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张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甘肃省张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张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北高南低 ‎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 ‎2. 与亚洲东部地区相比,亚洲的西部(   )‎ A. 人口更稠密 B. 地形更平坦 ‎ C. 气候更干燥 D. 经济更发达 ‎3. 当亚洲低压控制亚欧大陆时( )‎ A.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 B. 副热带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 C. 亚洲东部吹东南风,南部吹西南风 ‎ D. 亚洲东部吹西南风,南部吹东南风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亚洲的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图中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说明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A对。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C错。B、D错。故选A。‎ ‎【2题详解】‎ 亚洲东部是季风气候区,与亚洲东部地区相比,亚洲的西部受东北信风带或大陆气团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气候更干燥,C对。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密度小,A错。亚洲西部地形以高原为主,B错。一些石油工业国家,经济较发达,相当一部分国家经济欠发达,D错。故选C。 ‎ ‎【3题详解】‎ 夏季30°N附近原为副热带高压带,因为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之保留在海洋上。当亚洲低压控制亚欧大陆时,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AB错误;亚洲东部吹东南风,南部吹西南风,C正确,D错误;故选C。‎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近‎10米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而产生核泄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 在最初的几天内,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粉尘对我国及东亚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影响,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B. 此时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 C. 日本地形多山地且呈东北西南走向 D. 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 ‎5. 如果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脏水”流入海洋,下列海域受其影响最大的是 ( )‎ A. 日本海海域 B. 台湾岛东部沿海海域 C. 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D. 美国西部沿海海域 ‎【答案】4. D 5. D ‎【解析】‎ ‎【4题详解】‎ 东南季风夏季时发生,夏季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陆地升温快,温度高,气压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福岛核事故发生时是‎3月11日,那时正是春季,东亚地区还受着西北季风的影响。此时东亚地区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盛行西北风,日本地形多山地且呈东北西南走向,有阻挡作用。D说法不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洋流能够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物的范围。核泄漏物质随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向东扩散,影响美国西部沿海海域,D正确。日本海海域、台湾岛东部沿海海域、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位于其南部,影响相对较小,故ABC项错误。故选D。‎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回答下面小题。‎ ‎6.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7.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湖泊为死海,湖水的盐度相当高,不可能用于灌溉;且该区域气候偏干,年降水量总体偏小,再加上纬度低,蒸发旺盛,区域内又多为季节性河流,建水库对缓解当地农业用水紧缺状况意义不大;当地临海,改进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据此分析②③正确,选B。‎ ‎【7题详解】‎ 本图所示区域为以色列地区,区域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数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因其充分利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多数农产品能自给。因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其农业发达的成功经验,选D。‎ 西亚和北非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地跨西亚和北非的埃及是在尼罗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读图完成小题。‎ ‎8.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 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来往于上下游地区,其理由正确的是(   )‎ A. 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 B. 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 C. 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 D. 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 ‎9.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可能对下游沿岸的影响是(   )‎ A. 降水减少 B. 河流含沙量增多 ‎ C. 入海口海岸线后退 D. 土壤淤泥增厚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来往于上下游地区,其理由为河流自南向北流,北行顺水,C、D错。位于东北信风带,南行借助东北风,B对,A错。据此分析选B。‎ ‎【9题详解】‎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不影响下游降水量,A错;尼罗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洪涝灾害减少,B错;河流含沙量减少,D错,由于入海径流和泥沙量减少,海水侵蚀加重,导致海岸线后退,C正确。据此分析选C。‎ 读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和该区域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区域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 B. 北部山地走向与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C. 此季节图示海域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 D. 此季节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11. 图示区域的某城市(  )‎ A. 最可能位于东北沿海地区 B. 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地形 C. 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D. 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12. 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 A. 修建水利设施 B. 完善交通设施 C. 种植耐寒作物 D. 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图示大陆南部等温线沿海岸线分布,A错误;北部山地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相同,B正确;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可判断此季节为冬季,所以图示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读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城市降水较少,所以不可能位于东北沿海地区;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城市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不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太阳辐射;降水多的月份日平均光照时数小,故影响该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一般来说,西南风强盛时容易发生水灾,西南风风力不足时容易发生旱灾,为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应修建水利设施,A正确。完善交通设施、开拓国际市场不能减轻旱涝灾害;南亚气温较高,种植耐寒作物的作用小。故选A。‎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A. 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 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 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D. 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答案】13. B 14. 