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发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细胞核 B. 含叶绿素 C. 有中心体 D. 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发菜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C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一般通过二分裂增殖,有丝分裂针对真核细胞而言,D错误;故选B。‎ ‎2.下列哪一项既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又属于构成种群的基本单位 A. 蓝球藻、小球藻、黑藻 B. 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 C. 洋葱、青蛙、小鼠 D. 烟草花叶病毒、土壤农杆菌、肺炎双球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结构是细胞,种群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黑藻和小球藻都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A错误;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既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洋葱、青蛙、小鼠都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体内,又存在于动物体内 B. 对DNA、RNA和蛋白质差异的比较可以作为鉴定真核动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C. 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较多 D. 核糖体、染色体、噬菌体和中心体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糖;(2)DNA、RNA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具有特异性;(3)细胞内的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4)中心体主要由微管组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详解】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葡萄糖是单糖,在动植物体中都存在,A正确;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分为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在所有细胞都8种,不同个体细胞DNA不一样,转录生成的RNA也不一样,翻译成的蛋白质不一样,B正确;自由水参与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C正确;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中心体是由蛋白质组成,D错误;故选D。‎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 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 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核酸的分类和功能、生物膜的成分、ATP的活性组成的综合性理解,梳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核酸的分类和功能、生物膜的成分、ATP的活性组成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A错误;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B错误;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和磷脂,其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C正确;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不是氨基酸,氨基酸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原料,D错误。故选C。‎ ‎5.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细胞中无机盐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的无机盐还是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自由水是生物体内的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A正确;细胞中无机盐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生物体内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新陈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越多,则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将升高,D正确;故选B。‎ ‎6.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也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 休眠的蚕豆种子细胞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多 C. 低温条件下,当温度适当升高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D. 收获的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属于结合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产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差,反之亦然。‎ ‎【详解】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作为反应物产于第二阶段的反应,也是生成物,第三阶段产生,A正确;休眠的蚕豆子叶细胞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谢活动弱,因此休眠的蚕豆子叶细胞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结合水的相对含量高,B正确;低温条件下,当温度适当升高时,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活动增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C正确;收获的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主要于自由水,D错误;故选D。‎ ‎7.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C. 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而核酸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细胞核 D.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是导致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 ‎【详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B错误;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而核酸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细胞核,如线粒体中的核酸合成场所是线粒体,C正确;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导致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8.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由葡萄糖聚合而成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CO2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细胞中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详解】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淀粉、纤维素、糖原等组成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正确;淀粉和脂肪水解终产物:前者是葡萄糖,后者是甘油和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是他们氧化的终产物而不是水解的终产物,C错误;由于脂肪中C、H的含量较高,因此相同质量下糖类和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多,糖类耗氧量少,D正确;故选C。‎ ‎9.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可以看出,细胞质环流方向是逆时针的,并且叶绿体在细胞的右下方。显微镜下物像的静态位置与物体的静态位置相反,显微镜下物像的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因此,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液泡位于液泡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故选B。‎ ‎10.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 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要分析图中三个圆圈的关系。其中Ⅰ包含着Ⅱ和Ⅲ,但Ⅱ和Ⅲ又不是Ⅰ的全部,Ⅰ中还有其他内容,Ⅱ和Ⅲ呈并列关系,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Ⅰ、Ⅱ、Ⅲ代表的内容。‎ ‎【详解】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错误;染色体、 DNA 和基因是依次包含的关系,B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C正确;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激素也不全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C。‎ ‎11.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2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构3为细胞核;结构4为液泡;结构5为细胞质基质。‎ ‎【详解】1线粒体、2叶绿体和5细胞质基质都是能产生ATP的场所,A正确;1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直接进入2叶绿体中,需穿过两层线粒体膜和两层叶绿体膜,共4层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 4液泡中不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错误;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ATP、糖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场所;识记糖类的种类及分布,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 胰岛细胞 B. 造血干细胞 C. 浆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胰岛细胞要分泌激素,浆细胞要分泌抗体,造血干细胞要增殖分化成血细胞,所以它们的代谢都旺盛,核孔数目多。口腔上皮细胞代谢弱,细胞中核孔数目少。‎ ‎【详解】根据题意,细胞核孔数目多新陈代谢旺盛,胰岛细胞分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代谢水平较高,所以核孔数量较多,A错误;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血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代谢水平较高,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B错误;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代谢水平较高,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C错误;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通常不具备细胞周期,分泌活动也不剧烈,代谢水平不高,所以口腔上皮细胞核孔数目最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核孔数目与代谢水平成正相关。‎ ‎13.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将红细胞膜中的脂质提取出来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探究历程,回忆生物膜的探究历程,然后分析表格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由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可以推断膜是由脂质组成,A正确;由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可以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在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由此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正确;人鼠细胞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能得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结论,D错误;故选D。‎ ‎14.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经人为加工制成,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能被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识别 B. 蝎子毒液中的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C. 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仅由蝎子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即具有相应功能 D. 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方便制订医疗方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少量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 ‎2、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润滑等功能。