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统招班)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统招班)试题 一、选择题 1.从“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A 【解析】夏朝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故A正确;商朝并不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故B错误;西周和东周也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故选A。 2.“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可知,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井田制 【答案】B 【解析】“封神农之后于焦……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体现出分封制的制度,B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的首领转让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维系分封制的制度,C错误;井田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经济制度,D错误。 3.20世纪9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发掘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刻有“代郡”、“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这一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秦代的封泥上面刻有“代郡”、“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可见秦朝已经实行了郡县制,答案为B。春秋战国时期,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A错误。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秦代还没有,C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吗,不是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D错误。 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中央集权 B. 专制皇权 C. 监察权力 D. 改革力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的演变体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主要表现为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而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并非都是专职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不是体现改革的力度,D错误。 5.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 导致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 6.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所示机构确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幅图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确立起来的,故B项排除;汉朝设立的是中朝,故A项排除;宋朝是二府三司制,故C项排除;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故D项排除。 7.“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一首《及第谣》抒发了读书人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的情怀。与此相关的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答案为D;世卿世禄制是贵族世袭的官制,察举制是以品德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是以门阀士族地位确定的选官制度,都不会出现“读书人金榜题名时春分得意的情怀”,排除ABC。 8.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答案】A 【解析】 “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9.明代初年废除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决。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B. 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C. 内阁行政功能弱化 D. 六部成为权力中枢 【答案】A 【解析】从明代的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两者“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决”,可知皇帝通过尚书、侍郎的相互牵制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六部的操控,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中央高官与皇帝的权力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内阁,且明清时期内阁权势呈现加强趋势,后有军机处的设立,CD项不符合题意。 10.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行省制度 C. 废除宰相制度 D. 派文官任知州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以及君权与相权 ,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的是君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所以C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选项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元朝的行省制属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宋代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如派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监察制度 D. 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12.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内阁出现在 A. 秦朝 B. 明朝 C. 唐朝 D. 汉朝 【答案】B 【解析】明朝设立内阁,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多山多岛环海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工商航海业,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成就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改革 D. 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A 【解析】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故A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排除BC;彼得一世在俄国进行改革,D错误。 1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最终由一个500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判处其有罪并处以极刑。这反映了 ①法制与人治的矛盾 ②民主与专制的矛盾 ③大众与精英的矛盾 ④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反映出大众与精英的矛盾和民主与自由的矛盾,③④正确,故选D;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实行法治,不是人治,是民主不是专制,①②错误,排除ABC。 15.这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上述材料评价的是 A. 雅典民主 B. 小国寡民 C. 君主专制 D. 罗马法律 【答案】A 【解析】雅典民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同时,过度泛滥的直接民主造成多数人的暴政,成为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故选A;小国寡民与暴力机器无关,排除B;君主专制不符合“男性公民的民主”,排除C;罗马法主张法治,无关体现“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排除D。 16.在雅典的政治生活中,与民主相得益彰的是国家法制。伯里克利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里的“每个人”是指雅典的 A. 公民 B. 平民 C. 成年人 D. 所有人 【答案】A 【解析】雅典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伯里克利所说的“每个人”指雅典公民,A正确;伯里克利所说的“每个人”指雅典公民,公民包括平民和贵族,B错误;伯里克利所说的“每个人”指雅典公民,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C错误;雅典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D错误。 17.伯利克里:“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其他人的时候,所考虑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具有的真正的才能。”体现的原则是: A. 法律至上 B. 民主平等 C. 轮番而治 D. 集体统治 【答案】B 【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所考虑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可知主张民主平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和集体统治,故排除ACD项。 18.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这突出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直接民主 B. 间接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讨论决定城邦大事,说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故答案为A项。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是指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与雅典的政治体制不符,排除B、C项;君主立宪制是指以法律限制君主权力的制度,排除D项。 1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这主要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B. 为古罗马奠定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C.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D. 适应罗马帝国时期新的发展要求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同态复仇体现了《十二铜表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不合理法规的内容,A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不是“政治法律哲学”的原则,B项错误;“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的是古代希腊,特别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C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制定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与 “罗马帝国”相距四五百年,D项错误。 20.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 《民法大全》的编纂 C. 《民法典》的颁布 D. 《人权宣言》的发表 【答案】A 【解析】《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A正确;《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的法典化,体系化,B错误;法国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法国大革命期间发表《人权宣言》,排除CD。 21.