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高三12月月考(2016-12)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 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以及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不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而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C.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主吴县簿。未上,丁父忧。服除,著十论言当世事,献于朝,宰相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教授。 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 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不必他求奇策。”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设险莫如练卒,练卒莫如择将。”帝称善。除浙东提点刑狱。会岁丰,酒税逾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大昌力拒之。徙江西转运副使,大昌曰:“可以兴利去害,行吾志矣。”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累迁吏部尚书,言:“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衷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B.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C.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D.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父忧是指父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B.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绍熙,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正式创立并形成。如“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D.致仕,交还官职。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也指官员退休。同“致仕”意思相近的有“乞骸骨”、“填沟壑”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大昌积极建言,受到皇上称赞。他认为求贤纳谏,修明政治,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 B.程大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他认为不应该答应六和塔寺僧的请求,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C.程大昌尽心国事,见识卓远。代理刑部侍郎时,他认为纵容罪犯不是仁道,应用法律阻止犯罪;担任吏部尚书时,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宫廷警卫的长处。 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征讨,程大昌写信命令讨伐,并愿承担责任,于是裴师武及时出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 ⑵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 (二)古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贺 新 郎 蒋捷 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块垒,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①。又一似、杨家风子②。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③桥外,水光清处。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做弄得、栖栖如此。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注】①〔韩家五鬼〕韩愈在《送穷文》中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为“五鬼”。 ②〔风子〕五代时杨凝式行为放纵,有“风子”之喻。 ③〔斩蛟〕指周处斩蛟悔过的故事。 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本词起笔直指乡士的狂,乡士因胸中义愤难平而狂,揭示出“狂”的思想根源。 B.用“韩家五鬼”“杨家风子”状写乡士的“狂”态,褒扬了他的这种个性,也暗示了对这种个性的担忧。 C.“这一错,铁难铸”,明确指出乡士的错误,呼应开头的“狂”字,强化了对乡士的指责和批评。 D.“世上”两句揭露了南宋王朝不能容纳贤俊,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士命运的深切同情。 E.这首送别词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怀才不遇的乡士形象,寄托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9.“节饮食,慎言语”这六字含义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在此句中蕴含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师说》客观阐明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4分) 冬天里的秘密 弗兰茨是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了亲人。他在医院住了两年多了,是洛里安大夫的病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冬天来临的时候,他已经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要靠人喂饭,洗脸。