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共17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共17张ppt)

专题十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2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1 .(2017 课标全国 Ⅰ ,47)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 544 年 ,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 “ 文明 ” 象征的乐舞与歌诗 , 皆能一一点评 , 得其精髓 ; 对于各国政治现状 , 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 , 为 “ 文身断发 ” 的 “ 夷人 ” 聚居之处 , 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 , 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 , 只因要出访他国 , 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 , 徐君已死 , 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 季札说 , 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 始吾心已许之 , 岂以死倍 ( 背 ) 吾心哉 ”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 , 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 , 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 , 但季札坚拒 ,“ 弃其室而耕 ”,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 “ 贤人 ” 。 —— 据《史记》等 - 3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 “ 贤人 ” 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参考答案 (1) 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 ; 挂剑于墓 , 与儒者重 “ 信 ” 契合 ; 拒绝继承王位 , 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 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 , 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 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 4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2 .(2017 课标全国 Ⅱ ,47)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回 , 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 ,“ 一箪食 , 一瓢饮 ”, 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 , 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 , 子贡称赞他 “ 闻一知十 ”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 , 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 , 曾说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博我以文 , 约我以礼。 ”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 , 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 , 就行其道 ; 不为世所用 , 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 :“ 有颜回者好学 , 不迁怒 ,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 汉代以后 , 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 :“ 建国纬民 , 立教为本 ; 尊师崇道 , 兹典自昔 …… 释奠孔颜 , 乃其时也。 ”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 , 与孔子并称 “ 孔颜 ”, 元代被封为 “ 复圣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 5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道德品行高尚 ; 天资聪颖 , 领悟力强 ; 深谙孔子学说 , 尊师重道 ; 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 ; 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 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 ; 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 统治者的推崇 ; 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 6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3 .(2017 课标全国 Ⅲ ,46)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解放后 , 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 , 少数商人投机 , 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 , 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 , 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 即统购统销 , 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的设想 , 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 在生产计划方面 , 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 在市场方面 , 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 年春 , 陈云指出 :“ 六十年来 , 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 :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 , 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 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 7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1) 根据材料 , 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 ,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参考答案 (1) 经济思想 : 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 ,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 : 苏联的经验教训 ;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 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 , 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 ;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 8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 9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 10 - 真题再现 探规寻律 - 11 -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1 . 全面性原则 : 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 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 . 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 从纵的关系上 , 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 , 对不同阶段的同一人物作出不同评价 ; 在横的关系方面 , 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 , 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 , 评价时应考虑不同方面。 3 . 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 :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 , 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苛求古人等方面评价。 4 . 主流性原则 :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 , 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 , 不能以偏概全 , 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 12 - 5 . 适度性原则 :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 , 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 , 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 . 阶级性原则 :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 但反对贴阶级标签 , 反对苛求古人。 7 . 实践的原则 : 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 13 -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 . 特定的历史背景 : 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 , 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 , 否则 , 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 , 那就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2 . 确定评价标准 :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 , 不能感情用事 , 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 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 . 防止以偏概全 : 通常说人无完人 , 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 , 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 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4 . 克服英雄史观 : 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 , 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即树立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 的观点 , 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14 - 1 2 1 .(2017 福建宁德二模 ,46)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之推 , 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侯景之乱时 , 梁元帝自立于江陵 , 颜之推任散骑侍郎。 554 年 , 西魏破江陵 , 颜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归江南 , 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 , 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 , 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隋代周后 , 又仕于隋。终其一生 , 历仕四朝 ,“ 三为亡国之人 ”, 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 晚年 , 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 “ 述立身治家之法 , 辩正时俗之谬 ”, 教导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 , 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 , 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 , 《颜氏家训》被誉为 “ 古今家训之祖 ”, 问世以来 , 广为流布 , 经久不衰。 —— 摘编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 - 15 - 1 2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要评价颜之推。 参考答案 (1)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 ; 生于乱世 , 经历坎坷 , 阅历丰富 ; 出身士族家庭 ,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2) 颜之推一生的经历折射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的事实。他创作的《颜氏家训》开古代家训之先河 , 对重家教、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 , 对研究南北朝社会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他的棍棒教育主张应当摒弃。 - 16 - 1 2 2 .(2017 全国 Ⅰ 卷考前模拟 ,46)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于成龙 , 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 , 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 , 请于上官 , 谳实即处决 , 民安其居 , 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 , 建学宫 , 创设养济院 , 凡所当兴罢者 , 次第举行 , 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 , 前政金世德请除粮 , 未行 , 为民累。成龙复疏请 , 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 , 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 , 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 , 卒时 , 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 , 家绘像祀之。 —— 摘编自《清史稿 · 于成龙传》 材料二   ( 于成龙去世后 ) 留下了许多传奇 , 在当时就广受赞誉 ,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 , 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 , 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 , 以他的事迹为原型 , 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 , 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 摘编自《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 17 - 1 2 (1) 根据材料一 , 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于成龙勤政爱民 , 推行仁政 ; 刚正不阿 , 秉公办事 ; 清正廉洁 , 百姓爱戴 ; 注重教育。 (2) 百姓对清官的期待 ; 市民文化的普及 ; 勤政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 清朝文学艺术多样化的塑造与宣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