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 纸张燃烧 C. 酒精挥发 D. 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 B.纸张燃烧产生了CO2、H2O等,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 C.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 D.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馏操作时,冷凝管的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 B. 分液操作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 C. 在制备蒸馏水时,要先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D. 依据液态物质的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选择使用萃取、分液和蒸馏等分离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蒸馏操作时,为使冷凝管内充满水,并防止冷凝管破裂,冷凝水的流向为下进上出,A正确; B. 分液操作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口倒出,B错误; C. 在制备蒸馏水时,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应在加热前,往蒸馏烧瓶内加入碎瓷片,C正确; D. 若液态混合物中一种物质在不互溶的溶剂里有相差较大的溶解度,可采用萃取法;若两种液体不互溶,可采用分液法;若互溶液体的沸点相差较大,可采用蒸馏法,D正确。 故选B。 3.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 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 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 L(标准情况) D. 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48 g M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H2的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光解海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A. 由反应可知,光解0.02 mol水,可生成H20.02 mol,质量0.04g,A错误; B. 光解0.02 mol水,可生成氢的原子数0.04mol,数目为2.408×1022个,B错误; C. 可生成H2的体积为0.02mol,体积为0.448 L(标准情况),C错误; D. 光解0.02 mol水,生成H2量为0.02mol;0.48 g Mg为0.02mol,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H2 0.02mol,D正确。 故选D。 4.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 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 质量之比为16∶17 D. 密度之比为17∶16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N=nNA=NA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所以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 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故B正确; C、根据m=nM=M知,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其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其质量之比=17∶16,故C错误; D、根据ρ===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之比,所以其密度之比=17∶16,故D正确; 故选C。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80 g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 L 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蒸馏水中所含分子数为0.5NA D. 32 g O3和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为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80 g硝酸铵(NH4NO3)为1mol,含有氮原子数为2NA,A正确; B. 盐酸溶液中,不含有氯化氢分子,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蒸馏水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计算,C错误; D. 32 g O3和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介于NA~NA之间,D错误。 故选A。 6.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Cl,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C. 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 D. 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的NaCl物质的量为0.1 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A正确; 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B错误; 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NaCl质量为0.1L×1mol/L×58.5g/mol=5.85g,故C正确; D、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末中,烧杯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 故选B。 7.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C. 酸的本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是H+ D.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与O3),A错误; 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是否介于10-9~10-7m之间,B错误; C.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这是酸的本质,C正确; D. 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用于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混合物、碱顺序排列的是 A. 空气、硫酸铜、硫酸 B. 乙酸、空气、纯碱 C.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 硝酸、蔗糖水、氢氧化铁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和物质的分类标准判断。 详解:A项,空气属于混合物,硫酸铜属于盐,硫酸属于酸,A项不符合题意;B项,乙酸属于羧酸、空气属于混合物,纯碱是Na2CO3,纯碱属于盐,B项不符合题意;C项,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胆矾是CuSO4·5H2O,胆矾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Ca(OH)2属于碱,C项不符合题意;D项,硝酸属于酸,蔗糖水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铁属于碱,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9.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这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10-9m~10-7m之间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分散系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所以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10- 9m~10-7m之间,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这种美景的本质原因,A正确; B. 光不是胶体,B错误; C. 雾是小水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但不是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C错误; D. 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光学性质,但不是本质特征,D错误。 故选A。 10.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发生CaCO3CaO+CO2↑、CaO+H2O=Ca(OH)2、K2CO3+Ca(OH)2=CaCO3↓+2KOH,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来解答。 