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规范演练:第十章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规范演练:第十章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www.ks5u.com 规范演练28‎ 一、选择题 ‎1.(2019·肇庆模拟)下列对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B.《本草经集注》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是升华 C.《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方法是蒸馏 D.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萃取 解析:“相激火生”是指撞击后爆炸,A项正确;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鉴别,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该方法是焰色反应,B项错误;“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C项正确;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D项正确。‎ 答案:B ‎2.(2019·山东邹城二中期中)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适量水 ‎ ↓‎ ―→―→KNO3‎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KNO3晶体。‎ 答案:C ‎3.(2019·山东济宁一中、曲阜一中等联考)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解析:茶叶灼烧在坩埚中进行,选用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溶解、稀释,B错误;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C正确;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 溶液,D正确。‎ 答案:B ‎4.(2019·赣州模拟)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 B.除去金属离子Cu2+、Hg2+,可向溶液中通入H2S作为沉淀剂 C.除去某溶液中的SO,可向溶液中加入镁盐 D.除去ZnCl2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Zn(OH)2‎ 解析:A项,氨水可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铵,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B项,通入H2S,Cu2+、Hg2+易转化为CuS、HgS等沉淀,可用于除杂,正确;C项,硫酸镁易溶于水,无法沉淀SO,应加入钡盐除杂,错误;D项,Zn(OH)2能消耗溶液中的H+,提高溶液的pH,促进Fe3+的水解,使其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答案:C ‎5.(2019·山东淄川中学开学考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有的(NH4)2SO4‎ 将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并放入流动的蒸馏水中 B 除去Mg粉中混有的Al粉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D 测定NaClO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蛋白质溶液为胶体,(NH4)2SO4溶液为盐溶液,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为渗析,故A正确;Mg与NaOH溶液不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易溶于水的NaAlO2,可以用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分离Mg和Al,故B正确;Br2易溶于苯,可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因苯的密度比水小,下层为水层,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故C正确;NaClO有碱性和漂白性,用pH试纸测定时,试纸先变蓝色后褪色,无法测定其pH,故D错误。‎ 答案:D ‎6.(2019·西安交大附中检测)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选择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解析:根据题意,可用试剂①Ba(OH)2溶液除去SO、NH和HCO,通过操作②加热除去NH3·H2O,再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2+,通过操作③过滤除去沉淀,用试剂④稀HNO3除去滤液中过量的OH-和CO,通过加热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 答案:B ‎7.(2019·沈阳模拟)‎ 下列除杂与收集气体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X Y A 除去N2中的Cl2,并收集N2‎ FeSO4‎ H2O B 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CO NaOH H2O C 除去Cl2中的HCl,并收集纯净的Cl2‎ NaCl H2O D 除去NO中的NO2,并收集NO H2O H2O 解析:Cl2与FeS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2不反应,则可除去Cl2,且N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正确;CO2与NaOH反应,CO不与NaOH溶液反应,洗气可分离,B正确;食盐水可抑制氯气的溶解,但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应选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的氯气,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C错误;NO不与水反应,NO2与水反应生成NO,洗气可除杂,D正确。‎ 答案:C ‎8.(2019·重庆名校联考)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起始滤液pH=7‎ 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CO D.此过程需经2次过滤 解析:起始滤液含有的碳酸钾为强碱弱酸盐,会发生水解,故溶液呈碱性,A错误;试剂Ⅰ不能是Ba(NO3)2溶液,否则会引入NO杂质,B错误;试剂Ⅰ应选择BaCl2溶液,混合物X经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Cl-、K+、Ba2+,故要除去多余的Ba2+,所用的试剂Ⅱ是K2CO3,经过滤,则混合物Y中含有过量的K2CO3,需用适量的盐酸除去,即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CO,C正确;步骤①②④都需要过滤,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2019·浙江杭州第一中学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干燥氯气 吸收NH3‎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2)为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滤液精盐 ‎①第Ⅰ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若第Ⅱ、Ⅳ步顺序颠倒,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③第Ⅴ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中应长管进短管出;B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且上层的水会吸收NH3,防止NH3逸出;C中石油分馏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中由于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乙酸,它们均易溶于水,当导管口插入液面以下时易发生倒吸,饱和食盐水应改为饱和Na2CO3溶液。(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实际上就是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溶液)、钙离子(用碳酸钠溶液)、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溶液),多余的钡离子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故氯化钡溶液加在碳酸钠溶液之前,沉淀通过过滤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除去。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等,题目中要求是玻璃仪器,填前三种。‎ 答案:(1)B (2)①溶解 ②有影响 ③漏斗、玻璃棒、烧杯 ‎10.