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P 31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CO2、SiO2中的S、C、Si均为sp3杂化 B.H3O+、NH4+、Cu(NH3)4]2+均含有配位键 C.SO32—、CO32—、SiO32—均为平面三角形 D.石墨、新型高分子导电材料、聚乙烯、金属晶体均含有金属键 【答案】B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 C.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 D. 六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是12,空间利用率是74% 【答案】D 3.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环有6个碳原子 B、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Na+或Cl-的周围都紧邻6个Cl-或Na+ C、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都紧邻8个Cl—,每个Cl—周围也紧邻8个Cs+ D、在干冰的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都紧邻4个CO2分子 【答案】D 考点:考查了晶胞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4.下列FeCl3的性质中,能够证明FeCl3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FeCl3易溶于水 B.液态的FeCl3不导电 C.FeCl3常温下不易分解 D.FeCl3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FeCl3的熔融态不导电,说明无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说明氯化铁是共价化合物,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名师点晴】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1)从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判断。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即为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为共价化合物,例外:并不是非金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NH4+内部N原子与H原子间则以共价键结合);2)从化合物的分类情况判断。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是离子化合物;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iO2除外)、酸等是共价化合物;3)从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判断。①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②熔融时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下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 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磷化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4条共价键 D.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 【答案】C 考点:考查了晶胞计算、晶胞配位数和晶胞堆积方式的相关知识。 6.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 C.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有氢键。 D.已知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而 HClO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碘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甲烷属于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极性溶剂水,所以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A正确;B.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乳酸中第二个C为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质存在互为镜像的两个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故B正确;C.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中的共价键较为牢固,故C错误;D.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的非羟基氧原子数,所以磷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氢键、手性碳原子、分子稳定性的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氢键、手性碳原子、分子稳定性的判断等知识点。注意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方法: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1)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2)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2×(-57.3)kJ/mol B.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H = +285.5kJ/mol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1/2O2(g)=CO2 (g);△H=-283.0 kJ/mol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答案】C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Ca2+、O2—、Ti4+分别位于立方体的体心、面心和顶点,则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⑧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⑦ D.③⑤⑧ 【答案】B 考点:考查了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熔点比较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9.下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他们分别是氯化钠、氯化铯、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黑点可表示不同或相同的粒子)。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 (填编号字母,下同),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2)其中代表石墨的是 ,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 个; (3)其中表示氯化钠的是 ,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钠离子有 个; (4)代表氯化铯的是 ,每个铯离子与 个氯离子紧邻; (5)代表干冰的是 ,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与 个二氧化碳分子紧邻; (6)由Mg、C、Ni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2所示。Mg位于C 和Ni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Ni原子距离最近的Ni原子的数目为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图2) (图3) 【答案】 (1)D;4; (2)E;2; (3)A;12; (4)C;8; (5)B;12; (6)8;MgNi3C; 考点:考查了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的相关知识。 10.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图3)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H_____ (填“相等、不相等”) (4)如果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所求的中和热△H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若用KOH代替NaOH,实验所测的热量会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溶液温度 中和热 △H 起始平 均温度 反应最高温度 ①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3℃ ②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5℃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视为1g·cm-3。 ①根据上表数据计算中和热△H=__________(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稀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偏小 (3)不相等;相等 (4)偏大; 无影响; (5)①△H=-56.8kJ/mol;②HCl(aq)+NaOH(aq)=H2O(l)+NaCl(aq)△H=-56.8kJ/mol(可写成离子方程式) (6)AD 【考点定位】考查中和热的测定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方法。明确中和热的测定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注意:①大小烧杯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温度计上的酸要用水冲洗干净,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③酸、碱混合时,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④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是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是可以的。 11.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都小于36的X、Y、Z、Q、W五种元素,其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Q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的电子,W元素的原子结构中3d能级有4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Y2X2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 。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 (4)元素W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W(CO)5等。 ①基态W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 ②W(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W(CO)5晶体属于 晶体(填晶体类型),该晶体中W的化合价为 。 (5)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B.电负性顺序:X<Y<Z<Q C.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 D.H2 YO3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非羟基氧,故其为中强酸 (6)Q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4,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已知该晶胞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 p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答案】 (1)sp杂化;3:2 ; (2)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N2O; (4)3s23p63d5;分子晶体;0 (5)BC;(6)立方体;x1010; 【解析】 (5)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含有该共价键的物质的分子稳定性越强,而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只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作用,因此不能判断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H<C<N<O,所以电负性顺序:X<Y<Z<Q,故B正确;C.KCl、CaO均属于离子晶体,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断裂消耗的能量就越大,所以KCl比CaO熔点低,故C正确;D.H2CO3为弱酸,故D错误;故选:BC; (6)晶胞中白色球数目为8,黑色球数目为8×+6×=4,则白色球为钠离子、黑色球为氧离子,氧离子周围有8个钠离子,形成立方体结构;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Na+个数、O2-个数,在一个晶胞中含Na+个数是8;含有O2-个数是4,所以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g,该晶胞密度为ρ g/cm3,晶胞的边长是acm,则=ρ g/cm3,整理可得a= cm,故答案为:立方体;。 考点: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配合物、晶胞计算、晶体类型与性质、电负性的相关知识。 12.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短周期。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 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2D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属于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3)C元素形成含氧酸酸性强弱:HNO3______HNO2(填“>”或“<”)NO3—的空间构型是_____,NO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M是极性分子,N是非极性分子 B. M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 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大π键 D. 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5)已知:①E的一种氧化物Q,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Q(s)+2Cl2(g)=ECl4(l)+D2(g) △H=+140kJ/mol ②2B(s)+D2(g)=2BD(g) △H=-221kJ/mol 写出物质Q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ECl4和BD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极性;3d24s2; (2)C<O<N; (3)>; 平面三角形;sp2 杂化; (4)AD (5)TiO2(s) +2Cl2(g)+2C(s)=TiCl4(l)+2CO(g) △H=-81kJ/mol 考点:考查了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的相关知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