【详解】由制备流程可知,发生的分液依次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K2CO3+Ca(OH)2=CaCO3↓+2KOH,其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答案选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前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后者则没有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 悬浊液>Fe(OH)3 胶体>FeCl3 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液态HCl、固体NaCl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均不导电,但是溶于水后,均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都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电解质,A错误; B、NH3、CO2的水溶液分别为氨水(溶质是一水合氨)、碳酸, 它们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溶液能够导电,但是NH3、CO2两种物质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C错误;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 nm的分散系为浊液,在1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D正确; 正确选项D。 1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CO3=Na++H++CO32- B. Al2(SO4)3=Al23++(SO4)32- C. 2H2O2H2↑+O2↑ D. H2SO4=2H++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H2CO3是弱酸,在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中,HCO3-不能拆成离子,A错误; B. 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B错误; C. 2H2O2H2↑+O2↑为水的电解方程式,而不是电离方程式,C错误; D. 硫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H+和SO42-,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 H2和O2反应生成水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双氧水(H2O2)分解制取O2 D. 高炉炼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2和O2反应,是分子间发生的反应,没有离子参与,A不合题意;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其实质是Zn与硫酸电离产生的H+反应,生成Zn2+和H2,B符合题意; C. 双氧水(H2O2)分子发生分解,从而制得O2,没有离子参与反应,C不合题意; D. 高炉炼铁是CO分子还原Fe2O3固体,从而获得Fe,没有离子参与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4.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 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 H2SO4溶液与Fe(OH)3胶体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Ba2+ + 2OH-+ 2H++ SO42-= BaSO4↓+ 2H2O,A不合题意; B.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B不合题意; C. 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符合题意; D. H2SO4溶液与Fe(OH)3胶体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H++Fe(OH)3=Fe3++3H2O,D不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OH-+H+=H2O C. 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D. 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稀盐酸具有弱氧化性,只能将Fe氧化为Fe2+,A错误; B.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其实质是OH-与H+反应生成H2O,B正确; C. 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其实质是Zn与Cu2+反应,生成Zn2+和Cu,C正确; D. 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其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D正确。 故选A。 16.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a+、NO3-、HCO3- B. K+,Cu2+、Na+、Cl- C. Na+、Mg2+、NO3-、SO42- D. Ag+、Na+、Cl-、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CO3-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合题意; B. Cu2+呈蓝色,B不合题意; C. Na+、Mg2+、NO3-、SO42-都呈无色,且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C符合题意; D. 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OH-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不合题意。 故选C。 17.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渗析法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生产上,可用乙醚(一种有机溶剂)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该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分离乙醇和水,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1). 过滤 (2). 萃取 (3). 蒸发结晶 (4). 蒸馏 (5). 渗析 【解析】 【分析】 (1)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 (2)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采用的是萃取操作。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质。 (4)分离乙醇和水,可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分离。 (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 【详解】(1)食盐水中混有泥沙,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过滤法进行分离。答案为:过滤; (2)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采用的是萃取操作。答案为:萃取;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为:蒸发结晶; (4)分离乙醇和水,可利用二者沸点差异分离,采用蒸馏法。答案为:蒸馏; (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FeCl3,可利用半透膜,采用渗析法进行分离。答案为:渗析。 【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有些操作看上去差异很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又感觉其实很相近。如溶解和萃取,粗食盐中加水,叫溶解,煮中药、煮老母鸡汤却叫萃取;同样,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操作仍叫萃取。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若待分离物质是机械混合物,则叫溶解;若待分离物质是有机生命体,则叫萃取。 18.I.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稀硫酸;④铜;⑤氯化钡固体;⑥氢氧化钾固体;⑦硝酸钾溶液;⑧酒精(C2H5OH);⑨氧化钙固体,请将上述物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用相应化学式填空): (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2)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___。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胶体微粒直径小于1nm B.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胶体微粒做布朗运动 D.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 【答案】 (1). SO2 (2). BaCl2、KOH、KNO3 (3). B (4).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 B 【解析】 【分析】 (1)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硫和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由此可确定酸性氧化物;电解质都是纯净物,通常为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由此可确定电解质。 (2)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3)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是FeCl3的水解反应。 (4)氢氧化铁胶体之所以稳定存在,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有相同的正电荷。 【详解】(1)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硫和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酸性氧化物为SO2;电解质都是纯净物,通常为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则电解质为BaCl2、KOH、KNO3 。