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吴忠市盐池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盐池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②财政部:2019年一季度全国个税收入同比下降29.7% ③除夕之夜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④新中国70周年阅兵式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除夕之夜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新中国70周年阅兵式举行都属于文化现象,③④符合题意。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属于政治现象,①不符合题意。 ②:财政部公布2019年一季度全国个税收入同比下降29.7%属于经济现象,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红楼梦》中元春回家省亲,她的奶奶贾母也要向她跪拜行君臣之礼。由此可见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C.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的相关知识。受封建礼教影响而行君臣之礼,这表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C正确切题。本题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也未体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A、B、D均不符合题意。 3.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形式④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②④符合题意。 ①: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说法错误。 ③: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形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 故本题选C。 4.2019年9月29日上午,于敏、袁隆平、屠哟哟等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指出,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材料表明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民族精神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习近平指出,在于敏、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他们学习,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说明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①③选项正确。 ②:“基础和决定因素”的表述过于夸大了民族精神的地位与作用,②错误。 ④:该选项表述不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排除。 故本题选B。 5. 话剧本来是西方的剧种,20世纪初,随着清朝的日趋衰败,一些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西方,试图从中寻求救治中国社会的药方。正是在中国人探求革新的过程中,西方戏剧被引进来,中国话剧应运而生。这说明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 文化是救治中国社会的药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C:正是在中国人探求革新的过程中,西方戏剧被引进来,中国话剧应运而生,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符合题意。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 B:材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而未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排除B。 D:“文化是救治中国社会的药方”的说法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一位癌症晚期患者,自幼酷爱音乐,年轻时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音乐创作,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决定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开始音乐创作。令人惊奇的是,在经历了十多次的化疗和放疗后,他的癌症居然奇迹般地好转了。这一事例主要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A.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B.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B:材料中是音乐给了这位癌症晚期患者战胜病魔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这一事例主要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符合题意。 ACD:其它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正确区分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核心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 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塑造人生。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万物皆备于我 ②原子是万物的本原 ③水是万物的始基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②→①→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② D. ③→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将主观精神看作世界本原,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A项错误,排除;“原子是万物的本原”将原子看作世界本原,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观点。“水是万物的始基”将水看作世界的本原,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性,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应该为③②④,D项正确,B、C项错误。故本题选D。 8.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认识属于具体科学,人类宇宙观、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看法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材料强调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目主旨。答案为A。 【点睛】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特定领域,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9.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唯心主义哲学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④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说明声称者也是根据交通状况决定是否通过,其“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②符合题意。 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④符合题意。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说法错误。 ③: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0.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A符合题意。 BCD: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1.2019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这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③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 ④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①符合题意。 ④:这一成果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②错误。 ③:选项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B。 【点睛】注意把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一知识点,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就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一般材料中带有“揭示、发现、认识到、观察到等”一些标志性词语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2.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建设者克服了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其建成通车将给香港、珠海、澳门的旅游、贸易等各行业带来新机遇。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 ①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②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变革规律的基本前提 ③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人类利用规律的客观依据 ④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人类利用规律的客观依据。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变革。④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故答案为A。 13.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根据该同学课堂笔记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顺序,②→①→④→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4.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体现了 ①自然界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 ③:“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符合题意。 ④:“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下列有关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现在的天气预报比以前的准确多了﹣﹣人们认识气象规律的能力有所提升 ②看了天气预报后确定明天的工作安排﹣﹣人们对气象条件的思想决定人们的行动 ③再准的天气预报也有神秘的“局部地区”﹣﹣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④再准的天气预报也有艳阳下的阵雨﹣﹣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现在的天气预报比以前的准确多了,说明人们认识气象规律的能力有所提升,①说法正确。 ④:再准的天气预报也有艳阳下的阵雨,这表明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④说法正确。 ②:看了天气预报后确定明天的工作安排,说明人们对气象条件的思想影响而不能决定人们的行动,②说法错误。 ③:再准的天气预报也有神秘的“局部地区”,说明认识是无限的,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事物属于不可知论,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由于人脑过于复杂,加上科研条件的限制,科学家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睡眠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也有人认为睡眠带来了清除大脑废物的机会。这表明 A. 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有多个不同的真理 B. 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 认识具有无限性,永远无法获得真理 D.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答案】D 【解析】 人们对睡眠的意义有不同的认识,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适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A是错误的;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是错误的。 17.苦苦等待不见踪影,它却打破常规突然来临。2019年春节,北京在经历长时间无雪之后连降三场瑞雪,撒哈拉沙漠2018年1月7日早上迎来了近30年来的第三场雪,这些“异常”降雪的原因引起人们思考。有人认为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让降雪变得很“任性”,有人认为太阳活动让全球变暖是主因……目前科学界尚存在争议,无明确定论。