‎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由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以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可推知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能被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识别,A正确;蝎子毒液中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需要线粒体提供,B正确;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一种由蝎子体内的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种分泌蛋白,再经人为加工制成的,蝎子细胞中的核糖体上不能直接合成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错误;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为选择性地消灭癌细胞提供了可能,可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也方便制定医疗方案,D正确;故选C。‎ ‎1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后其发生复原表明细胞仍保持活性 C. 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D. 30%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失水,原生质层缩小,所以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A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能通过吸水,使原生质层逐渐增大而恢复,B正确;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同样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C错误;由于细胞失水的速率与浓度差成正相关,浓度大,失水快,所以高浓度蔗糖溶液比低浓度蔗糖溶液所引发的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D正确;故选C。‎ ‎16.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为葡萄糖合成麦芽糖提供能量 B.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C. 能量通过ATP分子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D.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ATP是细胞利用的直接能源物质,可为葡萄糖合成麦芽糖提供能量,A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B错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C正确;酒精发酵过程的第一阶段中有ATP生成,D正确;故选B。‎ ‎17.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 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 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2、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要唯一;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且相同。‎ ‎3、本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所处条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通过气泡产生的速度体现出来,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量、酶的用量等。‎ ‎【详解】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A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催化剂的种类,B错误;分析题图实验可知,1号与3号,1号与4号的单一变量是有无加催化剂,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C错误;加热能使过氧化氢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反应的活跃状态,不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对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判断,分析对照实验,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的分析能力。‎ ‎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 B. 无氧呼吸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H]‎ C. 用18O标记O2,18O最先出现在产物水中 D. 骨骼肌细胞中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答案】C ‎【解析】‎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的第一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A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H]的积累,其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B错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所以首先出现在水中,C正确;骨骼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发生在线粒体中,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步: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细胞质基质),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步: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还原氢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步:还原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大量能量。‎ ‎19.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某同学观察此图后,作出了四项判断,你认为他的结论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该细胞取自低等植物 ‎②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8后,剩余结构可称为原生质体 ‎ ‎③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3种 ‎ ‎④此细胞一般不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1是线粒体,2是中心体,3是核糖体,4是内质网,5是高尔基体,6是染色质,7是核仁,8是细胞壁,9是叶绿体,10是液泡,由于该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等,因此该细胞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详解】①由于该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等,因此该细胞属于低等植物细胞,①正确;②图中8是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后,剩余结构可称为原生质体,②正确;③该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这三种细胞器中含有核酸,③正确;④由于该细胞没有大液泡,因此该细胞一般不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以及渗透作用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别图中各结构,并根据细胞结构确定细胞的类型;识记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20.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 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图中A与核糖构成腺苷,A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保证细胞需要的能量供应,C正确;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D正确.‎ ‎【考点定位】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名师点睛】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21.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 h和第3 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时,根据需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1 mol O2可产生1 mol CO2;当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时,根据反应式可知,生成1 mol酒精的同时产生1 mol CO2;再结合曲线图可以计算出,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中的CO2量为6+18=24 (mol),乙发酵罐中的CO2量为15 mol,因此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8∶5,故A错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速率最快,即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结合图示可知曲线的斜率最大时酒精产生的速率最快,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时分别约为第5小时和第3小时,故B正确;从图中曲线可知,甲发酵罐中约在第2小时开始产生酒精,而O2约在第4小时才被消耗完,故C错误;当O2达到一定浓度时,酵母菌不再进行厌氧呼吸,而酵母菌只有进行厌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 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如:原来的是水和二氧化碳,标记后就是(H218O)和(C18O2)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同位素不影响化学反应,只是便于与正常的物质进行区分,更容易进行观察。‎ ‎【详解】“用15N标记核苷酸”这里的核苷酸指代不明确,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如果是后者(核糖核苷酸)则无法去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假设15N标记的是脱氧核苷酸,被标记的染色体只能对数目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而对染色体形态没有办法进行变化规律的研究,A错误;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B错误;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C正确;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 ‎23.近年来科学家报导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A. 光合酶受到破坏 B. 囊状结构薄膜受到破坏 C. 暗反应受抑制 D. DNA受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已知紫外线最可能导致生物膜成分中的磷脂被氧化,而光合作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类囊体薄膜是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紫外线导致磷脂被氧化,破坏类囊体的结构,B正确;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并且催化过程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DNA分子不是脂质,D错误。‎ ‎【考点定位】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名师点睛】(1)根据题意“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因此最可能导致生物膜成分中的磷脂被氧化。‎ ‎(2)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而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 A. 图甲 B. 图乙 C. 图丙 D. 图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甲图中,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该值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 ‎【详解】甲图中a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符合题意;乙图中a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不符合题意;丙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丁图中,a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下列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反应,错误的是(  )‎ A.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 (CH2O)+O2‎ B. 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的反应式:ATPADP+Pi+能量 C. 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D.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植物和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  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中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3、一般植物、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动物、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详解】蓝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 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B正确;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蓝藻没有叶绿体;识记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识记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26.