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第3课《水受热以后》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和热》第3课《水受热以后》教案

1 第 3 课 水受热以后 【教材分析】 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影响其状态变化的条件主 要有温度和压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冰、水和水蒸气非常熟悉,也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但对于转化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并不十分清楚。本课着重从受热这一条件下,揭示冰—水 —水蒸气转化过程的特点。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感官,将冰、水和 水蒸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猜想冰、水和水 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观察并描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 态,建立融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第三部分,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在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发现: 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变少。 第四部分,了解满壶的水烧开后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 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 3.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 [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 [学生]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观察图片)(水在自然界 中有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冰、水、 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 2、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温度的变化。 物质 形态 水 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 水蒸气 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冰 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 二、讲授新课 (一)、冰的融化 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1、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冰块、温度计、秒表 (2)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②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 10°C 时为止。 (3)温馨提示 ①实验器材的摆放自下而上进行: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冰、温度计 ②温度计不要触碰烧杯壁和底。 ③正确使用酒精灯。 (4)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C 2、分析数据这是根据冰融化的温度记录绘制的折线图。 阅读后分析回答: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③冰融化 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 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 间保持在 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二)、水的沸腾 1、师生交流:你见过水沸腾的现象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沸腾时会发生哪些现象? 2、实验: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怎么摆放?提醒学生参考上面的实验。(展示图片) (2)实验设计 ①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②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 4 分钟,停止加 热。 ③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3 (3)提示想一想: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水加热过程中温度记录表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C 3、数据分析 把下图中的点连成线,即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 (3)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保 持不变。) 3、讨论 (1)撤走酒精灯,水还在沸腾吗?说明什么问题?(撤走酒精灯,水会逐渐停止沸腾。这说 明水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2)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加热→水面上升;停止加热→水面下降。主要原因:①热胀冷缩②变成水蒸气) (3)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声音大;沸腾后: 气泡由小变大,声音小。) 4、知识卡片 在一般情況下,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 水的沸点。 三、课堂练习 1、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2、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始终( )0℃ A.保持 B.高于 C.低于 3、水沸腾时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杯中的水(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4、装满水的水壶加热,沸腾时水会溢出来,是因为水温升高后,水的( )变化了。 A.浓度 4 B.质量 C.体积 四、拓展提高 1、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 (现象 :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 ;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原因 :分 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2、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 (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 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有三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掌握了冰在融化的过程中 以及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沸点的科学概念。同时,能运用融化和沸腾 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六、作业布置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查阅资料,与大家分享。 【教学后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