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A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A

‎1.中考记叙文阅读考什么——永远不改的考题 ‎    ‎ ‎    记叙文阅读看起来题型众多,但怎样考也离不开三个词,六个字。过去的典籍称谓是:义理、考据、辞章;现在的称谓叫形式、内容、效果。‎ ‎    形式,是指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包括——词性、词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构成形式、句式、修辞、过渡、表达方式、描写角度、描写方法、文体、人称、线索、记叙文六要素、记叙顺序、叙事方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等。‎ ‎    内容,是指语言以词、句子、段落、篇章形式存在,客观上传递出来的信息。它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直接传递的表面信息;二是透过表面,简单分析能够推理出来的隐含信息;三是,联系其他词语、具体语境和其他段落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表达重点或倾向;四是,分析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终极写作目的。‎ ‎    例如,她站在那里,像一株盛开的牡丹。‎ ‎    第一层含义:这句话描绘的是她的外貌,或者说她的仪态给人的感受。——表面写了什么;‎ ‎    第二层含义:这句话表现她外貌的美丽、仪态给人端庄、典雅感受。——直接表现什么;‎ ‎    第三层含义:如果其他段落写了她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联系起来看就可看出,作者这样表达,是为了表达“她”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人,作者以外在美表现其内在灵魂和精神世界的美。——深层次表现了什么:‎ ‎    第四层含义: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和优秀品质的赞美之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   效果,是指我们用语言传递信息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形式,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对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形式一旦确定,效果就已经确定。形式和效果是一一对应的。‎ ‎    例如,下面三句话,同样是说一个人长得肥胖,选择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效果截然不同 ‎    1、他长得胖。直接记叙,只对他的形体做了简单的概括,语言平淡,表现力不强。‎ ‎    2、肥胖——是他最突出的特点。这句话选择了前置倒装句式,加重了“肥胖”二字的语气,对他的形体特征进行了有效强调,给人深刻的印象。‎ ‎    3、他往那一站,如果是黑天,你会误认为那里放了一口腌菜的大缸。作者选择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夸张这种修辞方法,不禁带来了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突出了他形体过于矮小、肥胖、蠢笨的特点,同时把自己的厌恶之情,也融进描写之中。‎ ‎    那么考试为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题型呢?‎ ‎    一是:可以单独设题。例如:可以让您单独形式判定,也可以单独理解词义、句意、段意,还可以单独让您表述某种形式带来的效果,这是最简单的阅读试题。因为形式多样,不同的形式有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效果也多样,自然题型就千变万化。‎ ‎    二是:可以综合设题。任何一种形式,都能和内容联系起来;任何一种形式,都能和效果联系起来;形式、内容、效果三方面又可全部联系起来,这样题型就更加复杂多变。联系的方面越越多,题型就变化更多,学生就感觉更难。‎ ‎     其实,全国各地每年的中考题只存在形式的不同,本质是完全一样的。题型的千变万化离不开三个词——形式、内容、效果。只要我们能准确判定考纲种规定必须掌握的语言表达形式,熟练把握不同的形式带来的效果,能从四个层面理解语言传递的信息,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55‎ ‎2.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型一把抓 一、针对标题出题 ‎1、作者“********”为标题,有何好处(有何用意、有何目的)?‎ ‎2、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3、把标题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4、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个标题。‎ 二、针对文章开头出题 ‎5、作者以写景开头,有何好处?‎ ‎6、作者以议论开头有何好处?‎ ‎7、作者引入故事(或诗歌,歌词、童谣等等)开头,有何好处?‎ ‎8、作者先写某某内容,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好处(有何目的或用意)‎ ‎9、文章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10、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是什么?‎ 三、针对文章主体部分出题 ‎(一)针对词语 ‎11、如何理解某词的含义;‎ ‎12、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3、加点词换成另一个词行不行,为什么?‎ ‎14、加点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15、文中与加点词相呼应的词或句子是什么?‎ ‎16、文中某几个词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17、括号内有几个词,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8、某个集合名词、代词、代词短语、喻体名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针对句子 ‎19、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深刻含义?‎ ‎20、赏析某句话(加批注、某句话在表达上的好处);‎ ‎21、与文中某个句子相呼应(照应)的词语或句子是什么?‎ ‎22、把文中的某个句子,换成“********”形式,好不好,为什么?‎ ‎23、某个句子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总启句、总结句、主旨句)‎ 55‎ ‎24、某句话的结构作用。‎ ‎25、某句话的描写角度及其作用。‎ ‎26、某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7、某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8、某句话运用的句式及其作用 ‎29、某句话运用某个特定的标点及其作用(问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三)针对段落 ‎30、文中写景段的作用;‎ ‎31、文中通过回忆或联想引进的内容有何作用;‎ ‎32、文中写中心人物以外的(某人、某物、某环境或景物)有何作用(是否多余);‎ ‎33、概括段意。‎ ‎34、给某段文字分层;‎ ‎35、某段文字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6、某段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某段;文中写某部分是否多余,为什么?)‎ ‎37、某段的结构作用;‎ ‎38、与这段文字相呼应(照应)的句子或词是什么?‎ ‎39、某段和另一段或另几段的顺序能够颠倒,为什么?‎ ‎40、指出本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四)针对整篇文章 ‎4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2、指出中心事件的6要素;‎ ‎43、概述中心事件;‎ ‎44、概括本文的主旨(中心思想、中心、主题、大意);‎ ‎45、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6、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及其作用;‎ ‎47、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48、指出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及其作用;‎ ‎49、指出这篇文章运用的人称及其好处;‎ ‎50、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捋顺文章写作脉络;‎ ‎5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55‎ 四、针对文章结尾出题 ‎52、文章结尾的作用;‎ ‎53、文章结尾对表达主体的作用;‎ ‎54、文章以问号或省略号结尾的作用;‎ ‎55、文章以写景结尾的作用;‎ ‎56、文章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作用(好处);‎ 五、额外主观性试题 ‎57、模仿文中某个段落,写一段文字——仿写;‎ ‎58、根据文章故事情节,展开联想,将某个概括描写句,转化为具体描写——扩写 ‎59、根据文章内容,续写某个故事情节——续写;‎ ‎60、读完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字数限制)——写短小读后感 ‎61、这段文字描写庐山,引用了李白的诗歌,你还能写出哪位诗人哪句诗歌是描绘庐山的?‎ ‎3.两个词教你学会事件概括方法 ‎ ‎ 概括和概述截然不同,概括是高度浓缩,是压缩饼干;概述是剔除血肉,只留事件的脉络。我这里讲的是如何——概括一件事——不是如何概述一件事。‎ ‎ 概括一件事的方法是:谁 + 干什么 ‎ 一、“谁”如何判定 ‎ 一篇文章中总有很多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小说叫主人公)、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又分为: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线索人物、侧面人物。那么到底“哪一个”有资格扮演这个角色呢?只有主要人物才能扮演这个角色。那么众多人物头上都没有一个标签,如何判定谁是主要人物呢?‎ ‎ 方法:‎ ‎ 1、这个(几个)人贯穿故事始终,从故事开始,到故事结束,他(或他们几个)始终没退场。‎ ‎ 2、主要事件都是他(或他们)做的 ‎ ‎ 3、全文赞美也好、批判也罢,他(或他们)始终是作者表现的核心 ‎ 《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神仙林林总总,但始终没退场的、主要事件都是他们做的、作者赞美的核心人物,只有唐僧师徒四人。 ‎ ‎ 二、“干什么”如何定义 ‎ ‎ 方法:‎ ‎ ‎ 55‎ ‎ 主要人物确定后,要从宏观上定义他(或他们)做了什么,不能概括他们做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三打白骨精、身陷盘丝洞、招亲女儿国、偷吃人参果等诸多情节,但这些都是故事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整体看就是——西天取经。‎ ‎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就将一本厚厚的《西游记》概括成一句话: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 三、小结 概括一件事,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准确判定主要人物;二是整体概括事件。抓住这两点,事件的概括难题就会迎刃 ‎4.着眼三个“二”,看穿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讲解 ‎ 归纳记叙文标题的作用,要从6个方面入手:‎ ‎ 记忆口诀是:2“内容”+ 2“方法”+ 2“六”。‎ ‎ 曾老师原创:着眼三个“二”,看穿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一) 2“内容”‎ ‎(1)看文章标题——是否概括记叙文的表象内容(表面内容)?‎ ‎ 典型例子:写景的——《春》——标题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写事的——《上甘岭战斗》——标题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看标题是——否点明这篇记叙文的本质内容——即文章的主题 ‎ ‎ 说明:记叙文的主题表现为四个类型:情感类、哲理类、精神品质类、生活情趣类,有的记叙文,从标题就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 ‎ 典型例子:情感类——《大爱无疆》——点明文章的主题;‎ ‎ ‚哲理类——《细节升华质量)——点明文章主题;‎ ‎ ③精神品质类——《奉献》——点明文章主题;‎ ‎ ④情趣类——《钓之乐》、《童趣》—— 点明文章主题。‎ ‎ ‎ ‎ (二)2方法 ‎ (3)看文章标题——是否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对于表达题目要表达的含义有何作用。‎ ‎ 例如:《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运用比喻,将生活中的往事 ‎ 比作心海浪花,生动形象。‎ ‎ (4)看文章标题——是否运用某种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对作 ‎ 者要表达的内容有和作用 ‎ ‎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 ‎ 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 55‎ ‎ 《红与黑》——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以红——正义反衬 ‎ 黑——邪恶,突出资本社会人的邪恶、伪 ‎ 善、奸诈。‎ ‎ (三)2“六” ‎ ‎ (5)看文章的标题——交代了六要素中的哪几个要素 ‎ 例如:《一个难忘的黄昏》——交代了时间发生的时间;‎ ‎ 《列宁在1918》——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 ‎ 时间;‎ ‎ (6)看文章标题——是否点明了六类线索中的某种写作线索。‎ ‎ 说明:文章的线索分为六类:人、事、物、时、空、情。有的文章,在 标题的选择上,直接用线索做标题。‎ ‎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物——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 ‎ 《我爱我的家乡》——情感——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 ‎ (“爱”既是主题,又是线索)‎ ‎ 总结:任何一个标题,只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过筛子”式的思考,有一点,答一点,答案肯定是完整的。‎ ‎5.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有哪些作用或好处 ‎ 耳能听、鼻能闻、眼能看、嘴能吃喝说——记叙文的每个段落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人体器官一样,有它的基本功能。‎ ‎ ‎ 一、记叙文开头的基本功能 记叙文最常见的开头也有其基本功能,只要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写过一般记叙文(狭义上的记叙文)的人,就知道开头的三个基本功能:‎ ‎1.开头首先要点题——题目里面的关键词语,要在开头段提到,“点题”这个“题”是指“标题”,而不是主题,开篇不点题,对新手而言,就常常会跑题;‎ ‎2.其次,开篇要总起下文——文章开头对一篇文章的整体写作而言,仅仅是开了个头,真正要写好的核心内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体。文章开头要把下面主体内容引出来——即总起下文,这是开头第二个作用。‎ ‎3.最后,文章开头要与结尾呼应,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和严谨。没有头、没有尾的文章结构是不完整的——写开头首先保证结构完整,同时,与结尾呼应,就像用一根无形的线,把首位链接起来,让我们感到文章的整体结构更结实——这就是为什么说呼应能够使文章结构严谨的原因。严谨其实在这个语境中就是“结实”的意思,之所以不说“结实”而说“严谨”,是因为文章结构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 ‎ ‎    二、记叙文开头的艺术表现功能 55‎ ‎    在基本功能之上,想把一篇文章写好的作者还要考虑为开头添加以下功能——‎ ‎     1、如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     常见开头类型是:‎ ‎    (1)以内容、语言形式的新颖来实现——人有猎奇心理,内容全新、形式新颖的开头,自然会引起读者关注。例如开头写的内容大家都没见过或很少见过,例如以诗歌、歌词等语言形式开头。‎ ‎(2)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人喜欢被“吊胃口”,作者常常采用:‎ a、运用提问的方式开头.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人愿意撒谎来开头;‎ b、运用倒叙开头——讲事件的结果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和结果放到开头来写。‎ c、运用对比,凸显“这一个”非常反常的悬念方式开头——我每天回家,家里总是铁将军把门,今天刚上二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将“每天”的正常情况和今天的情况进行对比,为人设置的悬念是——今天我家怎么了?‎ ‎     2、如何突出主题 ‎    文章开头突出主题,最基本的形式是:运用抒情、议论开头,在确保文章开头点题、总起下文、与结尾呼应——三个基本功能过程中,将主题捎带着阐发出来——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将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词、关键短语点明了。‎ ‎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的开头 ‎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    红色文字就直接点明了本篇文章的主题。‎ ‎     3、能不能运用写景开头这种形式,增强文章表现上的艺术性,增强表现力 ‎    a、借助写景,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运用正衬或反衬,塑造任务形象,突出主题;‎ ‎    b、借助写景,交代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    c、借助写景,渲染气氛,表达作者的某种心理、情绪或情感;‎ ‎    d、借助写景,借物喻人,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主题;‎ ‎    e、借助写景,为下文的某个情节的发生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    ‎ ‎    三、课堂总结 ‎    分析一篇文章开头的作用,只要您逐条分析了开头的三个基本功能、三个添加功能,有哪项,就把哪项答出来,答案就肯定没问题,这就是记叙文文章开头的作用(作者写作用意、目的、好处)题型的答题方法。‎ ‎    强调:添加功能中的第3点,答题时,要把a、b、c、d、e具体属于哪一种,结合开头内容答出来,不能仅仅答增强文章表现上的艺术性,增强表现力。‎ ‎ ‎ 55‎ ‎ 6.叙事性记叙文中写景段作用的分析 ‎ ‎ 在叙事性记叙文中,同样是景物描写段落,其作用是不同的,分析写景段的作用,要结合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具体判断一篇文章中,某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常常要从一下一个方面来分析:‎ ‎ 一.作者是否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 ‎ 雪下了一天一夜。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到处都压着厚厚的白雪,整个大地再也看不到另外一种杂色。尖利的风掠过僵硬的枝头,划出刺耳的风哨。‎ ‎ 父亲捆扎好自己的打猎行头,向大山深处奔去。‎ ‎ 显然,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交代事件——父亲打猎,发生的环境。‎ ‎ 二.作者是否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 ‎ 夕阳掠过深黛色的山岗,将最后一抹余晖,平铺在和平广场上。上好的天气,诱人的景象,吸引着一群又一群吃过饭的人们,来到这里。‎ ‎ 一位年轻的母亲,搀扶着自己得了小儿麻癖症的女儿,沿着广场边上的林荫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显然交代了母女两个搀扶着前行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三.作者是否为了渲染某种气氛,表达人物的某种心理、情感或心绪?‎ 操场上,锦旗猎猎,看台上,鼓声隆隆,天空中,几十个硕大彩气球,牵扯着鲜红的标语,迎风招展。‎ ‎ 大连第36中学24届田径运动大会开始了!‎ ‎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就是为了渲染大会热烈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兴奋的心情。‎ ‎ 四.作者是否借助事物的某方面特征,借物喻人,塑造人物形象,赞美人的某种心灵、精神或品质?‎ ‎ 雪,洁白的雪,在空中无声无息的飘落。‎ ‎ 王小慧,像平常一样,提着水桶向孤寡老人王大妈的家中走去.......‎ ‎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作者借助雪的洁白,以雪喻人,塑造了小姑娘王小慧的形象,赞美了她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纯洁的心灵。‎ ‎ 五.作者是否借助景物描写,为下文某个故事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条件上的准备——做铺垫?‎ ‎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海在远处娴静得像个睡熟了的孩子。‎ ‎ 他抓起鱼竿,准备一展自己的钓技.‎ ‎ 好天气,是下文钓鱼必备的条件,如果波涛汹涌,恶浪滔天,是不能钓鱼的。所以前面的景物描写就是在为下文钓鱼做铺垫。‎ ‎ 六.作者是否借助景物的美好,正面烘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美好?‎ ‎ 碧绿的草坪,画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起伏着向远处延伸。一条白色大理石铺成的甬路,蜿蜒着穿过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绿色,宛如江南的秀美的九曲桥。‎ ‎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蹲在地上,用一双粉嫩的小手,捏住一把雪亮的铲刀,慢慢的将凝固在大理石上的泡泡糖残渣清理干净。‎ 55‎ ‎ 作者在前面将景物刻画得如此之美,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景物之美为正衬,突出小孩的灵魂之美。‎ ‎ 七.作者是否借助景物描写,突出环境的恶劣,以环境反衬人物,突出人物的某种品质?