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 学年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sin34 sin 26 cos34 cos26    的值是( ) A. 1 2 B. 3 2 C. 1 2  D. 3 2  【答案】C 【解析】分析:先根据两角和余弦公式化简,再根据特殊角余弦值求结果. 详解:因为sin34 sin26 cos34 cos26    0 0 0 1cos(34 26 ) cos60 2        , 所以选 C. 点睛: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1)一看“角”,这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 从而正确使用公式; (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使用的公式,常见的有“切化弦”; (3)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变形的方向,如“遇到分式要通 分”等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 DC  B. AD AB AC    C. AB AD BD    D. 0AD CB    【答案】C 【解析】根据向量的定义及运算法则一一分析选项正误即可. 【详解】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显然有 AB DC  , 0AD CB    ,故 A,D 正确; 根据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AD AB AC    ,故 B 正确; 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 AB AD DB    ,故 C 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义和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 3.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 1,2)P  ,则sin  ( ) A. 5 5  B. 2 5 5 C.-2 D. 1 2  【答案】B 【解析】按三角函数的定义,有 2 2 5sin 51 4     . 4. ,a b  为非零向量,且 a b a b     ,则( ) A. / /a b  ,且 a 与b 方向相同 B. ,a b  是共线向量 C. a b   D. ,a b  无论什么关系均可 【答案】A 【解析】根据向量模长的三角不等式判断即可. 【详解】 如图,根据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法则有, 当 ,a b   不共线时,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 | | | | |a b a b      . 当 ,a b   同向时有| | | | | |a b a b 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向量加法的模长理解,属于基础题型. 5.已知 tan 3  ,则 2 22sin 4sin cos 9cos     的值为( ) A. 1 30 B. 1 3 C. 21 10 D. 3 【答案】C 【解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把原式的分母“1”变为 sin2α+cos2α,然后给分子 分母求除以 cos2α,把原式化为关于 tanα的关系式,把 tanα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详解】 因为 tanα=3, 所以 2 2 2 2 2 2 2 4 92 4 9 sin sin cos cossin sin cos cos sin cos               2 2 2 4 9 21 1 10 tan tan tan       . 故选 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化简求值的能力,做 题的突破点是“1”的灵活变形. 6.已知向量 (1, 3), ( 2,2 3)a b   ,则 a 与b 的夹角是( ) A. 6  B. 4  C. 3  D. 2  【答案】C 【解析】利用 cos | || | a b a b       即可求出。 【详解】 设 a  与b  的夹角为 (0 )  „ „ ,则 (1, 3) ( 2,2 3) 1cos 2 4 2| || | a b a b           ,得 3   .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夹角的求解,是基础题。 7.若 4cos 2 5        ,且 ,2      ,则 sin( 2 )   ( ) A. 24 25 B. 12 25 C. 12 25  D. 24 25  【答案】D 【解析】由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即可求得sin ,cos  ,再由诱导公式和二倍 角的正弦公式整理所求式子,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 4cos sin2 5           ,所以 4sin 5  = 又 ,2      ,即 2 2 4 3cos 1 sin 1 5 5              则 4 3 24sin( 2 ) sin 2 2sin cos 2 5 5 25            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由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化简求值,属于基础题. 8.已知 ,a b 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 a b a b   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a b   B. a b  C. a 与b 共线反向 D.存在正实数  , 使 a b   【答案】D 【解析】由已知得,向量 a  与b  为同向向量,即存在正实数 ,使 λa b=  ,故 选 D. 9.函数  sin 2y x x   在 ,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函数 y=|x|sin2x 在[﹣π,π]是奇函数,故排除 B, x>0 时,y=xsin2x, x∈(0, 2  )时,y>0,x∈( 2  ,π)时,y<0,结合对称性, 故选 C. 