答案为:SO2;BaCl2、KOH、KNO3; (2)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答案为:B; (3)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发生FeCl3的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氢氧化铁胶体之所以能稳定存在,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有相同的正电荷。答案为:B。 【点睛】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比如硫酸不导电,但它是电解质;铜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氨气通入水中,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氨气不是电解质。碳酸钙是强电解质,它的水溶液不导电;硫酸是强电解质,很稀的硫酸导电能力弱;醋酸是弱电解质,但浓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强。 19.某固体物质可能由K2SO4、KI、NaCl、CuCl2、Ca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④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无色(氯水能将I-氧化为I2); ⑤往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由此可推断出: (1)写出③中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aCO3+2H+=Ba2++H2O+CO2↑ (2). Ag++Cl-=AgCl↓ (3). Na2CO3 (4). NaCl (5). 取①所得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中有NaCl,反之则无 【解析】 【详解】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一定不会含有CuCl2,不含有不溶物或反应生成不溶物;②向步骤①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该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或是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③取步骤②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说明该沉淀不会是硫酸钡,所以一定是碳酸钡;④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 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无色,则一定没有碘单质生成,所以可以确定KI一定不存在;⑤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但无法证明该溶液中的氯离子,是来自于原混合物还是②中加入的氯化钡所致; (1)③中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可完全溶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H2O+CO2↑; (2)⑤中生成白色沉淀为Ag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NaCl; (3)已确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有K2SO4、KI、CuCl2、CaCl2,如确定是否含有NaCl,可取①所得溶液,滴加硝酸酸化后再滴加硝酸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原固体中有NaCl,反之则无。 20.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填空: (1)2 mol尿素[CO(NH2)2]含_____________个H原子,所含氧原子跟__________g 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①标准状况下,22.4 L CH4;②1.5 mol NH3;③1.806×1024个H2O;④标准状况下,73 g HCl。所含H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0.9 g NaR含有Na+0.3 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4)100mL某Al2(SO4)3溶液中,c(Al3+)=2.0 mol·L-1,则其中c(SO42-)=_________mol·L-1。 【答案】 (1). 8×6.02×1023 (2). 36 (3). ③>②>①>④ (4). 103g/mol (5). 3.0 【解析】 【分析】 (1)从化学式看,2 mol尿素[CO(NH2)2]含8molH原子,含2mol氧原子,则含氧原子个数相等的H2O也应为2mol,由此可求出其质量。 (2)①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为1mol,含4molH原子;②1.5 mol NH3含4.5molH原子;③1.806×1024个H2O含6molH原子;④标准状况下,73 g HCl为2mol,含2molH原子。比较可得出所含H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3)30.9 g NaR含有Na+0.3 mol,则NaR为0.3mol,摩尔质量为 。 (4)100mL某Al2(SO4)3溶液中,c(Al3+)=2.0 mol·L-1,则其中c(SO42-)=mol·L- 1。 【详解】(1)从化学式看,2 mol尿素[CO(NH2)2]含8molH原子,其个数为8×6.02×1023;含2mol氧原子,则含氧原子个数相等的H2O也应为2mol,其质量为2mol×18g/mol=36g。答案为:8×6.02×1023;36; (2)①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为1mol,含4molH原子;②1.5 mol NH3含4.5molH原子;③1.806×1024个H2O含6molH原子;④标准状况下,73 g HCl为2mol,含2molH原子。比较可得出所含H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③>②>①>④。答案为:③>②>①>④; (3)30.9 g NaR含有Na+0.3 mol,则NaR为0.3mol,摩尔质量为。答案为:103g/mol; (4)100mL某Al2(SO4)3溶液中,c(Al3+)=2.0 mol·L-1,则其中c(SO42-)=mol·L-1=3.0 mol·L-1。答案为:3.0。 【点睛】在有关物质的量的诸多计算公式中,同一公式中各符号表示的都是同一种微粒,若已知微粒与待求微粒是两种不同的微粒时,应使用化学式转化为同一种微粒,若同一公式中,不同符号使用不同的微粒,可能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21.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硫酸。 (1)①应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有(填入编号)___________。 ③定容时,若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应___________。 (2)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1,据此求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浓硫酸是中学常用的干燥剂。若100g该浓硫酸能吸收16g水,吸水后生成H2SO4·nH2O,则n=___________。 【答案】 (1). 5.4mL (2).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3). CEFGH (4). 重新配制 (5). 98% (6). 1 【解析】 【分析】 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硫酸。 (1)①应取浓硫酸的体积为,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②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有1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mL烧杯、100mL容量瓶。 ③定容时,若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2)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1,利用公式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2)中求出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求出100g该浓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和水的质量,考虑吸收16g水,然后换算成物质的量,便可求出n值。 【详解】(1)①应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答案为:5.4mL;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②实验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有1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mL烧杯、100mL容量瓶。答案为:CEFGH; ③定容时,若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应重新配制。答案为:重新配制; (2)该浓硫酸密度为1.84g·mL-1,利用公式,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w%===98%。答案为:98%; (3)100g该浓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100g×98%=98g,含水的质量为100g-98g=2g,考虑吸收16g水,然后换算成物质的量,则n(H2SO4)=1mol,n(H2O)=1mol,很容易求出n=1。 答案为:1。 【点睛】量筒的规格越大,其横截面积越大,量取液体时,误差越大。所以在选择量筒时,应尽可能选择规格小的量筒,但必须一次量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