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 A.沙皇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布尔什维克 ‎2.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A.用暴力革命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B.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立俄国共产党 C.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创 ‎ ‎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卡片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卡片2: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卡片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卡片4:《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4个 D.3个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②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的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 B.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 C.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6.巴黎公社能够赶跑卖国的反动政府,但没能抵抗住被赶跑政府的反攻。其根本原因是 A.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存在着重大缺陷 B.无产阶级缺乏经验,无法取得胜利 C.当时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 D.工业革命进程受阻,经济发展缓慢 ‎7.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 ‎①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开始谋求联合 ‎③抵制超级大国的控制 ④经济地位的提高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8.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时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② 美国从越南撤军 ‎ ③ 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 ‎10.冷战线束后,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由此可知,冷战结束后 A.世界紧张与动荡的局势加剧 B.欧盟与中国开始主导世界 C.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1.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 A.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 B.是美苏争霸结束的表现 C.说明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 D.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12.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将重大国际关系绘制成下图,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B.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 C.一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D.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13.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 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 ‎14.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中央集权制度 B.土地私有制 C.重农抑商政策 D.政治统治腐败 ‎15.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6.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17.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明代有的徽商经营商业致富,但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腊饔飧,不外索而足。”材料主要说明有的徽商 A.有自给自足的观念 B.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 C.以农业为发展基础 D.改变了旧经营方式 ‎19.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面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两则材料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主观色彩浓厚不足为信 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 C.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D.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0.历史学家黄仁字指出,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在此,作者最想表达的是 ‎ A.明朝商业发展缺乏资本主义特征 B.明朝商人靠诚信经营获取利益 C.明朝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 D.明清时期出现跨地域的商帮组织 ‎21.宋代江南一带因财产纠纷而闹上公堂的诉讼很常见,催生了“诉学”和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讼师的机构及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官府规定“书铺”须在政府注册,由官方发给牌记(执业证书)。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社会风气恶化 B.有古典司法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机遇 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化 D.政府有效管理导致维权意识的觉醒 ‎22.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 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 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 ‎23.美国的著名中国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混战的影响 ‎24.史家陈旭麓说:“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这些变化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下列不属于材料中的“它”布新之举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发昌机器厂 D.派遣留学生 ‎ ‎25.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舶从英国港口出发到广州从事贸易时,其船载物资中经常有90%是白银。这一事实可以说明当时 A.清政府禁止进口英国商品 B.英国丧失殖民强国地位 C.英国政府禁止大量出口本国产品 D.英国对华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2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C.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D.以“自强”“求富”为旗号 ‎27.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其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从中可以推知轮船招商局 A.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 B.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 C.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 D.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28.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的是 A.1952年土地改革 B.1954年农民入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0.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31.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加强计划管理 D.发展乡镇企业 ‎32.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是 A.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B.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启动 ‎33.据资料统计,我国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49年的1.9倍,从1949年到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21.1%,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平均每年增长34.8%;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平均每年增长15.3%。这些变化 A.为向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B.表明国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完善基础 D.显示出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34.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小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大的创举——‘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35.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3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的人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满奴”。