夜里他总是做噩梦,大声地说胡话,医生把他安排在了顶楼的小房间里,房间的窗户朝着一条寂静的横街,这意味着,他开始默默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但是圣诞节到了,新年到了,死神却一直没到顶楼房间里来找他,洛里安大夫也不明白这老人为什么看上去好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却还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凭大夫多年的经验,使弗兰茨活下来的不是药物,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相信,这老人的心中一定有个秘密。 这天傍晚,洛里安大夫推开弗兰茨的门,却发现他正朝窗外张望。看到大夫进来,他立即把脑袋缩了回去。大夫说:“您应该静静地躺着休息,为什么总往窗外张望?”弗兰茨先生想了一会儿,对洛里安大夫说:“请您走到柜子后面去,不要露面,要不就不灵了。” 于是大夫就走 到柜子后面去。弗兰茨先生坐起来,关掉床头柜上的灯,这时小房间里一片昏暗。接着他又开了灯,又关掉,又开灯。突然,在他们对面横街的一间亮着灯的顶楼窗 户里出现一个姑娘。这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大眼睛,黑头发,她笑着并朝这儿招手示意,弗兰茨先生也向她招手示意。小姑娘在对面鼓掌,然后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摆 在窗台上,她自己站在窗台后面。窗台上摆的尽是玩具,有乔木,灌木,有一个教堂,还有许多洋娃娃,只要用手插进洋娃娃的衣服里面,它的形态就能不断变化, 像活的一样。 小姑娘在她的窗口表演了一场真正的木偶戏!表演完毕,小姑娘鞠了一个躬。 弗兰茨先生笑了,这可是大夫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到他笑,于是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两步。这时,在小姑娘半明半暗的房间里出现了一个妇人,当她意外地发现弗兰茨先生和医生时,她惊呆了,赶紧拉上窗帘,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对不起,是我妨碍了演出!”洛里安大夫沮丧地说。弗兰茨先生躺在床上喘了会儿气,终于开口了:“我认识这个小姑娘五个星期了,纯粹是偶然,一天,我想转身到另一侧,当我抬起头时,看到了她,她就把那些洋娃娃指给我看,并开始表演起来。为我表演! “从那时开始,她每天给我表演节目,而且总是新的,感谢上帝,让我的眼睛还看得到东西。我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傍晚来临,这个时间我们用信号约好了,灯一闪,她的演出就开始。” 接下来的整个冬天,洛里安大夫每天给弗兰茨先生检查身体,每天都关切地问同一个问题:“您一定又往窗外看了吧?” 老人总是轻松地回答:“是的!”雪融化了,弗兰茨先生竟然已经能够坐在桌旁吃饭,能够自己洗澡了。3月份的时候,他可以自己走路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奇迹。 4月初的一天,弗兰茨先生惊慌失措地对洛里安大夫说:“大夫先生,大夫先生,昨天小姑娘不见了!要是她出了什么事……”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都不见小姑娘的踪影,可怜的弗兰茨先生完全失去了常态,他甚至有点旧病复发。但是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直到第八天,他对弗兰茨先生说: “请您穿好衣服,有人邀请我们。” “有人邀请?在什么地方?” “那个为你表演的小姑娘的父母亲邀请我们去吃午饭。您动作快一点,要不我们就迟到了。” 弗兰茨先生穿衣服还从来没有那么快过!洛里安大夫想搀扶他过马路,但他走得比大夫还快,老人踉踉跄跄地径直上了对面那幢房子的顶层。 大夫似乎熟悉这里的房门,他在一道门牌上写着“维德曼”的门上按了电铃。一位女士开了门,这位女士就是老人曾经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常常看到的那个,在她后面站着一位先生,当他们看到弗兰茨先生时,脸上马上泛起了笑容,一起说:“非常欢迎,亲爱的弗兰茨先生。” 看到弗兰茨先生困惑不解的样子,小姑娘的父亲解释道:“不久前,洛里安大夫拜访过我们,谈起了您的情况。” 弗兰茨突然明白了大夫的良苦用心,他感激地看着洛里安大夫,急切地问小姑娘现在在哪里? 小姑娘的父亲领着弗兰茨走过了客厅,在一道门前站住:“ 我的女儿玛利亚就在这里面,这门应该由您来推开。”弗兰茨双手颤抖着推开门,这是一间装饰得很漂亮的儿童房间,玛利亚,他的小朋友,大眼睛,黑头发,她正躺在靠窗的小床上,被子滑落下来,弗兰茨先生看到玛利亚的右腿从脚趾到膝盖绑着石膏绷带。 “太好了,您终于来了!”玛利亚兴奋地喊道。 维德曼太太说:“我的女儿6个月前患了严重的骨髓炎。她必须卧床,老是卧床。我们请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物,但是毫无用处。我们非常担心玛利亚会终身残疾。可前段时间,玛利亚的病情突然好多了,起先我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每天为您演出……上一周的检查出现了奇迹。检查表明现在她只有局部发炎,医生说很快就能康复了。” 玛利亚向弗兰茨伸出一只手,他也伸手握住了她的小手。 “您和玛利亚有一个秘密,正是您和这个秘密使她得到了健康,我们将永远感谢您!”小姑娘的父亲嗓音沙哑地说。 洛里安大夫意味深长地说:“不,有两个秘密:一个是你们之间的小秘密,还有一个是能够影响健康,能够驱赶孤单,能够创造奇迹的秘密。”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作品以质朴却饱含深情的笔调讲述了一个通过爱来挽救生命的感人故事,令人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的生命力的赞颂。 B、作品从冬天写起,既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暗示小说结局的悲剧色彩;“雪融化了”不仅推进情节发展,也暗示弗兰茨的病情出现转机。 C、小说多处运用伏笔,如开灯关灯的约定;对小姑娘的消失,洛里安大夫“对此似乎完全不当一回事”等,这些伏笔和后文的照应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D、小说设置维德曼太太这个人物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由于她始终不明白事情的底细,所以她的出场就使故事发展有了悬念,情节一波三折。 E、小说叙事时表面上看似不符合生活逻辑,其实恰恰表现了生活的规律;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冲突极为剧烈。 (2)作品中的小姑娘玛利亚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3)洛里安大夫说弗兰茨和玛利亚之间有两个秘密,这“两个秘密”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这只摇了38年的轮椅,停了 赵涵漠 史铁生总梦想自己是一个田径运动员,最好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并且跑起百米来要超过“九秒九几”。他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田径比赛,他甚至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 但因为瘫痪,这个病人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38年。2010年12月31日,在距离自己60岁生日仅仅4天的时候,因为突发脑溢血,史铁生带着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一直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男人,终于“辞职”了。 从21岁那年开始,史铁生就一直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他把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先是作为“起落架”的两条腿瘫痪了,然后像是“发动机”般的两个肾也“一起失灵”,患上了尿毒症。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来,再被输回去。经历过1000多次的针刺,手臂间肿胀的动脉和静脉就像“3条大蚯蚓”。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甚至就连喝汤时呛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 可是,在朋友们的眼里,史铁生乐观得“根本不像一个被重病缠绕的病人”。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脸愁容,恰恰相反,他“太爱笑了”,黑镜框后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的狡猾”。 当然,并非从一开始,这个病人就能笑着面对他无法摆脱的梦魇。21岁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朋友们还记得,那时,如果有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 这个年轻的病人最常去活动的地方,是离大杂院不远的地坛。每天,他都摇上还吊着用来接尿的黄色塑料瓶的轮椅,在这座荒废的园子里,“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 最终,这个古园里诞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与地坛》。这部探讨生与死、荒废与生长、绝望与希望的长篇散文,打动了无数读者,以至于作家韩少功评价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作为写作者,史铁生获得了盛名,但作为一个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的病人,他却开始失去宝贵的时间。有一年冬天,记者们围堵到他家,他不得不受着寒冷,“全副武装,到地坛去逃难”。 “陌生人总要无端夺走他写作的时间”,更何况,“他又不能像个健康人那样一走了之,他无处逃避,因此也无法选择来访者”。 因此,他自制了一张“来客须知”贴在房门上,“史铁生不接受任何记者、报告文学作者的采访;史铁生一听有人管他叫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极糟,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 可他的病情几乎未曾向好的方向转弯。年轻时那种想“抱着炸药包”与嘲笑他的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已经慢慢被磨平了。他说起自己的腿,“就像说别人一样”。就在几年前,当这个作家被问及理想的生活状态时,他笑着回答,“我希望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透析中心就在我家旁边”。那时,他每次都要为了透析花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前提还是“路上不能堵车”。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史铁生每天几乎只有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写作时,这个病人总是躺在床上,在胸前斜支起一块木板,费劲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 20万字的《病隙碎笔》,史铁生整整写了4年。算起来,他一天平均只写了136个字。而这样的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一直写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艰难的写作之后,中国文坛留下了属于史铁生的100多万字作品,也鼓励了无数的读者。 对史铁生来说,死亡从不是个遥远的话题。甚至早在上个世纪末,他就对身后事做出了安排,“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如今,在北京城东四环一个小区里,他的家门口没有摆放花圈或挽联。家人用一种宁静、镇定的声音婉拒前来采访的记者。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那个摇着轮椅的、虚弱的病人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院子里了。 但还是有人会想起他那永远不曾实现过的梦想。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史铁生最喜欢的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来到北京,特意赠送给这个“一辈子都梦想着成为田径高手”的病人一双定制跑鞋。这个体育迷担心场面尴尬,就先乐呵呵地对着偶像说:“我1997年去洛杉矶,特意去加州大学体育场(第23届奥运会的主会场),摇着轮椅转了几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这个病逝作家的肝脏,按照他的遗嘱,被捐献给了一个来自天津的病人。而十几个小时后,2011年的元旦就要来临。 生前,他曾经说过:“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也许,在这个节日里,这个病人的魂灵已经告别轮椅,微笑地飞翔着,进入了天国。 