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22. “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它”是指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宣告独立 C. 法国颁布1875年宪法 D. 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国王,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但保留了国王作为国家的最高象征,故A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都没有国王,故B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建立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并未使君主继续存在,故D项错误。 23.1867年,英国通过了议会改革方案: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也给予支付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大城市。经过改革,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225万。材料体现了英国 A. 议会主权扩张 B. 工人运动高涨 C. 普选权的实现 D. 选民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根据“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也给予支付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225万”可知,议会改革扩大了选民范围,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议会的权力扩大,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2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 A. 两党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联邦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君主立宪是指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相符。故答案为C项。AD项,两党制、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民主共和制下不存在国王,排除。 25.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C. 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D.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答案】B 【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和法制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权力来自于法律授予,因此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此后法制逐渐取代人治,即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故答案为B项。A项是从英国政治本身发展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是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得出的结论,排除;C项属于《权利法案》的内容,排除;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排除D项。 26.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其目的是 A.建立法治社会 B.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 限制国王权利 D. 明确议会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权、军权等,故C项正确。AB项是《权利法案》的作用,故排除。《权利法案》明确了议会的权力,故D项错误。 27.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他总共罢免了大约20位内阁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国务卿、联邦调查局长、代理司法部长、白宫幕僚长等核心官员。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的做法 A. 直接表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B. 严重违背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C.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分权制衡机制 D. 反映总统对国会的反制力量增强 【答案】A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有权罢免政府官员,故A正确;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违背宪法,B错误;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破坏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会,排除D。 28.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致信麦迪逊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废除民主制度 B. 建立议会制共和体制 C. 实行中央集权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1787年制宪会议之前依据《邦联条例》实行邦联制。邦联制度下政府无力,地方权力大且独立,行政命令不一致,关卡林立,不利于美国的发展,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建立了强大的联邦政府。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是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不可能废除民主制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权力而言,“变革”的关键是邦联制较松散,不能形成统一的中央政府阻碍了美国的发展,排除。 29.1789年7月14日,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车警展开激战。这一天,起义群众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这一事件发生在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法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群众攻占封建专制王朝的象征一一巴士底狱,故D正确;ABC与“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无关,排除。 30.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D 【解析】“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该国已经立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反映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由此可以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D项;英国虽保留君主,但没有军事专制,是一种较为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排除A项;美国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排除B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没留下多少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简表 朝代 中央权力分配 地方治理 秦 三公:_______、_______、太尉九卿 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西汉 为削弱相权,汉武帝时设置内外朝,加强君主权力。 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______、设置刺史等措施。 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职能:中书省负责______; 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 _______负责执行诏令。 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宋 设________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 设________ (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设________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强干弱枝:收兵权、财权、地方行政大权。 【答案】 (1)丞相 (2) 御史大夫 (3)郡县制 (4)推恩令 (5)拟诏令 (6) 门下省 (7)尚书省 (8)枢密院 (9)参知政事 (10) 三司使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西汉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推恩令、设置刺史等措施。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招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宋朝,设枢密院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中止执行任何法律,不得擅自加税或维持部队;未按法律程序手续,不得拘捕臣民。威廉三世接受这些条款,作为取得英国王位的条件。因此,国王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当英国国王,从而排除詹姆斯二世的子孙复位的可能性。 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了内阁制政府(首相和部长同时也是立法机构成员的制度)的第一个首相和设计师。他开始承认内阁向议会多数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内阁制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发展了内阁的概念:内阁是一个阁员相互间负有责任、对首相负有义务,并有责任遵循同一政策和集体进退的机构。所以,议会不仅类似大陆帝国议会和三级会议的代言机构或审议机构,而且还是一个产生有效行政机关的机构。没有议会,无论代议制政府还是其他任何政府都不能存在。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代议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权力(利)实现了哪些转移? 材料三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德意志帝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过程:①梭伦改革,按财产标准划分社会等级(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按地域标准设立五百人会议,实行陶片放逐法、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等。③伯里克利改革,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 (2)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到工业资产阶级,并逐渐下移到公民。 (3)特点: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成因: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解析】( 1)过程:结合所学,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等,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按地域标准设立五百人会议,实行陶片放逐法、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等,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2)转移:根据所学,可从立法权由国王转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到工业资产阶级等方面分析回答。 (3)特点:根据“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结合所学得出带有专制主义色彩,根据“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得出军国主义色彩。 成因:结合所学,可从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普鲁士具有军国主义、专制主义传统等方面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