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平时我们肉眼看到的最多的天体是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流星 ‎【答案】B ‎【解析】肉眼看到的天体是可以发光的或者靠反射其他星体光的天体,恒星能自己发光,且肉眼能看到的恒星有上千个,故B正确。行星、卫星是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光,但光线不稳定,故AC不合题意。流星是靠摩擦而产生的光,且有周期性不常见,故排除D。‎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 耀斑、日冕 B. 黑子、磁暴 C. 黑子、耀斑 D. 耀斑、磁暴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活动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C正确。日冕是太阳大气的分层,不是太阳活动;磁暴是地球磁场剧烈抖动,虽然跟太阳活动有关但不是太阳活动。‎ ‎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②航海生活经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③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 ④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和太阳风有关,①正确;航海生活经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是太阳活动引起的磁暴导致指针指向失灵,②正确。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位置变化导致的,和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和黑子数目多少有关联,④正确。D正确,故选D。‎ ‎4.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A. 常说的一天 B. 一个太阳日 C. 23时56分4秒 D. 24小时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一周是360°,所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是一个恒星日,C正确。常说的一天是一个太阳日,周期是24小时,ABD错误。故选C。‎ ‎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极地上空来看,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从侧视图来看,从左到右旋转。‎ ‎6. 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 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 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答案】B ‎【解析】纬线与地方时无关,A错误;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B正确;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早于西边的地点地方时,C错误;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度,D错误。所以选B。‎ ‎7.读下图,‎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A. 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 一直往北移 C. 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 一直往南移 ‎【答案】C ‎【解析】‎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12月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12月22日至次年1月1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因此‎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正确。故选C。‎ ‎8.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9.下列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广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 ‎【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四城市中,广州纬度最低,因此线速度最大,故A正确。‎ ‎10.北京时间是 ‎①东八区的区时②北京的地方时③120°E的地方时④与世界时保持一致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①③正确。北京的地方时是116°E的地方时,②错误。世界时是0时区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北京时间与世界时不一致,④错误。A错误。故选A。‎ ‎11.当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10天后,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A. 近日点附近 B. 线速度最大处 ‎ C. 远日点附近 D. 角速度最大处 ‎【答案】C ‎【解析】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6月22日的10天后,大约是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C正确。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D错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间是1月初,A错误。故选C。‎ ‎12.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后的方向)‎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A、C、D项中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B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B项符合题意。‎ ‎13.下列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的范围大致等同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 B.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共同构成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答案】C ‎【解析】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C正确,D错误;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A错误。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是上地幔,B错误。故选C。‎ ‎14.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判断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答案】C ‎【解析】从上图可以看出,C是位于最底层,那一定是岩石圈,而位于岩石圈与大气圈中间的就是水圈,生物圈是分布最广,覆盖面最广的圈层,跨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故ABC三层代表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选C。‎ ‎15.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 地壳 B. 下地幔 C. 软流层 D. 地核 ‎【答案】C ‎【解析】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到‎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岩石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这里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的上部,C对,ABD不对。故选C。‎ ‎16.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空气的升降运动 B. 海陆分布差异 C. 地区间冷热不均 D. 地转偏向力 ‎【答案】C ‎【解析】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同时由于地球的形状,造成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C正确。空气的升降运动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方式,海陆分布差异是导致冷热不均的原因之一,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ABD错误。故选C。‎ ‎17.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 A.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 B. 暖气团总是位于锋面之上 C. 过境时出现云雨天气 ‎ D.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答案】B ‎【解析】‎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是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是暖锋,A错误。冷气团、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暖气团较轻,暖气团会上升,位于锋面以上,因此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暖气团总是位于锋面之上,B正确。锋面过境时不一定会出现云雨天气,C错误。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错误。故选B。‎ ‎18.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A、锋面下方的冷气团向后撤退,说明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是暖锋。故A错误。‎ B、图中雨线没有倾斜,说明该锋面是准静止锋。故B错误。‎ C、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移,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形成冷锋。故C正确。‎ D、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说明为低压气旋。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①江淮地区的梅雨 ②冬季的寒潮 ③北方夏季的暴雨 ④北方的春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准静止锋的影响;北方的春旱是高压控制形成的天气。冬季的寒潮和北方夏季的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故选B项。‎ ‎20.某地云层加厚,接着形成连续性降水,两天后雨过天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该地是 A. 暖锋过境 B. 快行冷锋过境 C. 慢行冷锋过境 D. 受准静止锋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该地“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因此不是冷锋过境,BC错误。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降低,符合题意,A正确。受准静止锋控制会形成连续性降水,但是降水时间较长,一般不会是两天后雨过天晴,D错误。故选A。‎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2. 以上气候类型因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1. D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气候资料甲图最低气温在0-15ºC之间,是亚热带,降水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最低气温在0-15ºC之间,是温带,全年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图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并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是热带雨林气候;丁图最低气温在0-15ºC之间,是亚热带,夏季降水多,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据上题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控制形成,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图最低气温在0-15ºC之间,是温带,全年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正确。