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目标 1. 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区别这两种变化 2.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区别这两种性质 3. 归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阅读教材P6~7的实验1-1~实验1-4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在教材P7的表格中。 总结: (1)实验1-1和实验1-2的共同特征是物质的①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做②_____________。实验1-3和实验1-4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③_____________,又叫做④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⑤________的变化(吸热、放热现象)、颜色改变、产生气泡、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典例解析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纸张燃烧 C. 水分蒸发 D. 矿石粉碎 解析: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改变;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物质。A,C,D三个选项都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纸张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例2 下列现象能说明镁条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出大量的热 B. 发出耀眼的白光 C. 镁条变短 D.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解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上述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说明镁条燃烧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拓展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改变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气、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变式训练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成豆浆 B.剪纸成花 C.酿谷成酒 D.雕石成像 6 2. 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柴劈成块 B. 西瓜榨成汁 C. 残雪化成水 D. 高粱酿成酒 3.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炭燃烧 B. 铁锅生锈 C. 开水沸腾 D.稀饭变馊 知识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述 阅读教材P8,找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根据教材例子做出初步认识。要求同学们能分别口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举例说明。 [活动1]实验1-2 实验操作 归纳性质 性质类别 ①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状态、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两种气体均是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 ②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氧气瓶内 氧气能⑧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 ③将燃着的木条伸进二氧化碳瓶内 二氧化碳⑩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室中区分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方法是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例3 下列对木炭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黑色固体 C. 难溶于水 D. 密度比水小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识别。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木炭的可燃性是木炭在燃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燃烧是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A 变式训练 4. 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粘稠液体 B. 有慢性毒性 C. 熔点为-50℃ D.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5.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 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 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拓展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化学性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惰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 注意:(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6 (2)性质是物质特有的属性,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只有具有相应的性质才能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才属于化学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 2.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外在表现。在性质的描述中常会出现“易、能、会、可以”等词。 (2)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会反映出性质。 (3)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⑬ 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典例解析 例4 下列选项属于描述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酒精易挥发 C. 酒精燃烧 D. 酒精能燃烧 解析:挥发指的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所以A选项是描述物理变化,B选项是描述物理性质。物质燃烧会生成新的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所以C属于化学变化,D描述的是化学性质。 答案:D 变式训练 6.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 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C. 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 D. 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下列描述中,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3.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⑭ 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典例解析 例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 煤气作燃料 C. 冰块用于制冰雕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解析: A选项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其不支持燃烧且不可燃烧的性质, B选项煤气作燃料利用的是可燃性,D选项利用的是氧气的可供呼吸性,三者利用的都是化学性质。C选项制冰雕是对冰块的雕刻,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利用冰块硬度小的性质,易于雕刻。 答案: C 变式训练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液氮用于医疗麻醉手术 C. 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9.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物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 天然气作燃料 C. 用铝制铝锅 D. 钢材用来制铁轨 课堂小结 6 物质变化 物质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没有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___的变化 不需要发生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 需要发生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 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 举例 联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__________,但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会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 1. 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 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3. 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下列有关考试用纸的性质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白色 B. 难溶于水 C. 可燃性 D. 易撕碎 5.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 将木炭粉碎;⑤ 木炭可制黑火药;⑥ 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质用途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石蜡熔化 C. 纸张燃烧 D. 湿衣晾干 6 2. 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萝卜风干 B. 凉水冻冰 C. 粮食发酵制酒 D. 辣椒剁碎 3. “人间仙境,醉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莱阳梨榨汁 B. 蓬莱海市蜃楼 C. 张裕葡萄酿酒 D. 招远沙里淘金 4.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烛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5. 下列现象一定能说明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溶液的体积增大 B. 溶液颜色变浅 C. 生成蓝色沉淀 D. 溶液的质量增大 6.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 我是紫红色固体 B. 我在天然界中 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 我会生锈 硬度最大 7.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铁、铝制作炊具 B.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C. 氧气可作助燃剂 D. 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8. 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 金属的导热性 B. 氧气的可供呼吸性 C. 石墨的导电性 D. 干冰的升华 9.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电热器取暖 B. 蜡烛照明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供热 10. 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小麦磨成面粉 C. 蜡烛燃烧 D. 铜丝被弯曲 11. 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⑤酒精挥发;⑥食物腐败;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 12. 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了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位肿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1)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醛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能力提高 13. 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刀剪两小段镁条;②取一小段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③取另一小段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白烟;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用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1)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理由是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后可知镁条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镁条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 参考答案 课堂导练 ①形态 ②物理变化 ③化学变化 ④化学反应 ⑤ 热量 ⑥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 物理性质 ⑧ 支持燃烧(助燃) ⑨化学性质 ⑩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烧) ⑪化学性质 ⑫方法一:把燃着的木条伸进瓶内,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方法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若木条火星熄灭,则为二氧化碳;方法三:向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氧气。⑬性质 ⑭物质的性质 变式训练 1. C 2. D 3.C 4. B 5. A 6. B 7. ③④ ②⑤⑥ ⑧ ①⑦ 8. A 9. B 课堂小结 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 举例 水结冰、冰融化、酒精挥发等 铁生锈、人体呼吸、 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 还原性、氧化性等 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课时达标 1. D 2. B 3. A 4. C 5. ① ② ③⑤ ④ ⑥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C 2.C 3.C 4.C 5.C 6.D 7.A 8.A 9.B 10.C 11. ③⑤⑨ ①⑥⑩ ②⑦⑧ ④ 12.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2)加热时易分解,有中等毒性 B 能力提高 13. (1)①④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②③ (2)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导电性) 可燃性 能与醋酸反应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