这说明 A.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的变化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D.封建陋习已经丧失社会土壤 ‎37.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D.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38.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39.1874年,针对日本侵犯台湾,洋务派大臣张之洞上奏:“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对此,清政府引进了哪项西方技术?‎ A.电话 B.火车 C.电报 D.轮船 ‎40.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家庭很多。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婚姻习俗逐步删繁就简 B.婚姻自主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时尚 C.买卖婚姻的陋习被彻底革除 D.政府措施是习俗变革的决定因素 二、材料题(总分20分)‎ ‎41.商会作为一种为振兴资本主义而奋斗的资产阶级社团,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04年,清政府颁布《简明商会章程》,开始劝办商会,此后商会数量不断增加。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引导下,商会是被动充当现代化动力的。1914年全国各商会代表在上海召开大会,宣告全国商联会成立,资产阶级走到了国家政府的前面。在辛亥革命后的15年中,特别是袁世凯政权垮台后10年中,国家政府和各党派无心和无力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活动。因此,这一时期便成了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商会兴起的国内有利条件。(8分)‎ ‎(2)据材料比较商联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作为“现代化动力”的不同状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状态变化的国内外政治局势。(8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会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4分)‎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而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B项。‎ ‎2. 【答案】C ‎3. 【答案】D ‎【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二月革命。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以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但是七月流血时间打破了和平夺权的幻想,《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分析图片中由三处不合史实,故选D。 ‎ ‎4.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之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③是1917年7月七月事件之后,④是1917年11月,故①②③④;所以答案选A项,BCD项排除。‎ ‎5. 【答案】B ‎【解析】从“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可以得出这是一种全民公有的想法,体现出的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行政问题;C选项错误,这种形式并不意味着民主政治,只是一种公有化的想法;D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政权的内容。‎ ‎6. 【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巴黎公社能够赶跑卖国的反动政府,但没能抵抗住被赶跑政府的反攻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当时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其它几个选项是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C ‎【解析】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是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为多强成员,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冷战结束后世界紧张与动荡的局势加剧,A错误;目前欧盟和中国还不能主导世界,B错误;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D错误。‎ ‎11.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说明德国由分裂即将走向统一,改变了二战以来冷战格局下的欧洲政治版图,D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是1989年从波兰开始,A错误;美苏争霸结束是指1991年苏联的解体,B错误;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的时间是1990年10月,C错误。‎ ‎12. 【答案】B ‎【解析】材料既体现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也体现了多极化趋势加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极化而非,美国独霸局面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格局尚未形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也并未联合遏制美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 【答案】B ‎【解析】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二战使欧洲失去传统的世界中心的地位,欧洲受到美国控制以及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由题目中“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可知这一时期是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欧洲复兴之前。二战结束于1945年,故B符合题意;A、C、D涉及的时间信息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选B。‎ ‎14.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说明与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有关,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是政治制度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政治统治腐败是我国古代的政治现象,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15.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得知材料主要反映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项正确。AC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题干现象属于资本主义萌芽,D项“相当完善”说法错误。所以选B ‎16.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的田庄对土地、人口的控制都是相当严厉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且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是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比较得出东汉田庄的管理方式是否落后的结论,故B项排除。C项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王国问题与东汉田庄无关,故D项排除。‎ ‎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故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18.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外索而足”推知自给自足的特征,故A选项正确;材料信息指向了自给自足而非商品经济,故B选项为基础;根据材料徽商的主业是经商,故C选项错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是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故D选项错误。‎ ‎19. 【答案】C ‎【解析】东汉班固《西都赋》是文学作品,虽然是时代的反映,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能从侧面反映历史信息,故A错误;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根据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之一,并不完整,不是最合理的说法,故B错误;限于科技发展水平,历史记载不能全部通过考古发现证实,故D项错误;根据题干“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反映了汉代城市商业的发展状况,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右侧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同样反映了汉代城市商业的发展状况,作为间接史料和直接史料,两者可以相印证,故C正确。‎ ‎20. 【答案】A ‎【解析】根据“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说明明朝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刊于商业资本的发展,商业发展缺乏资本主义特征,A正确;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1.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出现了“诉学”‎ 和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讼师的机构及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官府规定“书铺”须在政府注册,由官方发给牌记(执业证书),这反映了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具有了近代司法制度的一些特点,因此可知当时有古典司法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机遇,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城市规模扩大导致社会观念转化;D选项错误,政府的管理是伴随着维权意识的觉醒,“讼学”和“书铺”的出现而进行的。