相关链接: ①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史铁生《我与地坛》) ②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予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时的颁奖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即使一直到瘫痪之后,史铁生也没有放弃成为一个田径运动员的梦想,多年之后,他 带着这个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与世长辞。 B.从21岁就被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尽管一直没有逃脱病痛的折磨,但却能够笑着面对 困扰他人生的梦靥,这种豁达连他的朋友们都钦佩不已。 C.在荒废的地坛,史铁生获得了意外的顿悟。这种对生命、宇宙的豁然开朗的理解让曾 经焦躁、冲动的史铁生获得了平静的生活。 D.就作品的数量而言,史铁生并不能算得上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但他却凭借写作成就 和人生态度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和感动。 28. .在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上,史铁生被评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请结 合全文,简要分析史铁生令人钦佩的原因。(4分) 29. .史铁生是一个“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的作家。请结合材料,分析史铁 生的生命和写作的关系。(5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看到自己的母亲加入广场舞健身大军并受益匪浅之后,她看待广场舞的视角也有了转变,并且积极地参与了广场舞健身活动。 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是近几年来文坛上难得的佳作,它选材得体而丰富,人物真实而丰满,力透纸背,光耀文坛。 ③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④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⑤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⑥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己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督查组发现,廊坊市有些部门未按要求把应急部署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环保局,环保局得到的信息仅为日常工作内容,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关联不大。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 ⑤ 会看到你, ⑥ 欣赏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或者 因为 / / 并且 B 虽然 / 除非 / / 并且 C 即使 / 除非 / 也 并且 D 即使 甚至 因为 / 也 并且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简化”是有底线的,并不是所有的生活和事务都可以被简化,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简化”的前提。 ,具有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某些人来说是必需的东西,对你来说,也许就是可以省略的。 ,“简化”之后不能让人感到极大的不适应。我们的生活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争取“稳中有变”,而不是进行剧烈的、跳跃性的转变。应该从总体来评估“简化”的效果。 ,而使另外的部分变得更加复杂。否则那不是“简化”,那是变相的“复杂化”。 (4) 某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计划在国际儿童节来临实际,举办“不离不弃 互助进步”活动, 组织同学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们,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下图是初步的活动构想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专家根据教学实践,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阅读的习惯;二是勤于动笔的习惯;三是善于思考的习惯;四是与人交流的习惯。 请根据材料,选择你体会最深的一个方面,联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B (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2. D (A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无中生有,“彻底揭露”也不对,原文“在很大程度被揭露”。C“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说法绝对,原文“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 3. B (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进行判断。如“今率三年辄补外”中“补外”就是“补以外任”的意思,所以“外”的后面停顿,排除A、C;“无人在选”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所以在“无人”前停顿;“奈何始以材武择之”中“奈何”引领后面的内容,所以在“奈何”前停顿,排除B,选择D。 5.D 填沟壑是指死亡。 6.D程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不是命令。 7.(1)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得分点:“置”“移”“寝”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得分点:“狱”“拟”“贷”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他十岁就能写文章,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及第。任吴县主簿,还未赴任,遭父丧。服丧完毕,他撰写了十论论说时事,献给朝廷,宰相汤思退对他称奇,提拔为太平州教授。