D。 12. 唐太宗生擒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 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 些举措 A. 消除了西北部游牧政权 威胁 B. 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 C. 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 D. 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唐朝中央政府册突厥首领,这是羁縻政策,有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选项 C 正确; 选项 A 表述绝对,排除;太宗和高宗时期正值唐朝强盛时期,选项 B 排除;选项 D 表述绝对,该政 策并不能保证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排除。 13. 安史之乱后,元结在《请省官状唐邓等州县官》中写道 : “自经逆乱,州县残破,唐、邓两州,实 为尤甚。荒草千里,是其疆畎;万室空虚,是其井邑 ; 乱骨相枕,是其百姓;孤寡老弱,是其遗人。” 这一记载表明安史之乱 A. 造成了民生凋敝 B. 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C. 削弱了中央集权 D. 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万室空虚,是其井邑;乱骨相枕,是其百姓;孤寡老弱,是其遗人”可知安史之 乱后人烟稀少,万室空虚,荒草丛生,没有逃走的也是孤寡老弱,说明了安史之乱造成了民生凋敝, 故答案为 A; BC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4. 下面为唐代前期宰相人数及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的 A. 官员的入仕途径较单一 B. 宰相制度的变化较大 C. 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 D. 科举制的发展不完善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结合图表信息可知,自唐太宗到唐玄宗,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也是越来越 高,表明唐代的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答案为 C;科举出身的宰相不是全部,说明还有其他方式进 入仕途,故 A 错误; BD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5. 唐太宗时期,在门下省设政事堂,除三省长官外,其他较低的官员也可参加机务,只要在他原有 的官衔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平章政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之类 的名号,便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B. 完善管理体制 C. 提升民主决策水平 D. 强化君主专制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较低官员只要加个头衔就可以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表示这些低级官员 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答案为 D;AB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6. 唐朝两税法规定 :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 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这一规定 A. 减少了政府收入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简化了收税名目 D. 扩大了收税对象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的意思 是不在居住地而到外地经商的人,在经商的地方报三十分之一的税收,在居住地按照居住者的平均值 来报税,防止出现有人利用这个情况逃税,从而说明了两税法体现了公平原则,答案为 B;ACD 在材 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7. 北宋路振的《九国志》冲记载,唐哀宗天祐四年 (907 年) ,郑璠攻打豫章城 ( 今江西南昌 ) 时,曾利 用“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战例一般被认为是火药兵器出现的最早战例。据此可推断 A. 火药是由军人发明的 B. 唐末火药已运用于军事 C. 火药最迟出现于唐代 D. 火药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这一战例一般被认为是火药兵器出现的最早战例”内容可推知火药是唐朝末年用于 军事上的,答案为 B;材料没有说明火药何时何人发明, AC 错误; D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 18. 据统计,宋太祖时蓄兵十二万,太宗时十八万,章圣时四十万,仁宗时达到八十万。这一变化表 明宋代 A. 已放弃崇文抑武的方针 B. 对军队建设的重视增强 C. 军队的战斗力逐渐降低 D. 百姓爱国参军意愿强烈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宋太祖、宋太宗、章圣、到宋仁宗兵力由十二万达到八十万,可见宋朝对军 队建设的重视逐步加强,答案为 B;材料没有涉及崇文抑武的方针,没有涉及军队战斗力和百姓参加 意愿,排除 ACD 。 19. 王安石在青苗法中规定 20%的利率,如农民借 100 钱,一 - 年到期后就需要还 120 钱。此外,新法 还强行规定地方的贷款数额,地方官为 ( 超额 ) 完成放贷取息的任务,实行硬性摊派。这说明王安石变 法 A. 执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B. 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C. 未能达到富国的目的 D.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王安石在青苗法中利率是 20%,并且规定地方必须完成借贷的任务,因此出现硬性 摊派,从而让不需要借钱的农民加重负担,答案为 D;AB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0. 《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生活,开始走上了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 20 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權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A. 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B. 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 C. 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D. 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宋金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生活,开始走上了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 20 余年 的和平,两国通过權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知《绍兴和议》促进了宋金经 济的发展,选项 D正确;《绍兴和议》不是平等协商,金朝处于优势,排除 A;选项 B表述绝对,排 除;选项 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21. 