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向预测 本专题考试大纲: 1.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依法治国方略、祖国统一、中美日大国关系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材料题,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本专题的各个知识点的侧重点的把握,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关于制度建设、法制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关系等方面的论断。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 主线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抗西方议会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对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抗西方的多党制,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抗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 主线二 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 主线三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国结盟获得外交依靠,一方面不断打开局面;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实现突破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活跃于世界外交舞台,呈现出全面性局面。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二、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成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1.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四、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成就: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2.意义:维护了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理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全面阐述了这一构想。 (2)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首先实践了“一国两制”理论,洗刷了民族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两岸关系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打破两岸隔绝状态;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时代背景 (1)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2)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三、新时期的外交 1.政策:奉行不结盟、对外开放政策。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2.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1735 57.30 13.90 54.60 1992 6430 270.60 55.43 298.70 1993 10945 70.20 99.03 79.90 A.“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3.下表为新中国和其他国家建交时间,可知 时间 1964.01.27 1970.10.13 1972.03.13 1972.10.11 1972.09.29 1972.12.21 1979.01.01 建交国 法国 加拿大 英国 联邦德国 日本 澳大利亚 美国 A.中法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 C.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决策 D.中苏关系的恶化直接促成中美建交 4.1977年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重视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 B.注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C.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5.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高频易错题 6.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一表态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 C.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影响 D.促进了人民教育不断进步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B.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表明政协制度正式确立 D.确立了政权组织原则 8.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这反映了50年代 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有所缓和 B.中西方间交流频繁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9.推动新中国参加下表所列国际会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参加时间 参加会议或组织名称 与会国家数量 1949年11月 亚澳工会代表会议 14个 1952年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37个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5个 1955年 万隆会议 29个 A.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建国初期迎来建交新热潮 C.中国多边外交策略的实施 D.解决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10.建国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 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精准预测题 11.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12.1953到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了 A.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过四部宪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 四次修订。由此说明 A.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D.法律需适时修正和完善 14.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5.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除了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B.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现村民直接处理事务 D.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16.历代中国人都在追逐美好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儒家“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3)指出材料三、四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实践者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 经典常规题 1. 【解题思路】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 【答案】C 2. 【解题思路】由题干中的表格看,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九二共识的达成,故B项正确;A中的“一国两制”方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排除;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1987年,故C项排除;海峡两岸“三通”实现于2008年,故D项排除。 【答案】B 3. 【解题思路】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由于中法建交,故排除A项;表格中无法体现重返联合国对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推动,故排除B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在70年代与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决策,故选C项;中苏关系的恶化推动了中美建交,而不是直接促成中美建交,故排除D项。 【答案】C 4. 【解题思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至1979年,中央高层对传统友好国家、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频繁出访,这是为当时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故C项正确;此时中央除了对发达国家进行友好交往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国家,故A项错误;B项错在“世界各国”,故B项错误;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频繁出访能够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为国内建设服务,故D项错误。 【答案】C 5.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制定和起草新的法律;故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保障,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管理有法可依的内容,而是强调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排除D。 【答案】A 高频易错题 6. 【解题思路】“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可以发表见解相反的文章”等字眼意在强调这一表态利于发表不同的言论,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发挥,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文学创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人民教育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A 7. 【解题思路】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协商,并非中国共产党执政,排除A;1949年政治协商会的召开标志政协制度正式确立,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协商,与政权组织原则无关,排除D。 【答案】B 8.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战争”一词使用频率下降,“建设”“和平”词汇使用频率上升可以得出,50年代以来,特别是和平共处项原则提出以后,中国的外交环境趋于改善。故A项正确。50年代仍处于两极格局之中,中西方间交流不可能频繁。故B项错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时提出的。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与外交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9. 【解题思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动出击参加国际会议,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A;材料只是提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数量,没有涉及与会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排除B;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开始,两次会议上,中国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而真正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则始于改革开放,排除C;以上国际会议并非都针对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排除D。 【答案】A 10.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由材料“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可知,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对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1971年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排除A。B项是新中国初期,且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新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答案】C 精准预测题 11.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 【答案】B 12.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城乡协调发展,而是强调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排除A。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反映的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而不是开始走向平等,排除C。D项说法错误,政治体制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排除。 【答案】B 13. 【解题思路】从材料“颁布过四部宪法”“四次修订”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根据情况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答案】D 14. 【解题思路】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正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适合民族自治区,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都是内政问题,不涉及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外交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只适合民族自治区,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15. 【解题思路】浙江农村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体现的是地方对完善基层民主的探索,这一举措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故答案为A项。这一举措属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监督村干部,不是村民直接处理事务,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16. 【解题思路】(1)第一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正确的翻译材料内容,其中解题的关键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依据这个内容进行归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2)第二问,有关于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中国梦”的主要内容的问题,解题时需要从孙中山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然后再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整理表述成文。有关于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的问题,依据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回答,主要依据辛亥革命的具体史实进行整理回答即可。 (3)第三问,指出材料三、四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及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结合每个时代的具体背景进行分析整理。有关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实践者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的问题,同第二问的后半部分问题的答案一样要依据史实进行分析整理成文。 【答案】(1)内容: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2)内容: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 实践: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或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维护民主、共和不懈奋斗等(改组国民党、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3)中国梦:上世纪60年代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四个现代化;21世纪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努力: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