孝宗继位后,提升他为著作佐郎。皇帝刚刚执政,锐意建功立业,问大昌说:“我治国没有长进,怎么办呢?”大昌回答说:“陛下勤俭超过古代帝王,自从女真与我们互相往来和好,他们知道尊重中原,不可以说没有效果。只要求贤才,纳谏言,修明政事,不必另外寻求奇方异策。”又说:“淮上筑城太多,发生紧急情况什么人可以守卫?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皇帝称赞他说得好。授予他浙东提点刑狱。适逢丰年,酒税超过了规定的数额,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调任江西转运副使,大昌说:“可以兴利除害,实行我的志向了。”适逢荒年,他拿出十多万缗钱,代交吉州、赣州、临江、南安等地折合为丝织品的夏税。六和塔寺僧认为镇伏江潮有功,请求皇上下旨把已置办的田产赏赐给他们仍旧免除赋税徭役,大昌上奏:“僧寺已经违法置办田产,又将赋税徭役移加给百姓,为什么要答应他们呢!”皇帝中止了命令。大昌代理刑部侍郎,说:“法律是用来防止犯法的,没有听说纵容罪犯是仁道。现在各方面审理案件依例打算赦免死罪,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信守法令,皇上审察可以赦免就赦免他。这样,就使法律在下面得到伸张,而仁道归于皇上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容部下殴打百姓, 大昌于是极力说“从此屯驻戍守州郡,不可以做了”! 率逢原因此被治罪削减两官。大昌多次升迁为吏部尚书,说:“担任宫廷警卫的士兵,祖宗之法不只是用来预备宫中警卫,南征北战,禁卫军都曾是先锋。现在一般三年就要补以外任,用非所长,即使有征伐之事,也没有人得到选用。为什么刚开始是选择有才略武艺的人,而到最后把他们像平常人一样地抛弃呢?希望将他们留在衙内不要派遣。” 离开京城主持泉州政务,汀州逆贼沈师作乱,戍守将领萧统领与沈师作战而死,闽部受到很大震动。漕司发檄文命令统制裴师武讨伐乱军。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大昌亲笔致信催促他说:“事情很急,如果将帅责怪你,你可以拿我的信自己辩解。”这时候,贼兵谋划攻城,先派遣间谍披上铠甲放火作为内应。正赶上师武的军队到来,又抓住了间谍,于是贼兵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退休。庆元元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文简。 (二)古诗歌阅读(11分) 8.B C (B.“褒扬了他的这种个性”于文无据。C.“指责和批评”有误,应为感叹之中有赞美。)(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3分。) 9.①对乡士的恳切忠告与规劝,希望他节制饮食,说话谨慎。乡士因狂得罪,作者希望他能谨言慎行,像“斩蛟”的周处一样诚心悔过。②对乡士的敬佩和惋惜。“做弄得、栖栖如此”写乡士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终究不合时宜。③对政治黑暗的讽刺。“想胸中、些儿块垒,酒浇不去”写出乡士心中有愤懑不平之事,虽有才华但不遇明世。 (三)名句默写(5分) 10.(1)皆若空游无所依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4分) (14分)(1)(4分) 选A 2分,C1分,E1分。B、“暗示小说结局的悲剧色彩”错。D、“始终不明白事情的底细”错。E、“冲突极为剧烈”用语夸大。 (2)(4分)①可爱单纯:她“笑着朝我挥手示意”,热情地为弗兰茨表演木偶戏,表演完毕,还不忘鞠躬致谢。②热情友善:对从不相识的甚至无法交往的孤苦老人,却用自己的表演为他送去温暖。③乐观坚强:身染重病,却依然“笑”着,并顽强地战胜疾病。(每点1分,答2点,2分,3点4分) (3)(6分)①寄寓作品主题:“能够影响健康,能够驱赶孤单,能够创造奇迹的秘密”即爱与信任。②串联文章内容:全文围绕着玛利亚偷偷为弗兰茨表演,互相鼓励的秘密展开,“秘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吸引读者兴趣:文章围绕二人的秘密,层层设悬,推进情节发展,吸引读者。(每点2分,共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1)答C.C项“顿悟”表述不恰当。顿悟本为佛教用语,指顿然破除妄念,觉悟真理。也泛指忽然领悟。史铁生是“想了好几年”因此是“渐悟”,不是“顿悟”。“获得了平静的生活”表述不恰当 (2)①顽强坚韧:数十年如一日与病魔斗争,坚持文学创作。②乐观风趣:看淡病痛和死亡,言语幽默。③淡泊宁静:成名后回避媒体,身后事安排不铺张。④善良无私:替刘易斯解除尴尬,死后捐献器官。⑤睿智深刻:思想健全而丰满,给读者启迪。 (3)①史铁生残缺的身体让他开始思考生命,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催生了他的作品。 ②史铁生病痛缠身的生命让他珍惜生命,这种对生命的珍惜让他坚持写作。 ③史铁生苦难的生命让他学会了乐观,乐观成为他作品的鲜明特征。 ④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让他睿智深刻,增加了他作品的魅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答案】C【解析】受益匪浅:有很大的收获。力透纸背:书法有力,或文章深刻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行云流水: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妙笔生花: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4.【答案】D【解析】A项单谓语与并列短语所做的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B句式杂糅,去掉“因为”;C主客倒置,应该是“陶渊明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15.【答案】D【解析】“虽然”表转折,“即使”表假设:“他们从你身边走过”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并不一定是事实,所以应选“即使”。“甚至”表递进,“或者”表选择,②空前后的分句是递进关系,所以选择“甚至”。 16.“简化”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 “简化”不能改变太多或太剧烈。 我们不能简化了某些部分 17.本次“不离不弃,互助进步”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确定活动时间,并在活动日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到达后先帮助孩子打扫卫生,再陪孩子讲故事、聊天。最后写下感想。 六、写作(60分) 18.(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