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通史整合(七)现代中国的过渡与曲折——1949~1978年的中国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板块三特色探索中的新国新路通史整合(七)现代中国的过渡与曲折——1949~1978年的中国课件

非选择题常考主题 选择题常考区域 (1)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2) 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 (3)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新中国外交政策 (2)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曲折探索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 共同纲领 》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政治 制度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 经济 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转化为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创新 借鉴 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与体制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 工业化建设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经济制度建立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表现 战略 时段 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 “ 两个中间地带 ” 的战略思想。 “ 中间地带 ” 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反帝 反修 两条线 20 世纪 60 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和 “ 一边倒 ” 的三条方针。 “ 一边倒 ” 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联合苏联 “ 一边倒 ” 20 世纪 50 年代 表现 战略 时段 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 “ 一条线 ” 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 一条 线 ” 、 “ 一大 片 ” 20 世纪 70 年代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依据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举措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依据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的方针 举措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依据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举措 美国推行 “ 冷战 ” 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依据 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举措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 “ 革命外交 ” ,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外交上 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 1959 ~ 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经济上 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 “ 文化大革命 ” ,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政治上 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 “ 工农兵学员 ” 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教育上 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 “ 双百 ” 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 学术上 解析 返回 1952 年 11 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 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基本形成阶段 (1952 年 9 月~ 1956 年 12 月 )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初步形成阶段 (1950 年 6 月~ 1952 年 8 月 )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萌生阶段 (1949 年 10 月~ 1950 年 6 月 )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前 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混合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占优势,小农经济数量多,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经济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三大制度为标志的政治框架 国民党独裁统治,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政治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前 受苏联影响较大;逐渐建立起大众教育体系,但受政治影响很大,意识形态色彩鲜明 受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由于社会动荡,教育发展缓慢 教育 生活水平差异不大,但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生活习惯受政治影响较大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和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异很大 生活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一边倒 ” ,中苏结盟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国民政府依附美国 外交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