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刷题精选模块一弱项提优卷全面分析散文的物象意蕴教师备用2含解析
全面分析散文的物象意蕴 『提优利器』 散文中的物象指文章中的主要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情感,寄寓着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对物象特征的理解概括及对其作用的分析,主要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因为散文“形散”的特点,散文中的物象往往具有深刻含义,学生存在理解不全面、分析不透彻的现象。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只要学生在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范畴内,深入分析物象的意蕴,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记住“指向主旨,双层分析”。熟能生巧,同学们,来练一练吧! 『小试牛刀』 一、(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4分)(呈现物象分析过程)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2)!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2),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2)。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2)!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 10 - (2)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2)。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错误,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由此可知“窗子”一直存在,通过健康的旅行,获得深刻认识的想法并不能实现。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答: 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窗子是文章的重要物象,回答本题要答出“窗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象征意义)。表层含意好回答,就是实实在在的窗子,深层含意要在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文章写到窗子之外的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平原山峦麦黍、外院的日常琐事杂音、旅行中也带着各种用品的学者,文章始终流露出窗子以内的知识分子对窗外真正生活的陌生与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是观念的差异。综合以上分析,就可以答出窗子的深层含意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答案 - 10 -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分析人称变化的能力。文本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需要在掌握不同人称使用作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怎样的态度”来探究人称变换的好处。文章所表现的是窗子内的“我”及“学者”对窗子外的凡俗生活、世态人情的陌生和隔阂,包括“我”在内的学者厌烦这种沉闷的生活,试图通过旅行去看更好的风景、了解风俗人情,实际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学者”习惯,与真正的生活依然存在隔阂。“我”和“你”的转换,是在揭露一类人,也是在批评自己。“你”是拉开距离的客观描写,“我”是在反思自己。 二、(2017·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①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 10 -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①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丽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D.“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错。此项对应的内容在第十段,与原文中“她们裙子仍然长长的”“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有出入,表达不准确。 5.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答: 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 - 10 -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第一问答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概括有关根河的描述。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名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生物。第二问解答要联系作品主题和前后文的提示。“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心灵;“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象征根河给一代代鄂温克人提供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营养。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6.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答: 答案 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 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1)概括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要抓住文中描述他们行为、语言和作者抒情、议论的文字。①玛丽亚·索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第三、四段。其他族人“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她“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写出了她与根河和森林的相守。②乌热尔图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第六、七段。他“辞去京官重返故乡”;他“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他返乡是为了“文化寻根”,而这又是“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是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③走出山林的人们的表现,集中在第九到十一段。他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烫了发”,他们“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2)这样构思的匠心:作者选取了鄂温克人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将老、中、青三代的事迹全方位地展示给读者,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以及他们对待传统和现代生活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他们虽表现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根河的爱恋,从而更全面地彰显了文章主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 10 -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科夫小说选。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好了。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 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 那天告别时,她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舍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个子高了些,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对她说了这些感受,她咯咯笑了起来,说:还年轻呢?明年就整六十了。 她还是那么直爽,言谈笑语的眉眼之间,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仿佛岁月倒流,昔日重现。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分别的时候,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她还告诉我,地铁宿舍二十多年前就都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副食店早被淹没在楼群里了。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0 - A.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文章选取了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化。 B.“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C.小冯同学说自己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呼应,也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 D.