‎ ‎ 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天宇,接着便是一个巨大的响雷。大雨倾盆而下,只一瞬间,地上便泥泞得举步维艰。‎ ‎ 雷锋抱起孩子,用雨衣将孩子遮了个严严实实,毅然地踏上了风雨路。‎ ‎ 第一段作者着重表现雨大、路滑,突出环境的恶劣,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 ‎ 八.作者是否借助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 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噼噼啪啪的下起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仍没有停歇的意思。‎ ‎ 李妈妈,望了望天,叹息了一生,抓起一把伞,向儿子的学校急急地奔去......‎ ‎ 前面,作者描写雨景,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母亲给儿子送伞做铺垫,不下雨,就不会出现母亲送伞的情节。‎ ‎ 九.作者是否借助景物描写,暗示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发展方向?‎ ‎ 在电影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乌云慢慢压上来,一轮明月迅速被掩埋。这样的景象我们一看到,就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将向恶性发展,故事情节将产生巨大的转折。‎ ‎ 这里的环境描写,作用就是暗示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 ‎ 十.作者是否借助环境描写,映射社会?‎ ‎ 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开篇是这样写的——“夜。”‎ ‎ 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描写,作者表面写自然之夜,实际借自然之夜的黑暗,表现当时社会的黑暗,把自然景观当作社会的影子来写,指桑骂槐,这种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影射社会,突出社会的黑暗。‎ ‎ 总结强调:任何一段环境描写,都不可能仅有以上十个方面中某一种作用,很多时候,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多个方面的,答题时要逐一考虑。‎ 例如,前面讲的第四种类型时举的例子,其突出了作用是:借助雪的洁白,以雪喻人,塑造了小姑娘王小慧的形象,赞美了她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纯洁的心灵。但同时还有辅助作用:也交代了事件发生的环境,如果下文写小姑娘帮助老大娘扫雪,则又多了一个作用——为下文“扫雪”最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回答这个问题,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具体内容,逐条分析,切忌只答一条,抛开其他。‎ ‎7.:如何理解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 不是每篇记叙文,都能出这样的考题。例如《我的母亲》、《故乡的秋天》、《同桌》等,出题者绝不会让你回答标题的含义。一篇文章能出这样的命题,文章标题可定具备特殊性。‎ 第一种,标题只用了一个词或短语,表意不完整,无法从字面上理解作者这个标题到底什么意思。‎ 55‎ 解决方法: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必要的句子成分,把语意说明白,说完整。例如《断剑》,就是:建国之初,我们研究的原子武器在即将成功时,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窃取,导致即将升天的护国仗剑——原子弹发射中途搁浅。‎ 第二种,标题运用某种修辞方法,以形象的表象内容,遮掩本质要表达的含义。‎ 解决方法:去掉修辞,用平实的语言,把作者要表达的含义说出来。例如《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标题的含义就是——记忆深处一件难忘的往事。‎ 第三种,题目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词语的含义发生转变,和原来完全不一样。‎ 解决方法:先将标题句子成分补充完整,然后用这些词的语境义替换原词。例如刘心武写的《偷父》。读完文章后发现,文中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流浪孩子自己的父亲死了,到“我”家偷一幅画,画面上的人非常像他的父亲,题目中的“父”的含义变成了“一幅人物形象像父亲的画”。所以标题的含义就是:一位流浪儿到“我”的家里偷一幅人物形象像父亲的画。‎ ‎ 第四种,题目中的词义彼此逻辑矛盾。‎ 解决方法:指出矛盾双方表达的着眼点。例如《温暖的寒冬》,既为“寒冬”,何来“温暖”,既然已经定性为“温暖”,又怎能说是“寒冬”。读罢全文,我们会发现,温暖是从内心感受的角度来说的。文中主人公父母双亡,得到邻居无微不至的呵护,内心是温暖的,而“寒冬”是从季节温度和父母死亡带给孩子的感受来写的,所以标题的含义是:父母去世的季节是个寒冷的冬季,亲人的双双离去让孩子的内心感受比自然界的冬天还冷,而邻居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的内心又如春天般的温暖。‎ 值得强调的是,有的文章标题是以上某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的综合,要针对多个角度,采用多个方法来综合回答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再者,有时文章的标题还隐含着作者要强调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或赞美或批判某种品质;或表达某种情趣和追求),也要答出来。例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标题强调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钦佩之情。‎ ‎8.“为下文做铺垫”说法纯粹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 铺垫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生、发展需要,在行文靠前的部分,合理夹带某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后面某个情节的发生发展做好条件预设,让读者感觉后面发生的情节,条件充分,水到渠成,很自然,不突兀。‎ 55‎ ‎ ‎ ‎ 例如:根据写作提纲的预设,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要写“妈妈送伞”这一情节,前面如果不事前交代或暗示这两个条件:1.我没带伞;2.天阴沉沉的,或中途下雨;后面妈妈送伞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发生。‎ ‎ 例二:根据写作提纲的预设,作者在记述一次春游的过程中,后面要写“钓鱼比赛”这个情节,作者如果不在叙事的前面交代去春游的地点临水,不带好渔具,后面的钓鱼情节根本无法自然展开。‎ ‎ 而这两个例子中特定段落的作用应该归纳为:例一中描写“天气阴暗,我没有带伞”是为下文“妈妈给我送雨伞”这个情节做铺垫的。例二中交代“去春游的地点临水,带着渔具”是为下文“开展钓鱼比赛”做铺垫的。‎ ‎ 为下文做铺垫的概念太大,“下文”就是下面所有的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段落,能为下文所有的情节做铺垫的。前面写“乌云密布”,后面写“地上到处都是垃圾”,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谁又为谁做铺垫呢?‎ ‎ 曾经读过一篇史海钩沉类的小文章,是关于王尔烈的。江南才子不服北方“名师”,质疑王尔烈到底有多少才华,王尔烈戏称: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有人把这种写法也称为前三句为最后一句做铺垫,更是可笑之极!这很明显是一种以对比为基本形式,整体运用正衬的写法,一级衬托一级,突出自我文学造诣高!还有的人把这种方法命名为“蓄势”,我找了诸多理论文献,也没发现还有这种手法,显然是一种造词行为!‎ ‎ 知识就是知识,来不得半点自以为是!‎ ‎ 其实,铺垫很好理解,问题是很多老师不理解,造成学生的理解误区。同时,又因为很多“伪专家”为了标新立异,信口胡说,导致“学术名词”越来越多,混淆了很多概念,扰乱了学术市场,这些人应该尽早铲除!‎ ‎ 对老师而言,很多教育管理者过多地强调教法,其实最基础的还是专业知识是否精通!教法越好,专业基础错误百出,造成的危害更大!‎ ‎ ‎ ‎8.如何化解“理解记叙文中某句话的深刻含义”这一难题 ‎ ‎ 在记叙文阅读题型中,理解某句话的深刻含义,一直是很多省市地区必考的题型,也是很多学生和教师感觉无从下手,无奈中只好跟着感觉走来答题的一种题型。那么这种题型到底有没有解题规律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一讲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破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明白,命题虽然指向“深刻含义”,其实理解起来一直是从最浅层意义开始的。所谓的“深刻意义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句子最表层的含义;二是透过表层能直接分析出来的语句表意倾向;第三是横向联系语境,分析出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间接要表达的“真意”;四是揭示作者写这句话的写作目的——即要为表达什么主题服务。‎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分为四步:‎ 第一步,概括这句话直接表达的表面内容是什么 表达方式是记叙,就是回答这句话“记叙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描写,就是回答这句话“描写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议论,就是回答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或者“阐述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说明,就是回答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55‎ 答案中的“什么”要既要指明“具体的对象”,又要指出语言表达指向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例如: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这句话描绘了老人的外貌。‎ 第二步,抓住表达核心,分析作者的直接表意倾向 还以上面的句子为例: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90多岁了”突出“老人年龄大”,“鹤发童颜”突出“老人身体健康,容光焕发,内心愉悦”。‎ 在概括表意倾向的时候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表现人物的何种心理、情绪、心态。只要涉及,就要全部揭示出来。‎ 同时在概括事物特点时,要兼顾正面和侧面,不能只见正面,不见侧面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主要突出的是小草的生命力旺盛,同时也突出了泥土的坚硬,(反衬小草的生命力旺盛),不能只见小草,不见泥土。‎ 第三步,结合语境,横向联系,分析作者间接要表达的“真意”‎ 例如《巴黎圣母院》中干预红衣主教的描述——相貌堂堂,衣着高贵得体,和他的丑恶行为联系起来,我们就会一下子明白,作者刻画他的相貌衣着,突出这种外在之美,真意在于反衬表现其内心的肮脏、丑恶。‎ 第四步,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 作者写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为两个目的服务,一是结构,二是主题,因此分析前三个点的时候,要立足文章本身刻画的对象,而最后一点,要分析作者究竟要通过刻画、描写这个对象达到自己怎样的写作目的——是要书法某种情感,还是要揭示某个道理,是要赞美或批判某个人物的某种品质,还是要表达某种情趣追求。‎ 例如朱自清写《春》最后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这句话直接描写的是春天给人的印象和感受,突出的是春天色彩之美、活力之美,抒发的是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横向联系没有产生“真意”。‎ 回答这个问题,要按照这样四个步骤层层深入地加以分析,才能把问题答得全面、具体、深刻。‎ 值得额外强调的是,在理解一句话的表面含义的时候,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子,在这里将他们归类讲解,一一给出具体的破解方法。‎ 一是修辞类的句子——在解决表面含义的时候,要脱去修辞的外衣,把它变成平实的语言。‎ 例如:她站在那里,像一株盛开的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它变成平实的句子就是——她长得很漂亮!‎ 二是矛盾类的句子——分别指出相互矛盾的点,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 例如: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近切,又是那样的茫远。句子中“近切”和“茫远”对立统一,分别指出描写的着眼点,加入原句子,表面含义就好理解了——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清晰,让人感觉它是那样的近切,而声音又是那样的小,感觉又是那样的遥远.‎ 三是蕴含话外意的句子——将字面表达的含义和话外带出的含义都表达出来,字面意解说在前,话外带出来的隐形含义解说在后。‎ 例如:该来的人怎么还不来?含义是该来的没有来,不该来的却来了!‎ 55‎ 四是运用虚实转换的句子——将不能通俗理解的“实”的内容换为“虚”的内容,将无法通俗理解的“虚”的内容,转化为具体有形的“实”的内容。虚实转换是唯一的方法 例如: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那位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就一直伴随着我。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影响含义通俗理解的三个“实”的对象,其中有两个人——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和一个具体的动作——伴随。试想,这两个人物都是中世纪的人物,能“伴随”我吗?显然这两个“实”的人代表着两种“虚”的抽象的品质,一是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一是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而“伴随”这个“实”的、有形的动作,指的是虚的无形的“影响”。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唐吉柯德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胖仆人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就一直影响着我。‎ 这四种类型的特殊句子,是横在我们解决某句话的深刻含义过程中,第一步常常要面临的问题,掌握了这四种对应技巧。第一步的难点就破解了,整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 ‎9. 如何赏析一个句子(或者给某个句子加批注)‎ ‎ ‎ ‎    句子赏析和加批注是同一个题型,答题方法也完全一样。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    一、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 ‎    姚鼐的桐城派明确提出好文章要兼备“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表达一种思想情感,用哪种方式能够表达得恰到好处,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辞章”。它包括人称、线索、结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描写角度、写作手法、修辞方法、句式等等多种形式。‎ ‎    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 ‎    (一)写作手法的判定 ‎     1.16种写作手法的记忆 ‎        7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 ‎        4“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       4“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       1“聚焦”:以小见大。‎ ‎     2.16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 ‎     (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 ‎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常见的形式有:‎ ‎     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 ‎     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 55‎ ‎     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然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 ‎     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    【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 ‎    【运用对比的好处】 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B、以事物的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 ‎   【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先×”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 ‎    【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 ‎    【运用渲染气氛的好处】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情绪。‎ ‎    (7)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为了凸显核心人物的形象和品质,以其他人、物、环境或景物、影响主要人物的条件和因素,为背景,通过背景来表现核心事物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乐衬悲、以恶劣的条件衬美好的行为,为正衬,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为正衬。‎ ‎     【运用衬托的好处】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地深化主题。‎ ‎    (8)借景抒情——同样一个白色的窗帘,在心情愉悦者的眼里,它是洁白无暇的;在心情抑郁、烦躁、悲伤者的眼里,它是苍白、晦暗的;在心情平静者的眼里,它是白色的。不同的心情下,人对同一物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反过来,用笔把一个场景中各种事物给人的感受描绘出来,也可以折射人的心情。人们发现了这种规律后,就把这种规律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就是借景抒情。‎ ‎    【运用借景抒情的好处】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55‎ ‎    (9)借物喻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单一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抽象,性格、精神、品质缺乏形象性,表现手段单一,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形象,作者常常根据人物的各种本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例如一个孩子内心非常纯洁,不写孩子,而写洁白的雪花,以雪花之小对应孩子年龄、身形之小;以雪花轻灵、跃动对应孩子的天真活泼;以雪的洁白无暇来对应孩子纤尘不染的圣洁圣洁心灵。作者写雪花,醉翁之意不再雪,而在孩子。文章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全篇写物,具体要表现的人物并不出场;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对物的描绘穿插在叙事之中。‎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艺术,曲径通幽;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形神兼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品位余地。‎ ‎   (10)借物咏怀——就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抓住事物触动自己神经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思想感受的方式艺术委婉;感受借助事物形象表达得更具体、形象、细腻;物象和思想互为印证,使这种思想感受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    (11)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的独特特征、特点,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例如想表达自己要做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阔的人,就去刻画空间开阔的事物,如果想表达自己想做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就去描绘幅员辽阔的事物,以空间之大表达心胸之大,以视野之广阔,表达目光之长远。‎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    (1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画面中有的事物是动的,有的是静止的,二者共同构成富有生气的意境。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鸣叫的黄鹂、扶摇直上的白鹭为动,纤纤垂柳、一碧青天为静。二是以动写静,就是事物本来是不动的,但在作者的笔下,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让它在笔下动起来,活起来。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作者的笔下用动的“舞”和“驰”去描绘不动的群山和高原。三是以静写动——就是用静态去描绘本来是动态的东西。例如:远望那片海,就像一块蓝的不见一丝杂色的宝石。用宝石这一景物来刻画本来动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行文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    (13)虚实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但刻画眼前有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以眼前有的事物为触发点,引入联想、形象、展望的虚的——眼前不存在的内容。