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学年第二学期环大罗山联盟高二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往往有很多分散的小液泡 B.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降解蛋白质、DNA 和 RNA,但不能降解多糖 C. 人肝脏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 D. 线粒体的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内质网是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内质网的功能是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与脂质合成有关。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详解】A、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A错误;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降解蛋白质、DNA和RNA,也能降解多糖,B错误; C、与肝脏解酒精的功能相适应,人肝脏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C错误; D、线粒体的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 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A、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导致结果偏高,A错误;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B正确;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都是为了争夺食物鼠,所以这两只猛禽属于竞争关系,若这两只猛禽属于同一种群,则为种内斗争关系,C错误;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属于群落,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B。‎ ‎3.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D和d棋子,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雌雄生殖器官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故①正确;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并记录,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③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4.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A ‎【解析】‎ tRNA结构是三叶草结构,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每个ADP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肽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连接两个肽链的键有二硫键等;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相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下列与性激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腺分泌性激素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 生殖器官是其唯一的靶器官 C. 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能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卵子、精子的发育和排出,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2、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性腺分泌性激素也受神经系统的控制,A错误; B、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性激素的靶器官除了生殖器官以外,还有垂体和下丘脑,B错误; C、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脂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蛋白质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C错误; D、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D。‎ ‎6.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DNA,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2、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详解】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A正确;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因此可以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正确; C、DNA分子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不是核糖,双链DNA分子的氢键连接的是两条链上的碱基,同一DNA单链上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除病毒以外的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 病毒以RNA或DNA为遗传物质(只能是其中一种),D正确。 故选C。‎ ‎7.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 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C.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诱变育种: (1)概念: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 (2)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3)原理: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4)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5)实例: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详解】A、由图可知,该育种过程是利用X射线处理菌株并从中筛选目的菌株,故为诱变育种,A正确;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B正确; C、题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特定要求菌株的过程,属于人工定向选择,C正确; 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率的,所以诱变能提高基因的突变率,但不一定都是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提高,D错误。‎ 故选D。‎ ‎8.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C. 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SO2和NO的排放 D. N、P过多排放入水体可能导致湖泊中的植物全部死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若引入不当可造成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B正确; 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SO2和NO的排放,C正确; D、N、P过多排放入水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湖泊中的植物全部死亡,D正确。 故选A。‎ ‎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IV侵入人体后可以感染巨噬细胞 B. HIV的遗传物质为RNA C. 艾滋病会通过蚊虫叮咬、吸食毒品而传播 D. HIV在增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还可以感染巨噬细胞,A正确;HIV的遗传物质为RNA,B正确;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C错误;HIV在增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正确。‎ ‎10.‎ ‎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 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 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 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A正确;同位素示踪法即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B正确;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原则,这样会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C正确;凋亡蛋白Q属于大分子物质,若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会在鼠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不能确定该蛋白质的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癌变、凋亡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 ‎ 实质 ‎ 遗传物质的变化 ‎ 结果 ‎ 对机体的影响 ‎ 细胞分化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 对机体有利 ‎ 细胞衰老 ‎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细胞走向死亡 ‎ 对机体有利 ‎ 细胞凋亡 ‎ 受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细胞走向死亡 ‎ 对机体有利 ‎ 细胞坏死 ‎ 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控制 ‎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细胞走向死亡,同时伤害周围细胞,引发炎症等 ‎ 对机体有害 ‎ 细胞癌变 ‎ 在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引发恶性肿瘤 ‎ 对机体有害 ‎ ‎11.