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 ‎【13题详解】‎ 图示河流都位于欧洲,①河流7月相对径流量小,说明此时降水少,应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欧洲南部;②河流7月份相对径流量大,而冬季径流量较小,说明受气温影响显著,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可能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区;③河流在春季相对径流量较大,形成春汛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其他月份径流量小,最可能位于欧洲东部;④河流全年相对径流量变化小,说明该河位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③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故选B。‎ ‎【14题详解】‎ ‎①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欧洲南部;②为冰雪融水补给,可能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区;③春汛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其他月份径流量小,最可能位于欧洲东部;④位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选C。‎ 俄罗斯科学家用年降水量(R)同年蒸发量(E)的比值作为湿润的指标。有人把他所计算的俄罗斯平原许多地方的湿润指数同各个自然地带的界限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相符合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读表分析,a、b、c、d四区域对应的分别为(  )‎ A. 湿润森林、森林草原、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 B. 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林 C. 湿润森林、森林草原、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 D. 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林 ‎16. c区域与d区域位于平原南部,对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A. c区域河流众多,为暖湿气流的通道 B. c区域气候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 d区域相对大陆性强,牧场较少 D. d区域年蒸发量大,热量条件好,植被较茂密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R/E为年降水量与同年蒸发量的比值。由表可知,a区域年降水量大于降水量,属于较湿润地区,应为湿润森林;b区域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相等,属于过渡地带,应为森林草原;cd两地年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气候较干旱,应为干草原。但俄罗斯西部相对东部,西部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大,东部因山地地形阻挡,水汽相对西部较少,故d相对c更为干旱,应为东部干草原,据此分析选A。‎ ‎【16题详解】‎ 俄罗斯平原由两个平原组成,其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图标显示d比c更为干旱。结合上题可知,东部因山地地形阻挡,水汽相对西部较少,故d相对c更为干旱,d应为东部干草原,该平原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较稀疏,D说法错误,据此分析选D。‎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 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的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根据等降雪量线的分布规律推测该气旋的形成源地是(  )‎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 C. 北美内陆 D. 五大湖 ‎18. 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 ‎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规律,整体上由东向西递减,推测该气旋的形成源地是东部洋面,A对。北美内陆降雪少,不是源地,C错。五大湖与沿海地区降水量最大无关,D错。降水从东向西减少,北冰洋不是气旋形成源地,B错。故选A。‎ ‎【18题详解】‎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冬季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①对。冬季气温较低,对流弱,②错。冬季内陆地区是高压,③错。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容易形成冷暖气团相遇条件,④对。B对,A、C、D错。故选B。‎ 读下图“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是mm),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  )‎ ‎①B地的白昼终年比A地长 ‎②H地的年降水量大于‎200mm ‎③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比D地小 ‎④F地比E地年降水量多,原因之一是F地沿岸有暖流经过 A. ①④ B. ③④ ‎ C. ①② D. ②③‎ ‎20. 图中(  )‎ A. 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B. B地降水量较多,主要发展水稻-牧羊混合农业 C. C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是葡萄和橄榄的重要产区 D. D地有水源,农业以种麦牧羊和家畜饲养为主 ‎【答案】19. B 20. D ‎【解析】考查世界地理相关知识,澳大利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9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C地纬度较D地高且在南回归线以南,故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比D地小;③正确。F地沿岸有暖流经过且位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量多,E地寒流经过,降温减湿,降水较少,④正确。H地的年降水量小于‎200mm,位于‎200mm等降水量线以内,因此降水少,②错误,B地的白昼只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比A地长,①说法错误,选B。‎ ‎【20题详解】‎ A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B地一月份降水量较多,主要发展小麦-牧羊混合农业,不是水稻,C地为塔斯马尼亚岛屿,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葡萄和橄榄位于地中海气候区,D地是墨累达令盆地,水可以自流,有水源,农业以种麦牧羊和家畜饲养为主,发展混合农业,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 读南极地区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 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标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 B.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 D.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22.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 B. 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C. 此时南极冰雪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 D. 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南极洲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熊位于北极,B错误;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淡水资源丰富,C错误。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1月至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为暖季,白昼长,便于科学考察,因此1月至2月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根据题意A正确,BD错误。科学考察站多为固定的,不需根据季节选址,C错误。故选A。‎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23-24 题。‎ ‎23. 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 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 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 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24. 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D. 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答案】23. A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甲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其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且东部为山地地形,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带,A对。台风活动主要是在西北太平洋,B、C、D错。故选A。‎ ‎【24题详解】‎ 乙为世界最大的雨林--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由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的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A正确。B、C、D项有助于雨林的保护,但发挥不出经济效益,不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不利于当地发展。故选A。‎ 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据图回答,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B.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C.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 2010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26. 