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陕西省莲湖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陕西省莲湖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K 39 Ca 40 Fe 56 Co 59 Ni 59 Y 89 Pd 106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宋·陈鼓年《广韵》中有“酢浆也,醋也”,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 B. 《诗经》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单糖 C. 食盐中抗结剂K4[Fe(CN)6]中的铁元素显+2价 D.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B 【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故A正确; B、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不属于单糖,故B错误; C、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钾显-1价,CN-显-1价,根据代数和为零计算出铁元素显+2价,故C 正确; D、碘伏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故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或离子在指定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空气中:H2、HCl、NO、NH3 B. Fe(OH)3胶体中:Na+、H+、Cl-、I- C. Ca(ClO)2溶液中:K+、Na+、NO3-、Cl- D. 无色透明溶液中:K+、Na+、MnO4-、SO42- 【答案】C 【详解】A、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不能稳定存在,HCl和NH3能化合为氯化铵,故A不能共存; B、胶体遇电解质会发生聚沉,氢氧化铁沉淀还可以溶解在酸中,并且Fe3+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a(ClO)2溶液与K+、Na+、NO3-、Cl-均不反应,可以共存,故C正确; D、MnO4-为紫红色,不满足无色要求,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3.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 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 FeS2在氧气流中灼烧 C. KClO3与MnO2混合共热 D. Pb丝插入硫酸中 【答案】D 分析】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说明反应后固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或根据原子守恒进行计算,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FeS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固体从4mol FeS2变为2molFe2O3,固体质量减小,故B错误; C、KClO3与MnO2混合共热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MnO2是催化剂, KClO3变为KCl,固体质量减小,故C 错误。 D、Pb+H2SO4=PbSO4+H2↑,生成的硫酸铅难溶于水,所以固体质量增加,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分析的关键是写方程式,找反应前后的固体,再根据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比较质量。 4.下列关于常见无机物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氨水可用于脱除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B. 铁粉和炭粉组成的微电池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C. 用[Al2(OH)nCl6-n]m(碱式氯化铝)可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并消毒杀菌 D. 将废铁屑加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 【答案】C 【详解】A、氨水显碱性,可与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故A正确; B、铁粉和炭粉组成的微电池可以加快铁还原废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故B正确; C、碱式氯化铝水解生成胶体,只能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但不能消毒杀菌,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能氧化Fe生成亚铁离子,涉及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2Fe3++Fe=3Fe2+,从而除去氯气,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在净化水的时候,胶体只有吸附作用,而要有消毒杀菌作用必须要有强氧化性。 5.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稀盐酸洗涤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的铜 B. 蒸发时,蒸发皿中溶液的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 C. 分离苯萃取溴水后的分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先放出水层,再放出有机层 D. 用KMnO4溶液测定Na2C2O4的浓度时,KMnO4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答案】B 【详解】A、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铜,是不活泼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蒸发时,加入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过多液体可能溢出,故B正确; C、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分层后水层在下层,分层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先分离出水,有机层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 D、高锰酸钾溶液呈酸性,且有强氧化性,要腐蚀橡皮,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故D错误。 答案选B。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 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B. 4.4 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2.2NA C. 常温下,1.0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NA D. 2.1 g环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5NA 【答案】B 【详解】A、氯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不一定是标况,故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则转移的电子不一定为0.5NA个,故A错误; B、CO2和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4.4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且两者分子中均含22个电子,故0.1mol混合物中含2.2NA个电子,故B正确; C、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1L×0.1mol/L×NA=0.1NA,故C错误; D、环己烷的摩尔质量为84g/mol,2.1 g环己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而一个环己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为18,故2.1 g环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5NA,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判断,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环己烷结构特点。 7.下列反应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银器久置空气中表面变黑:4Ag+O2=2Ag2O B. 