例如朱自清在描绘“春花图”的时候,先写各种鲜花的现实状态,后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现事物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细腻形象;更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事物的特点;为作者增加更多回味的空间。‎ ‎    (14)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先刻画事物整体——铺开一个面,然后细致刻画这个事物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局部细节——聚焦一个或几个点;二是先立足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改写人物的行为常态,然后着眼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刻画在这个时间点上,某人或某物的具体表现。‎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点面相互印证,突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可以立体构建人物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1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刻画正面人或事物——要表现谁(什么)就直接刻画谁(什么),然后将笔从直接刻画的主要人或物的身上移开,去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人、物、环境、条件,借助周围可借助的因素来凸显核心人或事物的形象。‎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描写角度灵活多样;正面人或事物形象突出;语言变化多姿;情节缓急张弛有致。‎ 55‎ ‎    (16)以小见大——借助小事,表现大节、大义;或者借助局部,表现事物的整体状态或性质。‎ ‎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凸显选材的艺术性;凸显作者看问题的敏锐性、深刻性;用笔事半功倍。‎ ‎    (二)表达方式的判定 ‎     1.表达方式的记忆 ‎     利用问题记忆法记忆:人从出生到上高中,先后接触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四种文体,对应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     2.5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好处 ‎     (1)记叙:简单记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不注重人或事物的形貌、状态、特征、特点。‎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记述过程简洁明快 ‎     (2)说明:抓住某个对象及其最突出的特征特点,向读者做以介绍说明,其目的一是解说,让人理解明白;二是传承文化。‎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    (3)议论——一共有5种形式:一是概括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二是剖析行为、现象的本质;三是推理;四是归纳总结。五是号召、警示。‎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定辨别功能。‎ ‎    (4)描写——依托事件的发展进程,着重刻画人和事物的外在形貌、状态、特征。‎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    (5)抒情——直接表达人对人或对其他事物的爱、憎等情感。‎ ‎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感情饱满、感人。‎ ‎    (三)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 ‎    1.描写人物方法的记忆 ‎    采用情境记忆法——设定这样一个情景:一个陌生的老师进教室给学生讲课。老师一进门,学生看到老师长什么样——外貌描写;老师上讲台——动作描写;开始讲课——语言描写;脸上伴随表情——神态描写;支持这一切的是大家看不到的老师的心理——心理描写。‎ ‎    2.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 ‎    这个判定总体上不是很难,但个别的疑难点,学生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定。‎ ‎    (1)外貌描写:不仅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还包括人的装饰物、携带物。‎ ‎    (2)动作描写:心理动词,按心理描写来定性,不算动作描写。‎ ‎    (3)语言描写:说出来的话才是语言描写,哪管是自言自语也算,但心理盘算的语言,按心理描写定性。‎ 55‎ ‎    (4)神态描写:能看到的是神态,看不到的是心理。如“他犹豫了一下”,这个语境中的“犹豫”是神态描写,因为我无法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是从神态上刻画的。而“我犹豫了一下”,这个“犹豫”就是心理描写,因为我看不到自己的神态,又不可能自己拿镜子照一照,看一看。‎ ‎    (5)心理描写:心理动作、心理语言同属于心理描写。‎ ‎    【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因为无论哪种描写方法,都属于描写,因而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运用的好处就是五种描写人物方法带来的好处——生动形象具体。‎ ‎    (四)修辞方法的判定 ‎     1.修辞方法的记忆 ‎     口诀法:常见四、二“反”、二“问”、成双对、借顶针——共12种。‎ ‎     常见四: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二“反”:反复、反语;二“问”:设问、反问;成双对:双关、对偶;借顶针:借代、顶针。‎ ‎     2.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     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增强幽默或讽刺意味;排比——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或节奏感、增强语势、全方位刻画事物、便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反复:强调或突出.....,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反语:加重语气,突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反问、设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双关:一语双关,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含蓄性和深刻性,句子内涵丰富;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公正,读起来朗朗上口;借代:表达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或特点;顶针:形式粘连,句式整齐,读起来赋予音乐美,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     二、一句话内容的分析 ‎    分析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往往要从四个层面来分析:‎ ‎    (一)概括这句话的表象内容——主要看这句话描述的对象,以及这句话描述了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     例如,欧阳春今年已经98岁了,但目光炯炯,鹤发童颜。这句话描绘的对象是“欧阳春”,具体描绘的是他的“年龄”和“精神状态”。‎ ‎     因此我们说这句话的最表层含义是——描绘欧阳春的年龄和精神状态。‎ ‎    (二)分析描绘的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哪种心理,或突出了人和物的哪些特点 ‎     在年龄方面,描写的具体内容是“98岁”,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大;在精神状态方面描写的具体内容是“目光炯炯,鹤发童颜”,突出的是精神十足;可以分析出来人物的心态是——愉悦乐观。‎ ‎    因此我们说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是:表现了老人愉悦乐观的心态,突出了他年龄大、但精神状态特别好的特点。‎ ‎    (三)横向联系句子以外的内容,看作者是否存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真意所在 ‎    如果下文,写老人偷盗。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出来,作者运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反衬写法,目的不再扬,而在抑,要把这种真意表达出来 ‎    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以老人年事已高、精神健旺来反衬老人的偷盗行为,突出其品行的恶劣。‎ ‎    (四)最后分析作者如此刻画这位老人,其最根本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     1.是否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     2.是否为了揭示某个道理?‎ ‎     3.是否为了赞美人物或揭露人物的某种精神本质?‎ 55‎ ‎     4.是否为了表达某种生活情趣?‎ ‎     三、综合语言表达形式 ‎     以上从形式、内容、效果三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欣赏某句话,或为某句话如何做批注。综合起来表达就是:‎ ‎    这句话运用了 哪些形式,  描绘了                          ,表现了人物的             心理,突出了  哪些人或物的  什么特点  。(加上真意内容)+主题(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效果。‎ ‎    欣赏范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这两句诗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以描写为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将“高原”比作比作“奔跑的蜡像”,描绘了雪后群山和高原的状态以及给人的独特感受,突出了山势连绵起伏、雪色洁白、高原厚重辽阔、富有动感的特点,整体突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报复。句式工整对仗整齐,富有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技法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文采飞扬。(红颜色为形式、绿颜色为内容、蓝颜色为效果)‎ ‎    ‎ ‎10. 如何概括记叙文的主题(指广义的记叙文,但不包括小说)‎ ‎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遵循一种规律,那就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命题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能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准确透视作者的写作意图(或写作目的)。‎ ‎    因此,一篇文章主题的表述应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文章的表象内容;第二部分是揭示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核心目的(写作意图、或写作目的)。‎ ‎    一、第一部分的概括及表达方法 ‎    我们可以从记叙文的定义上找到突破口——记叙文是一种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就会有这样的发现:有单独写景的记叙文,有单独状物的记叙文,有单独记事的记叙文,却没有单独描绘人物的记叙文——凡是写人的记叙文,都要通过记事来完成。因此我在这里把记叙文划为三类,分别讲解:一是写人、记事类;二是状物类;三是写景类。‎ ‎    (一)具体概括方法 ‎    1.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        本文作者通过对  经过概括的事件  的记叙。‎ ‎   (1)难点及解决办法 ‎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写人、记事的文章,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在写多件事的文章中,有的并列详写几件事;有的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事件。学生在完成这类文章表象内容概括时,面临以下三个难点:A.怎样规范概括一件事;B.并列详写几件事如何处理;C.文中写了多件事,有详、有略如何处理。‎ ‎    A. 概括一件事的方法是:谁+做什么 ‎    “谁”——是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表现的事物。这个“谁”不是单一的人称疑问代词,它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还可以是人性化了的妖魔鬼怪神仙、童话世界被人性化了的事物。从形式上看,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 55‎ ‎    在一篇文章中,有诸多人或事物,怎样才能判定谁或什么才是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呢?有以下两个标准:一.这个人物(或事物)从开始就出现在事件之中,并一直留在事发现场;二.核心事件都是他(或它)做的。‎ ‎    “做什么”——要着眼事件整体,不能只看一个情节,更不能看一个片段。‎ ‎    例如:《西游记》,这是一个长篇神话故事。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场,且核心事件均为其所为的人物只有“唐僧师徒四人”,因此他们是主要人物。故事整体说的是“去西天取经”。因此这个故事概括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我们只看其中的一个情节,就会概括成“唐僧师徒四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身陷无底洞”等等,这样概括,显然就遗漏了其他情节,违背了概括的整体性原则,必然要犯错误。‎ ‎    B.并列详写几件事的方法:(1)采用概括一件事的方法一一进行概括;(2)如果主语完全一致,表达时,只在概括第一件事时保留主语,其他事件保留“做什么”部分,并列陈述即可;(3)如果主语不同,则直接并列陈述。‎ ‎    例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并列写了三件事:一是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二是志愿军战士烈火中勇救朝鲜儿童;三是志愿军战士防空洞吃雪。因为三件事主语相同,所以概括表象内容时,要去掉后两件事的主语——志愿军战士,避免重复,表述为:本文作者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烈火中勇救朝鲜儿童、防空洞吃雪的记述。如果这三件事分别为志愿军战士、朝鲜人民军、支援抗战的百姓做得,主语完全不同,则要全部保留,并列陈述。语言表述为:本文作者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朝鲜人民军烈火中勇救朝鲜儿童、支援抗战的百姓防空洞吃雪的记述。‎ ‎    C.有的事件详写有的事件略写的处理方法:(1)详写的事件按照一般概括方法处理;(2)略写的事件用“等事件”代替。‎ ‎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了祖母死了、父亲失业、父亲变卖家产、父亲料理后事、父亲找茶坊送我、自己亲自去送我、父亲根人讲小费、父亲给我占座、父亲给我买橘子、父亲给我写信等多个事件。在文章中只有给我买橘子一件事是详写的,做以表达时,只表述这一核心事件,其他的都用“等事件”代替,表述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父亲给我买橘子等事件的记叙。‎ ‎    2.状物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    所谓的“状物”,就是描写事物,这样的文章常常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写法。为表现某种志向,或某种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要借助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刻画,概括时要指出描写的对象,以及描写了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即可。‎ ‎    具体方法是:本文作者通过对   某物   的  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  的描绘。‎ ‎    “某物”——是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刻画的事物。‎ ‎    “方面一、方面二、方面三等”——要求读者逐段概括文章详写的内容,依次填写。‎ ‎    例如:矛盾的《白杨礼赞》——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描绘。‎ ‎    3.写景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 ‎    要刻画景物,在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必然是描写。同时,任何一处景观,都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处景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景观的独特特点,因此,概括写景类记叙文的表象内容,要明确指出描绘的是何地的景、何时的景、何特点的景,才能准确完整的概括文章的表象。‎ ‎    因此,写景类记叙文第一部分的概括方法是:‎ ‎   本文作者通过对  何地、何时、何特点的景象(画面、环境、场面、场景)的描绘 55‎ ‎   例如:朱自清写的《春》,就是一篇纯粹写景的记叙文。其表象内容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春天万象更新(新)、艳丽奇美(美)、生机勃勃(力)的景象的描绘。‎ ‎    二、第二部分的概括方法 ‎    第二部分,是透过第一部分分析、判断、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中心、主旨、主题)的核心。因此,有人在概括一篇记叙文的主题时,干脆抛开前面对表象内容概括的部分,直接表述后一部分。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为什么要写这些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一言以蔽之,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我把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概括为四个字:情、理、义、趣。‎ ‎    1.情——就是为了表达某人或某物,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某种情感。‎ ‎    表述为:表达了 谁  对   谁  的   哪种具体情感  之情。‎ ‎   (只有情感是作者本人的情感时,才能用“抒发”了。低素质的表达是“写出了”——给人小学还没毕业的感觉)‎ ‎    例如:朱自清的《春》,本质内容概括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2.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揭示某个道理,总结经验教训,启迪自己或他人。‎ ‎    表述为:揭示了          具体的道理             。‎ ‎   例如:《小猫钓鱼》的故事 ‎           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    3、义——是指人的品质、精神、灵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在一个人品高尚、精神积极、心灵美好的人类社会里,这就赋予了文学以教化功能,文学工作者写人记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记录好人做好事,赞美其精神、品质,引领社会向良性发展。同时,也记录和描述哪些坏人坏事,揭露和鞭挞其丑恶的嘴脸,警示人们引以为戒。因此在“义”这个主题上有正反两种概括模式。‎ ‎    (1)正面人物:赞美了 谁  的   什么      精神(品质、心灵)‎ ‎     例如:雷锋的事迹,应该表述为——赞美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2)反面人物:揭露(鞭挞)了  谁   什么  的丑恶本质。‎ ‎    例如:法海囚禁白素贞,应该表述为——揭露了墨守封建立法、甘做法海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 ‎    注意事项:这里的什么必须是具体的精神品质,不能用定性类的词,如崇高、伟大、狭隘、渺小的抽象的特点来表述。‎ ‎    4.趣——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情趣、爱好、追求,这是幸福的源泉和核心内涵,有的人热爱自然,有的人喜欢小动物、有的人喜欢无拘无束、有的人喜欢养花种草。因此有很多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这种美好的爱好和追求。‎ ‎    表述为:表达了   谁     何种兴趣(爱好、追求)。‎ ‎    例如:鲁迅的《社戏》——表达了孩子们喜欢自由、热闹和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 ‎    第二部分要总体注意的问题是:这部分作者的表达目的,有时是单一的,或者情、或者理、或者义、或者趣;有时还有兼容的时候,既赞美人品,又抒发某种情感,或者其他几种组合在一起。‎ 55‎ ‎   答题时要做到 :1.不遗漏;2.要把主要的写作意图放在前面表述,次要的放在后面表述。‎ ‎    完整概括一篇记叙文的主题,就是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起来。‎ ‎    例如:‎ ‎    《春》的中心思想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春天万象更新(新)、艳丽奇美(美)、生机勃勃(力)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背影》的主题概括为:本文作者通过对父亲给我买橘子等事件的记叙,表达了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之情。‎ ‎    强调的内容:各种概括方法和表述方法要牢记。要在阅读训练中把这种理论方法转化为实践能力。仅仅背诵这种概括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老师提示的注意事项都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要在做题过程中,时刻提示自己。