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时间跨度大,作者釆用顺叙的手法描写了四十年的人和生活的变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风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分析错误,“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可能有些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以及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6分) 答: 答案 小冯同学面容清秀,性格直爽乐观、开朗,她非常爱笑,快言快语;(2分)爱读书,有强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并没有让她沉沦,她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最终取得成功。(2分)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拼搏奋斗、不言放弃的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从“形象特征”“个性品质”“时代精神”等方面来分析概括小冯这一人物即可。 9.“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 答: 答案 本文描写了那一排钻天杨由细瘦弱小到直耸云霄的成长过程,象征着不断发展、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主人公由弱到强的人生经历,以及与时代的迅猛发展的过程相互映衬,烘托了主人公的美好形象。(3分)文章的标题是“那一排钻天杨”,开头、中间、结尾都描写了那一排钻天杨,从结构上起到贯穿全文,使全文结构更严谨的作用。(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立足文本内容,从“映衬人物”“贯穿结构”“揭示主旨”等方面去分析概括“那一排钻天杨”的作用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5分) 塔下人家 沈念 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 10 -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 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塔下住着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只有塔,是最熟悉这些塔下人家的困窘和努力的。 在水的波光浪影中,塔把时间创造的变化藏进了城市的身体里。细心的人发现,七拐八弯的老街路面铺了柏油,填平了积水的空洼;路灯擦亮了这里的夜晚,暗夜行走变得暖意丛生;社区服务延伸到街巷每个角落,塔下人家多了欢声。这些变化跟着时间前行,这些变化来自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美好共享。男孩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穿过挨挤的房屋中的窄路,走到湖边看水,也抬头回望几年前整饬过的塔。那一刻,男孩似乎能猜到这座实心塔里浮动着的欢喜心思。 我离开这座城市好几年了,而塔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实心塔,注定它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特定坐标。二十多年来,我也说不上有多少次一个人或陪外来朋友看塔,每一次的场景仿佛都是流动的,只有塔是坚定的不变者。我和男孩每每谈起这座城市,都需要从塔出发,似乎这里是寻找宝藏的入口,似乎离开它就不能拼凑出一个记忆中的城与市。 男孩学业优异,大四时被选送到巴黎一所著名的学校交流,结束学业后他选择了回国,先去了上海,又回到北京,刚做出自己满意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设计作品。这些年,男孩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从未停下迈进的脚步。和他的父亲母亲一样,在困难面前,男孩从没有生发过退缩的念头。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鼓舞他自己,向前走。 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当的力量。 这些年城市的变化,细微的,翻天覆地的,塔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时我想,一座城市总是涌现出诸多变化当然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某些不变的东西更是珍贵的。从我所认识的男孩及其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那种珍贵。 寒来暑往,塔依旧站在望不见尽头的屋脊之上,在不变中收纳着变化。常有三五成群的鸟,栖身于塔檐上,眨眼间又腾空而起,向着声响的方向飞去。这些美好的声响,清悦、悠长而辽阔,仿佛是从塔下人家,从男孩和他的父母,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发出来的。 (有删改) 10.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0 - A.首段写作者再见古塔时的印象,想象新奇独特,表现了古塔与老城区的建筑及周边自然景物的相融相衬,突出了古塔不同凡俗的气质。 B.作者多年以后重访鱼巷子,觉得巷子里仍旧丝丝缕缕飘着“市井气鱼腥味”,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城市的发展已让这里焕然一新了。 C.本文写男孩的父亲,既着眼于他的个性特征,也把对他的刻画与对塔下人家生活的描写结合起来,借以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性。 D.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抒情的笔调写古塔,但没有停留在追求诗意表达的层面,而是通过古塔的代言,含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相关内容、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市井气鱼腥味”是男孩对家乡的记忆,是男孩的乡愁的寄托,城市的发展可能会拆掉老房子、旧街道,但是这股“市井气鱼腥味”是刻在男孩记忆里的,是不会消失的。因而这不是错觉。 11.请结合作品说明文中“塔”的含意。(6分) 答: 答案 ①“塔”是这座城市的特定坐标,记载人们对城市的独有记忆。②“塔”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③“塔”象征塔下人家勤勉乐观、坚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象征城市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中重要物象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时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从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塔”的含意。答题时,一般由浅层意(实指意,即城市的特定坐标、历史的见证者)到深层意(主旨意或象征意,象征不断上进的人文精神)递进分析。 12.作者写城市和塔下人家时,还穿插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城市的变化关联起来,使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描写更为真实丰富。②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映衬城市和塔下人家的发展变化,使作品对积极上进时代精神的赞美更真切诚挚。③使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男孩的成长经历交织在一起,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梳理文章结构,通过“我”“男孩”“塔”之间的事情和关联,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概括。①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城市的变化联系起来,男孩是从塔下鱼巷子里走出去的,对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有亲身感受,使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描写更为真实丰富。②男孩考进北京电影学院,他们许多次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咬咬牙就走过来了。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映衬城市和塔下人家的发展变化,使作品对积极上进时代精神的赞美更真切诚挚。③男孩学业优异,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做出自己满意的中国元素的动画设计作品,这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当的力量。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男孩的成长经历交织在一起,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提优点拨』(教师独具内容) - 10 - 1.勾画物象语句,以利于分析物象的意蕴和作用 散文物象种类可以是事物、景物、动物等。在阅读中,要勾画出表述文本主要物象的语句。物象的描写在文本中是零碎的,或特征描述,或结构勾连,或情感寄寓,散见于文本各处,只有勾画出来,在解题时才能归纳思考,全面理解物象的内涵。 2.紧扣文章主旨,明确分析物象意蕴的方向 散文一般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其中的物象一定会带有作者的某种思想和感情。即使是生活类散文,文中的物象也含有作者的喜怒哀乐,是作者用来揭示主旨的工具。要准确分析物象的含义,一定要结合散文的主题去归纳物象的特征,去思考物象的内涵,去分析物象的作用。 3.物象意蕴要全面分析,双层归纳概括 物象意蕴既有实指意,也有双关意、象征意、主题意。学生要认真分析勾画相关语句,对物象的意蕴全面分析,而后进行双层归纳概括。双层归纳概括就是学生遵循“由外到内”“由实到虚”“由表及里”的思维,一方面要准确概括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另一方面要准确探究物象的内在品质和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4.物象的作用分析,有助于意蕴的深刻挖掘 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或充实丰富内容,或作为线索勾连上下文,或深化主旨,或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看清物象语句位置,思考结构方面的作用:是线索,是铺垫,还是构成对比;是引起下文,还是总结上文;是营造氛围,还是暗示社会环境。而后分解物象语句内容成分,结合上下文分析,就能准确答出物象的特征意义和作者寄寓的深层含义,准确揭示物象的内涵。 『回顾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想一想刚才做题中运用的阅读和解题技巧并写下来,感知提优利器的美好。 ①分析鉴赏选择题: 。 ②物象特点概括题: 。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