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物理教科版一轮习题:第五章 微专题43 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几种实验方法 Word版含解析
无论什么方法,关键是分析研究对象(实验对象)的受力特点、运动过程等,判断其运动过程遵循什么规律,列出方程,明确待测量及系统误差等. 1.(2020·湖北武汉市调研)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水平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带有挡光片的滑块接触(弹簧与滑块不固连).压缩弹簧后,将其释放,滑块被弹射,离开弹簧后经过O处的光电门,最终停在P点. 图1 (1)除了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光电门与P点之间的距离s B.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 C.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m D.滑块释放点到P点的距离x (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3)请提出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四川攀枝花市第二次统考)某同学设计了只用一把刻度尺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主要设计思路为:用同种材料制作的两个平直木板,一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另一木板放在斜面上,两木板间用短小光滑圆弧形曲面连接,如图2所示;实验中让一小滑块从斜面上木板的某点P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最终滑到水平上木板的某点Q停下来.短小光滑圆弧形曲面可使小滑块经过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由沿斜面方向变为沿水平方向. 图2 (1)若实验要求测量长度的次数最少,你认为应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A.P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B.P点到斜面底端的水平距离L C.斜面底端到Q点的距离x D.P点到Q点的水平距离s (2)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选取的物理量对应的符号表达). 3.(2019·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期末)高三学生小明和小华设计了一个物理实验来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A、B为长木板上固定的两个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图3 (1)他们利用游标卡尺测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示数如图4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cm. 图4 (2)垫高长木板右端,当长木板和水平面夹角为θ时,在O处沿斜面轻推滑块,测得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等,则滑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3)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在O处给滑块一个瞬时冲量,使滑块依次滑过光电门A、B.测得滑块经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t1、经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2,两个光电门间距离为s,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动能定理成立的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已给字母表示). 4.(2019·湖南娄底市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某兴趣小组用如图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斜面底端Q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每次实验时将一物体(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但始终保持斜面底边长L=0.500 m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2.(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图5 (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物体上的遮光条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cm; (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v2-h图像,其图像与横轴的交点为0.25.由此可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 (3)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重复上述实验得到v2-h图像,其图像的斜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精析 1.(1)AB (2)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宽度d较小的挡光片) 解析 (1)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由动能定理:-μmgs=-mv2,解得μ==,则除了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光电门与P点之间的距离s、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故选A、B; (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3)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偶然误差;选用宽度d较小的挡光片可减小测量速度产生的误差. 2.(1)AD (2) 解析 (1)由能量关系可知:mgH=μmgcos θ·s1+μmgx=μmgs(其中s1和x分别是斜面的长度和水平面的长度,s是P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到Q点的距离,H是斜面的高度),解得μ= ,则需要测量:P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和 P点到Q点的水平距离s. (2)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为μ=. 3.(1)0.330 (2)tan θ (3)2gstan θ=()2-()2 解析 (1)由于该游标卡尺是20分度的,它的精确度是0.05 mm,主尺的读数是3 mm,游标尺上的读数是6×0.05 mm=0.30 mm,所以滑块的宽度是d=3 mm+0.30 mm=3.30 mm,即d=0.330 cm; (2)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等表示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平衡条件mgsin θ=μmg cos θ,可得μ=tan θ; (3)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求得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即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A=、vB=,由动能定理有-μmgs=mvB2-mvA2,可得表达式:2gstan θ=()2-()2. 4.(1)0.225 (2)0.5 (3)不变 解析 (1)由题图乙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读数为: d=2 mm+5×0.05 mm=2.25 mm=0.225 cm; (2)设斜面的长为s,倾角为θ,由动能定理得: (mgsin θ-μmgcos θ)s=mv2 即:mgh-μmgL=mv2,可得v2=2gh-2μgL 由题图丙可知,当h=0.25 m时,v=0,代入得到:μ=0.5; (3)由v2=2gh-2μgL知斜率k=2g为定值,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图像的斜率不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