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11)

年段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漳州市芗城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科期中考试卷(2016.11)‎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守德”如何不再难?‎ 廖小言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买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问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 ‎1.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 )(3分)‎ 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B.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C.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2.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B.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C.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领域的“冰火两重天”是现象,“道德两难”是其本质,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是当务之急。‎ B.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路人不救“小悦悦”便是例证。这是造成“道德两难”困境的原因。‎ C.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所以,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D.“道德两难”的存在,提醒我们,在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堤岸的时代,不能当道德问题“积重”了才想去解决,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 ‎ ‎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一)、(课内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2分)‎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宠命优渥    宠:恩荣          B.更相为命    更:交互   ‎ C. 日薄西山    薄:迫近          D. 听臣微志    听:听信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 A. ①与②相同     B. ①与③相同     C. ②与③相同     D.①②③都不同 ‎ ‎ ‎6.、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谨拜表以闻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 ‎ C.  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 ‎7、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 ‎(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 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燕兵久顿大名 顿:驻扎 B.孝孺被执下狱 执:执行 C.成祖颔之 颔:点头 D.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法:效法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B.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C.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 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苏辙),此时苏辙被贬筠州(今江西高安),两地相隔不远。‎ ‎12.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处。(4分)‎ 答:      。‎ ‎13.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 , .‎ ‎(2) 《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诗句是 , !‎ ‎(3)《滕王阁序》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5)《陈情表》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22分)‎ 价值三万元的土巴碗 行吟水手 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认字。孩子的一只手依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笑了起来。 ‎ 那一刻,教授的眼眶湿润了。他想起几十年前在一个山村的农家小院里,做小学老师的父亲手把手教自己写字的情景。 ‎ 教授情不自禁地走到乞丐跟前,蹲下身子,摸着小男孩的头,对乞丐说:“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 乞丐说:“山南。” ‎ 教授说:“那是个穷地方啊。” ‎ 乞丐说:“就因为穷,孩他娘才跟着一个外乡人跑了。我年前害了场大病,没法再种地养家,就只好带着小孩出来乞讨——” ‎ 教授被深深地打动了。一个沦落的乞丐,在生活都难以保障时,竟然还教儿子读书识字。看得出,他们对美好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感动之余,教授掏出一张一百元面额的人民币送给了乞丐。 ‎ 临走前,教授盯上了乞丐面前放着的那个装满零钱的碗。那是一只土巴碗,土得掉渣,做工粗糙。教授眯着眼睛,专注地端详着那只土巴碗,久久不忍离去。 ‎ 乞丐被教授的举动给搞蒙了,一只白送都没人要的土巴碗,怎么就让眼前的这位城里人发起了呆? ‎ 这时,教授拿起了那只碗,又仔细看了看,然后对乞丐说:“这只碗,卖给我好吗?” ‎ 乞丐一听连连摇着头说:“不,不不不——” ‎ ‎“哦?”教授吃惊地看了乞丐一眼,“看来你知道这只碗的价值了?那你开个价吧,打算多少钱卖给我?” ‎ 乞丐一愣,脸红了,连忙说:“不不不,一只土巴碗,白送都没人要,哪能卖你钱?你真想要,拿去得了。” ‎ 教授的眼睛一亮。教授说:“这只碗明明是古董,这样吧,我给你三万元,你将这只碗卖给我,去找个事干干,也好让孩子有学上,怎么样?” ‎ 三年后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进了教授家的门厅。当时教授正在伏案填写一张准备寄往贫困山区,用来资助山区教育事业的汇款单。 ‎ 教授一眼就认出了中年男人,他就是三年前的那个带着小孩乞讨的乞丐。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乞丐的身上多了件名牌西服,手里提着一盒高级礼品。 ‎ 乞丐坐在教授家的客厅里,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乞丐说:“我这次来是向你表示感谢之意的,是你的三万元钱让我站了起来。” ‎ 教授说:“那么,这几年你都干了些什么事呢?” ‎ 乞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小声说:“三年前,我用卖碗所得的三万元和别人合伙在老家那边弄了个窑场,做起了烧瓷。一些烧瓷拿出去卖时竟被人误认作了古董,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地当古董卖,几年下来,好歹也弄了几个钱。” ‎ 教授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 教授说:“那个小男孩,他现在上几年级了?” ‎ 乞丐说:“我叫他退学回家帮我打理生意了。” ‎ 教授愣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 良久,教授起身走进了卧室,从卧室里拿出来一只碗,正是乞丐在三年前卖给教授的那只土巴碗。教授说:“这只碗,只不过是一只再也普通不过的土巴碗而已。” ‎ 乞丐说:“既然你一开始就知道这只碗不值钱,那干吗还要花三万元冤枉钱买它?” ‎ 教授说:“我当时买的不是一只一文不值的土巴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 乞丐有些弄不懂了。 ‎ 教授轻轻地挥了挥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教授对乞丐说:“你走吧,你怎么还坐在那里?” ‎ 乞丐说:“我没坐啊,我站着呢!” ‎ 教授说:“我怎么老觉得你还是没有站起来!” ‎ 乞丐在走出教授家门厅时,听见了瓷器碎裂的声音。 ‎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虽不是主要人物,但设置这个人物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深化小说的主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人物。‎ B.“教授”收藏的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大多值不了几个钱,表明他并非指望这些藏品升值,因为他生活中不缺钱,缺的是乐子。‎ C.如果不是“教授”用三万元买那只土得掉渣的土巴碗,小说中的“乞丐”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发不义之财的人。‎ D.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及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乞丐”命运的变化和呈现“教授”复杂难言的内心活动。 ‎ E.本文将“小男孩”和“乞丐”、“乞丐”和教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 ‎16、小说主人公“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 答: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7、小说三次写到“站”,分别有哪些含义?请概括说明。