这表明 A. 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B.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可能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 深藏于事物内部的自然规律是人类无法掌握的 D. 自然界的物质性让它的变化越来越具有偶然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真理的客观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A正确;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错误,排除;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错误,排除;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D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8.“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C:“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符合题意。 AB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见,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9.“新常态”已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等特点的“新常态”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③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等特点的“新常态”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二是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0.20世纪,人民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博弈”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双赢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博弈”走向“双赢”,要求各方加强合作。这说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是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世界各国的梦 ③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 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有机融为一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通过有效合作,双赢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博弈”走向“双赢”,要求各方加强合作。这说明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①③正确。 ②:该选项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全等同于实现世界各国的梦是错误的,排除②。 ④:该选项阐述的内容不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舍弃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当壁虎遇到危险时,常常会舍弃自己的尾巴而保全生命。壁虎的生存智慧说明( ) A. 次要矛盾有可能对事物起决定作用 B. 关键时候要坚决放弃次要矛盾 C. 要从局部着眼,寻找最优目标 D.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服从整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D:舍弃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当壁虎遇到危险时,常常会舍弃自己的尾巴而保全生命。壁虎的生存智慧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服从整体,D符合题意。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不可能对事物起决定作用,A说法错误 B:关键时候要坚决放弃次要矛盾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 C:应是从整体着眼,寻找最优目标,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两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不具备的功能,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部分制约着整体,部分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22.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作失败。其实在浮沉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的人生。从中我们领悟到( ) A. 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 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 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B: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浮沉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的人生。从中我们领悟到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符合题意。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对材料的理解没有B全面,排除A。 C: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的说法太绝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3.观察大国经济,不能局限于一时之得失,必须看全局、辩大势。既要准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面对美方挥舞关税大棒并不断极限施压,中国经济增速看似放缓,但6.3%的增速依然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变。这告诉我们要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向好之“势” ②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在“形”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从经济“形”中把握“势” ④立足于局部数据升降之“形”,推动经济发展向好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从材料“不能局限于一时之得失,必须看全局、辩大势”可知,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向好之“势”;“既要准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反映了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 ②:该项表述中应该是“对立中把握统一”,②错误,排除。 ④:应该立足整体,而非立足局部,④表述错误,排除。 故该题选B。 2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新年致辞中说,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下列词句与这段话蕴含的哲理基本一致的是 ①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发展的观点。“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均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不符合题意。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5.商家以线上线下的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消费数据的精细分析,预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动态,主动推送,为消费者优选高品质商品,这缩短了消费者购物决策的路径,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 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 C.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C:商家以线上线下的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消费数据的精细分析,预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动态,主动推送,为消费者优选高品质商品,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C符合题意。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A说法错误。 BD: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特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D。 故本题选C。 【点睛】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2、要从关键性词语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2)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3、要从方法论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做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 26.习近平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时,引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精神来肯定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年的工作。“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成功 B. 要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 C. 要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成功说法错误,排除A。 B:“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B符合题意。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C错误。 D: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27.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4G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 ①事物在批判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②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③以革命批判精神否定过去观念,才能实现科技创新 ④创新意识是5G技术取得成功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4G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这表明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事物在批判继承与创新中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以革命批判精神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观念,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并不断创新,③说法错误。 ④:5G技术的成功离不开创新意识,但尊重客观规律而不是创新意识是5G技术取得成功的前提,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8.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C. 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特殊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C: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体现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C符合题意。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说法错误。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B说法错误。 D:这一观点体现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而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特殊性在中未体现,排除D。 故本题选C。 29.2019年,刘永坦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和他的团队挥洒理想、信念和情怀,为中国新体制雷达默默耕耘四十年,为祖国“海防长城”安装“火眼金睛”。他说:“大好的环境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出去留学就想,咱们国家落后那么多,必须拼命赶上去,不断地激励你往前走,松都松不了,到最后,钱对一个知识分了有什么意义?你的情怀你的理想,那是最主要的。”