《金史·兵志 ) 说,“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 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湖鹁堇征兵”,又说“其部长日鹁茧,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 。据此可 知,早期的猛安谋克 A. 是军政一体的部落组织 B. 是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创新 C. 扩大了金朝的统治基础 D. 推动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猛安谋克制度是金国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 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是女真实行的一种部落军事编制单位,故答案为 A;BCD 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22. 下面为元大都坊巷布置示意图。政府规定“各商业店铺沿街而立,街巷内部不再设商店”。元代 这种坊巷规划 A. 旨在保证商业公平竞争 B. 仍未突破坊市界限 C. 削弱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 利于保护居住环境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各商业店铺沿街而立,街巷内部不再设商店”可知住宅区附近靠近街道两侧有商 业网点能够方便坊内居民 生活,同时坊内不再设立商店,从而保证的坊内人们生活的安静和减少垃 圾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了居住环境,答案为 D;材料不能体现商业公平竞争,排除 A;宋朝坊市就 已经打破界限了, B 错误;材料看不出城市经济的削弱, C 错误。 23. 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个体伦理自觉来确立个人成圣成贤的道德追求。当国 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临危授命。据《宋季忠义录》校订凡例所述,南宋末年 抗元死节的英雄就有 500 多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意识的萌发 B. 理学思想的影响 C. 政府政策的激励 D. 市民阶层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南宋时期,理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理学视封建三纲五常为天理,认为其是人人必须遵守 的道德信条。材料体现了官僚士大夫恪守儒家纲常名教的规定,严格约束自己,以期成圣成贤这是理 学思想发展的表现。故 B 项正确;“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大意为我想要仁德的时候,仁德就在我身 边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南宋时期士大夫面临国家危亡时的高风亮节,并不涉及民主意识。故 A 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政策的激励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是主要原因, CD 错误。 24. 下图是元杂剧《秋胡戏妻》的舞台画面。故事讲述的是 : 春秋时,鲁人秋胡新婚从军,离家十年, 其妻守节不移,秋胡得官返家,途中误戏其妻。及至秋胡归家,方知调戏之女乃是其妻。妻羞愤交加, 后经秋胡老母的苦苦哀求,尽释前嫌,与秋胡言归于好。据此可知,元杂剧 A.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B. 主要描写家庭生活 C.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D. 借助多种舞台艺术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秋胡戏妻》可知该剧本情节出现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叙述相当完整,故答案为 A; 材料描述参军回家,调戏自己老婆,后重归于好,并不是主要描写家庭生活, B 错误;戏曲取材于生 活,但是经过加工后能反映一定的生活,但是说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过于绝对化,排除 C;材料没有 体现借助多种舞台艺术,排除 D。 第 I 卷 (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4 道题,第 25 题 14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4 分,第 28 题 12 分,共 52 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周 )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的势力日益衰弱,天子的威信低落,仅存共主的虚名。这时有 诸侯国一百余,不再听命于天子,互相兼并,出现了大国“抉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同时,天子不 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候也不能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新 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 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 ( 层 ) 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 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城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秦朝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郡下设若干县,万户以上的 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公元前 216 年,始皇下令要人民向政府据实登记所有田地, 按亩纳税,这是秦王朝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私有制的法令。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 议,在全国范围内烧掉六国史书、《诗》、百家语 ; 仅保留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第二年,有些儒 生和方士对始皇不满,秦始皇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在咸阳坑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社会变革 表现,并归纳其阶段特征。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时期相比秦朝社会发生的变化。 【答案】 (1)表现 : 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井田制瓦解,公因变私田;思想上出现百 家争鸣的局面。 阶段特征 ; 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 2)变化 :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土地私有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思想专制 ( 控制 ) 加强。 【解析】 【详解】 (1)表现:根据材料一“ (周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的势力日益衰弱,天子的威信低落,仅存 共主的虚名。这时有诸侯国一百余,不再听命于天子,互相兼并”可知东周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诸 侯争霸战争频繁;根据材料一 “天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候也不能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 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可知井田制瓦解,公田变为私田。