(6分) ‎ 答: ‎ ‎18、“土巴碗”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主题思想或结构艺术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 答: ‎ ‎ ‎ 四、语言运用(12分)‎ ‎1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 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 一愁莫展 B. 叨(dāo)陪 矜育(jīn) 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 果品酒馔 C.轻飏(yáng) 央浼(měi) 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 沐浴清化 D. 流憩(qì) 迤逦(yǐ lǐ)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 云消雨霁(jì)‎ ‎20.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 ,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②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 ,其结果可想而知。‎ ‎③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 ,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A.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B.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C.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D.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背道而驰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①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③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答:①                                 ‎ ‎ ②                                ‎ ‎③                                  ‎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 近日,某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游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很多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漳州市芗城中学16-17上学期高二语文科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9分) ‎ ‎ 1.B(“‘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正说明人们意识到“道德两难”的困境,而不是解决了它。)‎ ‎2.B(“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曲解文意,应为“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注:此处主要指“彭宇案”的判决。)‎ ‎3.D(见文章结尾。A.说“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根源”缺乏依据也不合事理;B.因果倒置,“道德困境”是造成“见死不救”的原因;C.说“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解决道德两难问题,过于绝对。)‎ 二、(一)答案4、D 5、B 6、 C 7、(略)‎ 答案 8、B 解析 执:逮捕。9 A 10、B 解析 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但并没有重用他。‎ ‎11、 (1) 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 ‎(2)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8分)‎ ‎12.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处。(4分)‎ 答:     。‎ ‎13.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12.诗人看到叶黄,“知”晓已是晚秋,“催”字写出了时间的紧迫,这两字,看似写景,实际上诗人是融情于景,(2分)表达自己落魄无依的郁闷和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感慨。(2分)‎ ‎13.高卧云壑的老松,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它拖走。(1分)诗人以松自喻,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1分)又表达了自己已看尽世态炎凉,看淡功名富贵,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坚定意志。(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4、(略))‎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参考答案:‎ ‎15、AD(对一项3分,对两项5分) ‎ ‎16、①心地善良,有同情心。资助“乞丐”是如此,往贫困山区寄汇款单也是如此。②能为他人着想,设法维护他人自尊。明知土巴碗一文不值却用三万元购买。③是一个有内涵,有素养的文人形象。从对“乞丐”后来变老板发不义之财的行为不是当面痛斥,而是“眉头紧紧地皱”“愣住”“轻轻地挥了挥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及含蓄地批评可看出。(每点1分,有分析再得2分) ‎ ‎17、①改变了“乞丐”“蹲”的生活方式,拥有了金钱,拥有了面子;‎ ‎②与“坐”相对,人直着身子,两脚着地而站立;‎ ‎③有是非观念,有羞耻感,有人格尊严。(每点2分) ‎ ‎18、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富。①取材于资助“乞丐”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②通过“土巴碗”引起的故事,体现作者对当今社会人们不择手段逐利行为及忽视教育行为的思考;③“土巴碗”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和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 ‎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土巴碗”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能以小见大;②用“土巴碗”穿针引线,使小说中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和行为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土巴碗”“瓷器碎裂的声音”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观点2分,分析每点2分,两点满分)‎ 四、语言应用 ‎19.C; A.熟稔、一筹莫展B叨(tāo)陪 洗(xiǎn)马、D胜饯(jian) 云销雨霁 ‎20. B “背道而驰”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缘木求鱼”比喻方法不对头,劳而无功;“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21、【答案和解析】①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②也要治理互联网③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写出一句,给2分)‎ 下文中能使语意连贯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理解文段大意,结合前后语境,推断所填内容。‎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贫困难道唯独是我方孝孺吗?”他的父亲因为犯法被杀,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哀伤过度感动路人。丧期满了之后,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因为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蜀献王闻说他很贤明,聘请他担任世子的老师。‎ 等到惠帝即位,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朝廷讨论事情,官员们难以作出决定时,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坐位前拟写批复。当时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 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方孝孺说:“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暑天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惠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王。薛嵓到了以后,燕王没有接受诏书。‎ 第二年五月,燕兵到了江北,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皇帝非常忧惧,有人劝皇帝到其他地方去避难,再去图谋复兴。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一天,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成祖点头答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走下坐榻,劝导他说:“您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成祖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说:“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