【点睛】 函数图象的辨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 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 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合要求的图象. 10.在 ABC 中, 3AB  , 3C  ,O 为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则CO  ( ) A. 3 B. 2 3 C. 3 D. 6 【答案】A 【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 ABC 的外接圆半径 CO . 【详解】 由正弦定理可得 32 2 3sin 3 2 ABCO C    ,因此, 3CO 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设函数 2( ) 2 1f x x x   ,若 1,m n  且 ( ) ( )f m f n ,则 mn 的取值范围为 A. 3,3 2 2 B.3,3 2 2  C. 1,3 D. 1,3 【答案】A 【解析】 设这个函数  f x 在 (1, )x 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分别为 1 2 1 2, ( )x x x x , 那么  1 2 ,x x x f x  有最大值在 1x  时取得  1 2f  , 解方程 2 2 1 2x x   ,解得 3x  或 1x   (舍去), 因为 1m n  ,且    f a f b ,此时 2 22 1 0, 2 1 0n n m m    , 那么有 2 22 1 ( 2 1)n n m m      ,即 2 2 2 2 2 0m n m n     , 即 2 2( 1) ( 1) 4m n    ,设 1 2cos , 1 2sin , (0, )4m n        , 所以 (1 2cos )(1 2sin ) 1 2(cos sin ) 4sin cosmn             , 设 sin cost    ,则 22sin cos 1t    , 且 sin cos 2 sin( ) (1, 2)4t        , 所以 22 2 1mn t t   ,当 1t  时, mn 有最小值,此时最小值为3 , 当 2t  时, mn 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3 2 2 , 所以 mn 的取值范围是 (3,3 2 2) ,故选 A. 12.已知函数 2( ) logf x x , ( ) 2g x x a  ,若存在 1 2 1, ,22x x      ,使得    1 2f x g x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 B. ( , 5] [0, )   C. ( 5,0) D. ( , 5) (0, )    【答案】A 【解析】根据条件求出两个函数的值域,结合若存在 1 2 1 22x x, ,     ,使得 f(x1)=g (x2),等价为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然后根据集合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当 1 2  x≤2 时,log2 1 2  f(x)≤log22,即﹣1≤f(x)≤1,则 f(x)的值域为[﹣1,1], 当 1 2  x≤2 时,2 1 2   a≤g(x)≤4+a,即 1+a≤g(x)≤4+a,则 g(x)的值域为[1+a, 4+a], 若存在 1 2 1 22x x, ,     ,使得 f(x1)=g(x2), 则[1+a,4+a]∩[﹣1,1]≠∅ , 若[1+a,4+a]∩[﹣1,1]=∅ , 则 1+a>1 或 4+a<﹣1, 得 a>0 或 a<﹣5, 则当[1+a,4+a]∩[﹣1,1]≠∅ 时,﹣5≤a≤0, 即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5,0], 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根据条件求出两个函数的值域,结合集合元素关系进 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 AB  与 AC  的夹角为120 ,且 3 2AB AC  , ,若 AP AB AC    , 且 AP BC  则实数 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7 12 【解析】∵ ⊥ ,∴ · =(λ + )·( - )=-λ 2+ 2+(λ-1) · =0,即 -λ×9+4+(λ-1)×3×2× =0,解得λ= . 点睛: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类型及求法 (1)求平面向量数量积有三种方法:一是夹角公式 a·b=|a||b|cos θ;二是坐标公式 a·b=x1x2 +y1y2;三是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求较复杂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时,可先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或相关公式 进行化简. 14.不等式 3sin 2x  的解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2 2 ,3 3x k x k k Z           【解析】 2 3 3 3 2sin sin   ,∴结合正弦函数的图象及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 不等式 3 2sinx  的解集为 2{ | 2 2 }3 3x k x k k Z      , 15.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 ,且 的面积等于 ,则 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 , ,且 的面积等于 3,分别利用正弦定 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 , 的面积等于 , 由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① 由余弦定理可得, ②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③ 由①②③得,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问题,熟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 解,属于常考题型. 