根据材料一“代表各阶级、各 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城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可知思想 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征:根据所学可知东周平王迁都后进入春秋时期,当时属于奴隶社会瓦解 时期,各国纷纷争霸,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 2)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公元前 230-221 年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根据材料 二“秦朝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郡下设若干县”、材料一“这时有诸 侯国一百余,不再听命于天子”可知秦朝相比春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始皇下令要人民 向政府据实登记所有田地,按亩纳税,这是秦王朝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私有制的法令”、材料一“天 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候也不能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 对比可知秦朝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根据材料二“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秦 始皇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在咸阳坑杀。”相较于春秋时的百家争鸣实行思想专制。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经济萧条,盗贼猖獗。汉文帝在“十五税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赋税,将田租 税减到“三十税一”,甚至连续全年免田租,以鼓励农民重回田地,从事农业生产;他还亲自参加劳 动,劝课农桑。景帝也规定“不受献,减太官”“省徭役”。文景父子克勤克俭,勤政爱民,实行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仁政,且两代仁君一贯如此,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百姓受到感化,自食 其力,勤于耕作,形成了勤劳务实的社会风气,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摘编自黎芸《析文景之治》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丰 衣足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改变了隋朝末年社会破败不堪的局面。贞 观王朝对商业不歧视,给商业发展提供诸多便利,使商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新的商业城市如雨后眷 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唐太宗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 民族内迁,定居长安;采用和亲政策,发展民族关系。贞观五年,唐太宗下令在长安重修国子监,增 筑学舍 1200 间,后又兴建书学、算学、律学三科学校,吸引四方儒士云会京师,高丽、百济、新罗 及吐蕃等国君长亦遣子弟来唐留学。 ——摘编自乾莹 <显赫于青史影响于后世——贞观之治》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景之治的主要举措。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的表现。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认识。 【答案】 (1)举措:降低赋税;减轻徭役;劝课农桑;提倡节俭;休养生息。 (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秩序安定;商业高度繁荣;民族关系融洽;文化教育空前发展;对外交 流广泛 ( 3)认识:王朝初期,统治者通常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励精图治,出现盛世景象 【解析】 【详解】 (1)举措:根据材料“汉文帝在‘十五税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赋税,将田租税减到 ‘三十税一’,甚至连续全年免田租”可得降低赋税;根据材料“景帝也规定‘不受献,减太官’ ‘省徭役’”可得减轻徭役;根据材料“鼓励农民重回田地,从事农业生产”可知,文景时期劝课农 桑;根据材料“文景父子克勤克俭,勤政爱民”可知,文帝景帝提倡节俭;根据材料“轻徭薄赋,休 养生息”可知,文景时期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 2)表现:根据材料“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丰衣足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 风气”可知,社会秩序安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政治清明;根据材料“贞观王朝对商业不 歧视,给商业发展提供诸多便利,使商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新的商业城市如雨后眷笋般地兴起,当 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可知,贞观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根据材料“唐太宗任用 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采用和亲政策,发展民族关系”可知,贞观时期民 族关系融洽;根据材料“贞观五年,唐太宗下令在长安重修国子监,增筑学舍 1200 间,后又兴建书 学、算学、律学三科学校,吸引四方儒士云会京师”可知,贞观时期文化教育空前发展;根据材料 “高丽、百济、新罗及吐蕃等国君长亦遣子弟来唐留学”可知,在贞观时期,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 ( 3)认识:开放性试题,从王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统治者励精图治等角度回答。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 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管民政庶务救灾贩恤,设 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太祖乾德元年 (963 年) ,实行以 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实行避亲避籍制度, 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乾德三年 (965 年) ,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 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 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 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研究》 材料二 元代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机构,行省的置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 分行省疆城,其长官总揽一省的政事、军务、司法等各项工作。行省长官总揽一省政务,其中相当重 视对官员的考核,以达到民族统治的目的。