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解析版)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 一、单选题 下左图为吐鲁番露天地膜种植西瓜景观,右图为吐鲁番某温室大棚内 “悬空西瓜”景观.“悬空西瓜”采用新型的吊蔓式栽培方法,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 据此完成1-3题。‎ ‎1.吐鲁番露天西瓜栽培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减轻低温冻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增强地面辐射 ‎2.采用悬空种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单位面积西瓜产量 B.提高西瓜育种技术 C.降低西瓜对水源的需求 D.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3.与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 “悬空西瓜”‎ A.甜度更高 B.果色较均匀 C.果实更重 D.果形较差 ‎【答案】1.B 2.A 3.B ‎【解析】‎ ‎1.一般的地膜由塑料组成,不易分解,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故A错误;吐鲁番西瓜栽培育苗期为春季,春季气温低,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采用地膜覆盖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减轻低温冻害的影响,故B正确;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故C错误;地膜覆盖能够减少地面热量扩散到膜外,从而保持土壤温度,没有增强地面辐射,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吊蔓式栽培,能够使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提高植株的密度,所以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正确;吊蔓式栽培方式是新技术的利用,主要目的是提高西瓜的产量,不是为了提高育种技术,故B错误;悬空西瓜对水源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可能因为植株需要向上增长,增加了植株的密度,所以需要的水分增加,故 C错误;因为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向上攀爬,需要搭建攀爬的瓜架,会增大劳动力的强度,从而增大劳动力成本,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温室大棚昼夜温差比露天的小,所以其糖分的积累少,甜度要低于露天的,故A错误;悬空的西瓜接受日照面积比露天的大(露天的西瓜和地面接触的那部分照不到),所以果色较为均匀,故B正确;悬空的西瓜限于瓜蔓的承受能力,个头应不会很大,故C错误;悬空的西瓜不会受到和地面的挤压力,所以果形较好,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下图是某年3月4日11时和5日06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由4日11时到5日06时,图中 A.①地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中心 B.②地水平气压梯度减小,风力减弱 C.③地风向由偏北风转变为偏南风 D.高气压中心的位置东移,势力增强 ‎5.据图推测5日白天 A.渤海海域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B.西北大范围降水,应注意防洪涝 C.北京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 D.西安天气晴好,气温较4日升高 ‎【答案】4.D 5.C ‎【解析】该题以为亚洲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对区域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4.根据图中信息,①地没有形成高压中心,为低压,故A排除;②地等压线变的更加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增强,风力增强,故B排除;③地应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故C排除;‎ 图中高压中心气压值增大,势力增强,且高压中心向东移动,故D正确。故本题选择D。‎ ‎5.根据图中信息,渤海海域即将有冷锋过境,带来大风天气,不利于航行。故A排除;西北地区此时由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故B排除;北京受冷锋影响,可能会有降水天气,且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C正确;D选项,图示信息西安此时即将受到冷锋影响,产生大风降温等天气,故D排除。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C。‎ 健康预期寿命是预期寿命与健康状况的结合指标,可以反映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下图为2010年中国各省市65岁女性健康预期寿命图(暂缺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 A.海南终年多雨,预期寿命长 B.西藏环境质量高,健康预期寿命长 C.北京经济发达,预期寿命长 D.重庆冬暖夏凉,健康预期寿命较长 ‎7.不健康期 A.较长省区水资源匮乏 B.较长省区多为沿海省区 C.较短省区平原比例大 D.较短省区多位于季风区 ‎【答案】6.C 7.D ‎【解析】‎ ‎6.读图分析,预期寿命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海南预期寿命比较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的饮食习惯,A错误;西藏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健康预期寿命低,B错误;北京经济发达,医疗保健条件好,预期寿命长,C正确;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冬暖夏热,D错误。故选C。‎ ‎7.读图分析,不健康期较长的省区有北京、海南、湖南、西藏、甘肃等,东部和西部均有分布,A、B错误;不健康期较短的省区有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这些省区都 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并不是都以平原为主,C错误,D正确。故选D。‎ 某食糖企业早期从广东购进白砂糖在上海进行分装、加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西进”转移,该企业分别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据此,回答8-9题。‎ ‎8.该企业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是 A.为了接近消费人群,拓展市场 B.因当地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先进 C.为了接近原料产区,节省运费 D.因当地内河航运发达,物流便利 ‎9.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西进”转移产生的影响有 A.导致广东食品加工产业衰落 B.带动人口由广东向广西迁移 C.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 D.全面实现两省区的经济合作 ‎【答案】8.A 9.C ‎【解析】本题以某糖厂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8.由材料“分别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可知,广西糖厂是原料指向型,而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是为了接近消费人群,拓展市场,A正确;制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基础、科技因素对其影响不大,B错;山东制糖原料缺乏,不接近原料产区,C错;山东内河航运并不发达,D错;综上可知,选A。‎ ‎9.由材料“该企业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可知,制糖厂是原料指向型工业,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西进”转移会增加甘蔗的种植,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故选C。‎ G城人口不足3万,是享誉百年的矿山之城,其铁矿以品质优、储量大著称。所产铁矿石通过大西洋沿岸的N港输向世界。该地不仅采矿设备先进,还聚集了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众多专业化协作公司,堪称现代矿山城市典范。目前铁矿石开采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下图为G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G城铁矿开发的条件是。‎ A.百年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N港冬季封冻时间长不利于铁矿输出 C.专业化公司相互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D.开采方式的变化使开采成本不断降低 ‎11.为实现产业多元化,G城适合发展的产业及其条件是 A.种植业——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 B.乳畜业——周边地区城市数量多、市场广 C.高新技术产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D.旅游业——独特的极光、冰雪资源 ‎【答案】10.C 11.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要求学生能获取题干中的信息,试题难度较易。‎ ‎10.由题干可知,G城不仅采矿设备先进,还聚集了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众多专业化协作公司,专业化公司相互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故选C。‎ ‎11.