故选B。‎ ‎24.‎‎2019年8月19日 ‎,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登陆。登陆后“利奇马”一路北上,给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东部带来暴雨或大暴雨。下图中正确表示“利奇马”天气系统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面上由四周流向中心,排除BC。由于北半球的气旋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因此A符合条件,D向左偏,是南半球的气旋。‎ ‎25.深秋到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 晴天,大气辐射增强 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D. 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D ‎【解析】晴天云层薄故而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即为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而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故D项正确。‎ ‎2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图A表示陆地上晴朗天气条件下,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加上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快,因此昼夜温差更大,A不符合题意;图B 表示海洋上阴雨天气条件下,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昼夜温差小,加上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因此昼夜温差最小,B符合题意;图C表示海洋上晴朗天气条件下,虽然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但因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不是最小的,C不符合题意;图D表示陆地上阴雨天气条件下,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昼夜温差较小,但当地为陆地,热容量小,升温较快、降温较快,因此当地昼夜温差不是最小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B ‎【解析】‎ ‎28.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A. 赤道低压带 B. 极地高气压带 C. 极地东风带 D. 信风带 ‎【答案】A ‎【解析】赤道低压带,为上升气流,多降雨天气,A对;极地高气压带,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干旱天气,B错;极地东风带和信风带为干燥性质,多干旱天气,C、D错;故选A。‎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地区上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B. 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C.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D. 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答案】C ‎【解析】结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判断,东北信风由30°N吹向0°,东南信风由30°S吹向0°,而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盛行上升气流,C正确;赤道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为30°附近近地面的气压带分布,A错误;60°附近为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B错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D错误。‎ ‎30.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近地面温度高地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升,气温低地区气流下沉,A错。夜晚陆地降温速度快,气流下沉,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B对;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C错。城区大量人为热排放,气温高,垂直方向气流为上升流,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D错。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共4道大题,每道10分,共40分)‎ ‎3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对应行星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C__________ D ________。‎ ‎(2)A、B、C、D四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________,属于远日行星的是____(填字母)。‎ ‎(3)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轨道间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土星 B:金星 C:火星 D:海王星 (2)B、C D (3)火星与木星 (4)近圆性 共面性 同向性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的成员以及分布规律。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判断A、B、C、D分别为土星、金星、火星、海王星。‎ ‎(2)类地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故BC属于类地行星。远日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故D海王星是远日行星。‎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本题主要考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各大行星的轨道都接近于圆,偏心率都不大,说明具有近圆性;八大行星的轨道平面大致重合,说明具有共面性;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都是逆时针公转,说明具有同向性。‎ ‎32.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3)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半球,并向_________运动。‎ ‎(4)乙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5)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____时。‎ ‎【答案】(1)A=D>B>C。 (2) 夏至日。 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出现极昼现象。 ①。 (3)北半球。 南。 (4)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最长夜最短。 (5)8小时。 8:00。‎ ‎【解析】(1)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乙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D>B>C。‎ ‎(2‎ ‎)乙图所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可以判断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图甲中数字①位置可以看出,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其代表夏至。‎ ‎(3)读图可知,甲图中,①为夏至日,②为春分日,③为冬至日,④为秋分日。地球由①夏至日到④秋分日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4)乙图所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5)读图可以看出,乙图所示日期,B点所在的纬线,昼弧所跨的经度数为120°,所以B点的昼长为8小时,根据日出=12-昼长/2,可以得出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8时。‎ ‎3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在四个气压带中,动力原因形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_____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___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答案】 (1)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 B、C。(3)略。 (4)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解析】(1)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图中A在赤道附近,B在30度附近,C在60度附近,D在90度附近,所以A是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在四个气压带中,动力原因形成的是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C是副极地低气压带。热力原因形成的是A赤道低气压带和D极地高气压带。‎ ‎(3)0°-30°S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风向是东南风。30°S-60°S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盛行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60°S--90°S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风向是东南风。‎ ‎(4)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气流在60‎ 度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 ‎34.读图,“亚洲1月、7月季风。‎ ‎(1)A表示____________月,B表示____________月。 ‎ ‎(2)A图中的风是由____________高压吹向__________低压和赤道低压。‎ ‎(3)从B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__风向北越过赤道,在_______‎ ‎________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的。‎ ‎(4)季风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C、D、E代表的季风名称:C 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 ‎【答案】 (1)A:1月。 B:7月。 (2)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3)东南信风。 地转偏向力。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E西南季风。‎ ‎【解析】(1)根据风向判断季节,A图中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可以判断为1月;B图中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可以判断为7月。‎ ‎(2)A图中的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是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形成的,A图中的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是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的。‎ ‎(3)B图中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 ‎(4)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图中C 为夏季东亚地区的东南季风;D 为冬季东亚地区的西北季风;E为夏季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