‎ ‎   另外,小说的主题概括方法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写人写事的记叙文概括方法完全一致;第二部分是概括作者通过事件和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是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第二和第三部分与一般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的主题揭示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这里另做补充讲述。‎ ‎11.记叙文写作线索的判定和功能分析 ‎       ‎ ‎    一串珍珠项链,无论怎样玲珑剔透、雍容华贵,一剪断线,便会散落解体。离开了这条看似可有可无的细线贯穿,零散的珍珠就无法化零为整,结构成一个整体;就无法表现项链整体的脉络清晰之美、造型艺术之美、浑然一体之美。记叙文写作,所选材料,如珠盛玉盘,要连珠成体,彰显美文魅力,也离不开这样一条线。这条线就是文章的线索。不同的是,贯穿项链之线是有形之物,链接选材之线,无形之体。‎ ‎    一、线索的宏观分类 ‎    线索有明线、暗线之分。就如马路穿城四通八达,举目可见;下水管线星罗棋布,却隐身地下一样。行文中链接字面各点就能自然成线的线索,称为明线。有的文章,行文过程中,无法从字面上找到组成线的点,需要通过现象,挖掘本质思想感情,才会发现那里有一条隐形的线索,我们称为暗线。‎ ‎    线索有单线、复线之别。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或者受写作材料自身特点的限制,或者为了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或者为了彰显文章的条理,或者为凸显篇章设计的艺术魅力,作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使用明线还是暗线,选择使用一条还是几条线。所以一篇文章可能只有一条线索,也可能同时运用几条线索;可能都是明线,可能都是暗线;也可能明线、暗线综合使用。使用一条线索,为单线;使用多条线索,为复线。‎ ‎    二、常见的具体线索类型 ‎   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看到,也会经常用到一些线索。我把它们归纳为六类七种。六类用单个字来表达就是:人、事、物、时、空、情。其中“情”又包含两种形式:一是以某种特定不变的情感为线索,二是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因此具体种类是七种。‎ ‎    (一)人——以 某人 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    1.“某人”的含义 55‎ ‎    这个“某人”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事件中的人物。但他绝对不能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者极力表现的核心人物。他可以扮演单一的角色,在文章中只做看客,不参与事件;也可以扮演多重身份——一方面是看客,另一方面参与中心事件,但只做侧面人物或者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 ‎    2.“某人”是线索人物必备的条件 ‎    (1)事发时他在现场,合情合理,无需交代理由。比如写一次回忆上发生的事。如果他的身份是领导的秘书,或者听会的人员,无需交代到达现场的理由,因为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在现场的合理性。‎ ‎    (2)事发时他在现场,不太合理,要给个合理的理由,让他到达现场。例如写一个十字路口发生的一次打架事件。他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是学校、家庭,要让他出现在现场,就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    (3)他要有充分的理由留在现场,近身经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有个同学写文章,写了一个人,在商场门口拾金不昧,等丢钱的人,整个事件先后经历了两个多小时,而我作为线索人物,当时是陪妈妈到商场买东西。试想,主人公在现场等失主时间如此之长,我作为一个普通的顾客,抛开妈妈,就在旁边等着,直到失主把钱取走,一看就是虚构的事件。如果这期间给出这样一个理由:一个同学给他送第二天演出必须穿的服装,却因为交通堵塞,迟迟没来,他留在现场的理由就十分充分了!‎ ‎    (4)文章的主要内容,都是他个人亲历的所见、所闻、所感。即便参与事件,也是略写的内容。他只是线,详写了就变成了珠,他就由线索人物变成主要人物的了,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    (二)事——以 某事 为线索 ‎     1.“某事”的含义 ‎     一件具体的事。事件可大、可小,没有具体限制。‎ ‎     2.“某事”充当线索的必备条件 ‎    事件作为线索,有两种形式:‎ ‎    (1)一件事引发多件事,引发事件就是文章的线索 ‎     这种情况必备的条件是:A、某事是因,和其他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B、某事略写,引发的其他事件详写;C、某事只作为其他事件的诱因出现。例如老师让同学写日记,引发了父母对写日记是否有用的争吵,引发了校长对他的这种行为增加了学生负担的评价,引发了学生与老师的对立。如果略写“老师让学生写日记”这件事,其他事件详写,这件事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    (2)有多件事构成的一件大事,大事就是文章的线索 ‎     这种情况必备的条件是: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详细描述一件件六要素齐全的小事,各小事可以独立成篇,将这些独立的篇章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件情节曲折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全文的线索。例如《西游记》,全文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一些列小事组成,合起来就构成了大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西天取经就是本文的线索。‎ ‎     (三)物——以 某物 为线索 ‎     1.“某物”的含义 ‎     这个“某物”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类事物。‎ ‎     2.“某物”充当线索必备的条件 ‎     以物为线索,有两种形式:‎ ‎     (1)以某个具体的物为线索 55‎ ‎     这种情况必备的条件是:A、明确交代这个物是什么;B.整体讲述的是关于这个物发生的故事,C.要明确这个物的由来;D、要揭示这个物代表的深刻意义。E、文章常常以这个事物为标题。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羚羊木雕》、《枣核》等等。‎ ‎     (2)以某类事物为线索 ‎     这种情况必备的条件是:A、全文围绕多个事物写了多个故事或故事情节;B、这些事物都是一类事物;C、故事按时间顺序向前推移,这些事物先后出场,并围绕着逐个出场的事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事物代表着不同的试想感情。有的还彼此联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    例如王愿坚的《灯光》,作者从散步欣赏天安门前的华灯绽放落笔,追忆1947年一个围歼国民党57师的夜晚,一位副营长划火柴为灯光看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的情境,问我是否见过电灯,对电灯极其向往,对孩子能在电灯下读书充满无限热望!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了,他带领突击队第一个攻破了城墙,为了给大部队指引方向,毅然决然地将书点燃作为引路光标,最后战斗胜利了,他却因为火光被敌人用枪打得千疮百孔。文章最后表达的含义是,没有这样的先驱,点燃自己作为照亮黑暗世界的光,今天就没有长安街的华光。“灯光”在全文中包含:长安街灯的华光,火柴瞬间亮起的萤光、插图上明亮的电灯光、心中燃起的憧憬之光、用书本燃起的引路之光,用生命点燃的形象之光。彼此联系,蕴含着没有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之意。‎ ‎    (四)时——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 ‎    1.“时间变化”的含义 ‎    它包括时间点的变化、时间段的变化,还有一种情况,行文没有表明时间的词,只有行为的先后顺序,这也属于时间的变化。例如早晨、正午、傍晚,是时间点的变化;春晓秋冬是时间段的变化;先....,接着.....,再.....,是表明进程的时间变化。‎ ‎    2.以时间变化为线索必备的条件 ‎    (1)各部分内容有明确的时间隶属关系,范围明显;(2)这些时间划分的标准一致。要么都按点划分、要么都按段划分,要么都按照进程划分;(2)时间呈现顺向或逆向排列,不错乱颠倒。‎ ‎    (五)空——以地点的变化或方位的变化为线索 ‎    1.地点的变化和方位的变化的含义 ‎    地点变化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表示空间位移。例如,从家到学校、从上海到武汉。方位变化表达的是地点不变,方向的变化或范围的转换,前者如东、西、南、北,上、中、下;后者如内、外等。‎ ‎    2.以地点和方位变化为线索必备的条件 ‎    (1)各部分内容有明确的地点或方位隶属关系,范围明显;(2)这些地点或方位划分的标准一致;(2)地点、空间变化呈现顺向或逆向排列,不错乱颠倒。‎ ‎    (六)情——1.以  某人或某物 对 另外的某人或某物   的 某种情感   为线索 ‎               2.以 某人或某物 对 另外的某人或某物 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    1.“某人或某物”以及“某种情感”含义 ‎    世间万物,有情感的不仅仅是人,所以这种有情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例如小猫、小狗等,同样感情指向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人,还可以是动物,植物。特定的背景下,人对物、物对人、人对人、物对物的感情是特定的。如被人关心,唤起的感情就是感激,不能是憎恶等。‎ ‎    2.第一种类型必备的条件 55‎ ‎    全文无论是借助现象来表现的部分,还是直抒胸臆的部分,还是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的本分,表达的感情始终如一。‎ ‎    如一篇写景散文,题目是《我的家乡》开头就直接抒情——我爱我的家乡。进而极尽描绘之能事,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四段写景,极力表现家乡之美,文章结尾,深化主题,力拓感情之深——我可爱的家乡,我想掬你入手,让您从此拥有百般的呵护,我可爱的家乡,我想拥你入心,让您从此得到我灵魂的护佑和真情的浸润!全文以时间变化为明线,同时又深藏着一条作者对家乡的真爱为暗线。‎ ‎    3、第二种情感线索必备的条件 ‎    文中人物情感,随着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全文主体的结构就像一个多层的汉堡:一层经历,定位感情,二层经历,感情发生变化,三层经历,感情再变,直到文章结束。‎ ‎    例如:《荔枝蜜》,就是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      经历1     情感定位     经历2      感情变化1     经历3     感情变化2   .....‎ ‎    摘花被蛰——疙疙瘩瘩——看采蜜——-赞美蜜蜂——吃甜的蜜——  钦佩 ——   .....‎ ‎                           老梁谈话                 感受奉献 ‎    三、线索的作用 ‎    (1)从结构上看:贯穿全文,使文章的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    (2)从条理上看:彰显行文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    (3)从艺术效果上看:凸显文章构思风格,体现文章的个性化形式之美。‎ ‎    六类七种线索,各有各的特征,要想严格区分,必须关注其必备的条件。就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组对边均平行,四个角亦全是直角,只有四边相等、四边不等一点差异。虽差之毫厘,但缪之千里。我们学习的时候要体会各种线索的差别,在阅读实践中强化辨析,在写作实践中,通过运用,进一步提高这种辨析能力。‎ ‎12.“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设置悬念 ‎   ‎ ‎    记叙文阅读,考题变化万千,离不开三个词:形式、内容、效果。设题过程可针对形式、内容和效果单独设题,也可以二者结合或三者结合设题。要想把握记叙文阅读的窍门,首先要从形式的判定学起。‎ ‎    记叙文的形式问题,从篇章到段落、从段落到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主要包括以下集合概念:写作手法、人称、线索、表达方式、记叙方式、记叙顺序(写作顺序)、结构方式(结构形式、结构类型)、详写略写、描写角度、描写人物方法、呼应、过渡、修辞方法、句式、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    而作为写作手法(或称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初中阶段要掌握16种: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动静结合(包括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以小见大。铺垫前面已经讲过,这一讲重点学习设置悬念。‎ ‎    一、什么是设置悬念 ‎    借助语言表达手段,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问号,并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种手段的目的,在于借助人的猎奇天性,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发作者的思考。‎ 55‎ ‎    二、设置悬念的几种常见方法 ‎    (一)直接提问法 ‎    就是在文中,直接突出一个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秦始皇为什么杀了自己的母亲?”等等。‎ ‎    (二)矛盾对立法 ‎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在无法理解中思考、阅读,破解迷惑。例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 ‎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法 ‎     人或事物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带着猜测去阅读。‎ ‎    例如:爸爸妈妈上夜班,每天我放学回家,总是铁将军把门。然而今天放学后,我刚登上三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平常“铁将军把门”,今天“大敞大开着”)。‎ ‎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一段——‎ ‎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平常“总是一阵喧闹”,今天“安安静静”的)。‎ ‎    (四)倒叙法 ‎    记叙事件时,先将故事的结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即结局放到叙事的开始部分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故事的结局,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例如:我和妈妈到车站接姥姥,姥姥一见到妈妈,放生大哭.....(姥姥怎么哭了,到底放生了什么?)‎ ‎    (五)反经验法 ‎    人活着,总会在内心深处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绝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例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1+1>2”,我们平常积累的信息是1+1=2,便会觉得非常奇怪,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下蛋公鸡、穿裙子的男人、六岁状元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 ‎ ‎    (六)吊胃口法 ‎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才都开包袱,让人明白真相。例如,很多悬疑剧、谍战剧、侦破小说等等。‎ ‎    (七)迷惑法 55‎ ‎     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运用修辞、或用典、或运用一种奇怪的语义组合,让读者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要写什么,让读者看着标题或开头,一头雾水,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太空清洁工”,谁能上太空去搞保洁工作?到太空里又去清洁什么?读完文章,才知道,作者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将一种能够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比作太空清洁工。又如一篇文章的开头: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砸缸。读完了才明白,这里的“砸缸”指典故“司马光砸缸”,教会学生砸缸,指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    (八)插叙法 ‎    叙述一件事,事件叙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个缘由,插入另一件事,让读者带着一个放不下的故事、一个不知道的下文和结局的故事,读另一个故事,读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沉沉的牵挂。‎ ‎    (九)抑扬法 ‎    先从贬低、否定的角度,去刻画一个人,然后笔锋倒转,逐步透过人物外在的丑陋,扬起人物唯美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觉醒、发现。(抑扬法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手法)‎ ‎    三、阅读与实践 ‎    阅读下面的文章,指出作者在哪里运用了设置悬念写法,判定作者运用了哪种方法设置的悬念,这样写有何作用(好处)‎ 镇定的女主人 ‎     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煞白,急忙跑出去了。‎ ‎  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把阳台上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  客人们迷惑不解,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 ‎  客人们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后来,我让保姆把一碗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保姆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  另一位客人问:“为什么你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眼镜蛇受了惊吓,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没了。”‎ ‎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     ‎ 这是记叙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题型——一般以划线或指明范围、或标注段落等形式出现,设题考核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者这样写有何目的(好处)?作者写这部分的意图是什么?标准答案就是,作者这样写,运用的是设置悬念的写法,其目的(好处、作用、意图)是: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13.“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对比 55‎ ‎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因此,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设题考试。针对对比,一般设题者让学生完成的任务是:(1)能够判定作者运用的手法是对比手法;(2)能够明确指出什么与什么对比;(3)能够结合语境回答对比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    一.对比的种类 ‎    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形式。所谓的横向对比,就是将几个不同的人、事、物进行对比。例如将黄瓜、丝瓜、苦瓜进行对比,将张三、李四、王五进行对比。所谓的纵向比,就是将一个(类)人、事、物不同时间点所呈现出来的物象、特征、行为等进行对比——是一个或一类事物自身的比较。例如一个孩子,三岁什么样、五岁什么样、十岁又什么样,这个孩子没有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是自己不同年龄段长相的对比。这里的说的“纵向”就是指“沿着时间顺序排列”。‎ ‎    二.对比的五种功能(作用)‎ ‎    在写作中,为了实现以下目的时,必须使用对比这种技法。‎ ‎    (一)突出不同点。既包括一个(类)事物与另一个(类)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包括一个事物不同时间点表现出来的差异。表现、突出不同事物间的差异,运用横向对比。例如:张三本次考试总成绩215分,李四422分,这样一对比,张三和李四的差异——成绩高低,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突出了张三成绩低,李四成绩高。表现或突出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用纵向对比。例如,这个孩子三岁时0.8米,五岁时1.25米,二者一对比,孩子的身高的差异就凸显出来了。‎ ‎    (二)突出相同点。既包括一个(类)事物与另一个(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也包括一个事物不同时间点表现出来的共同点。表现、突出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运用横向对比。例如:张三体重187斤,李四188斤。二者一对比,他们二人身体肥胖的共同点就体现出来了。表现或突出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点的共性,用纵向对比。例如,这个孩子三岁能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五岁时能流利读报,二者一对比,孩子天资聪慧的共同特点就凸显出来了。‎ ‎    (三)突出对比项中某个事物的某个特点。对比是把双刃剑,将甲乙进行比较,在突出甲高的同时,必然突出乙低。然而在写作过程中,记叙文总有主要人物(小说成为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之分,文章侧重表现的是核心人或核心事物,因此我们分析时,面对同时突出甲高、乙低时,要明白,作者要凸显的是表现的核心,如果一篇文章几种表现的是甲,我们回答对比的作用时,就只谈突出了甲身材高,而不回答突出乙身材矮小,因为乙的引入与甲构成对比,是为表现甲服务的。