下列对生物体内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ATP的水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ATP的合成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1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ATP的合成,在线粒体基质中也会进行ATP的合成,B错误;酶的催化作用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C错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D正确;故选D。‎ ‎27.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 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 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开始减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利于植物生长。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农作物有积累量小于或等于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详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交于A点,体现了两者的强度相等,A正确;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B正确;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最大,即农作物积累量最大,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C正确;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才减产,D错误;故选D。‎ ‎28.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俩安心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均分,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 ‎【详解】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即b或d段,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错误,故选D。‎ ‎2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成为细胞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衰老是客观存在的,同新陈代谢一样,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机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机体的衰老并不等于所有细胞的衰老,但是细胞的衰老又是同机体的衰老紧密相关的。‎ ‎【详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和分化都是发生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B错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和机体的衰老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普遍衰老意味着机体的衰老,D错误。‎ ‎30.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B. 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不易体现 C. 用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 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详解】细胞全能性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依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正确;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B正确;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并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D正确;故选C。‎ 二.简答题 ‎31.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图丙为某细菌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 ‎ ‎(1)图甲和图乙中都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为[ ]__________,与图甲细胞相比,图乙细胞中都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2)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丙两种细胞,则图中________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将处理后的两个该种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夏季白天图甲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细胞增殖  ②细胞呼吸  ③光合作用  ④渗透吸水 ‎(4)已知小麦根尖的细胞间隙中含有某种功能蛋白,它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有关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丙内,也指导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但此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液泡、线粒体、溶酶体      B.线粒体、液泡、核糖体 C.线粒体、溶酶体         D.细胞膜、液泡膜 ‎【答案】 (1). 4线粒体 (2). 5叶绿体 (3). 甲 (4).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②③④ (6). 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不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 (7). 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1为细胞膜;结构2为高尔基体;结构3为细胞核;结构4为线粒体;结构5为叶绿体;结构6为内质网;结构7为核糖体;结构8为液泡。分析图乙:图乙为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 ‎【详解】(1)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甲图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乙图中含有D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因此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为4线粒体;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为根部细胞,不具有5叶绿体。‎ ‎(2)甲为植物细胞,其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丙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丙两种细胞,则图中甲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然后进行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根据图甲中细胞结构可以看出,该细胞具有5叶绿体和8大液泡,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成熟的叶肉细胞。在夏季白天时,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为具有大液泡,因此可以进行渗透吸水,但是因为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没有细胞分裂的能力,故选②③④。‎ ‎(4)大肠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不能对分泌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泌,因此将该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大肠杆菌内以后,能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此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 ‎(5)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过程中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以主动运输形式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载体蛋白由核糖体合成;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是液泡,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下图是苹果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图,其中A~E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反应场所为_____________,d物质表示_____________。‎ ‎(2)C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D过程产生的b物质参与B过程,至少经过_____层生物膜。‎ ‎(3)图中产生[H]的过程有_______(填字母);消耗[H]的过程有________(填字母)。‎ ‎(4)若苹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C6H12O6,那么它们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反应 (2). 类囊体膜上 (3). [H]和ATP (4). 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5). 4 (6). ADE (7). BC (8). 4:3‎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E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c表示水,d表示[H]和ATP,e表示[H]。‎ ‎【详解】(1)图中A过程表示光反应,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d物质表示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 ‎(2)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b二氧化碳参与B暗反应,至少经过线粒体两层生物膜和叶绿体两层生物膜,共4层生物膜。‎ ‎(3)图中产生[H]的过程有A光反应,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消耗[H]的过程B表示暗反应,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4)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6CO2+12H2O;酒精发酵:C6H12O6→2CO2+2CH3CH2OH 所以消耗等量的C6H12O6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消耗氧气是6,故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为4:3。‎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33.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及物质提取的问题:‎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除了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种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应向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指示剂。纯化菌种和统计某活菌的数目时,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橘皮中提取精油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 ‎【答案】 (1). pH (2). 特殊营养物质 (3).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4). 灼烧法 (5). 酚红 (6). 稀释涂布平板法 (7). 压榨 (8). 萃取 ‎【解析】‎ ‎【分析】‎ 培养微生物时,最关键的一步是对培养基的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1)培养基除提供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微生物的培养过程需要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其他杂菌的污染,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灼烧法。‎ ‎(3)微生物的鉴定常用鉴别培养基,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纯化菌种和统计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橘皮精油使用蒸馏法提取时,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可以采用压榨法提取。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适用于萃取法提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及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的成分,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以及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再结合题意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