这表明了 ①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是理想信念 ②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理想信念 ③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在正确的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刘永坦院士和他的团队挥洒理想、信念和情怀,为中国新体制雷达默默耕耘四十年,为祖国“海防长城”安装“火眼金睛”,这体现了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故②④正确。 ①: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错误。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错误。 故本题选C。 30.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处事方法和精神面貌,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清则国威宁,家风浊则国混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家风家教事关治国理政 ②作为一种价值观,家风对家庭和社会有重大影响 ③家风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④家风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社会存在变化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内核。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清则国威宁,家风浊则国混乱”。作为一种价值观,家风对家庭和社会有重大影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家风家教事关治国理政,①②符合题意。 ③:家风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不一定是正确价值观,不一定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③说法错误。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家风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受社会存在变化的制约,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1.有人认为,“乡愁”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表明( ) A.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决定了烦恼的产生 B. 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说法错误,烦恼的产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故排除。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中乡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32.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这表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先导,①说法错误。 ③: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未涉及上层建筑的变革,排除③ 故本题选D。 33.2019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家单位印发了关于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其中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D. 民族层面的价值追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中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B符合题意。 ACD: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民族层面的价值追求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34.助人者心怀善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受助者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材料表明 ①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②价值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④只有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有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表明,个人应当在接受社会的帮助的同时回报社会,说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①正确,而这一价值观则会影响人的社会实践,③正确。 ②:正确的价值观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②错误。 ④:材料没有提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关系,④错误。 故选B。 3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此,广大青年应当( ) ①立足自身,着眼发展,在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②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 ③珍惜时代,锐意进取,发挥机遇在个人成长中的决定作用 ④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此,广大青年应当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②④符合题意。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的说法错误。 ③:机遇属于外因,在个人成长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大题,满分5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 目前,A县以全国2%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A县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A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入了竹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助推下,使竹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县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竹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竹文化与竹产业日益交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回答。“A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入了竹文化元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竹文化与竹产业日益交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体现了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相关影响、相互交融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但已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外商投资法》明确提出设立外商投诉工作机制,采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并对保护外商知识产权、不得强制技术转让等关注较多,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法治保障。这部法律的由台标志着中国已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外商投资法》的出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外商投资法》的出台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出台《外商投资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具体本题的答题思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点睛】本题是原因、意义类主观题,此类试题-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此类试题回答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组织语言写答案。 38.遇真宫文物保护工程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单项独立保护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解体性保护工程,总耗资1.85亿元人民币。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察设计,提出了原址垫高、围堰和异地搬迁三种保护方案。通过认真论证,考虑到搬迁方案会改变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八观”的整体布局,围堰方案难以解决山凹地排水、渗漏和防范百年以上一遇洪水冲击等问题,专家评审会最终推荐了费用最高但保护最好的原址垫高保护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选用原址垫高方案保护遇真宫的合理性。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选用原址垫高方案是把武当山古建筑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普遍整体,原址垫高方案不会割裂原有建筑群的联系,破坏原有景观的整体结构。②联系具有客观性。遇真宫与其他建筑之间、遇真宫与地质结构之间都有固有的客观的联系,选用原址垫高方案保护遇真宫是遵循联系客观性的要求。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保护遇真宫必须考虑其他外部环境和条件,排除可能给遇真宫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最佳保护方案。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选用原址垫高方案保护遇真宫的合理性。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经过反复比较、论证,专家评审会最终推荐了费用最高但保护最好的原址垫高保护方案。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多样性等方面,说明选用原址垫高方案保护遇真宫的合理性。 【点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 法 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包括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 法 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 法 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展望未来,新的历史责任正在等着我们去共同担当。在新的历史时期,“功成不必在我”,要站稳人民立场。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态度。故此,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自觉地站在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真正把群众心思摸准,把实际情况摸透、把群众问题解决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让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功成不必在我”,为什么要站稳人民立场?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站稳人民立场,是为了提醒党员干部时刻想着人民,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站稳人民立场,可以端正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站稳人民立场,体现了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站稳人民立场为背景话题,从哲学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历史唯物主义,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分析“功成不必在我”,为什么要站稳人民立场。 【详解】材料中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自觉地站在人民立场,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其原因依据可以定位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材料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真正把群众心思摸准,把实际情况摸透、把群众问题解决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其原因依据可以定位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材料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原因依据可以定位在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