要准确判定表现的核心。例如,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对着甲的家长,指着甲说,这次考试你儿子考了728分,而他的同座,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才考了400来分。在这个语境中,甲和他老对对比,既能突出甲的成绩高,又能突出甲同座的成绩低,但因为老师此时是跟甲的家长在说话,显然要表现的核心对象是甲,因此这一组对比的作用就只有——突出甲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了。‎ ‎    (四)突出事物的发展变化。纵向对比是表现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写作手法。要表现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沿着时间先后顺序,采用一个时间点一描述的方法,将事物不同时间点的表现依次呈现出来,这个事物在不同时间点表现出来的特征、特点自然就带着彼此比较的属性,也正因为这种比较的存在,我们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一个事物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文字最初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做甲骨文;后来又为了雕刻使用方便,刻在竹片或木片上,叫竹简或木简,接着,为了携带方便,又把文字写在绢纱丝绸之上,叫帛书;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出现了雕版印刷纸书,后来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才出现了今天市场上流行的图书。通过不同时期的图书的对比,我们发现图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    (五)突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势。运用纵向对比,我们能发现事物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也能明显看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以上面图书的变化历程为例,我们在对比中看到的了图书的变化历程,也发现了图书的发展变化规律:技术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便捷。‎ ‎    三、对比在记叙文中存在的形式 55‎ ‎    (一)从位置上看,有并列对比、间隔对比之分。并列对比,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将两个词、两个句子、两个层次、两个部分并列书写,进行对比,中间不插入其他内容,读者一读就能发现作者在运用对比手法。这种形式有时对比的项不限定在两个,也可以是多个对比项。这种类型非常常见,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所谓的间隔对比,就是先描述对比的一项,然后叙述其他内容,接着再叙述对比当中的另一项。这种形式的对比往往因为中间夹杂着其他内容,常常被我们忽略。例如鲁迅的《故乡》对闰土的描写,初回故乡时,在母亲提到闰土时,引出了作者的回忆——描绘少年闰土;然后又写了接下来发生的很多事,之后闰土来了,再描绘现实中的闰土,二者就是典型的间隔对比。‎ ‎    (二)从虚实上看,有实实对比和虚实对比之分。有的对比,是眼前事物与眼前事物的对比,是实写与实写的对比。例如上车写让座的过程,详细描述甲是如何做的,乙是如何做的,这些做法都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正在呈现的。有的对比,其中一项是眼前的现实,对比的另一项是通过人物对话、讲故事、引传说、作者回忆、联想、想象引入的,是另一个时空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实,这就是虚实对比。如《故乡》中见到的闰土是实写,回忆中的闰土是虚写,这就是一组虚实对比。‎ ‎    (三)从语言呈现形式上看,有词语词的对比、短语与短语的对比、句与句的对比、层与层的对比、段与段的对比、部分与部分的对比。例如“红与黑”、“追求进步和自甘堕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等等。‎ ‎     四.对比与其他相近写作手法的区别 ‎     对比手法,与正衬、反衬、抑扬法、设置悬念四种写法存在着区别和联系。比对与衬托的差别在于,对比中的各项是并列关系,衬托中的陪衬部分和被衬托的对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陪衬为表现核心服务;抑扬法描绘的主体是一个对象,在先扬后抑中,“扬”为“抑”服务,在先抑后扬中,“抑”为“扬”服务。 设置悬念中,特例与寻常对比法设置悬念(前面已讲),是一种设置悬念形式,这种形式必然要运用对比,因为没有对比,就不会生成悬念,答题时两者全部表述出来,对比是根,而设置悬念是目的。 ‎ ‎     五.主要考试题型呈现形式 ‎     1.作者将...、...与...放到一起写,有何用意?‎ ‎     2.作者在第几段插入回忆(故事、某人的话、作者的想象联想)有何作用?‎ ‎     3.存在间隔对比关系的段落(层次、句子),是否多余,删除行不行,为什么?‎ ‎     4.第某段运用了什么写法,其作用或好处是什么?‎ ‎    六.实践演练 ‎     阅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       ‎ ‎       回答问题:‎ ‎1.全文最宏观的一处对比,是什么与什么的对比,作者为什么要将二者进行对比?‎ ‎2.全文多处运用对比,竭尽所能,看你能找出几处来,并列出你找出每组对比。‎ ‎3.文中写学生上课,偷偷跑到后园去玩,有何用意?‎ ‎4.文章(13)——(16)自然段,写“我”要求老师给“我”讲昆虫“怪哉”的故事,惹老师震怒,是否多余,能够删去,为什么?‎ ‎14.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象征 ‎    ‎ 55‎ ‎    象征在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文学表现技法,但很少有人能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原因是其含义过于抽象。这里我们借助《辞海》的原始解读,来讲解和判定象征手法。‎ ‎    一.象征的内涵 ‎    《辞海》解象征:借有形之事物以表现无形之主观者,谓之象征。其含义就是——借助有形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识、主观思想,称为象征。其内涵的核心有三点:(1)以有形表现无形;(2)以客观表现主观;(3)书写客观是手段、是途径,终极目的是表现主观意识、主观思想。‎ ‎    二.象征的类型 ‎    (一)本来象征。事物的外形与它表现的主观意义没有联系,外形不能表现某种思想意义却被规定代表某种意义。例如用十字架象征基督教。这个有形物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者某种偶然,被约定或规定代表某种意义并从此被继承下来。就像天地命名一样,当初给我们头上的浩渺空间定名为天,给脚下的山河土地定名为地,所以今天才有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如果当初定名,上面的为地,下面的为天,今天我们就是——头顶大地,脚踩蓝天了。一言以蔽之,这种象征就是人们规定某个有形事物,代表某个特定的主观意义,事物的外形和意义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二者的联系是人们硬性规定下来的。‎ ‎    (二)讽喻象征。有形事物的行为思想和人的主观行为思想是完全形同的,就是借物喻人。借物喻人也是一种写作技法,但它是象征的一种。要表现人,作者不直接些人,而通过物的言行、结果,表达人的思想、认识。如寓言童话。物和人的行为、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如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借助螳螂、蝉、黄雀的关系,表达的进攻方——吴国、被进攻方——楚国和可能在背后等待时机进攻吴国的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表达的主观思想是:不要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潜在危机,否则必将自食恶果。寓言、童话都是这种类型的象征。‎ ‎    (三)高级象征。借助事物外形的独特性和事物对人的视觉感官的刺激性,来表现人的主观思想。借助事物外形的独特属性,表现人物主观世界的独特属性。例如借助事物外形的正直,表现人物性格的正直,借助植物生长的葱郁,表现人的生命力旺盛,借助植物抗击风霜,表现人物精神的不折不挠,不屈不服等,就是典型的高级象征。托物言志和借物咏怀就是高级象征中的具体形式。‎ ‎    (四)情调象征。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和人的主观强加,赋予事物某种本来没有的“形”,以表达作者要表达的含义。这种类型是典型的反现实主义作家经常要用的一种技法。作者笔下事物之“形”本来是不存在的,是作者强加给事物的,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很少有人能读懂,现在也极少有人用这种象征写法。这种写作方法来自法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拉尔麦、魏伦、梅德林等。‎ ‎    三.修辞与写作技法的区分 ‎    象征,既是一种修辞方法,又是一种架构全篇的写作技法。二者的区别在于:只在个别句子中运用象征,则是一种修辞方法;大范围运用象征来表现人的主观思想,则是一种写作技法。例如一篇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公园门口的鲜花,在阳光下含苞待放”,文章主体部分写了一群孩子,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文章结尾处与开头呼应,写了这样一段话:春风习习,园门口的鲜花艳艳地开了,沁人心脾的花香弥漫了每一个角落。这种只在个别语句运用象征的写法,是修辞意义上的象征——象征本体是一群孩子,象征体是一篇鲜花。而杨朔的《香山红叶》,则是全文运用象征,用多个点把红叶和老向导联系起来,作者运用的就不是象征修辞方法,而是写作技法。‎ ‎    四.运用象征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凸显思想表达形式的艺术性。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独特性。大多作者表达人的主观思想意识,都是通过直接刻画人物来表现,而运用象征,借助有形事物来间接表现人,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表现途径,和人们的常规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象征的运用,一个重要的效果呈现,就是突出了人物思想表达的艺术性。‎ 55‎ ‎    (二)凸显主观思想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人的思想、认识是抽象无形的,运用象征,就把这种抽象的主观思想转化为有形的事物来表现,变抽象为具体,把人的主观思想、认识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 ‎    (三)凸显思想的深刻性。运用象征,能够把人的主观思想,通过有形的事物表达的更加深刻。有一种说法说的非常到位——以有限的语言、有限的形象表达的是无限之意。‎ ‎    (四)使抽象的主观思想更易于读者理解。人们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内容过于抽象。运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理性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实物,理解起来自然更便捷、更容易。‎ ‎    (五)增强文章的文学艺术韵味和感染力。借助象征,以具体之物的外在物态,表现抽象之理,给了读者更大的品味、思考和艺术再造空间,生成了曲径通幽的艺术感受,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让读者读文章如听上乘音乐,读完之后,仍然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    五.阅读与实践 ‎    阅读下面的文章,指出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并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灯 ‎ 巴金 ‎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 55‎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诲底。 ‎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思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 ‎ ‎ 附件:写作背景介绍 ‎《灯》是巴金的一篇抒情散文,1942年写于桂林。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同时为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对国统区也加紧了进攻。桂林遭到了敌机的连续轰炸,城市变成一片火海,人民遭受着巨大的灾难。巴金愤慨于敌人的凶狠残暴,也痛恨国民党的反动和腐败,但他对抗战胜利仍然充满信心,他从人民团结一致,前仆后继的抗战中看到了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光一样,得到安慰和鼓舞,获得勇气和力量。作者以象征手法,把对灯光的描写于作者的思想发展结合起来,表达了对人民深切的爱,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15.“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抑扬法 ‎ ‎ ‎    抑扬法,通俗地说,就是褒贬法。“抑”对应贬,即批判、贬损;“扬”对应褒,即赞美、褒扬。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突出人物内在形象的美丑,常常使用这种方法。‎ ‎    一、抑扬法的表现原理 ‎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构成这个世界的人、事、物外在美与内在美同时兼备的情况很少。很多事物外在很美好,但内在本质很丑恶;同时,有些事物外在虽然很丑陋,但内在本质很美好。我们评价一个事物,一个用不更改的标尺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本质的美丑为其定性。外表再美好,内在本质是丑陋的,最终只能定性为丑陋;外表再丑陋,内在本质是美好的,最终亦定性为美好。外在之美,反衬本质之丑,会使人、物的内在形象更丑,外在之丑,反衬本质之美,会使人、物的内在形象更美,这就是抑扬法的使用原理。‎ ‎    二、抑扬法的两种呈现方式四种具体类型 ‎    抑扬法的有两种呈现方式:先后式和同步式。‎ ‎    先后式又分为: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两种形式。‎ 55‎ ‎   (一)先扬后抑。就是先赞美,后贬损。又称为欲抑先扬。“扬”为虚,“抑”为实,作者实际对人物持贬损、批判态度。这里的“扬”集中在人物外表、表面行为上;“抑”集中在人物的本质心理、品质、情感、精神境界上。表面之美与本质之丑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外在之美反衬内在之丑,人物的丑陋形象便在作者的笔下得以凸显。‎ ‎    例如:‎ ‎    这时候,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靓丽女孩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窈窕的身材,优美的曲线,摇曳着一袭乳白色的长裙,举手投足间透着三分雍容,七分典雅,每向前一步都显得那样楚楚动人。一头金发,勾勒出一张光彩照人的脸。细腻、光洁、白皙的皮肤,洋溢着无法言语的青春与活力。一双大眼睛,于顾盼之间,明眸善睐,似秋水,如月华。一时间,喧闹的候车大厅变得安静下来。她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凝聚了所有人的目光。‎ ‎    她在人们艳羡的眼神中,寻了一个干净无人的座椅,将行李箱放放到上面,紧挨着提箱款款落座,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份报纸,一袋瓜子,打发等车的时光。她读得那样忘我,吃得那样优雅。报纸一页页翻翻过,两只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将吃完的瓜子皮弹出,宛如天女散花,不到二十分钟,她面前的地上,已“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面”......‎ ‎    (二)先抑后扬。就是先贬损,后赞扬。又称为欲扬先抑。“抑”为虚,“扬”为实,作者实际对笔下人、物持赞美、褒扬态度。这里的“抑”集中在人物外表、表面行为上;“扬”集中在人物的本质心理、品质、情感、精神境界上。表面之丑与本质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外在之丑反衬内在之美,人物的高尚形象便跃然纸上。‎ ‎    例如:‎ ‎    一日黄昏,我倚着阳台远眺,无意瞥见了角落里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绿色的掌面,皱皱巴巴,黑刺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养这样丑陋粗鄙而可怕的东西!‎ ‎    因为期末考试忙,在此光顾阳台,已是一个月后的一个午后。没想到的两种景象同时撞进我的瞳孔:那些以前精心式样的花,全都变成了褐色的枯枝,而角落里的仙人掌却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的面前,碧绿水嫩的叶片高擎着一片金光,那是难得一遇的昙花:金黄的色泽,十二片花瓣一如流光溢彩的绸缎,柔软的花穗,如精心编制的苏般,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谁能想到,昔日的丑小鸭,竟能涅槃羽化,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来!‎ ‎    先后式抑扬法,抑扬总是一先一后出现。无论是先贬后褒,还是先褒后贬,都是假意在前,真意在后——作者先虚晃一枪,以假意将读者引入反向思维,诱入迷阵,然后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渐渐醒悟,最终恍然大悟,明白作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欲擒故纵。‎ ‎    同步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扬写抑,另一种是以抑写扬。‎ ‎    (三)以扬写抑。就是看是扬,实为抑——从字面上和作者表达语气、用词的感情色彩上看,作者都是在赞扬笔下人或事物,细细一品,实际是在贬损笔下人、笔下物。字面上的扬是假,本质上的抑才是作者表达的真实目的。以表象之美,反衬本质之丑,人或物的丑陋形象更突出。‎ ‎    例如:‎ ‎    他最突出的品质,是节俭。妈妈过生日,原本打算给妈妈买一束鲜花,到了花店一看,最少的最便宜的一束也要三十多元,于是最终捧到妈妈手上的,变成了一支康乃馨。汶川地震的时候,班里同学都捐钱,就连家里最困难的同学也捐出了二十几元。那天,他是最后一个捐的,从兜里好不容易掏出了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塞回了兜里,换成了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 ‎    (四)以抑写扬。与以扬写抑正相反,从字面和语气上看,作者始终是在批判、指责笔下人或物,稍一思考,实际是在赞美笔下人、物。作者以表面之丑,反衬本质之美,人或物的美好形象便会显得更加突出。‎ ‎    例如:‎ 55‎ ‎    6岁。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爱好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     同步式抑扬法,“抑”和“扬”同时呈现,一个为表,一个为里,写“表”同时表现“里”,这一点和先后式完全不同。同时,同步式抑扬法,表为虚,里为实——表里不一,作者真正的表达目的为里。或以“表”之美反衬本质之丑,突出反面形象;或者以“表”之丑,反衬本质之美,突出正面形象。‎ ‎    三、运用抑扬法生成的艺术表达效果 ‎    (一)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常规的表现形式是以美的外在,表现美的内在。而抑扬法突破了表现的常规,运用曲笔——曲径通幽、声东击西,表达方式更为艺术。‎ ‎    (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运用抑扬法,一抑一扬,峰回路转,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文章更具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能更深地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三)更能引发读者深思,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抑扬同时存在,美丑并存,虚实并举,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更深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本质的丑,教会读者思考,引导读者审美,指引读者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    (四)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一抑一扬,彼此对照,互为反衬,使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灵魂更突出,而这些内在本质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核心。‎ ‎    四、实践与强化 ‎    阅读老舍的《母鸡》,回答,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其好处是什么?‎ ‎    ‎ 母 鸡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埂,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 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们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 它教给雏鸡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 55‎ 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雏鸡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雏鸡。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 ‎ 抑扬法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写作手法。但在使用这种写法时,很多同学经常出现这样的感受:“抑”完以后“扬”不起来,或者“扬”完以后,“抑”不下去,这其中的关键症结有两个:一是用词不当,“抑”制得太狠,或“扬”得过高;二是是抑扬之间缺少过渡,或者过渡句写得不够自然,导致抑扬转换生硬,连接不畅。这两点,大家要在写作实践中细细体会,这样才能掌握这种技巧——阅读分析的终极目的不是把别人的文章解剖成零件,而是通过解剖,学会高超的写作技能、技巧。‎ ‎16.“形式”系类讲座之写作手法——渲染气氛 ‎        渲染,最初是中国画的一种绘画技法,就是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渲,就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就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后来被借鉴到文学艺术表现上,这种绘画技法也因此转化为一种写作技法。