下表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mL ‎2‎ ‎2‎ ‎2‎ ‎2‎ ‎2‎ ‎2‎ ‎1%淀粉溶液/mL ‎3‎ ‎-‎ ‎3‎ ‎-‎ ‎3‎ ‎-‎ ‎2%蔗糖溶液/mL ‎-‎ ‎3‎ ‎-‎ ‎3‎ ‎-‎ ‎3‎ 新鲜唾液/mL ‎-‎ ‎-‎ ‎1‎ ‎1‎ ‎-‎ ‎-‎ 蔗糖酶溶液/ml ‎-‎ ‎-‎ ‎-‎ ‎-‎ ‎1‎ ‎1‎ 实验结果 A. 为保障酶的活性,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B. 指示剂可以用碘一碘化钾溶液代替 C. 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能检测出试管3有葡萄糖生成 D. 淀粉溶液中有杂质,不是5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的原因之一 ‎【答案】A ‎【解析】‎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所以为保障酶的活性,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A正确;指示剂不能用碘一碘化钾溶液代替,因为碘只能证明淀粉是否被水解,不能证明蔗糖是否水解,B错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能检测出试管3有还原性糖生成,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5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有杂质,如含有还原性糖,D错误。‎ ‎12.下列关于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的胎儿可以通过羊膜腔穿刺进行确诊 B. 该病的发病率常常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 C. 该病是因为致病基因的纯合导致 D. “选择放松”会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大大的上升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特点是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据此答题。‎ ‎【详解】AC、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变异,该病的胎儿可以通过羊膜腔穿刺进行确诊,A正确,C错误; 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变异,属于遗传病,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无关,B错误; D、“选择放松”会造成患病个体存活,会造成该病的发病率的上升,但不是大大上升,D错误。 故选A。‎ ‎1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 突变酵母细胞乙醇代谢过程中能产生[H]‎ C. 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 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突变酵母能进行正常的乙醇代谢途径,即突变酵母的乙醇代谢途径未变,A正确;突变酵母可通过乙醇代谢途径产生[H],B正确;在氧气充足时,突变酵母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但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所以野生型酵母的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C正确;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被中断,因此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认真审题和正确读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突变酵母在线粒体中的呼吸链中断”,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各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14.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如图甲、乙的二种状态,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状态时,细胞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 乙→甲状态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在持续增加 C. 要发生乙→甲的变化,必须将细胞置于清水中 D. 结构①的伸缩性强于②,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自由通过结构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①②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乙图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由图示可知,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正确;乙→甲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在持续降低,B错误;乙→甲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不一定将细胞置于清水中,C错误;结构①的伸缩性弱于②,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自由通过结构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5.某生物种群大量迁入一个新环境后,λ值(n+1年的种群数量是n年的λ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种群数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t1种群加速增长,t1时增长最快 B. t1~t2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数量最少 C. t2时种群数量为t1时种群数量的1/2‎ D. 新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 ‎【答案】B ‎【解析】‎ 图中λ值始终没有超过1,说明种群数量在下降,A项错误; t1~t2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数量最少,B项正确;图中反映了λ值的变化情况,不能说明t2时和t1时的种群数量的关系,C项错误;新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较强,但在t1之后制约作用逐渐减小,D项错误。‎ ‎16.将两组幼苗作如图处理,一段时间后幼苗甲、乙将 A. 直立生长、直立生长 B. 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C. 向光弯曲生长、背光弯曲生长 D. 背光弯曲生长、背光弯曲生长 ‎【答案】C ‎【解析】‎ 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明胶,所以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所以甲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所以乙胚芽鞘背光侧不能得到生长素,导致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故选C。‎ ‎17.某岛屿,男性群体的色盲率为20%,女性群体的色盲率和携带者分别为4%和32%。该岛屿的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 15% B. 20% C. 24% D. 3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男性色盲个体数x1)+(女性携带者数x1/2)+(女性色盲个体数x2)]/[(男性人数x1)+(女性人数)x2],由于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1:1,且男性群体的色盲率为20%,女性群体的色盲率和携带者分别为4%和32%,故该岛屿的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20%x1)+(4%x1+32%x1/2)]/2=0.2,所以B正确,ACD错误。‎ ‎【点睛】‎ ‎1.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 PA===PAA+PAa Pa===Paa+PAa 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2.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p=×100%‎ q=×100%‎ ‎(p为XA频率,q为Xa频率)‎ ‎1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间期在细胞核中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分子 B. 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 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 D. 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答案】C ‎【解析】‎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即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是细胞核内,A错误;前期核膜解体成碎片而不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C正确;着丝粒分裂并不是纺锤丝牵引导致的,D错误。‎ ‎【点睛】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总结:‎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19.现代生物工程能够实现通过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人工合成基因。现已知人体生长激素共含190个肽键(单链),假设与其对应的mRNA序列中有A和U共313个,则合成的生长激素基因中G至少有 A. 130个 B. 260个 C. 313个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ABCD、生长激素共含190个肽键(单链),则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190+1=191个,生长激素基因中的碱基共191×6=1146个.