行省虽有大权,但是重大民政军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 央的旨意无权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兵,还规定定期觐见皇帝述职。元代创立的行省制度消除了地方分裂 割据的地理因素,既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又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始,直到今 天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依然是省。另一方面,元代的行省制度带有浓厚的民族统治的色彩,是 蒙古族统治者为了控扼天下而设立的,在设置上不顾同一地理单元内的区域经济联系、文化风俗等因 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编 自李俊刚、韩冰《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 . 元地方行政制度设置的共同之处。 【答案】 (1)特点 : 强干弱枝 ; 分权制衡 ; 重用文臣。影响 :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 但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 2)共同之处 : 都设立了新的机构;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都避免了地方割据分裂,加强了中央 集权;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 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 管民政庶务救灾贩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可以 总结出路府州为宋的地方行政,但是地方很多权力被中央外派机构行使,从而形成强干弱枝状况;根 据材料一“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 实行避亲避籍制度,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从而形成分权相互制衡;根据材料 一“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可知重用文臣。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 以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积极方面主要削弱唐朝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是造成官僚机构增多,形成冗官冗费,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 2)根据材料一“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材料二“元代行省是地方最高 地方机构,行省的置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可知都设立了新的行政机构;对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 响;根据材料一“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 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材料二“元代创立的行省制度消除了 地方分裂割据的地理因素,既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可知都避免了地方割据分裂, 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 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二“元代的行 省制度带有浓厚的民族统治的色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可知都产 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代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大元气象”。元代文化以各种方式张扬大元国土、国力之大, 气象、气势、气魄之大。因“大”而有包容,而和谐。元代疆城广阔,民族众多,宗教多样,各种矛 盾与冲突客观存在,但和谐是主导。《西野春游词序》中说 : “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 而歌咏作,乐于心而声于口,长之为套,短之为令,传奇戏文于是乎侈而可准矣。”元曲有所谓“不 讳体”,盖指“字字皆无忌惮”的曲家本色、豪放的作品。 ——摘编自查洪德《大元气象 : 元代文化精神的基本概括》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元代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 ( 要求 :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 【答案】 示例一 论题 : 统治者的包容性文化政策推动了元代文化繁荣。 阐释 : 元朝疆域辽阔,国内民族众多,统治者认识到包容性的文化政策能够适应统 -- 多民族国家的统 治需要。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元朝统治者进一步扩大这种尊崇,宣布科举中答题标 准以程朱理 学的解释为主 ;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各民族人才,如重用藏族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八思巴字, 用于拼写蒙古语,体现了藏蒙文化的融合,统治者还希望用八思巴字“译写 -- 切文字”,力图兼顾不 同民族的语言,更体现了包容性。 结论 : 元代统治者包容性的文化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面貌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 : 元代科技的成就根植于元代社会的“大元气象”。 阐释 : 元代疆域大,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成果 精度,如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新的 历法《授时历》,元代辽阔的疆域,提升了其测量的准确度,所以其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 先地位 ; 元代大一统,有利于南北文化的融合,元以前,金朝 . 南宋对峙,元代南北 -- 统,使 -- 些融合 南北科技的成果问世,如王祯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 - - 体。 结论 : “大元气象”塑造了多姿多彩的科技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进步。 ( “示例 "仅供参考,还可以从“元代经济发展推动元曲繁荣”“元代文化继承与发展宋代文化 "等论 题角度阐释。 )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围绕“元代文化”拟定一个论题,首先要从材料中寻找与“元代文化”相关的 内容,然后根据你熟悉了解的内容来确定一个论题,根据确立的论题,联系所学内容寻找出能证明论 题的论据,进行阐述论证。从材料“元代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大元气象’。元代文化以各种方式 张扬大元国土、国力之大,气象、气势、气魄之大。因‘大’而有包容,而和谐。”可以联系元朝地 域广阔,民族众多,从而以包容性与文化问题得出一个论点为:统治者的包容性文化政策推动了元代 文化繁荣。论点可以联系以忽必烈为首的统治者认识到包容性文化政策促进政治经济发展。重用各种 人才,创制文字,仍然沿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不断推行程朱理学、任用郭守敬创办《授时历》等等, 从而证明出代统治者包容性的文化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面貌的发展。 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