读图可知,G城位于欧洲北部,气候寒冷,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和乳畜业;该地矿产丰富,为矿山之城,缺乏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等高端人才,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该地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实现产业多元化,G城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因为该地有独特的极光、冰雪资源等,故选D。‎ 山区是一个开放的、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植被覆盖率等密切关联。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理论模型。读图,完成12-13题。‎ ‎12.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 A.传统农业生计时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最小 B.过渡转型时期坡耕地减少最多且速度最快 C.生态化—集约化时期聚落加速增长但规模减小 D.不同时期撂荒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迁出 ‎13.推测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趋势大致相近的曲线是 A.坡耕地 B.聚落 C.经果林 D.撂荒地 ‎【答案】12.B 13.C ‎【解析】‎ ‎12.读图分析,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传统农业生计时期聚落多,人口数量多,大量开垦坡耕地,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A错误;过渡转型时期坡耕地减少最多且速度最快,生态环境开始改善,B正确;生态化—集约化时期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聚落增速逐渐趋缓,规模扩大,C错误;过渡转型时期撂荒地地增多是由于人口迁出,D错误。故选B。‎ ‎13.由题中信息可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植被覆盖率等密切关联,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随着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经济林等植被的覆盖率不断增加,山区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稳定性持续变好。故选C。‎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黄经0°起,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见下图)。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共12个;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共12个。“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统称二十四节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A.60° B.240° C.150° D.210°‎ ‎15.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冬至”‎ B.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一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C.“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 D.二分、二至分别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答案】14.D 15.C ‎【解析】‎ ‎14.由材料可知,霜降是秋分后的第二个节气,位于秋分后30°,对应的黄经度数为210°,D正确。‎ ‎15.“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由材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对南方地区指导意义不大;“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C正确;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肯尼亚在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表现突出,目前约70%的国家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但风力、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很小。2019年7月,非洲最大风力发电项目在该国西北部图尔卡纳湖正式启动。该项目所需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由丹麦某公司提供,建成后可实现全国10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下图为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位置示意图。‎ ‎(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分析肯尼亚西南部地势起伏大的原因。(6分)‎ ‎(2)从地面状况角度,分析项目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3)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述该项目建设的不利条件。(6分)‎ ‎(4)说明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建成后在肯尼亚能源供应中的作用。(4分)‎ ‎【答案】(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裂谷(2分);裂谷两侧岩层隆起抬升;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貌(2分)。‎ ‎(2)西北为图尔卡纳湖,东南为荒漠,地势平坦开阔(2分);植被稀疏,对风的阻挡作用小(2分);位于南、北两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2分);湖泊面积广阔,湖陆风显著(2分)。‎ ‎(3)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太阳辐射强,施工环境恶劣(2分);距离港口、铁路干线远,大型风力设备运输困难(2分);主要人口、城市分布在西南部,距离市场远,需要建立长距离输电线路(2分)。‎ ‎(4)增加能源供应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任2点,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中国沙棘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具有很强的自我繁殖能力,在沙漠地区适应性很强。TJ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沙棘工业园区,沙棘醋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沙棘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高度重视。图一是鄂尔多斯所在区域及丘间地与迎风坡示意图,图二是TJ食品有限公司的沙棘醋产品说明。“夏伏晒,冬捞冰”法是在老陈醋制成后,夏季开缸放在太阳下暴晒,冬季放在室外冷冻,并剔除醋中的冰块。‎ ‎(1)说明毛乌素地区广泛种植沙棘的原因。(6分)‎ ‎(2)与丘间地相比,同一片沙地中迎风坡沙棘长势较差,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4分)‎ ‎(3)分析鄂尔多斯市发展沙棘醋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答案】(1)沙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1分),可作为沙棘醋等食品加工原料,增加经济收入(1分);沙棘环境适应性强,自我繁殖能力强,提高当地植被覆盖率(2分);降低风速,减弱风力对土壤侵蚀,减少扬尘风沙天气(2分)。‎ ‎(2)迎风坡风力强劲且干燥,加大了水分蒸发,加剧了水分不足(2分);迎风坡的沙棘更容易受到风沙的伤害(或易倒伏) (2分)。‎ ‎(3)接近沙棘产区,沙棘果产量大,品质好(2分);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方便暴晒,气候干燥,储藏条件好,冬季严寒,满足捞冰工艺需求(2分);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 通便利(1分);国内外市场广阔;制作沙棘醋工艺经验丰富(2分)。‎ ‎1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黄土高原西倚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南连秦巴山地。行走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的黄土高原上,视野中经常会出现与黄土浑然一色的窑洞,这种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近年来,窑洞民宿旅游发展迅速,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 ‎ ‎(1)分析黄土高原适宜修建窑洞的自然地理条件。(6分)‎ ‎(2)分析窑洞民宿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1)高原地形,可以依地势开挖窑洞;黄土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紧密,直立性好,适于凿挖;黄土高原降雨少,可减少窑洞因长期浸泡出现沉陷。(6分)‎ ‎(2)有利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方向,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不利影响:过度的民俗旅游,过多的外地游客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冲击;过度的旅游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破坏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