与其对应的mRNA序列中有A和U共313个,根据(A+T)在单链和双链中的比例相等,则生长激素基因中的A和T共626个.所以,生长激素基因中的C+G=520个,根据C=G,则C=G=260个,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弄清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20.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B. 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属于操作失误 D. 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答案】B ‎【解析】‎ ‎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错误;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③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是由于部分噬菌体的DNA可能没有侵入,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C错误;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32P,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 B. 辅助性T淋巴细胞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 C. 巨噬细胞将细菌蛋白全部分解成氨基酸 D. 效应B淋巴细胞能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 ‎【答案】D ‎【解析】‎ 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多个抗原的结合位点,A错误;辅助性T淋巴细胞直接识别的是吞噬细胞膜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B错误;巨噬细胞主要对抗原进行处理并传递给T细胞,并没有将抗原全部分解,C错误;效应B淋巴(浆细胞)细胞能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D正确。‎ ‎22.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假定无变异发生),统计结果如甲图所示,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 a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 2‎ C. b组细胞中可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自由组合等行为 D. 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A. 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均等分裂,该组织不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A错;B. a组细胞属于次级性母细胞(除后Ⅱ期)和生殖细胞,其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或1:1,B错误;C. b组细胞中可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自由组合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乙图细胞,C正确;D. c组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故选C。‎ ‎23.研究人员将DNA被15N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 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子代DNA热变性处理使其双链打开,后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离心管中出现两个条带。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打开双链的难易程度与各种碱基的含量有关 B. 新合成的子链位于离心管中上侧条带中 C. 若对子代DNA直接离心,也会出现两个条带 D. 14NH4C1培养液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来合成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G、C之间三个氢键,A、T之间两个氢键,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所以打开双链的难易程度与各种碱基的含量有关,A正确;新和成的子链全部含有14N比15N轻,位于离心管中上侧条带中,B正确;由于只繁殖了一代,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由于只繁殖了一代结果就是每个子代DNA都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直接离心,不会出现两个条,C错误;带14NH4C1培养液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来合成脱氧核苷酸,D正确。‎ ‎2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 当骨骼肌非自主战栗,则产热增加,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同时在增加 C. 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温度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热量吸收 D. 当处于炎热环境时,汗腺受到激素调节后开始分泌汗液,增加散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剧烈运动时,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即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同;人在炎热环境中,通过增加散热途径调节体温,不能减少产热;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一个快速产热途径,增加产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粘膜,A错误;B、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一个快速产热途径,增加产热,人属于恒温动物,产热=散热,故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同时在增加,B正确;C、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寒冷刺激,通过神经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C错误;D、人在炎热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汗液途径增加散热,D错误。故选:B。‎ ‎25.为了研究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某同学用去除脑部保留脊髓的“脊蛙”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 处理 实验结果 ‎①‎ 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后肢趾部皮肤 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②‎ 剥去后肢趾部部分皮肤,用1%的硫酸溶液分别刺激去除皮肤的后肢趾部和保留皮肤的后肢趾部 前者不出现屈腿反射,后者出现屈腿反射 ‎③‎ 破坏脊髓,用1%硫酸溶液刺激保留皮肤的后肢趾部 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④‎ 分离得到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给坐骨神经一个适当强度电刺激 腓肠肌收缩 A. 步骤②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B. 步骤④证明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C. 步骤④可以证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 D. 实验证明只有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实验分析,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活动才能发生,分析表中实验记录可知,步骤②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后肢皮肤中的感受器被破坏,A正确;步骤④证明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B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是单向传递的,步骤④不能证明坐骨神经一定是传入神经,但能证明骨神经一定是是传出神经,C错误;实验证明只有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正确。‎ ‎26.酵母菌按照不同分裂方式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芽殖酵母,是以出芽方式进行分裂(如图所示)。其中纺锤体的两端为纺锤体极体。芽殖酵母细胞分裂过程属于封闭式,即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核膜不解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细胞核分裂直接相关的纺锤体位于细胞核内 B. 芽殖酵母为不均等分裂,由芽体逐渐形成的子细 胞体积较小 C. 芽殖酵母计数时,若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的 1/3 则算独立个体 D. 根据芽体的大小比例可粗略估计细胞所处的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无性繁殖方式之一,“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分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萌发的芽)的结构。‎ ‎【详解】A、由图可知,从起始位置开始看,与细胞核分裂直接相关的纺锤体位于细胞核内,A正确;B、由中期、后期图可知,芽殖酵母为不均等分裂,由芽体逐渐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B正确;C、芽殖酵母计数时,若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C错误;D、图示芽殖酵母繁殖过程中,芽体体积会增大,可以根据芽体的大小比例可粗略估计细胞所处的时期,D正确。故选:C。‎ ‎27.