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成立后,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新中国成立后摆脱了列强的控制,实现了民族独立,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因此选择B。AD只适用于辛亥革命之后,C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原因;‎ ‎2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反映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未根本改变,故当时的民族工业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故C正确;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与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都是由当时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故AB排除;军阀混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D排除。‎ ‎2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旭麓描述的是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厂和派遣留学生都是洋务运动中的举措,属于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故排除A、B、D项。发昌机器厂是民族工业,不是洋务企业,所以不属于材料的“它”,故选C。‎ ‎25. 【答案】D ‎【解析】材料“其船载物资中经常有90%是白银”说明英国需要用大量的白银购买中国的商品,根据时间18世纪可以推断出英国对华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故D项正确。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禁止进口英国商品,故A项错误。18是世纪是英国的殖民强国地位确立的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而不是英国政府禁止大量出口本国产品,故C项错误。‎ ‎26. 【答案】B ‎27.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图表中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成立后的十几年中,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总体反映了十几年轮船招商局的总利润,不能看出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官商合办企业,故B项排除;故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 ‎28.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8年”,日本已被赶出中国,所以不存在“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这一原因,排除②;①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29.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没有改变公有制结构,只是公有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而且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对农村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D项符合题意,故选D;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经营和使用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0.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故A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D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 ‎3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A项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也是增强企业活力,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C项错误;发展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故选A。‎ ‎32.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答案为C项。A项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时间为1992年,排除;B项1985年中共中央在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开辟经济开放区,排除;D项中国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排除。‎ ‎33. 【答案】A ‎34.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关键信息“千万座小高炉……小土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大炼钢铁,故C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和题目所给的时间(一九五八)不吻合,故A错误;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和题目所给的时间(一九五八)不吻合,故B错误;人民公社化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题目材料“千万座小高炉……小土群’”无关,故D错误。‎ ‎35.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新自由主义强调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联模式强调国家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题干材料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36.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满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前后辫子的问题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民众习俗的变化,故A选项正确;民主共和的观念与是否留辫子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不是辫子问题,故C选项错误;留辫子只是封建陋习之一,故材料无法体现封建陋习已经丧失社会土壤,故D选项错误。故选A。‎ ‎37. 【答案】C ‎“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都是西方娱乐的方式,说明此时上海的社会习俗逐渐文明化,故C项正确;娱乐方式不能反映出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不能充分说明上海是西方文化传播中心,故B项错误;晚清时期妇女地位并不是普遍提高,故D项错误。‎ ‎38.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刊相继刊载婚姻自由等新风尚不能说明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故A选项错误;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与婚姻自由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除旧布新的主张,不能反映中西合壁土洋结合,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说明婚嫁旧俗受到冲击,故D选项正确。故选D。‎ ‎39.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张之洞以军情瞬息万变,电报可以一刻千里,迅速传达军令情报为由引进了西方的电报,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已经自己创办轮船招商局,不用从西方引进轮船技术,故D选项错误;这时期张之洞除了引进西方电报以外,以火车可以一日数千里,快速运兵增援,不误军情为由兴办火车铁路,而不是引进火车,故B选项错误;电话是在20世纪初引进中国,而不是在这时期,故A选项错误。‎ ‎40.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当地政府对婚姻习俗的规定可知,这反映出近代婚姻习俗逐步删繁就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地政府对婚姻自由的规定,说明当时婚姻自主尚未成为一种时尚;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政府措施是习俗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说法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二、材料题 ‎41. 【答案】(1)有利条件:清政府的倡导;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8分)‎ ‎(2)不同状态:成立前:被动充当;成立后:主导和领先。‎ 国内外政治局势: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军阀割据严重,中央政权衰落;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控制。(8分)‎ ‎(3)作用:推动民主革命进程;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加速资产阶级本身现代化。(4分)‎ ‎【解析】(1)根据材料“1904年,清政府颁布《简明商会章程》,开始劝办商会,”可知清政府的提倡是商会发展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也是商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也是商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引导下,商会是被动充当现代化动力的。”可知商会成立前,资产阶级被动充当现代化的动力;根据材料“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可知商会成立后,资产阶级主动充当现代化的动力。结合辛亥革命结束后的15年的背景可知,国内主要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军阀混战,国外局势主要是一战。‎ ‎(3)根据材料“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活动。”可知商会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及自身发展等方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