16.设函数 2 2 2 , 2( ) 3 2 , 2, x a xf x x ax a x        若函数 ( )f x 恰有 2 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2) [4, )  【解析】 2 , 2,0 2 4x xy x    , 0 4a   时, 2 0x a  有一个解, 0a  或 4a  时, 2 0x a  无解; 2 23 2 ( )( 2x ax a x a x a     )  当 (0,1)a  时,方程 2 23 2 0x ax a   在[1, ) 上无解; [1,2)a 时,方程 2 23 2 0x ax a   在[1, ) 上有且仅有一解; [2, )a  时,方程 2 23 2 0x ax a   在[1, ) 上有且仅有两解; 综上所述,函数  f x 恰有 2 个零点则1 2a  或 4a  . 故填1 2a  或 4a  . 三、解答题 17.已知向量 ,向量 分别为与向量 同向的单位向量. (Ⅰ)求向量 与 的夹角 ; (Ⅱ)求向量 的坐标. 【答案】(Ⅰ) ;(Ⅱ) . 【解析】试题分析: (Ⅰ)运用向量的数量积求解即可.(Ⅱ)先根据单位向量的概念求得 ,再求 的坐标. 试题解析: (Ⅰ)因为向量 , 所以 , , 所以 , 又因为 , 所以 . 即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Ⅱ)由题意得 , , 所以 . 即向量 的坐标为 . 18.已知 5cos 5   , 10sin( ) 10    ,且 , 0, 2       ,求  的值. 【答案】 4  【解析】先由题意,得到 0 2     ,计算出sin ,cos( )  ,再由 cos cos[ ( )]      ,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 , 0, 2       ,∴ ,2 2          , ∵ 10sin( ) 010     ,∴ 0 2     , 又∵ 5cos 5   , ∴ 2 2 5sin 1 cos 5     , 2 3 10cos( ) 1 sin ( ) 10         , ∴ cos cos[ ( )]      cos cos( ) sin sin( )         5 3 10 2 5 10 2 5 10 5 10 2      , ∵ 0, 2      ,∴ 4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给值求角的问题,熟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 数基本关系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9.已知函数   sin 2 cos 2 2sin cos3 6f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Ⅰ)求函数  f x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将函数  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12  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 长为原来的 4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 y g x 的图象,求  y g x 在 ,23       上 的值域. 【答案】(Ⅰ)函数  f x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2 12 kx    , k Z (Ⅱ) 1,2 【解析】(Ⅰ)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   sin 2 3f x x      , 令 2 3 2x k    , k Z ,解得函数  f x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Ⅱ)利用函数  siny A ωx φ  的图象变换规律可求得   2sin 2 6 xg x      ,由 ,23x      ,得 到 2 6 x  的范围,结合正弦函数的图象可求得值域. 【详解】 (Ⅰ)   sin 2 cos 2 2sin cos3 6f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sin 2 cos cos2 sin cos2 cos sin 2 sin 2sin cos3 3 6 6x x x x x x        1 3 3 1sin 2 cos2 cos2 sin 2 sin 2 3 cos2 sin 22 2 2 2x x x x x x x       2sin 2 3x      令 2 3 2x k    ,k Z ,解得函数  f x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2 12 kx    ,k Z (Ⅱ)向右平移 12  个单位得: 2sin 2 2sin 212 3 6y x x                  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4 倍,纵坐标不变得:   2sin 2 6 xy g x       ,23x       7,2 6 3 6 x          1sin ,12 6 2 x               2sin 1,22 6 x         g x 的值域为: 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三角函数图象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正弦型 函数值域的求解,考查了转化思想,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函数  siny A ωx φ  的图 象变换规律,利用整体对应的方式,结合正弦函数图象求得结果. 20.已知函数 22( ) cos(2 ) 2cos3f x x x k    的最小值为 3 (1)求常数 k 的值; (2)若 0 7( ) 5f x   , 0 0, 4x      ,求 0cos2x 的值. 