(2019·广东东莞七中月考)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 实验步骤:①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按1∶3)的混合物(‎ 即混酸)40 mL;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3 g甲苯(易挥发);③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并装好其他仪器;④向三颈瓶里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磁力搅拌器已略去);⑤控制温度约为50 ℃,反应大约10 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⑥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纯净的一硝基甲苯共15 g。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物理性质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甲苯 ‎0.866‎ ‎110.6‎ 不溶于水,易溶于硝基甲苯 产品1‎ ‎1.286‎ ‎237.7‎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产品2‎ ‎1.162‎ ‎222‎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需要先在三颈瓶中加入少许______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水从冷凝管的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产品的方案如下,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操作2必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牛角管(接液管)和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一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______(填字母)。‎ A.77.5%      B.68.7%‎ C.62.3% D.53.0%‎ 解析:(2)甲苯易挥发,冷凝管可使挥发出的甲苯冷凝回流,从而提高了反应物的利用率。(4)题中涉及的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无机物溶于水,所以分离有机混合物和无机混合物的方法是分液。产品1、2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5)13 g甲苯理论上可生成×137(g)一硝基甲苯,故产率为×100%=77.5% 。‎ 答案:(1)碎瓷片(或沸石) 防止暴沸 (2)冷凝回流 a (3)分液漏斗 检漏 (4)分液 蒸馏烧瓶 冷凝管 ‎(5)A ‎11.某工厂从废含镍有机催化剂中回收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废催化剂中含有Ni 70.0%及一定量的Al、Fe、SiO2和有机物,镍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铁的类似,但Ni2+的性质较稳定)。‎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Ni(OH)2‎ pH ‎5.2‎ ‎3.2‎ ‎9.7‎ ‎9.2‎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用乙醇洗涤废催化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从废渣中回收乙醇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3)硫酸酸浸后所得滤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向其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化学镀(待镀件直接置于含有镀层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可以在金属、塑料、陶瓷等物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镍或铬等金属,与电镀相比,化学镀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C进行如下所示处理可以制得NiSO4·7H2O。‎ 滤液C溶液DNiSO4·7H2O ‎①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导致Fe2+未被完全氧化。‎ ‎③NiSO4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制得碱性镍镉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溶解并除去有机物杂质,利用蒸馏的方法可将乙醇与其他有机物分离开;只有SiO2不与硫酸反应,故滤渣a的成分是SiO2。(2)将废催化剂粉碎或适当地提高硫酸的浓度、浸泡时的温度均可提高酸浸速率。(3)依据分析可知滤液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l3+、Fe2+、Ni2+,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有利于分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4)与电镀相比,化学镀的最大优点是不消耗电能,节约能源。(5)①由溶液得到晶体的操作为蒸发结晶,所以操作X的名称是蒸发结晶;②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H2O2的用量不足(或H2O2失效),可能会导致Fe2+未被完全氧化,从而使产品晶体中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③NiSO4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制得碱性镍镉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i2++ClO-+4OH-===2NiOOH↓+Cl-+H2O。‎ 答案:(1)SiO2 溶解、除去有机物 蒸馏 (2)将废催化剂粉碎或适当地提高硫酸的浓度、浸泡时的温度(任写一条) (3)Al3+、Fe2+、Ni2+ 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有利于分离 2Fe2++2H++H2O2===2Fe3++2H2O (4)不消耗电能,节约能源 (5)①蒸发结晶 ②H2O2的用量不足(或H2O2失效)‎ ‎③2Ni2++ClO-+4OH-===2NiOOH↓+Cl-+H2O ‎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O、SO、HCO三种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其组成,小明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向另一份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实验,对小明的实验给出结论。‎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铁架台、漏斗、滤纸、酒精灯;1 mol·L-1硫酸、2 mol·L-1盐酸、2 mol·L-1硝酸、1 mol·L-1氯化钡、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只存在CO;‎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4:溶液中存在SO、HCO。‎ ‎(2)基于假设4,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提示:可不填满,也可增加步骤。‎ 步骤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④‎ 解析:(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气泡,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或HCO或二者均有,滴加BaCl2时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或SO或二者均有。(2)要确定溶液中离子的具体成分,可在上述第二份溶液操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即过滤后分别取沉淀和滤液进行实验:①向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若沉淀完全溶解,则有CO而无SO,若沉淀部分溶解,则CO、SO均有,若沉淀没有损耗,则只有SO而无CO。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含HCO,无气泡产生则无HCO。‎ 答案:(1)假设2:溶液中存在CO和HCO 假设3:溶液中存在CO和SO ‎(2)①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中,再用滴管取过量的1 mol·L-1氯化钡溶液并滴加到试管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过滤,将沉淀和滤液分别装入另外的两个试管中 产生白色沉淀 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2 mol·L-1盐酸 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而无CO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中加入2 mol·L-1‎ 盐酸 出现无色气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