水玻璃敞口放置产生白色浑浊:SiO32-+H2O=SiO2↓+2OH- C. 280 K时,在一干燥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和SO2,产生白烟:NO2+SO2=NO+SO3 D. 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OH-=Fe(OH)3↓ 【答案】C 【详解】A、纯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导致银表面变黑,故A错误; 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故B错误; C、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和SO2,NO2有氧化性,SO2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白烟是SO3小颗粒形成的胶体,故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D错误。 答案选C。 8.由SO2催化氧化制取SO3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a可干燥并混合SO2和O2 B. 装置b中流出的气体有SO2、SO3及O2 C. 装置c中U形管内壁上有白色固体 D. 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说明通入d的气体中含SO3 【答案】D 【分析】和O2在a中混合并干燥后,通入b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在c中冷凝SO3,剩余的SO2气体继续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反应。 【详解】A、装置a可干燥并混合SO2和O2,还有通观察气泡速率调节气流速度的作用,故A正确; B、SO2催化氧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装置b中流出的气体有SO2、SO3及O2,故B正确; C、装置c的作用是冷凝SO3为固体,所以 U形管内壁上有白色固体,故C正确。 D、 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是硫酸钡,S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也会生成硫酸钡,故不能说明d的气体中含SO3,故D错误。 答案选D。 9.1,4-二氧六环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2=CH2 A. 反应①、②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B.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加成聚合反应 C. 环氧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与1,4-二氧六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只有3种 【答案】A 【分析】由合成方法的流程可以看出两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都是100%;加聚反应是含有不饱和结构的小分子通过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 【详解】A、由流程图看出反应①、②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故A正确; B、反应②的产物不是高分子,故其反应类型不可能是加成聚合反应,故B错误; C、环氧乙烷分子中有饱和碳原子,以饱和碳原子为中心形成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 错误; D、1,4-二氧六环的不饱和度为1,含有两个氧原子和4个碳原子,所以其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OOCH3、CH3COOCH2CH3、HCOOCH2CH2CH3、HCOOCH(CH3)2,共4种,故D 错误。 答案选A。 【点睛】分子中只要有饱和碳原子,则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I-与Fe2+的还原性强弱 向FeCl3稀溶液中依次加入KI溶液、淀粉 B 探究HPO4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测定0.1 mol·L-1NaH2PO4溶液的pH C 配制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称取5.1 g邻苯二甲酸氢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定容 D 比较CaCO3和CaSO4的Ksp大小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0.1 mol·L-1Na2CO3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Na2SO4溶液 【答案】A 【详解】A、向FeCl3稀溶液中依次加入KI溶液、淀粉,溶液会变蓝色,说明发生反应:2Fe3++2I-=I2+ 2Fe2+,由上述方程式可判断还原性I->Fe2+,故A 正确; B、探究HPO4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应该测定0.1 mol·L-1Na2HPO4溶液的pH,若显碱性,则水解程度更大;若显酸性,则电离程度更大,故B错误; C、5.1 g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而要配置500 mL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需要的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C错误。 D、表达式相同的溶度积,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硫酸钙、碳酸钙都是白色沉淀,所以没有明显现象,且Ksp(CaCO3)<Ksp(CaSO4),故D错误。 答案选A。 11.从废钴酸锂电池正极片中(含LiCoO2、Al及少量铁、镁的化合物等)回收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 B. ②中H2O2作还原剂 C. ③中Na2CO3可用NaOH代替 D. ④中除镁反应不宜在强酸条件下进行 【答案】C 分析】废钴酸锂电池正极片中(含LiCoO2、Al及少量铁、镁的化合物等),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LiCoO2、Al及少量铁、镁的化合物;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硫酸镁、CoSO4、Fe2(SO4)3,锂在滤渣中被除掉,再通过③除掉Fe3+,再通过④除掉镁元素,最后得CoCl2溶液。 【详解】A、①中反应是氢氧化钠和铝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A正确; B、②中H2O2作将正三价Co还原为Co2+,H2O2作还原剂,故B正确; C、③中Na2CO3如果用NaOH代替,则会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钴沉淀,降低了Co2+的回收率,故C错误; D、④中除镁反应如果在强酸条件下进行,则NaF会生成有毒气体HF污染环境,且降低F-的浓度,影响镁的去除,故D正确。 答案选C。 12.科研人员设计的CO2资源化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 B. Ag极上的电势比Pt极上的高 C. 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阳极区质量减少36 g D. 太阳能、风能及潮汐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CO2和H2O转换为H2、CO、HCHO、HCOOH、等;左边银电极是阴极,右边铂电极是阳极,水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向左边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 【详解】A、右边铂电极是阳极,水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向左边移动,因此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A正确; B、Ag极为阴极, Pt极为阳极,阳极的电势比阴极高,故B错误; C、阳极的反应式为:2H2O-4 e-=O2↑+4H+,当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消耗2molH2O(氧气逸出,氢离子移向左边),阳极区质量减少36 g,C正确; D、太阳能、风能及潮汐能均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答案选B。 13.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W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向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过滤,加入盐酸后白色沉淀溶解且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