【答案】(1) 3k   (2) 4 3 3 10  【解析】试题分析: (1)由余弦的差角公式角及降幂公式原函数可化为   3 1 1 cos2xf x sin2x cos2x 2 k2 2 2      = 3 1 πsin2x cos2x 1 k sin 2x 1 k2 2 6           ,所以 f(x)min=-1+1+k=-3,可 解.(2)  0 0 π 7 f x sin 2x 26 5         ,即 0 π 3sin 2x 6 5      .由 0 π x 0 4 ,     , ∴ 0 π π 2π2x 6 6 3       , 又 3 1 ,15 2      ,所以 2 0 0 π πcos 2x 1 sin 2x6 6              = 4 5 , 0 0 π πcos2x cos 2x 6 6          展开即得. 试题解析:(1)   3 1 1 cos2xf x sin2x cos2x 2 k2 2 2      = 3 1 πsin2x cos2x 1 k sin 2x 1 k2 2 6           , ∴f(x)min=-1+1+k=-3,解得 k = -3. (2)∵   πf x sin 2x 26       . ∴  0 0 π 7f x sin 2x 26 5         ,即 0 π 3sin 2x 6 5      . ∵ 0 πx 0 4      , ,∴ 0 π π 2π2x 6 6 3       , . ∵ 若 0 π π π2x 6 6 2       , ,则 0 π 1sin 2x ,16 2            , 若 0 π π 2π2x 6 2 3       , ,则 0 π 3sin 2x ,16 2           , 显然 3 1 ,15 2      ,且 3 3 ,15 2       ,∴ 0 π π π2x 6 6 2       , . ∴ 2 0 0 π πcos 2x 1 sin 2x6 6              = 4 5 , ∴ 0 0 π πcos2x cos 2x 6 6           0 0 π π π πcos 2x cos sin 2x sin6 6 6 6             = 4 5 × 3 2 + 3 5 × 1 2 = 4 3 3 10  . 21.在 ABC 中, D 是 BC 边上的点, 3cos 5BAD  , 5cos 5ADC   . (1)求sin B 的值; (2)若 2 2BD DC  ,求 AC 的长. 【答案】(1) 2 5sin = 5B (2) 2 2AC  【解析】(1)已知 ADC 就量已知 ADB , ABD 中已知两内角的余弦,再求出正 弦后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诱导公式可得sin B ; (2)在 ADB 中先求出 AD ,然后在 AD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AC . 【详解】 解:(1) 5cos cos( ) cos 5ADB ADC ADC        ,  0,ADB   , 2 5sin 5ADB   3cos 5BAD  , (0, )BAD   , 4sin 5BAD   . sin sin[ ( )] sin( )B BAD ADB BAD ADB          , 4 5 3 2 5 2 5sin cos cos sin 5 5 5 5 5BAD ADB BAD ADB           (2)在 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AD BD B BAD   ,即 2 42 5 55 AD  , 5AD  . 在 AD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52 cos 5 1 2 5 1 85AC AD DC AD DC ADC             , 2 2AC  【点睛】 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 三角恒等变形时,研究未知角和已知角的关系很重要,本题第一小题如果用外角和定理, 只要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即可求解,可避免用诱导公式. 22.如图,已知 OPQ 是半径为 5 ,圆心角为 3  的扇形,C 是该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 是形的内接矩形,其中 D 在线段 OQ 上,A、B 在线段 OP 上,记∠BOC 为θ. (1)若 Rt△CBO 的周长为  5 30 5 5  ,求 cos2θ的值; (2)求 OA•AB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θ的值. 【答案】(1)± 2 6 5 (2)θ= 6  时,OA•AB 取得最大值 5 6 【解析】(1)由题意可得 BC= sinθ,OB= cosθ,由条件可得 sinθ+cosθ= 30 5 ,0 <θ< 3  ,两边平方,结合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和两角平方关系可得所求值; (2)分别求得 OA,AB,结合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和正弦 函数的值域,可得最大值以及相应的角. 【详解】 (1)∠BOC 为θ,可得 BC=OCsinθ= 5 sinθ, OB=OCcosθ= 5 cosθ, 由题意可得 5 + 5 sinθ+ 5 sinθ=  5 30 5 5  , 化为 sinθ+cosθ= 30 5 ,0<θ< 3  , 两边平方可得 2sinθcosθ= 1 5 >0, 即 sin2θ= 1 5 ,cos2θ=± 11 25  =± 2 6 5 ; (2)在直角三角形 OBC 中,BC= 5 sinθ, 即有 AD= 5 sinθ, OA=ADtan 6  = 15 3 sinθ, 由 AB=OB-OA= 5 cosθ- 15 3 sinθ, 则 OA•AB= 5 3 3 sinθcosθ- 5 3 sin2θ = 5 3 6 sin2θ- 5 6 (1-cos2θ) = 5 3 ( 3 2 sin2θ+ 1 2 cos2θ)- 5 6 , = 5 3 sin(2θ+ 6  )- 5 6 , 当 2θ+ 6  = 2  ,即θ= 6  时,OA•AB 取得最大值 5 6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值,考查正弦函数的值域的运用,解答中熟练应用 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及熟记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 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