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课件(50张)
专题二 精准分析散文结构 第二章 文学类 文本阅读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静夜品瓷 程应峰 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 “ 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 ” 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缕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雅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 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中、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 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 “ 荷花碗 ”“ 旋纹樽 ”“ 荷叶口瓶 ”…… 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涵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 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 (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 “ 夜静时分想到的一只薄胎青花瓷瓶 ” 及因此而想到的 “ 一 根 白发 ,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 ” 的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了 文 化 气息。 B.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 “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 ”“ 最 美 的 瓷器如淑女 ” ,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C. 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到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 的 经历 ,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D. 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 , 强调 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 √ 解析 “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 ” 不是比喻。 1 2 3 答案 解析 1 2 3 2. 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答案 结构上: ① 点题 ( 照应题目 ) , ② 总结全文。 内容上: ①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 “ 思想 ” 比作 “ 芽叶 ”“ 枝丫 ”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② 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答案 1 2 3 3. 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 “ 品 ” 出了哪些韵味 ? 答案 ① 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 , ② 品出了沾染着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 , ③ 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 ④ 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一 ) 耳醒之地 八溪乡只有四千多人,却一把撒向了极目难尽的广阔山地,于是很多地方见山不见人,任雀噪和蝉鸣填满空空山谷。 近些年,青壮年又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广东、浙江、福建等以前很少听说的地方,过年也不一定回家,留下的人便日渐稀少。山里更显得寂静和冷清了。很多屋场只剩下几个闲坐的老人,还有在学校里周末才回家的孩子。更有些屋场家家闭户,野草封掩了道路,野藤爬上了木柱,忙碌的老鼠和兔子见人也不躲避。 外来人看到路边有一堆牛粪,或者田边的一个稻草人,会有一种发现珍稀物品时的惊喜:这里有人! 寂静使任何声音都突然膨胀了好多倍。外来人低语一声,或咳嗽一声,也许会为自己的声音所惊吓。他们不知是谁的大嗓门在替自己说话,不知是何种声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闯下这一惊天大祸 。 很多虫声和草声也都从寂静中浮出来。 一双从城市喧嚣中抽出来的耳朵,是一双苏醒的耳朵,再生的耳朵,失而复得的耳朵 ,突然发现了耳穴里的巨大空洞与辽阔,还有各种天籁的纤细、脆弱、精微以及丰富。只要停止说话,只要压下呼吸,遥远之处墙根下的一声虫鸣也可洪亮如雷,急切如鼓,延绵如潮,其音头和音尾所组成的漫长弧线,其清音声部和浊音声部的两相呼应,都朝着我的耳膜全线展开,扑打而来。 我得赶快捂住双耳 。 ( 二 ) 笑 脸 下乡 的一大收获,是看到很多特别的笑脸,天然而且多样。每一朵笑几乎都是爆出来的,爆在小店里,村路上,渡船上,以及马帮里。描述这些笑较为困难。我在常用词汇里找不出合适的词,只能想象一只老虎的笑,一只青蛙的笑,一只山羊的笑,一条鲢鱼的笑,一头骡子的笑 …… 对了,很多山民的笑就是这样乱相迭出,乍看让人有点惊愕,但一种野生的恣意妄为,一种原生的桀骜不驯,很快就让我由衷地欢喜。 相比之下,都市里的笑容已经平均化了,具有某种近似性和趋同性。尤其是在流行文化规训之下,电视、校园、街道、杂志封面、社交场所等都成了表情制造模具。哪怕是在一些中小城镇,女生们的飞波流盼都可能有好莱坞的尺寸和风格,总是让人觉得似曾相识。男生们可能咧咧嘴,把拇指和食指往下巴一卡,模仿某个港台明星的代表动作 —— 有一段时间我就好几次见到这种流行把戏。公园里的一个小孩不幸冲着照相机大笑了,旁边的母亲竟急得跺脚: “ 怎么搞的?五号微笑!五号! ” 吓得小孩赶快收嘴巴缩鼻子,整顿自己的表情 。 山里人远离着 “ 五号 ” 或者 “ 三号 ” ,不常面对照相机的整顿要求,而且平日里聚少散多,缺少笑容的互相感染和互相模仿。各行其是的表情出自寂寞山谷,大多是对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天空的面部反应,而不是交际同类时的肌肉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无政府和无权威的状态,尚未被现代社会的 “ 理性化 ” 统一收编,缺乏大众传媒的号令和指导。 他们也许没有远行和暴富的自由,但从不缺少表情的自由。 一条条奔放无拘的笑纹随时绽开,足以丰富我们对笑容的记忆。 我怀疑,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在镜中是否也会笑出南瓜或者石碾的味道,让自己大感陌生 ? ( 两篇小品文都选自韩少功《山南水北》,有删改 ) 4. 下列对这两篇小品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耳醒之地》开篇并不直写醒耳之声,而是先写八溪乡地阔山空, 极 其寂静,再写人声、虫声和草声,让人 “ 耳醒 ” ,既突出了对 “ 醒耳 ” 之 声的赞美,又表露了对 “ 耳醒 ” 之地的喜爱。 B. “ 我得赶快捂住双耳 ” 是因为 “ 全线展开 ”“ 扑打而来 ” 的喧闹之声 让 “ 我 ” 的双耳不适应,体现了 “ 我 ” 在城市与乡村生活中无法选择 的 矛盾 心理。 C. 作者在《笑脸》中描写 “ 小孩照相 ” 的细节,旨在说明小孩的大笑有 山 里 人的天然,而母亲的笑脸有都市的近似性和趋同性。 D. 两文中的山里人甚安于现状,笑容天然,经常模仿动物植物,追求 自 由 的生活。 √ 4 答案 解析 5 6 解析 B 项 “ 喧闹之声让 ‘ 我 ’ 的双耳不适应,体现了 ‘ 我 ’ 在城市与乡村生活中无法选择的矛盾心理 ” 错。 C 项文中并没讲到母亲的笑脸。 D 项 “ 两文中的山里人甚安于现状 ”“ 经常模仿动物植物 ” 在文中没有依据。 4 5 6 4 5 6 5.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 一双从城市喧嚣中抽出来的耳朵,是一双苏醒的耳朵,再生的耳朵,失而复得的耳朵 。 答案 城市的喧嚣曾让耳朵受到严重的堵塞,乡村的虫声和草声,让耳朵获得了新生,重新变得灵通、精敏。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的惊喜。 答案 (2) 他们也许没有远行和暴富的自由,但从不缺少表情的自由 。 答案 山里人也许很少与外界交流,无法追求到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从不缺少对内心情感的奔放无拘地自然表露。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的赞美。 6. 两文在构思技巧上有何相同之处?而在其相关内容的详略处理和行文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 答案 相同点: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构思技巧,《耳醒之地》拿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寂静进行对比,《笑脸》拿都市的笑脸与乡村的笑脸进行对比,都以小见大,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不同点:《耳醒之地》的对比,详写乡村的寂静,并以虫声和草声反衬、突出乡村的寂静,从而间接反映城市的喧嚣;《笑脸》的对比,对城市和乡村的笑脸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平均使用笔墨,直接批判了城市笑脸的平均化,抒发了对乡村笑脸的由衷喜欢之情 。 4 5 6 答案 分析散文结构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最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分析句段作用,二是分析全文思路结构特点。考生对前种题型最容易犯的问题是不从具体句段出发、乱贴标签、术语不清等,对后者常常感到不知如何下手。这种题型的核心考点是在散文结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不断提高对散文结构的分析能力。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 、读懂思路,答准整体思路结构题 1. 识文遵路,把握结构 (1) 关注标题,聚焦核心内容。对于一篇散文而言,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标题,然而在平时的复习中或在考场上,不少考生不太关注标题,甚至视而不见。其实,标题是散文的窗户,透过标题可以把握其核心内容。如 2017 年高考全国卷 Ⅱ 《窗子以外》一文,标题就告诉我们作者要写的是 “ 窗子 ” 以外的人、事、景 。 (2) 确定文体,了解大体思路。不同的散文文体,思路不尽相同。如写景散文多以游踪为线索,循时间、空间顺序展开;状物、说理散文大都是由实及虚;写人散文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采用或纵或横的顺序 。 (3) 圈点勾画,寻找思路标志。在行文中,作者总会用一些能够体现其写作思路的词句,抓住这些标志,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要词语有:顺序词、时间词、指代词、类别词、过渡词及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重要句子有:领起句、过渡句、呼应句、反复句等。 (4) 抓住线索,理清全文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 2. 精准答题:分析特点,答出作用 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求回答结构、构思或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带来哪些作用、效果。答题关键就是:分析特点,答出作用。 (1) 线索特点及好处。如何找出线索呢?先判定一下它属于哪种散文,如写景散文通常以游踪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某物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再找标志,线索在文中都有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有时要注意双线 ( 明线与暗线 ) 。使用线索的好处主要有: ① 组织材料,贯串全文; ② 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 ③ 使行文 富于变化。 (2) 思路特点。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 ( 扬 ) 后扬 ( 抑 ) 、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 (3) 叙事特点。顺叙,使结构清晰;倒叙,巧设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4) 详略繁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何处用繁,何处用简。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 (5) 段落特点。开头,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以景结情,直抒胸臆等。 个别情况下也可考虑一下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 当然,文本整体结构特点还应从具体出发,不可一概而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即时小练 奔走的大树 刘 江 小区 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 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 我们 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戏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 , 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不只是 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 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 一家 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 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 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 很是 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挨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人 ,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 有删改 ) 1.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 答案 (1) 开头借描述 “ 大树的驿站 ” 扣题,并引出对 “ 不走 ” 的大树的回忆,为下文写大树的 “ 奔走 ” 张本 。 ( 2) 然后具体描述 “ 冤屈 ” 的大树 “ 远走他乡 ” 的惨状,与上文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 。 ( 3) 最后一段归结全文,卒章显志。 答案 二、从具体句段特点出发,答准局部句段作用题 1. 通过定点精读,精准把握所给句段的特点 分析句段作用题是最常见的题型,考生大都能掌握其答法与技巧 ( 详见《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 散文阅读 ” 考点一 ) ,之所以出现乱贴标签、多写滥答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认真阅读,把握 “ 这一个 ” 句段的特点。办法只有一个:实行定点精读,把握所给句段的三个特点: (1) 把握内容特点:看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甚至表现怎样的主旨。 (2) 把握表达特点:看它表达上有无什么特点,如使用了排比、对偶手法等。 (3) 把握位置特点:看它是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与上文或下文有着怎样的关联;如是句子,则要看其在段落中的位置 。 2. 分析句段的作用要立足三个层面 ( 角度 ) : (1) 内容层面,主要是概括其内容、情感。 (2) 结构层面。开头,引入话题、为下文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中间,过渡照应;收束,卒章显志,呼应开头;圆合首尾,余味绕梁。 (3) 表达层面。运用了什么技巧或句段安排上有何特点 ( 如独立成段 )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要注意的是内容与结构作用往往结合在一起,很难拆开来分析。 3. 鉴于散文 “ 神聚形散 ” 的特点,要特别注意插入性段落的作用,其总体作用是拓展思路,使行文摇曳多姿。如根据其插入材料的特点,具体作用如下: (1)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 ( 表明 ) 观点。 (2)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3)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4)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 ( 表明 ) 观点。 (5)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秋天 的怀念 林中洋 ① 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即时小练 ② 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③ 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 和 猪油 ,用 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软糯,满口留香。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 ④ 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 …… ⑤ 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 ⑥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 有删改 ) 2. 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 答案 (1) 交代秋天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母亲去世的具体季节,使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浓郁、深沉 ; ( 2) 母亲是南方人,却一直生活在北方,文末写到大雁 “ 有些向北飞 ” 运用移情手法使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 ; ( 3) 最后一句,通过想象,写 “ 天堂 ” 里如果很冷, “ 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 ,是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情思进一步升华 ; ( 4) 照应标题和开头,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香格里拉 夏 磊 ① 那会儿正是九月,我踏上了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告别了所有的繁杂事务,告别了浩瀚的滇池,在大观楼感慨一番之后,就一直往西。我期待着这次旅行,期待着让心灵和脚步一起一点一点走向心中那个圣洁的地方,期待着在那个地方找回已经丢失的一些纯净的东西。 ② 世上没有一种花是这样命名的,当你心里感到幸福、喜悦的时候,你看到身边有一朵无名的小花,那么这花就可以叫作格桑花。因此,当我离开丽江几小时停下车向着香格里拉腹地慢慢走着的时候,我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我真的没想到这里除了已经凋谢的杜鹃,竟然还有那么多幸福的格桑花在幸福地开着。 ③ 我相信眼前这个开阔的山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格里拉,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和我想象中的 “ 心中的日月 ” 。我无须像很多人一样总去探究到底哪里是香格里拉,因为香格里拉是遥远地驻扎在心里的 。 ④ 按我平素的喜好,我更愿意在有人文景观的地方流连,更希望在与前人的对话里寻找历史的华彩和远去的云烟,比如刚刚离开的昆明的大观楼。可不知为什么香格里拉却一直牵动着我的思绪,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让我一想到这个名字就感到几许温暖,而且我觉得香格里拉和大观楼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可以联想的东西。 ⑤ 或许,正是和我今天一样,当年英国作家詹姆斯 · 希尔顿也走在这样的草原上,他在 20 世纪 30 年代写的《消失的地平线》里这样告诉我们: “ 香格里拉是那样的可爱,那深深蕴含于秀丽高雅的芯蕊之中的神秘让人怦然心动。那清凉的空气静谧得似乎停止了流动。 ” 书中说 大约 在 七十年前,几个英国人因为避难而迫降在一个叫蓝月山谷的地方,这里四面雪山环绕,只有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寺庙、金矿和纯净的空气。这里没有贫穷和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开满山野的鲜花和健壮的牛羊。这里的人们都很长寿,人们自由自在地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雪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在这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蓝天下到处挂满了经幡,喇嘛庙永远都香火缭绕,庇护着这一方生灵。后来他们就留在了这里,香格里拉就成了西方人心里的世外桃源。 ⑥ 我只想一直往前走,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着,或者说更像一种召唤,也许这正是一种皈依的状态,正是那种说不清的亲切的来由。人的心灵有时强大得能容得下所有的俗事纷扰甚至苦难,可当面对这陌生的纯净的时候,却渺小得只能选择服从。 ( 节选自《散文》,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 3. 简析第 ⑤ 段在文中的作用 。 答案 (1) 丰富内容,加入上个世纪英国人在这里的遭遇,不局限于作者个人际遇,使文章更具时空纵深感,且富于传奇色彩 。 (2 ) 插入史料,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变得曲折有致,更具艺术感染力 。 ( 3) 深化主题,说明香格里拉不仅是 “ 我 ” 的梦想,也是人类普遍的追求。 答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