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高中数学二下点到直线的距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教育高中数学二下点到直线的距离

‎11.4 点到直线的距离 ‎ 上海市控江中学 曾国光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坐标平面上的直线”一章的最后一节内容.作为直线方程和向量方法的应用,教材中,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的推导经过了以下过程:(1)作出距离PQ,(2)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根据,利用Q点在直线l上,求出PQ,得到公式.‎ 在推导过程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应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二是应用“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进行整体代换.应用向量的方法,运算比较简捷,在此体现了向量方法的优势.‎ 然而,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解的情况反映曲线的几何性质,所以面对“如何求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这个问题,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写出直线 PQ的方程,求出直线 PQ与直线l的交点Q的坐标,最后求出|PQ|的长度.其中,解方程组,求 Q点坐标是关键,有行列式知识做铺垫,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教材放弃这个方法,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突出向量应用的思路.但向量法显得技巧性强,需要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在选择向量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如“为什么选择向量?用向量可以算出结果吗?”等,在教学时往往一时难以清楚回答.另外,在有行列式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解方程已经变得机械而且简单,所以放弃方程,与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作为教材,也不可能就同一个问题罗列两种解法,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这也给教师的教学设计造成了困惑,是突出方程思想,还是突出向量思想?如何处理?如何选择?才能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体现新教材的特点.‎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 通过学习,学会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通过对点到直线之间公式推导方法的分析、比较与体验,领悟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探究,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经历问题解 决过程,体验合作精神.[‎ 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 教学难点:‎ 在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过程中,学习和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 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引入 向量的方法 如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 方程的方法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应用:推导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 教学过程设计 ‎ 1. 引入 这是直线一章的最后一节,简要回顾本章知识,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1)如何用解析法表示直线?‎ 主要介绍如何用方程表示直线,其中包括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等知识.‎ ‎2)如何判断点P(x,y)与直线l:ax+by+c=0的位置关系?‎ 点P(x,y)与直线l:ax+by+c=0的位置关系包括两类情况:一是点在直线上,一是点不在直线上.主要通过点P(x0,y0)的坐标是否满足直线l的方程判断.点不在直线上这类位置关系中,若进一步提出如何刻画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自然会想到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这类问题 ‎3)如何判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三种情况:相交、平行与重合.在直线与直线相交关系中可以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的夹角问题,包括特殊情况:垂直关系;在两条直线平行时会联想到如何求平行线间的距离,进而转化为求点到直线间的距离问题.‎ 所以,进一步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理性思维的结果,是完善知识体系得需要.‎ 引入中,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知识的逻辑结构说明为什么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调理性精神 1.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P Q l x y O ‎1)明确并提出问题 已知直线l:ax+by+c=0,直线外一点P(x0,y0).其中a、b、c、x0、y0为常数.如何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d?‎ 在解决该问题前可以作如下铺垫:‎ 可以先回顾“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几何角度作出距离,并指出点到直线距离其实是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距离的最小值.再指出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确定的值,它可以用x0、y0、a、b、c表示.‎ ‎2) 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归结为“如何计算线段|PQ|的长度?”.因为推导公式的方法有许多种,所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类方法.‎ ‎(1)计算Q点坐标.‎ 有下列两种方法:‎ (i) 利用数量积,计算Q点坐标.具体思路:设Q(x1,y1),由与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垂直及两个条件联立方程组,解得x1,y1即可.‎ (ii) 联立方程组,计算两条直线交点Q的坐标.具体思路:写出直线PQ的方程,联立PQ与l的方程,求解Q点坐标(x1,y1).‎ ‎(2)利用向量的数量积.‎ 因为数量积可以求向量投影的长度,,所以,其中M是直线l上某一点.特别的,,可以归结为教材提供的方法.‎ ‎(3)其他方法[‎ 学生还可能想到:利用三角比,利用三角形面积,勾股定理等平面几何知识,利用函数思想求点P到直线上任意一点距离的最小值等.‎ 虽然方法有许多种,但是因为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所以联立方程组是基本方法;又因为向量在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空间解析几何有帮助,所以可以选择联立方程组计算点Q坐标与利用数量积计算|PQ|长度这两种方法具体讲解.‎ ‎ 以下为两种方法解题过程:‎ l 联立方程组,利用行列式知识求解:‎ ‎,‎ 的方程可以写成:,‎ 所以解方程组:,‎ 得;;.‎ 所以 所以. ‎ l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直接求出|PQ|的长度:‎ 由直线方程,知l的法向量为=(a,b),设M(x/,y/)是直线l上的一点,‎ 得, ‎ 因为,所以.‎ 又点M在直线l上,所以ax/+by/+c=0,即ax/+by/= -c.得.‎ 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并给出结论: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在上述两种解题方法中,都需要强调一种整体代换的思想.‎ 1. 公式的应用 回到本节课开头的问题:如何推导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om]‎ 若直线l1:ax+by+c1=0,l2:ax+by+c2=0,其中a,b,c1,c2为常数且c1≠c2.如何求直线l1与l2之间的距离? ‎ 这个问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并主要介绍两个方法::‎ ‎(1)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利用刚刚推导的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在直线l上取点,则,又,所以,所以 ‎(2)利用向量数量积,直接计算 设,得,由 ‎,‎ 又,所以.‎ 2. 小结与作业 ‎1)小结 这节课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学习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2)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如何推导;(3)如何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主要知识有点到直线之间距离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与过程,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及其推导方法与过程.强调了方程的方法与向量的思想.[‎ ‎2)作业:‎ 练习11.4,1、2、3;习题11.4,1、3、4、5、6‎ 一. 教学设计说明 ‎ 1. 从知识的角度讲,本节课并没有新的概念,完全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结论、新的知识.所以这节课一定意义上是问题解决式教学.‎ 2. 因为问题解决的方法比较多,每种方法都面面俱到,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选择成了教学的关键,这里我们从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与向量方法的重要程度考虑,选择这两种方法作为重点讲解的方法,同时也是对所学行列式知识与向量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在两种方法的讲解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整体代换的思想.‎ 3.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考虑到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讨论并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在寻找方法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只谈想法,不必算出结果,但要讲清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解题计划,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用这个方法可以算到结果吗?在应用所给方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解题过程,可以根据这些解题设想由学生课后完成.‎ 4. 平行线之间距离公式的推导是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学习效果的巩固,既应用了公式,又可以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但考虑到教学时间和学生接受程度,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可以作为思考题,留作学生课后思考,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