‎ ‎       一、渲染气氛的定义 ‎       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刻画事件发生的环境、当时的场面、整体的氛围,凸显作者本人、或文中人物独特的情绪、心理、感受、情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一种技法。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见到的氛围有:喜悦热烈、平静轻松、恬静闲适、清幽超然、庄严肃穆、紧张恐怖、压抑悲伤、凄凉哀婉、孤寂无助、沉重凄苦、绝望木然等。‎ ‎       二、渲染气氛的角度 ‎       渲染气氛有两个角度:一是正面渲染;一是侧面渲染。‎ ‎       正面渲染,就是借助核心事件,凸显故事情节本身的或悲或喜属性、紧张或闲适属性、轻松或沉重属性,刻画主要人物经历、命运、心情、心理、情绪、感受,从核心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角度直接营造某种独特的气氛。‎ ‎       侧面渲染,就是借助事件发生的环境、氛围,以及主要人物以外其他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营造某种独特的气氛。‎ ‎       侧面渲染是正面渲染的辅助,通常情况下,侧面渲染与正面渲染的氛围特点要保持高度一致,侧面配合正面,为正面服务。 例如:叙写的故事喜剧色彩浓郁,层面渲染同样凸显喜悦气氛,创造喜上加喜的氛围;如果叙写的故事本身是个悲剧,写作过程中除了通过故事情节正面渲染悲凉气氛的同时,侧面渲染也要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努力营造悲上加悲的氛围,创造催人泪下的效果。但有时,作者为了凸显人物命运,也采用反向渲染、对立配合的形式。例如,鲁迅的《祝福》,正面叙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在大年夜悲惨死去的结局,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但在环境氛围渲染的恰恰是忙着迎接新年的喜悦氛围。以喜悦氛围反衬祥林嫂的悲惨人生,将悲凉氛围推向极致。在驾驭难度上,后者远远高于前者,因为后者涉及到渲染的尺度和过渡转换,前面的喜中往往是压抑的喜,是流着眼泪的微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悦,一旦拿捏不准,要么前后矛盾,要么无法完成由喜到悲的转换,建议初学者更多地使用第一种方法。‎ ‎       另外,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人物的心理、感受、情绪、情感会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因此不同的地方渲染气氛,要随着情节的改变、人物命运改变,人物的心理、感受、情绪、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死板,好的作者连微妙的变化也能在渲染过程中体现出来。‎ 55‎ ‎       三、渲染气氛的方法 ‎       (一)环境渲染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渲染气氛方法。就是抓住时间发生的环境中的几个事物,通过特定事物的选择、色彩的刻画、声音的刻画、物态的刻画、感受的刻画,以及整体环境给人的感受描写,营造独特的氛围,表现作者或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情感、情绪、感受。‎ ‎       例如:写周恩来去世了,灵车即将通过长安街时,我们可以加上这样一段环境描写,来表现人们的心理、情绪和感受,营造压抑悲伤的氛围——‎ ‎       小雨如泣如诉。长安街两旁的树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压抑和沉重,是凝固的空气,拥塞了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世界在这一刻停止了呼吸。‎ ‎       (二)人物场面渲染法。这种方法刻画的对象主要是人,一般针对的是群像,通过刻画场面中不同人物的表现和整个人群的共同表现来渲染气氛。‎ ‎       例如:记一次运动会,正面描写一个同学在200米决赛中很快就要超过前面同学时,加上一段人物场面描写,渲染一种热烈、激烈的场面,表现竞争的激烈和人物的情绪——‎ ‎       看台上的人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鼓声、呐喊声瞬间变得激越起来。有的同学在喊着运动员的名字,有的拼命地挥着手臂,有的紧紧地攥着自己的手,绷紧全身的肌肉为运动员加力,有的干脆离开看台,跑到终点零距离为运动员加油......每一个人的神经都在这一刻被拉长、被收缩到了极限。‎ ‎       (三)情节渲染法。就是通过细节描写,以情节的紧凑,动作的迅捷、时间的短暂来表现气氛的紧张;以情节的舒缓、动作的轻柔、时间的缓慢来营造轻松闲适的氛围;以情节的缓慢、动作的缓慢沉重、时间的停滞来营造压抑、沉重悲伤的氛围等等。‎ ‎       例如:描写一个反扒警察上车抓小偷的过程——‎ ‎       车门刚刚开启,他一个箭步踏上门口的车梯,右手抓住门边的扶手,借助肘部的反扣力量,身子向内一旋,整个身体像一个快似闪电的香蕉球,破门而入。要下车的人还没回过神来,站在第二个乘客背后的人已经被他揪住衣领,按在地上。‎ ‎       又如:描写一个学生中考落榜后的情节——‎ ‎       没有眼泪,没有表情,整个世界突然在他的眼前消失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也突然了无踪影,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没有感知的物体,就像草地上散落的石头和暴露在骄阳下的泥土。他茫然地拖着沉重的腿、麻木的身体,沿着空阔的广场向前一步一步地走着,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只是茫然地向前移动着身躯.....‎ ‎       (四)时间渲染法。以时间为文章的明线,选择若干个时间点,每时间点精确到几时几分,甚至精确到秒,每个时间点之间相差无几,通过时间的分秒变化,来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紧张、焦急的氛围。‎ ‎       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章记叙六十一个人事物中毒,生命垂危,政府远距离调动药品设备救人的过程,作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一般是重大事件报道——卫星发射;重大事故及救援——叙写煤矿透水救援、地震救援、海啸救援等等,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        (五)镜头切换法。以一个时间点或小的时间范围为定点,描写不同地域人们都在做什么,渲染一种独特的气氛。‎ ‎       例如:中央的新闻报道——‎ ‎    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欢度元宵佳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一种欢乐祥和的景象:在陕南,人们展开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八百里秦川放歌大赛”‎ 55‎ ‎,成千上万的人,积聚在渭河边上,隔河放歌秦腔古调;在山西,人们一大早便摆开了威风锣鼓,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凝聚在欢快雄浑的鼓乐中;在东北,各种高跷队、秧歌队天一亮,就舞上了街头,二人转更是传遍了白山黑水......‎ ‎       作者以正月十五为定点,镜头在陕南、山西、东北等转换,整体渲染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 ‎       ‎ ‎(六)心语渲染法。用内心的独白、责问、自问的方式,渲染某种气氛、某种情绪、某种心理。‎ ‎       例如:长天啊,都说上帝是最公平的,为何天下之大,竟容不下我这渺小一人?都说老实人常常在,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果,为何我极力为善,却总是厄运缠身,而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却活得风声水起,一帆风顺?都说苦尽甘来,行春风必得春雨,为何我在吃苦、吃苦、吃苦过后还是苦,还是像一片落地的枯叶,随风飘零街头?‎ ‎       运用心语责问的形式,渲染了一种悲苦无助的氛围。‎ ‎       (七)循环往复渲染法。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一咏三叹式的写法,反复咏叹一种表达情绪、心理、感受、情感的句子,也能营造某种氛围。‎ ‎       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行文过程反复咏叹——“我们对着...喊”,就渲染了一种极度思念、悲苦无助的氛围。‎ ‎       (八)数量渲染法。从数字中选取有独特意义的、特点突出数字,来渲染气氛。在数字中,0代表空无,引申为绝望,1代表最少,也代表之高无上,还代表起步、起点,引申为孤单寂寞、超然物外、高处不胜寒等情绪、感受。千和万代表数量众多,十代表圆满等。运用这些数字,可以营造某种独特氛围。‎ ‎       例如: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作者借助一这个独特的数字,反复运用,就渲染了远离红尘、超然物外的独特氛围。‎ ‎       (九)悲惨事件罗列法。围绕一个人物,并列叙述他的几件悲惨遭遇,营造一种凄婉、苍凉的氛围。‎ ‎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第二自然段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其实渲染气氛,还有一些方法,只是我们不常见,也不常用,这里便不再一一罗列讲述,初中学生,甚至高中学生掌握以上方法,在阅读和写作中就能游刃有余。‎ ‎        四、使用渲染气氛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能够营造某种气氛,让人身临其境,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      (二)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呈现情文并茂的特点。‎ ‎      (三)能够细腻的刻画人物,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感受、情感。‎ ‎      (四)便于读者抒发自己的情感。‎ ‎      (五)能够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和思想感情。‎ ‎        五、实践演练 ‎        阅读下面的文章,指文中出哪些地方,作者运用了渲染气氛的写法,并结合具体内容,回答作者运用这种写作技法有何作用(好处)。‎ 55‎ 看戏 叶君健 ‎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 ‎ ‎17.“形式”些列讲座之写作手法——衬托 ‎     为了突出核心人、核心事物的特点或形象,在写作时,作者刻意加入其他人或事物做陪衬,以次要的人或事物来表现、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物的写作技法。‎ 一、衬托的种类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 ‎(一)正衬 正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美;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丑。正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正,以反衬反。‎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正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55‎ ‎1.借助人物正衬 ‎(1)以正衬正 例如:‎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第一自然段,极力表现黑妞外貌、唱腔之美;第二、三自然段极力表现白妞外貌、唱腔之美。以黑妞之美为白妞奠基,让读者感到白妞之美,美到了极限。这里写黑妞是手段,表现白妞是目的。这种方法暗藏对比手法在其中——以优比优,突出更优。    ‎ ‎(2)以反衬反 就是行文过程中写两类人,一个已经够坏,在此基础上,刻画另一个反面人物,通过行为、语言、神态、心理、肖像描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此人坏上加坏,劣中更劣。很多学生把这种形式的正衬误认为是反衬——根本原因是:判定的方法不是依据表意方向的一致性——同为正向或同为反向,而是根据人物形象的性质——正或反来判定的——这是错误的。‎ 例如:《白毛女》中,穆仁智于大年夜逼债、逼租,以令人发指;而黄世仁,在此基础上,要强夺杨白劳的女儿为小老婆,逼死杨白劳,让喜儿由人变成鬼,更是人神共愤。作者以穆仁智之了无人性与黄世仁进行对比,凸显黄世仁之极限邪恶,以反衬反,以反面人物突出反面人物,这就是正衬的另一种典型形式。‎ 55‎ ‎2.借助环境正衬 ‎(1)以正衬正 ‎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种事物的唯美特点,象征人物的唯美的品质和形象 例如:‎ 他的脚下,是无边无际的大地,他的头上,是辽阔浩瀚的天宇,他的身后,是巍峨高大的燕山,还有燕山之上,绵延万里,直通天际的万里长城。‎ 在这个画面里,作者极力描绘“他”所处的环境——辽阔的天地,高大的燕山,雄伟的万里长城,借助象征手法,让人不自觉地把“他”和这些博大的事物联系起来,作者能够通过感受这些事物的博大、空间的辽阔,感受到此人是一个理想远大、胸怀开阔、有远见、有抱负的伟丈夫。‎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事物唯美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唯美心态和心情 例如:‎ 徐翔捧着中国赛区牛顿杯金奖奖牌,一放学,就急急地向家里奔去——他要把这个令人振奋的喜讯早一点告诉家里的每一个人,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姨姨舅舅叔叔姑姑等一切有亲戚关系的人,告诉爸爸妈妈的每一个同事、每一个朋友,如果可能,还要告诉周围所有的邻居,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是多么地优秀,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也从更多的人那里获得更多的赞美和荣耀。‎ 金色的夕阳,越过墨绿色的山岗,穿过繁盛的树冠,透过摇曳多姿的花朵和花枝之间的缝隙,将斑驳灵动、明暗错落、充满诗情画意的树影、花影、枝影平铺在碧绿的草坪上。蝉鸣与清风,彼此唱和,起伏跌宕,悠扬婉转,撒一地清凉、激越的音符。‎ 第二段描绘的环境是唯美的,构成这个环境的阳光、山岗、树木、鲜花、草地、影子、清风、鸣蝉是唯美的,并且这些事物的特征、特点也是唯美的。作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把人物喜悦、兴奋、激动、骄傲的心境、心情生动地呈现出来。‎ ‎(2)以反衬反 ‎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及各种事物的丑陋特点,象征人物的丑陋的品质和形象 例如:‎ 这个别鬼子割去了一只耳朵,险些丢了性命的铁杆汉奸,蜷缩在靠近马棚的角落里,像一条丧假之犬,瞪着惊恐的眼睛,望着他龇牙咧嘴主人,渴望这些毫无人性的贼父,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再扔给他一块啃剩的骨头。‎ 一堆刚刚拉下的马粪,臭气在阳光下蒸腾。一群墨绿色肥硕的苍蝇绕着这些腌臜物盘旋飞舞,嘤嘤嗡嗡地悲鸣。一堵乱石垒砌的墙,被老鼠倒空了地基,被雨水冲塌了墙头,在他的背后摇摇欲坠。‎ 在这个画面里,作者极力描绘“铁杆汉奸”所处的环境——靠近马棚的角落,臭马粪,苍蝇、摇摇欲坠的乱石墙,借助象征手法,让人不自觉地把汉奸和这些猥琐、肮脏、残破的事物联系起来,作者能够通过感受这些事物以及这些事物构成的环境,感受到这个汉奸是一个灵魂卑劣、品质邪恶、已走上绝路的反面人物。‎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暗淡凄惨事物及各事物凄楚沉重的特点,表现人物的悲凉压抑心态和心情 例如:‎ 徐翔揣着少得可怜的成绩单,茫然、麻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55‎ 死气沉沉的斜阳,爬过光秃秃的山岗,钻过黑魆魆树冠,透过沉沉的花和和凌乱的枝条缝隙,将破碎、灰暗的影子,散落在满地的荒草上。蝉,在绝望地悲鸣,风,在粗重地喘息,噪音与燥热搅成一锅粥,让整个世界烦得闹心,闷得喘不过起来。‎ 第二段描写的环境是凄惨暗淡的,人物考试失意的凄凉、压抑的心态和心情,在这种环境衬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借助事物正衬 ‎(1)以正衬正 ‎①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物的正面形象 凶猛的洪水来了。他,巍然屹立在恶浪之中,像半截铁塔。岸边,一棵苍翠的劲松,昂首挺胸,对抗着无边的风雨,似乎要和他肩并肩向这百年一遇的洪灾发起挑战。‎ 作者写岸边的劲松,就是借助树的形象,表现人物的坚毅、勇敢、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 ‎②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的积极心态、乐观喜悦心情 帮助老人把车子推上坡顶,从来没干过体力活儿的他,早已累得精疲力竭。老人跟他道谢的时候,他已经坐在路边,连说“不客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对面的山坡上,几朵无名的小花开得争艳。它们没有名字,也没有华丽的外表,更没有沁人心脾的浓香,然而,在这片碧草平铺的风景里,正因为有了它们,才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春意。‎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详细描摹几朵无名的小花,正是以花衬人,借花喻人。‎ ‎(2)以反衬反 枪声一响,他就吓得尿了裤子,扔下手中的枪,扭头就跑,当初的誓言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他的前方,一只体态臃肿的灰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来不及辨别方向,盲目地沿着交通壕向远处逃窜,只恨上帝未能给它生出几百条腿来。‎ 这里刻画逃窜的老鼠,就是以反面事物衬托临阵脱逃者的反面形象。‎ ‎    ‎ ‎(二)反衬 反衬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丑;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美。反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反,以反衬正。‎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反衬分为以下二种形式:‎ ‎1.借助人物反衬 ‎(1)以正衬反 例如:‎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武部长的孙水荣,负责主持全镇的募捐工作。2009年9月30日,一清洁工在孙水荣办公室打扫卫生时,意外地发现一个报纸包裹,里面包着的全都是1元、5元的零钞,也有50元、100元的整钞,计85174元,直接举报。后经纪委和检察机关查明,孙水荣等四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侵吞捐款62万元。‎ 55‎ 就在这些官员贪污地震捐款的同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转载着另一个故事——南京的徐超,身为乞丐,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次将自己行乞所得,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灾区,被人们加冕为“义丐”。‎ 第一自然段,极力表现官员的贪婪和丧失人性;第二自然段极力表现乞丐的无私和人性的良善。作者以徐超之美反衬孙水荣等人之丑,将贪官的丑陋形象推向极点。这里写乞丐是手段,表现贪官是目的。这种写法就是以正衬法的典型。‎ ‎(2)以反衬正 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正面人物形象之丑,反衬突出其形象之美。这种衬托,是描绘对象自身的外在与内在的衬托关系。二是以反面人物衬托正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高大形象。‎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将这两种反衬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在塑造正面人物加西莫多时,一方面极力刻画加西莫多丑陋得像大猩猩般的丑陋形象,一方面极力刻画其欣赏美、捍卫美,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美的行为,以其外貌之丑凸显灵魂之美,这是人物形象之丑反衬人物本质之美的典型案例。同时又引入红衣主教的刻画,以其风流倜傥的外貌之美,极度贪欲、心如蛇蝎的灵魂之丑,与加西莫多构成双向反比,用反衬手段进一步突出加西莫多灵魂之美,这是第二种反衬手法运用的典型。‎ ‎2.借助环境反衬 ‎(1)以正衬反 ‎①借助环境之美、构成环境的事物之美,从反面凸显主要人物的丑恶品质和形象 例如:‎ 广场,静得像黄昏里的一湾清澈的湖水。光滑的大理石面,能照出人的影子。簇拥在广场四周的鲜花绿草,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泥土的气息,淡淡的草香,调和着紫丁香梦幻般的神韵,弥漫了每一个角落。‎ 她抬手看了看表——约定的时间到了,从石凳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自己裹在屁股上的裙子,袅袅娜娜的走向广场边的茶楼。长椅上留下的,是一地的瓜子皮,几张读完的报纸,还有两点刺眼的浓痰。‎ 在这个画面里,作者以环境整体之美、构成环境的广场、鲜花、绿草、各种香味之美,反衬人物灵魂缺失社会公德丑。‎ ‎②借助环境之美、构成环境的事物之美,表现人物的压抑、失落的心态和心情 例如:‎ 广场,静得像黄昏里的一湾清澈的湖水。光滑的大理石面,能照出人的影子。簇拥在广场四周的鲜花绿草,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泥土的气息,淡淡的草香,调和着紫丁香梦幻般的神韵,弥漫了每一个角落。‎ 然而这美景是他人的,他什么也没有。陪伴他的爹娘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先后去世了,为了照顾患病的老人,又丢了工作,房东一个劲地催促交房租,而他的口袋里,连晚上吃饭的钱都没有。望着周围的一切,他的心愈发悲戚起来。‎ 这里作者描绘广场的美景,目的是以景色之美反衬人物的境遇之糟,凸显的是身处逆境之人绝望、压抑、悲伤的心境。‎ ‎(2)以反衬正 ‎①借助环境的恶劣、以及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凸显人物的崇高的品质和形象 例如:‎ 55‎ 正午的阳光,是点燃的火,燃烧着、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世界像被装在升腾着热气的蒸笼里,闷得喘不过起来,热得让人发慌。‎ 小姑娘虽然只有十三四岁,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但她最起码的经验还有——在这样的正午,如果把身边这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奶奶,扔在这样的阳光下,她能断定,老人活不过这个下午。尽管她也想找个地方,躲开这难以忍受的燥热,但人性的善良还是支撑着她走向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家门......‎ 作者在这里刻画环境的闷热,目的是以环境的恶劣,凸显小姑娘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品质,突出一个中学生的高大形象。环境越恶劣,小姑娘的形象越高大。‎ ‎②借助环境的恶劣、以及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表现人物的喜悦、兴奋的心态和心情 例如:‎ 秋风瑟瑟,黄叶萧萧。