现阶段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 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C. 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D. 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阶段老龄化程度提高会导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青少年比重上升会导致教育负担加重,A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说明农村出生率较低,B错误;201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4.7个百分点,2030年高11.7个百分点,所以2010-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小于农村,D错误;城市化引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青壮年进城就业、定居,提高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了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原因之一,C正确。故选C。‎ ‎【26题详解】‎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完善养老保障体系,D对;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比重,也能缓解老龄化,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总数,故不适宜采取该措施,C错;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和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会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AB错,故选D。‎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  )‎ A. 大于‎400 mm,大于‎25 mm ‎B. 大于‎400 mm,小于‎25 mm C. 小于‎400 mm,大于‎25 mm ‎D. 小于‎400 mm,小于‎25 mm ‎28. 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 A. 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 B. 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 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 D. 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答案】27. B 28. C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27题详解】‎ 读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甲地位于闭合等值线内,四周数值小,越往中心数值越大,判断甲为多雨中心,降水量大于‎400 mm,而乙地位于闭合等值线内,四周数值大,越往中心数值越小,判断乙为少雨中心,降水量小于‎25 mm,B对,故本题选B。‎ ‎【28题详解】‎ 结合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经纬度位置和降水量分布状况,可以判断甲为祁连山脉、乙为柴达木盆地、丙为河西走廊,C对,故本题选C。‎ 图中甲是我国某河段示意图,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 ‎29. 该河段最可能位于我国(  )‎ A. 宁夏平原 B. 长江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30. B水文站较A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平稳,主要原因是(  )‎ A. 河道平缓 B. 河床变宽 C. 湖泊调蓄 D. 地下水补给 ‎【答案】29. B 30. 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29题详解】‎ 读乙图,A水文站的流量主要在6月,7、8月份是伏旱天气,水量减少,故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故B对,ACD错。故选B。‎ ‎【30题详解】‎ 乙图显示A水文站测得水位变化大,B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小,所以B水文站应位于甲图中湖泊的下游,经过了湖泊的调蓄作用。故C对,ABD错。故选C。‎ 二、解答题(共3题。总计40分)‎ ‎31.读图及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④两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①地降水量高于②地原因。 ‎ ‎(3)分析③和④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1)①年均温小于④;原因:①纬度高,冬季日照时间短,近冬季风的源地,且冬季雪的反射率大。④地的年降水量大于①;原因:④地近海,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①处在大兴安林的东侧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处在非季风区,降水少。‎ ‎(3)③④纬度相差不大,但③处在东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 ‎(1)图片显示①年均温较④地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图片及表格显示④与①最大的区别是纬度高低,①地纬度高于④地,因此①地年均温较④地低,而且,由于①地冬季日照时间短,近冬季风的源地,且冬季雪的反射率大,从而导致①地的平均气温低于④地。图片显示①年降水量较④地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影响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图中①、④两地最大的不同是海陆位置,④地近海,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影响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读图分析可知,①处在大兴安林的东侧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处在非季风区,降水少。‎ ‎(3)③位于台湾岛的东侧,④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③④纬度相差不大,但③处在东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④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形的抬升作用较弱,降水较少。‎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 ‎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2)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3)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等考点的理解。‎ ‎(1)读图,非洲东岸受暖流影响,暖流有增温作用,所以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作用,所以气温低。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2)读题可知,回答分为两方面:优势气候条件为水热组合情况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为技术、生产设备、种植经验、水利设施等不利条件。‎ ‎(3)根据材料,马赛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移。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 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所以每年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委内瑞拉人口3200多万,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马拉开波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水深平均达20多米,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泊沿岸石油资源丰富,日产原油200万桶以上,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我国已和委内瑞拉签署协议,在该国境内投资开采石油、兴建大型炼油厂。下图为马拉开波位置图。‎ ‎(1)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中国石油企业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 ‎(2)分析在马拉开波湖沿岸大力发展石油开采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3)石油资源是不可更新资源。委内瑞拉部分油田经过长时间破坏性开采,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石油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配套基础设施齐全;疏浚后的入海水道,便于湖区与海洋沟通,交通便利;发展中国家,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开采成本低;当地政府政策支持。‎ ‎(2)石油开采易产生石油泄漏,引发湖泊环境污染,湖水水质下降;湖水水质下降,湖泊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减产;湖面下沉,海水倒灌等。‎ ‎(3)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坚持适度开采;改造设备、改良技术,提高炼油能力;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加大对石油的深加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1)委内瑞拉吸引中国石油企业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石油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价格低和政府大力支持等方面。‎ ‎(2)马拉开波湖拓宽、挖深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导致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 ‎(3)石油资源是不可更新资源,经过长时间破坏性开采,石油资源逐渐枯竭,所以需要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坚持适度开采,改造设备、改良技术,提高炼油能力,实现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