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 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 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分析题图表格: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因变量为野生型菌株生长情况,第2组和第3组对比可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 ‎【详解】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B错误;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C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考查原核生物及其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识记原核细胞的特点、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28.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 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0‎ C. 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5/6‎ D. 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F2的性状分离比为3:6:7,有16个组合,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的基因型为RrBb(弱抗病),同时也说明了抗病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RRbb、rrBB,则F2的抗病基因型为R_bb,占3/4×1/4=3/16;弱抗病基因型为R_Bb,占3/4×2/4=6/16;易感病基因型为rr__、R_BB,占1/4+3/4×1/4=7/16。‎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RRbb、rrBB,A正确;F2的弱抗病植株基因型为为R_Bb,肯定为杂合子,B正确;F2的抗病基因型为1/3RRbb、2/3Rrbb,因此其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占1/3+2/3×3/4=5/6,C正确;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rrBB、rrBb、rrbb、RRBB、RrBB,其中前三者测交的结果相同,无法区别基因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根据图中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子一代的基因型和亲本的基因型,进而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不同表现型的比例。‎ 二、非选择题 ‎29.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答案】 (1). ① (2).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3). 15% (4). 标志重捕 (5). (负)反馈调节 (6). 大于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是大气中CO2库、乙是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图2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甲是大气中的CO2库,能量主要通过①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2)鼠的摄入量=鼠的同化量+鼠的粪便量,所以A为鼠的同化量,鼠的同化量=鼠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图2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 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8÷1.6×109×100%=15%。 (3)鼠属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强,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因此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0.图甲中的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5℃时CO2的吸收或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强度对水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灯亮度可调),图丙曲线是将图乙中的试管密闭后,调节灯亮度的过程中,水面上方CO2相对含量的变化。试回答:‎ ‎(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甲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方移动,光补偿点将向______方移动。‎ ‎(2)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假设图乙试管水中的CO2浓度始终不变,图丙中D点时,图乙的灯处于_____(开启/关闭)状态,图丙中从A到E这段时间内水藻体内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丙中,若在C点突然增加光照,则在短时间内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将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答案】 (1). 上 (2). 左 (3).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 开启 (5). 增多 (6). E点CO2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A 点 (7). 减少 ‎【解析】‎ ‎【分析】‎ 温度会影响酶活性,要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确定将温度调节到25℃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分别如何改变。图甲是在温度为35℃时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CO2的吸收或释放量,其中a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丙中AB段和DE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密闭容器内的CO2含量增加;B和D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曲线的折点;BD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密闭容器中的CO2含量减少。‎ ‎【详解】(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调节到30℃,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甲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即b点将向左移动。 (2)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3)图丙中的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图乙的灯处于开启状态;图丙中从A到E这段时间内,密闭试管内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减少,减少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用于了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水藻体内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4)图丙中,若在C点突然增加光照,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促进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短时间内的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不变,因此在短时间内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将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掌握情况,侧重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 ‎31.小家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有10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尾雌鼠和10只基因型相同的灰身弯曲尾雄鼠分别交配得到后代的类型和数量综合统计如下表:(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灰身弯曲尾 灰身正常尾 黑身弯曲尾 黑身正常尾 雄鼠 ‎76‎ ‎74‎ ‎24‎ ‎26‎ 雌鼠 ‎149‎ ‎0‎ ‎51‎ ‎0‎ ‎⑴请据上述杂交结果作出判断:‎ ‎①小家鼠尾的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②在上述子代灰身弯曲尾雌鼠中杂合子占_____。‎ ‎③假如让上述子代中的灰身弯曲尾雄鼠与黑身雌鼠自由交配,后代中黑身弯曲尾占___________。‎ ‎⑵一只雌家鼠发生了基因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性均为野生型,雄性均为突变型。则该突变型为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与A/a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弯曲尾 (2). X (3). 5/6 (4). 7/24 (5). 隐性性状 (6). 不遵循 (7). 都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双亲均为弯曲尾,子代出现正常尾,可判断小家鼠尾的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弯曲尾,子代雌鼠和雄鼠表现不同,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母本含有a基因。亲本均为灰身,后代无论雌雄灰身:黑身均约为3:1,所以灰身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①由上述分析可知,弯曲尾为显性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均为灰身,子代出现黑身,说明亲代均含有b基因,可判断亲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子代灰身弯曲尾雌鼠中纯合子占,则杂合子占。 ③子代中的灰身弯曲尾雄鼠基因型为1/3BBXAY、2/3BbXAY,与黑身雌鼠1/2bbXAXA、1/2bbXAXa自由交配,后代黑身弯曲尾(bbXB-)个体比例为。 (2)一只雌家鼠发生了基因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 的雌性均为野生型,雄性均为突变型。说明该突变型为隐性性状,且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A/a表现为连锁,所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与A/a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对伴性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对表中子代体色和尾形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可确定尾形基因的显隐性和亲代的基因型,进而可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32.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和②必需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重组质粒除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写出一点即可)。‎ ‎(3)检测到_________________说明转基因克隆猪已经成功。水母的基因能够在小猪体内成功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性,能在转基因克隆猪亲子代中,稳定维持和表达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3个)。‎ ‎(二)胚胎干细胞(ES细胞)介导法是转基因动物培育的途径之一,请据下图某转基因老鼠的培育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将修饰后的外源基因导入ES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ES细胞所需的气体主要有02和C02,其中02是__________,C02用来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为检测ES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否含有外源基因,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④过程中要将含外源基因的ES细胞导入囊胚的__________。将得到的重组胚胎导入⑤体内,其存活的基础是__________。‎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 DNA连接酶 (3).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4). 克隆猪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5). 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6).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转基因克隆猪染色体DNA上 (7). 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8).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9). 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10). 显微注射法(技术) (11). 细胞代谢必需的或用于细胞需氧呼吸 (12). DNA分子杂交 (13). 内细胞团 (14). 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 ‎【分析】‎ ‎(一)据图分析,①表示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表示取供体细胞的细胞核,⑤表示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⑥表示核移植,⑦表示早期胚胎的培养,⑧表示胚胎移植。‎ ‎(二)分析图示:图为胚胎干细胞介导法培育转基因动物的流程,其中①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②③表示培养筛选克隆细胞过程;④表示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受体动物胚胎;⑤表示胚胎移植过程;⑥表示形成嵌合体。‎ ‎【详解】(一)(1)①过程表示获取目 基因,必需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黏性末端,并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 (2)重组质粒除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3)转基因克隆猪已经成功,说明已经在克隆猪体内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水母的基因能够在小猪体内成功表达的原因是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4)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性,能在转基因克隆猪亲子代中,稳定维持和表达最关键的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转基因克隆猪染色体DNA上。 (5)图示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二)(1)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的特点。 (2)将修饰后的外源基因导入ES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培养过程中,ES细胞所需的气体主要有O2和CO2,其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或用于细胞需氧呼吸,CO2用来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为检测ES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否含有外源基因,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图中④过程中要将含外源基因的ES细胞导入囊胚的内细胞团。将得到的重组胚胎导入⑤体内,其存活的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3.以实验动物大鼠为材料,开展甲状腺功能的研究。请回答:‎ ‎(1)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切除甲状腺,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对大鼠新陈代谢的影响。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大鼠的耗氧量至第5天开始才出现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体长作为检测指标重复上述实验,对实验大鼠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切除甲状腺引起耗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利用第(1)小题的________组大鼠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空腹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灌胃适量含放射性131‎ I的溶液后,实验组定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同期注射生理盐水,检测甲状腺的放射性。预测实验组最可能的实验结果(补全坐标曲线图名称,横纵坐标,实验组曲线图)。‎ ‎_________‎ ‎【答案】 (1). 甲状腺 (2). 新陈代谢消耗氧,耗氧量与代谢强度正相关 (3). 内环境中的激素可维持前4天的生理需求 (4). 未成年 (5). A (6). 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两组,C组灌喂甲状腺激素,D组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 (7).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要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或体长,所以可推测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或耗氧量、体长)的影响。切除了甲状腺,则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机体耗氧量降低,代谢缓慢,生长停滞。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则有氧呼吸增强,耗氧量增加。可设一组对照实验,即切除甲状腺后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测定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实验设计时应注意遵循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原则,实验过程要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定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速度快,对照组同期注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长速度慢,结合这个思路画图。‎ ‎【详解】(1)本题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是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此过程需消耗氧,耗氧量与代谢强度呈正相关。两组大鼠的耗氧量至第5天开始才出现差异,原因是体内含有的甲状腺激素还没消耗完,即内环境中的激素可维持前4天的生理需求。若用体长作为检测指标重复上述实验,对实验大鼠的要求是未成年,因为成年大鼠不生长,实验需要未成年大鼠做实验。 (2)验证切除甲状腺引起耗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利用第(1)小题的A组(切除了甲状腺,体内(一段时间后)无甲状腺激素产生,可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大鼠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思路是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C组灌喂甲状腺激素,D组灌喂生理盐水,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 (3)实验组定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速度快,对照组同期注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长速度慢,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功能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