如血的黄昏里,一行雁阵,是写意在远天之上的悲壮。‎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眼前的萧瑟景象无力在他的心坎上增添半分凄婉。就在半个小时前,他突破了困扰自己整整十年的科技难关,这一刻,就连在地上飘转的枯叶,在他的眼里,以透着十二分的喜庆。‎ 第一段描写的敞亮环境,是作者表现人物兴奋和喜悦心情的手段,是反衬手法的运用——如此凄楚的环境,主人公仍能保持一种喜悦的心情,让读者能深刻地感受到此时此刻,他是多么地兴奋。‎ 二、衬托与对比的本质差别 ‎(1)衬托强调主从关系——对比不关注;‎ ‎(2)衬托强调服务——对比不关注。‎ 三、运用衬托生成的艺术效果 ‎(1)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 ‎(2)突出人物的品质 ‎(3)突出人物的心境、心态、心情;‎ ‎(4)突出主体形象,给人以更深刻、鲜明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能准确判定衬托写作手法,能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运用衬托这种表现手法带来的艺术效果,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点题型。同时,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用好这种表现手法,也会使我们笔下的文章锦上添花。因此,我们要学会阅读分析,更要学会熟练运用。 ‎ ‎ ‎ ‎18.“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动静结合 ‎ ‎ ‎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独特的意境,彰显表达的艺术性,经常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活动细节。‎ ‎    一、动静结合的定义 ‎    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事物是动态的,有的事物是静态的,二者有机的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 ‎    二、动静结合种类 55‎ ‎    动静结合的种类:一是动静组合式;二是以动写静;三是以静写动。‎ ‎    (一)动静组合式 ‎    就是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 ‎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所刻画的画面中,“黄鹂”、“白鹭”是动态的——一个在鸣叫——鸣,一个在直上云天——上。而“翠柳”、“青天”是两个不动的静物,在作者的笔下,动物和静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灵动、唯美的意境,这种写作技巧,就是运用组合方式,将动静结合起来。‎ ‎    (二)以动写静 ‎    就是作者刻画的事物,在客观世界里,它实际是个静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它变成了一个动的、活的事物。将原本不动的事物,写成运动的事物,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客观世界中的静物,在某种条件下,常常带给人们某种真实的动态错觉。例如:乘坐火车,透过车窗向外望,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身后跑去,真正移动的是火车,树在跑是一种真实的错觉。鲁迅写社戏时,其中描述孩子去看戏的途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周围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向船尾远远跑去了。这种错觉,只有孩子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大人都是熟知的,在文章中加入这样的景物描写,能够凸显孩子的天真可爱和愉悦的心理,也能够表现成人童心不改的生活境界。一种原因是受人的主观影响,造成的错觉。例如:一个胆小的人,在深夜穿越森林,感觉那些根本不动的影子,都变成某种怪物,张牙舞爪的跟在自己身后。这种错觉是由人的主观认识、某种心理或某种情感衍生的。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技法,能够凸显人物的认识,或某种心理状态,或者某种强烈的情感、情绪。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就运用这种写法,表现自己的豪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三)以静写动 ‎    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原本动态的事物,写成静态的。受某种条件限制,或者从某个角度观察,有些原本是动态的事物,看起来就是静态的。例如:大海波涛滚滚,潮涨潮落,从来不曾停歇,但如果从远处遥望,或者透过飞机的舷窗俯瞰大海,大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就会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我们感受到的海,也可能更是一个水平如镜的巨大蓝色结晶体。原本动态的大海,在我们的视野里,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静态的,把这种视觉影像或感受表现出来,就是一种静态的美。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当我们的内心受某种情感、情绪左右的时候,视觉上虽然看到的仍是动态的事物,但心底感受到的事物却是静态的。情感、情绪、心态主宰了一切,感受到的物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一个人处于一种极度绝望状态,她坐在风雪中,尽管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在的内心深处也会生成这样的景象——雪在空中凝固了,风在空中凝固了,一切在这一刻都停止了呼吸,就连高高的烟囱上面飘散出来的浓烟和热气,这一刻也定格成一种僵硬的造型。‎ ‎    三、运用动静结合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 ‎    (二)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形式,独特地视角,表现独特的情绪、情感;‎ ‎    (三)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和情绪。‎ ‎19.“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点面结合 ‎     点面结合,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组合材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表现笔下人、物内在本质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    一、点面结合的内涵 55‎ ‎    点面结合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整体和局部的组合——整体为面,局部为点;二是一般和个别的组合——一般为面,个别为点;三是概括和具体的组合——概括为面,具体为点;四是主与次的组合——次为面,主为点。‎ ‎    二、点面结合的具体类型 ‎    (一)整体与局部的组合 ‎    1.先整体,后局部。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过程中,作者可以先对描写的对象进行整体记述,然后再聚焦这个人或事物的一个或几个局部,进行详细刻画——整体为面,局部为点,是典型的“先面后点”的写法。‎ ‎    例如:‎ ‎    一只凶猛的黑熊突然从树丛里窜了出来。两米多的身长,三四百斤的体重。平常看似蠢笨的形体,在发怒的一瞬间,就像一发出膛的重型炮弹,呼啸着冲了过来。两只眼睛,闪着摄人心魄的凶光。高高扬起的熊掌,凝聚的力量,足以把一个人一下子拍成肉泥。‎ ‎    这一段描写黑熊的文字,就是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点面相结合写法。先描绘整个灰熊——面,后集中描写它的两只眼睛和熊掌——点。二者结合,就把黑熊的凶猛表现的淋漓尽致。‎ ‎    2.先局部,后整体。这种写法的表现原理和先整体后局部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是典型的“先点后面”的写法。‎ ‎    例如:‎ ‎    一只凶猛的黑熊突然从树丛里窜了出来。两只眼睛,闪着摄人心魄的凶光。高高扬起的熊掌,凝聚的力量,足以把一个人一下子拍成肉泥。两米多的身长,三四百斤的体重。平常看似蠢笨的形体,在发怒的一瞬间,就像一发出膛的重型炮弹,呼啸着冲了过来。‎ ‎    3.详略结合式。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    例如:‎ ‎                                              难忘的元旦晚会(片段)‎ ‎    下午一点整,三年六班庆元旦文艺会演在一片欢呼声中准时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节目,由我们班的‘金嗓子’郭晓宇为大家演唱——故乡的云”,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谁也没有想到,经过短短一周的准备,同学们准备的节目简直就像一个点燃的万花筒:张松的笛子独奏,余音绕梁;李俊等人的舞蹈活力四射;王伟的魔术表演亦真亦幻;赵名刚的女声演唱足以以假乱真……主持人的每一次报幕,都仿佛给我们注入了一只强力兴奋剂,伴随而来的掌声,一如初涨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节目——脑筋急转弯。我竖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一个人,手中只有一颗子弹,现场有两个强盗,能一枪打死吗?‎ ‎“能!”‎ ‎“怎么打?”‎ ‎“一箭双雕!”‎ ‎“恭喜你——答错了!——打不死,因为剩下的一个子弹在其中的一个强盗手中!”‎ ‎“什么火,不烫人?”‎ 55‎ ‎“怒火!”‎ ‎“对不起,答错了——那是不可能的!”‎ ‎……‎ 有趣的问题接踵而至,意想不到的答案应接不暇,吊人胃口式的给答案方式让大家悬念迭生,幽默的音调和表情如相声小品,就连台下的观看节目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台上的节目中去。‎ 后来,又表演了很多节目,也都很精彩,但在我的心中,都不如脑筋急转弯有趣,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也代替不了我的最爱。‎ ‎……‎ ‎   这篇文章就运用了“面中有点”的点面相结合手法——记述整个元旦晚会过程为面,详写脑筋急转弯这一情节为点。作者通过这样的点面结合,避免了把一次晚会写成记录过程的流水账,同时又通过对点的详写,把文章要表达的核心凸显出来,让故事情节细致丰满,有血有肉。‎ ‎    (二)一般与个别的组合 ‎    1.先群体,后个体。先描述一个群体的状态,在描述其中的某个个体的状态。群体为面,个体为点。‎ ‎    例如:‎ ‎    上课了,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停顿。没有一个人关注窗外的鸟,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笔和橡皮,每一个人都用心体会着这位特级教师的风采。‎ ‎    坐在最前面靠近窗子的李娜,偷偷的打开了从家里带来的录像机,想把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记忆。‎ ‎    这里的两个自然段的描写,运用的就是先群体后个体的点面结合法。第一自然段描绘的是所有同学的表现,第二自然段,将镜头对准其中的一个同学——李娜。‎ ‎    2、先平常,后特定时间。先描绘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平常是怎样一种状态或平常都怎样做的,后描绘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个人或事物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怎样做的。平常是面,特定时间点的表现是点。‎ ‎    例如:‎ ‎    妈妈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为爸爸准备好上班穿的干净衣服,为我收拾好书包,将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香喷喷的饭菜,早已准备停当。‎ ‎    可是,去年夏天一个周三,我一起床,发现一切都变了。‎ ‎    ……‎ ‎    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先写平常,后写特定某个时间的点面结合法。‎ ‎   (三)概括与具体的组合 ‎    先概括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然后在描绘具体事例,体现或者说证明这个人或事物的确具有这个本质特点。概括为面,具体事例为点。‎ ‎    例如:‎ ‎    我的同学小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傻大胆。‎ 55‎ ‎    我和他是邻居,我们都爱放鞭炮。一到过年,我俩总会用鞭炮第一个奏响我们小区的新春序曲。小斌放鞭炮,对烟花毫不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没有声,没有力量,一点刺激性也没有,那是小女孩才玩的东西。他喜欢放二踢脚,别人燃放,都是将爆竹放到地上,而他,偏要拿在手里点燃。随着一声脆响,剧烈的爆炸就在离他不到一尺远的地方炸开,随即腾空而起,又响起第二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小女孩吓得捂着耳朵四散奔逃,而他,总是冲着他们的背影,送上一句:下丫头,胆小鬼!‎ ‎    第一句是概括——是面;第二自然段借助放鞭炮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他的大胆——是点。这部分描写作者运用的就是概括与具体结合在一起的点面结合写作手法。‎ ‎    (四)主与次的组合 ‎    一般情况下,主与次的组合,都采用次先写,主后写的顺序;同时,次要的事或方面,通常要选择几个点,而主要的事件或方面通常只选一个点来写。这样既能保证重点突出,又能达成立体表现的目的。次为面,主为点。写作过程是,并列选择几件事,选出其中的一件详写,其他略写。‎ ‎    根据表达的目的,这种组合又可分为两种形式:‎ ‎    1.多角度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选择的事件,每一件都表现人物的不同本质,每一件事展示人物的一个本质侧面,多件事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多个侧面,详写事件要表现的,是作者要突出的人物的核心本质。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是以一种品质为主,其他多个品质多侧面呈现的立体形象。‎ ‎    例如:‎ ‎    邻里谁家孩子得了病,爸爸都要回家翻找药盒,帮助寻医问药。单位里的叔叔阿姨,偶尔做事或说话不小心,伤害了爸爸,他也总是一笑了之。有时候亲戚朋友困难了,明知道有的人从来都是有借无还,爸爸也总会解囊相助,他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三穷三富活到老,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不还就不还吧,没钱,用什么还?‎ ‎    爸爸做过的最难忘的事,发生在我刚上初一的时候。(表现爸爸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    ……‎ ‎    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共选取了四件事:一是帮助邻居孩子治病;二是原谅本单位叔叔阿姨对自己的伤害;三是周济只借钱不还钱的穷亲戚、穷朋友;四是我刚上初一的一件事。前三件为次要事件,从三个角度,分别表现爸爸乐于助人、宽宏大量、不计经济得失三种品质,最后一件为主要事件,凸显爸爸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主体形象。前三件事构成一个面,后面重点写的事是作者集中刻画的一个点。点面结合,就塑造了爸爸以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主,以其他三个侧面为辅的立体形象。‎ ‎    2.多角度呈现人物的一个主要特点或本质。选择多个事件,这些事件表现的是人物共同的本质,详写的事件更能表现这个本质。多件事表现同一个单一的主题,主题非常集中,但塑造出来的人物是平面化的——有的就是一个勤劳的人物形象,有的就是一个负责的人物的形象,有的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物形象。一般中小学生愿意采用这种写法,成熟的作家一般都采用上面的立体塑造人物的方法,避免人物形象扁平化。‎ ‎    例如:‎ ‎    爷爷的衣服很少。有数的几件衣服中,最新的一件也是三年前买的。爸爸妈妈一提及给他添置几件新衣服,他就会变得异常生气:“衣服好好的,花那个钱干什么,攒下来,留着用在该用的地方吧!”隔一个阶段,爷爷就会争着去买菜,每每这时候,我们就明白,爷爷又是嫌家里的生活太“奢侈”了,每当爷爷有这种举动的时候,家里至少都要过上一周的忆苦思甜的生活。前两天,家里的冰箱坏了,爷爷一次性拿出了四千元,一家人全都愣了,爷爷没有退休金,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结果令一家人惊叹,原来妈妈给爷爷的零花钱,他一分都没舍得花!‎ ‎     前天,爷爷做了一个决定,更让我们全家人震惊。‎ 55‎ ‎    (后面写他买了一个小车,走街串巷捡废品、收废品)‎ ‎    这一部分,运用的写作技法就是多角度呈现人物的一个特点的经典案例。作者选择了四件事,全部表现爷爷的节俭。只是前面三件事略写,是次要材料,共同构成一个面,最后一个事件详写,是主要材料,是集中刻画的点,面和点组合,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赞美爷爷节俭的品质,共同塑造爷爷的平面形象——节俭形象。 ‎ ‎    三、运用这种写作技法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点面结合,能够更集中、更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众人拾材火焰高。单一一个点的表现力是远不及点与面相互配合的表现力。‎ ‎    (二)点面结合,更便于塑造立体人物形象,避免人物形象扁平化。一件事,只能集中体现人物的一个灵魂侧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就像一张纸,而采用点面结合法塑造人物,略写的次要事件,能体现人物的多个侧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多侧面的,就像一座塔,并且人物的核心品质也能得以突出。‎ ‎    (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让读者信服。凭借一件事,不能为定性一个人的人品;依据一件事也不能印证某个道理的正确——点面结合,就是运用多件事、从多个角度印证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揭示的生活理性,表现的角度越多,说服力越强。‎ ‎20.“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 ‎ ‎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写作手法。能够识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以及彼此配合运用的好处,能够熟练的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对于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涵 正面描写:作为小说,有作者极力塑造的主人公;作为记叙文,有作者极力表现的主要人物。为了表现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直接刻画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身体、心理,以实现作者的表现目的,就是正面描写。简单理解为——要表现谁,就直接刻画谁。因此,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 例如:要表现一个人长得英武潇洒,就直接刻画这个人本身,而不刻画他意外的任何其他事物。‎ 他身高八尺有余,一身白盔白甲,骑着一匹日行千里的枣红马,手中一把三尖两刃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细细打量,脸如明月,雪肤皓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道浓眉如剑,直插鬓角,一对虎目,炯炯有神,笔直口方,面沉似水。‎ 这里虽然刻画了他的盔甲、坐骑和兵刃,也不属于其他事物——因为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衣着、饰物、手提肩扛背背骑乘推拖等一些列事物。这些都是正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主要人物或主人公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必然置身一定的环境,在具体环境中做事,除了环境整体意外,其中必然有其他人的存在、物的存在,必然有影响主要人物行为的各种客观、主观条件。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为因,常常要引起环境以及环境中人和物的变化,同时各种主客观条件又限制这主要人物或主人公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他们周围的环境、人物、具体事物、主客观条件四个要素,反过来表现主要人物或主人公。我们把要表现甲,却去写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环境、条件的部分,称谓侧面描写。‎ 55‎ 例如:台上的相声演员表演得风趣、幽默,台下的观众就会笑得前仰后合,掌声就会此起彼伏,环境就会变得轻松愉悦,现场的很多事物都会给人愉悦的感受。台上台下的表现是一种因果关系——台上的表演越幽默,台下的笑声就会越响亮,掌声就会越热烈。台下的笑声越响亮,掌声越热烈,也就说明台上的表演越幽默风趣。根据这个原理,作者在写作时,要表现台上的相声演员,却把视角离开台上的演员,以描写台下观众的表现、环境的氛围、事物的状态、演出的条件来间接表现台上相声演员的演技高超。‎ 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关系 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主人公服务。形象一点说正面描写是正规军,侧面描写是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正规军正面作战,地方游击队根据需要随时配合,多角度辅助,共同完成同一个作战任务。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以侧面描写为陪衬。侧面描写的表达目的服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并始终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保持高度一致。添加侧面描写的目的,是从更多的角度凸显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使之更突出,更精彩。‎ 例如《陌上桑》中的正面描写是:‎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其表现的目的是:极力表现罗敷容貌之美。