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虹口区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高三历史 试卷 考生注意: •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 合分析题。 •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 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中国古代人们学会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始于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良渚文化 D. 二里头文化 2.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中,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称为 A. 内服 B.外服 C. 方国 D. 四土 3. 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西部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吐蕃 D.女真 4. 要研究宋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 A.西安 B.泉州 C.开封 D.天津 5. “对你们这几位我难道还信不过吗,但是就怕你们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皇袍 披到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这句话出自 A. 汉高祖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1. 他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他” 是 A. 程颢、程颐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守仁 2. 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改土归流,集权中央C.设立军机处,强化君权 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8. 据统计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从 1855 年的 15793700 磅到 1860 年就达到了 40000000 磅, 大幅增长。可见 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 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 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 9.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十五十六世纪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是 A.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英国和荷兰 C. 英国和法国 D. 荷兰和葡萄牙 11.“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符合这一评价的事件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德国王朝战争 12.政府通过“废藩置县”、倡导“四民平等”等政策措施的改革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清末新政 13.19 世纪中叶,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焦点集中表现在 A. 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 西部土地处理问题 C. 市场问题 D. 关税问题 14.若为“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拟一研究主题,应是A.革命道路的开拓 B.政治体制的创建 C.关键时刻的抉择 D.建国纲领的制定 15.工业革命期间,为缓解矛盾,社会立法首先从A.工厂法开始 B.卫生法开始 C.教育法开始 D.社会救济法开始 16.20 世纪初,大战前夕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地区是 A. 北欧地区 B. 德俄交界地区 C. 法德地区 D. 巴尔干地区 17.美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由放任转变为国家干预调控,开始于 A. 18 世纪下半叶 B. 19 世纪下半叶 C. 20 世纪 30 年代 D. 20 世纪 80 年代 18.中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 毛泽东做《论十大关系》报告 B. “三大改造” 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大跃进开始 19.有“促进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和运作;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推动争端的解决……” 等五项功能的国际组织是 A. 欧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重 要文件和公约的通过,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日益突出的: A.工业产能问题 B.生态环境问题C.农业发展问题 D.医疗资源问题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5 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1.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8 分) A 三省六部制 B 内外朝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度 E 郡国并行制 F 内阁制度 G 推恩令 H 军机处 时代 历史现象 秦朝 西汉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22.上述历史现象中明显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是: , 明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7 分) (二)工业时代(20 分)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时代,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23.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6 分) ①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③ 现代工厂制度诞生 ④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 ⑤ 德国跃居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⑥ 内燃机的发明 24.观察工业时代<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8 分) <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 25.下面两幅图示体现了工业时代的中英疆界观 图一:19 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图二: 19 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 问题: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 响。(6 分) 三、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25 分) 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它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 可缺少的元素。每一首国歌的出现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曾对我国音乐发达很早、却一直没有国歌表示遗憾“盖吾国古时,不以国视国,而以天下视国。……于是吾国人之思想及学说,几若吾国外 无他国焉。……所以,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号、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 ——《世界各国国歌译意及原文》(载《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 年第 1 卷第 1 册) 材料二 1912 年 2 月 5 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在《临时政府公报》第 8 号上刊出一份征集国歌的广告:“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完善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2 月 25 日,教育部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歌词如下: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该国歌刊布后,在海外华侨中流传甚广,屡次“使用此歌为中华民国国歌”。后来因袁世凯取得权力,此歌没有流行下去。 ——摘编自《民初国歌的多重符号价值》 材料三 1920 年,中华民国国务会议确定重新谱曲的《卿云歌》(歌词从《尚书·大传》 中截取)为正式国歌,并于 1921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歌词如下:“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但这首国歌引来众多的批评与质疑: 他(章太炎)认为民国国歌应该直面当时的国际形势,强调竞争存亡,以“发扬民气”、“亟思经武”为主旋律。而《卿云歌》却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历史与文化,其“品性”,似乎 过于“中正平和”了。 吴研因在 1919 年发表《国歌的研究》一文认为国歌应该是“ 有韵的白话歌!古曲文章是不行的”。 萧友梅作为一个“名士”,对选用《卿云歌》作国歌同样不以为然,“因为这首歌词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把他念出来给小孩女仆听听,他们实在莫名其妙” ——摘编自《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与争论》 问题: 26. 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教育部认为“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歌” 的原因(2 分) 27. 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国歌《五旗共和歌》的诞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 分) 28.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对《卿云歌》的诸多批评和质疑反映当时文化领域怎样的变化? (4 分) 29.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15 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B A C B C D D B B A A C A C A D C A B B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5 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2. 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8 时代 历史现象 秦朝 西汉 BEG 隋朝 AD 唐朝 宋朝 元朝 C 明朝 F 清朝 H 22. 加强皇权:ABFH 加强中央集权:CDG (7 分) (二)工业时代(20 分) 23. 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6 分) ③①④②⑥⑤ 24. 观察工业时代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8 分)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4 分) B(英国)理由:19 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60 年成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最高。(2 分) C(美国)理由:美国工业产值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 分) 25. 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6 分) 图一: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1 分) 图二: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1 分)。 图一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 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2 分)。 图二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 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历史发展 进程。(2 分)。 三、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25 分) 26. 原因:古代中国只有天下意识,缺乏民族国家观念(2 分) 27. 时代特征: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2 分);西学东渐,近代国家观念的产生(2 分) 28. 变化:文化领域出现新文化运动,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形式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内容上要求改变中国文化中正平和的一面,来源上海高考墙, 更多强调发展与竞争,使中国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实行救亡图存(4 分) 29. 如何看待(15 分) 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0-3 分) 能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形成观点。例如: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折射了中国从传统 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形态与社会心理:国歌的诞生反映了近代中国从传 统天下观走向近代国家观,从封建帝制走向民主共和、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对国歌卿云歌 的争论,体现了近代中国在追求民主政治的道路上,由政治仿效升华为文化的反思,映射出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在融入世界和维护传统间的思考。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评分项二:史实(0-5 分) 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史实正确。 评分项三:论述(0-5 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评分项四:组织(0-2 分) 语言阐述有层次,有逻辑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