‎ 侧面描写是:‎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其表现目的是:描写侧面人物——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使君,直接表现这些人对罗敷的痴迷,间接表现罗敷之美——因此我们说侧面描写的最终表达目的是配合正面描写,进一步表达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二者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 ‎(一)正面描写的内容 选择主要人物或主人公的典型事件,整体上叙写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叙事过程中,除了表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主要刻画主要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表现他的情感、品质、精神、情趣、志向,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生哲理。‎ ‎(二)侧面描写的主要内容 在正面叙事,描写主要人物和主人公的同时,根据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对应不同的情节发展点,着眼当时的环境、人物、事物、影响主要人物行为的条件,进行补充穿插描写,配合正面描写,突出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表现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正面刻画:主人公帮助一个收废品的人推车上坡。‎ 侧面刻画:‎ ‎(一)借助环境:时间正直盛夏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起来,37度的高温似乎要把每个人蒸熟。——极言环境之酷热,间接突出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借助人物:从旁边走过的路人,大多数装作没看见,偶尔有几个善良的人,想帮帮这位老人,一看到这脏兮兮的垃圾车,一感受这火热的天气,也都放弃了出手相助的念头——其他人的视而不见和畏惧不前,和主人公的毅然出手构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它助人为乐的品质。‎ 55‎ ‎(三)借助具体事物:路旁的树木奄奄一息,无精打采地注视着老人,现出爱莫能助的神情。而那个可恶的陡坡,兀自倾斜着身子,像邪恶者狰狞的眼神。借助具体事物,再次突出人物品质。‎ ‎(四)借助影响主人公的条件:那天,他患了重感冒,高烧39度始终不退,烧得他昏昏沉沉的,如果不是实在支撑不住,他绝不会在这样的中午出来,到医院去。——他得了重病,这个条件对于帮人推车,是及其不利的条件,然而他还是伸手了,进一步突出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相对位置安排 ‎(一)整体安排: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侧面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当时故事情节发展提供的客观便利,穿插在正面描写过程中,与正面描写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表达目的。‎ ‎(二)通常顺序:一般情况下,侧面描写的内容是由正面描写的内容引发的,所以侧面描写一般放在正面描写之后。‎ ‎(三)事件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条件位置处理。因为这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可以放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放在起因部分写作。先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再具体描述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小事,是很常见的一种写法。而事件发生的条件,既可以揉在环境中交代,也可以放在起因中交代,还可以以插叙的方式,在叙事过程中加以增补。‎ 五、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能够立体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角度多变,笔法灵活。‎ ‎(二)能够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鲜明。‎ ‎(三)故事情节发展张弛有致——正面描写情节紧凑,侧面描写会让情节发展变得舒缓。‎ ‎(四)使叙事过程详略得当,详写部分内容丰满,有血有肉。‎ 六、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1)指出哪部分运用了正面描写,哪部分运用了侧面描写?(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采用这种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有何好处?‎ 看戏 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55‎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 ‎21.“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 ‎ ‎    借景抒情是写景和写人记叙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表现技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借助描绘景物,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这种情感包括感情和感受两种。感情是受到对方的行为和状态影响而产生的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爱、憎等心理,体现的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态度。感受是对方的行为或状态影响而生成的一种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更多的表现为人与物、人与人、物与人的关系;而感受更多的表现的是受对方影响后感觉主体生成的独立心理状态。‎ ‎    一、借景抒情的呈现形式 ‎    (一)全篇运用 ‎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写景散文和诗歌之中。整篇文章的内容都在写景,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写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景物是全篇文章的内容,集中表现事物的特点是手段,抒发作者的情感是目的。‎ ‎    例如朱自清的《春》,整篇文章都在写春天美丽的景色。写草突出草之嫩、草之盛;写花突出花之繁、花之艳;写风突出风之柔、风之韵;写雨突出雨之缠绵、雨景之美;而作者突出的嫩、盛、繁、艳、柔、韵、绵、美,全部切合华夏文化的审美标准,一个作者对春之喜爱之情,已无需表白一句,读者也能通过作者的这种表达倾向直接感受出来。‎ ‎    运用借景抒情的诗歌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王维的借景抒情诗。李白生在盛唐,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李白广游名山大川,遍写中华美景,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王维有“诗如画”的美誉,其借景抒情手法在诗歌写作中的运用,堪称一绝。‎ ‎    例如:《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种类型的借景抒情,作者借助景物表达的,往往是自己的情感。‎ ‎    (二)局部运用 55‎ ‎    有的文章,作者以叙事为主。随着事件的发展,文中人物的情感不断变化,为了凸显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景物描写,借助景物来标下当时文中人物的情感。‎ ‎    例如鲁迅的《社戏》在经历家人不让我去看戏,后来终于同意“我”去之后的一段描写:‎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 ‎        这段文字,在叙事过程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加粗),以声音之清越、色彩之明丽、速度之轻快、气味之清香、月色之朦胧、山形之活跃,表现了文中人物“我”的喜悦、急切之情。‎ ‎        穿插在叙事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表达的,都是事件中人物的情感。 ‎ ‎       二、景物描写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       在景物和情感之间,人的情感左右着笔下的景物。景物反过来折射着人的心态和情感。‎ ‎      (一)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他们眼中构成景物的事物是不同的 ‎       同一个景物,不同心情的人,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 ‎      例如下面的景物 ‎ ‎ ‎    心情愉悦的人,看到的是雪野、是大树、是明灯;心情差的人看到的是枯枝、枯叶、是冷风、是漆黑的灯柱。‎ ‎    (二)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感受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 ‎    面对同样的雪,心情愉悦的人,会潜移默化地从色彩的角度去观察,去感受,在他的眼中,这雪,自然是洁白的;心情压抑、忧伤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从触觉角度去观察、去感受,这雪,在他的笔下,自然是冰冷的。面对同样的树,心情愉悦的人,从高度着眼,他笔下的树,必然是高大的;而忧伤的人,从树叶和树的生活环境着眼,在他的笔下,生成的文字,必然是光秃秃的树、可怜的树。‎ ‎    (三)受情感支配,不同心态的人,观察同一景物,感受同一事物的主观倾向性不同 ‎     面对同样的路灯,感受同样的灯光,不同心态的人,在感受过程中带着绝然不同的主观感受倾向。心情愉悦的人,感受事物主观倾向于美好,因而在他的眼里,这灯光是朦胧的、柔和的、温暖的;而心情沉重、忧伤的人,主观倾向于丑陋,因而在他的眼中,这灯光必然是昏暗的、凄惨的、冰冷的。同样的雪地栅栏,在喜悦者的眼里,是洁白的宣纸上浓淡点燃的水墨画,在忧郁者的眼中,是冰川上禁锢生命的牢笼。‎ 55‎ ‎    (四)受感情支配,不同心态的人,描绘同一景物,选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     因为不同心态的人,感受事物带着不同的主观倾向,因为在用词上,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差别,人的心态积极向上、轻松愉悦,他笔下描绘事物时,更多选择的是褒义词;而心态消极的人,描绘事物时,运用的词语,大多是贬义词。‎ ‎    三、借景抒情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运用 ‎    景物的美好,能够表现人物的积极心态,美好的情感;景物的丑陋,能够表现人的消极心态、恶劣的感受。这种关系是互逆的——也就是说,透过作者笔下美好的景物,我们能推断出作者或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同样,在写作中,我们要表现一种美好的情感,积极的心态,也可以通过描绘景物,通过景物的美好来呈现。拖过作者笔下萧索、苍凉的景物,我们能推断出作者或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态是消极的,内心是凄凉、惨淡、忧伤压抑的,同时为了表现这种心态、心情,我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景物描绘来实现。‎ ‎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本身的特点,从作者描绘景物的用词的感情色彩、构成景物的事物、作者的感受角度、作者的主观倾向,来判定作者写景,表现的是怎样一种心态、情绪、感受和情感。‎ ‎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选择描绘构成景物的事物、选择不同的感受角度、凸显相同的主观倾向,来表达自己或文中人物的心态、情绪、感受和情感。‎ ‎    四、运用借景抒情带来的表达效果 ‎    (一)增加表现情感的角度,表现力增强。避开单一靠故事情节和抒情来表现情感的方式,加入景物表现形式。‎ ‎    (二)使文章的内容更丰满。从内容上增加了景物描写的内容,改变了原材料故事情节为内容的单调性。‎ ‎    (三)使文章情文并茂。将情感蕴藏在描写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文采,另一方面将感情溶于字里行间,更富有感染力。‎ ‎22.“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具体事物外在状态或行为刻画,以物之形、物之态、物之行、物之神,表现作者的志向、情趣、爱好和意愿等,这个“志”不是单纯指志向或理想。托物言志是一种含蓄表达自我主观意识的技法,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一、运用托物言志的前提 ‎(一)事物形象与人物形象的统一性 作者借助事物刻画要表达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的形象,就是自己的形象。因而选择的事物必然都是正面形象、美的事物——即便外表不美,内在也是美的——没有一个作者,即便是一个灵魂丑陋的人,也不会用文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德行恶劣、人性缺失的人,因而,作者在选取事物时,通常要选取一个正面形象的事物,最多是一个外表朴实鄙陋,但本质美好的事物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追求。因此,运用这种技法写出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单一刻画事物外在之美——对应表达作者对内在精神之美的追求;二是同步刻画事物的外在与内在之美——对应表达作者内外兼修的精神追求;三是同步刻画事物外在形式之普通与内在精神之绝美——对应表达作者不求外在形式、只求内在精神之美的精神追求;四是单一刻画事物的内在精神之美——表达作者对内在美的执着追求。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事物的形象与人的形象都是统一的,而且这种形象都是正面形象。‎ ‎(二)物形与人形、物形与人神的相似性 55‎ 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写物,实际是表达自己——这个人的精神追求,二者之间的纽带或者起暗示和引领作用的,就是事物的外在形态与人的外在形态的相似性、事物的外在形态与人的内在精神的相似性,因为二者相似,才能引起联想,才能让读者把事物与作者联系起来,才能让读者把作者笔下之物,读作作者的形象化身。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刻画外形高大的事物,表现作者对外在形象高大的追求,也可以表现作者对内在形象高大的追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事物外形正与直的描绘,表现作者对内在正直的高尚人品的追求。离开了这种形与形、形与神的相似性,托物言志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三)以表现人物的内在追求为核心 托物的目的是言志,对事物的刻画是手段,刻画事物时,如果只是刻画事物的客观外在形态,和人物的内在品质、精神、最求失去了联系,就丧失了借物的意义,文章也就成为没有灵魂的垃圾文字,即便部分有这种联系,也会被没有任何联系的这部分内容冲淡了主题,导致文章大为逊色。同时,以外在对应人物的外在部分的描写,只是为了建立起物与人的联系,不能全篇文章都以物的外在,表现人的外在,这样也完全丧失了托物言志的“言志”本质意义,文章也会变大浅薄。因此,以事物的外在,表现作者的精神追求才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 二、托物言志的具体运用 ‎(一)借物之形态,表现人之精神追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1)笔直的干,笔直的枝。(2)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3)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4)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5)它的宽大的叶子(6)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7)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描写干和枝,极力表现枝干外形的正直,表达作者对正直人生的追求;‎ ‎(2)描写树干,极力表现树干外形之高大,表达作者对崇高人生的追求;‎ ‎(3)描写枝丫,极力表现枝丫方向的向上,表达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4)描写树冠,极力表现枝条彼此靠拢的形态,表达作者对团结人生的追求;‎ ‎(5)描写树叶,极力表现树叶外形之宽大,凸显生命力,表达作者对旺盛的生命力的向往和追求;‎ ‎(6)描绘树叶,凸显树叶方向的向上,表达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7)刻画树皮,凸显活力,表达作者对活力人生的追求。‎ 作者在文字加粗的部分,刻画的都是杨树局部的外部形与太,表现的都是作者的精神追求。‎ ‎(二)借物之行为,表现人之精神追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描写白杨树对抗风雪,极力表现白杨树不怕重压,不怕困难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不怕外来压力的坚强意志的追求 ‎(2)描写白杨树对抗西北风,极力表现白杨树不怕困难失败,不折不挠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不折不挠的人的向往之意。 ‎ ‎(三)借物之精神,表现人之精神追求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5‎ 这一段直接刻画的是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坚强不屈的精神,表现的是作者对这些精神的慕羡和追求。以白杨树的“树品”,表现作者对这种“人品”的向往。‎ 三、托物言志的整体范例解读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唐·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唐宣宗.李忱)  ‎ 其中,“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这里运用的就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手法,借瀑布之水直奔大海之志向,表达作者本人的志向。‎ 又如:‎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短短四句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囊括环宇的气魄。表现的却是曹操心盛天下,一统山河的远大志向。这里,曹操运用的就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 再如:‎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尚品行,表现的却是自己高洁傲岸的人生追求,整片运用的也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运用托物言志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间接表现作者之志趣,凸显表达的艺术性(与众不同,一般都是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愿望和情趣)‎ ‎(二)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变抽象的志趣、意愿,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并通过事物的外在形态、行为以及内在精气神,将抽象的愿望具体化,使表达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具体。‎ ‎(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过于直白、空洞,有口号之嫌,而借用具体的事物、物态、物形、物行、物神,用事实说话,更具说服力,更能唤起共鸣。     ‎ ‎23.“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借物咏怀 55‎ ‎    借物咏怀,我们经常把它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之所以大家把它们弄混,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种“曲表”形式,都借助外物来达到表达目的。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1)托物言志,作者借物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志”——兴趣、爱好、追求等,强调的是志趣,其他的不包含在内;(2)借景抒情,作者借景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爱、恨、情、仇等,强调情感、心境和情绪;(3)借物喻人,借物的目的是借助事物与人的相似性,以刻画事物为手段,实现对核心人物的褒或贬;(4)借物咏怀,关键点是一个“怀”字,它有六个基本含义,这里应取“胸中意”这个含义,即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看法、感受等,不包括兴趣、爱好、志向。否则就成了托物言志了。‎ ‎    另有一说是:借物咏怀包括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把“志”和“情”一同纳入“怀”的内涵,认为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借物咏怀的一种形式。现在很多评论性文字,依据这种认识,给文章的写法定性,也有一定道理,我习惯将这几个概念严格分开。‎ ‎    一、借物咏怀的前提 ‎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境遇。受自己的境遇影响,面对古物及其附带的故事,人便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经历和前人结合起来,生成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认识和评价。一般情况下,运用这种写法来创作都是受古物、古人、古事的触动,有感而发。‎ ‎    二、借物咏怀范例解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 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 ‎    作者借赤壁一截折戟,联想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故事,以大胆的假设——东风不便周郎,推得结论——赤壁之战的结果必然是东吴灭亡,以此表达自己空有安邦定国之才,却不被朝廷重用,国家必然在不久的将来走向灭亡的结局的慨叹。‎ ‎    作者借物只是手段,目的是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借物咏怀,从字面上看,写的都是旧物、旧人、旧事,实际都是反映现实的作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认识与评价。‎ ‎    三、运用借物咏怀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使作者的思想认识得以委婉表达,在表达上富有艺术性,更容易让人接受。‎ ‎    (二)以具体事物、人、故事为依据,内容充实,思想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三)将历史和现实、思想与事物、作者与古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 ‎ ‎ ‎ 5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