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正弦、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正弦、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学案(全国通用)

正弦定理推论 已知边边角、角角边 已知边边边、边角边 余弦定理推论 一、 正弦定理和面积公式 ‎ (一)知识精讲 ‎1、正弦定理:(1)中:(为的外接圆的半径)‎ 已知边边角或角角边,一般用正弦定理。‎ ‎(2)推论:正余弦定理的边角互换功能 ‎ ‎① ,,‎ ‎②,,‎ ‎③ ==‎ ‎④‎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2)= (3)‎ ‎ (二)典型例题 ‎【例1】(1)在中,,,,则 , ;‎ ‎(2)在中,已知,,,则 。‎ ‎【难度】★‎ ‎【答案】(1);(2)‎ ‎【例2】(1)在中,若,则c= ;‎ ‎(2)在中,若,则A= 。‎ ‎【难度】★‎ ‎【答案】(1)55;(2)‎ ‎【例3】满足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 ‎ (A)1个 (B)2个 ‎ ‎ (C)0个 (D)无法确定 ‎【难度】★‎ ‎【答案】C ‎【例4】在中,,在解三角形时只有唯一解,则的取值范围 ‎ ‎【难度】★★‎ ‎【答案】‎ ‎【例5】在中,,求c。‎ ‎【难度】★★‎ ‎【答案】‎ ‎【例6】在中,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对边,若, ,,求的面积。‎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题意,得,B为锐角,,‎ ‎,‎ 由正弦定理得, 。‎ ‎【例7】在△ABC中,已知tanB=求△ABC的面积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题策略:求出另一条边,再求出两边的夹角的正弦值,就可求出面积 解 法一:设AB、BC、CA的长分别为c、a、b,由tanB=,得B=60°,则 sinB=/2,cosB=1/2。‎ ‎【例8】已知OAB是一半径为2的扇形(如图),圆心角,过弧AB 上动点P作平行于BO的直线交AO于Q点,设。‎ ‎(1)写出的面积S与的函数关系式 ‎(2)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例9】如图,已知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M,N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线段MN经过的中心G,设=()。‎ ‎(1)试将的面积(分别记为)表示为的函数;‎ ‎(2)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因为G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的中心,所以AG=,由正弦定理得,则,‎ 所以()‎ 又,得,‎ ‎()‎ ‎(2)()‎ 所以当或时,,当时,‎ ‎【巩固训练】‎ ‎1.钝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B=1,BC= ,则AC= ‎ ‎【难度】★★‎ ‎【答案】‎ ‎2.已知的面积是9cm2,若AB、AC的比例中项是6cm,则A= 。‎ ‎【难度】★★‎ ‎【答案】30°或150°‎ ‎ 3.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是1:2:3,则三边之比为 。‎ ‎【难度】★★‎ ‎【答案】‎ ‎ 4.如果半径为2的圆的内接三角形的面积为,则abc= 。‎ ‎【难度】★★‎ ‎【答案】2‎ ‎5.在△ABC中,a=3,b=2,∠B=2∠A.‎ ‎(I)求cosA的值,‎ ‎(II)求c的值.‎ ‎【难度】★★‎ ‎【答案】(1)因为a=3,,∠B=2∠A,所以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故cos A=.‎ ‎(2)由(1)知,cos A=,所以sin A=.又因为∠B=2∠A,所以cos B=2cos2A-1=.所以sin B=.在△ABC中,sin C=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 所以c==5.‎ ‎6.将一块圆心角为,半径为20cm的扇形铁片裁成一个矩形(如图5-15),求截得矩形的最大面积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如图,连接OP 设 答:当P点为弧中点时,截得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一、 余弦定理 ‎ (一)知识精讲 ‎1、余弦定理:‎ 已知边边边或边角边,一般用余弦定理。‎ ‎2、推论:如果的对边是,则有:‎ ‎ ‎ ‎ (二)典型例题 ‎【例10】在中,若则= 。‎ ‎【难度】★‎ ‎【答案】3或5‎ ‎【例11】在中,,则B= 。‎ ‎【难度】★‎ ‎【答案】‎ ‎【例12】为钝角三角形三边,钝角为,则= 。‎ ‎【难度】★‎ ‎【答案】‎ ‎【例13】已知钝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难度】★★‎ ‎【答案】‎ ‎【例14】在中,若,则= 。‎ ‎【难度】★★‎ ‎【答案】‎ ‎【例15】 中,已知三角形面积为,则= 。‎ ‎【难度】★‎ ‎【答案】‎ ‎【例16】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题策略 锐角三角形的任意一角的余弦均为正值 解 ‎ ‎【例17】已知三边分别为,求的最大角。‎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不妨设分别为,比较法判断可知最大。‎ 根据余弦定理得 所以,为钝角,必然是最大角 所以中最大的内角的度数是120°。‎ ‎【例18】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难度】★★‎ ‎【答案】;‎ ‎【例19】设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Ⅰ)求B;‎ ‎(Ⅱ)若,求C.‎ ‎【难度】★★★‎ ‎【答案】;‎ ‎【解析】(1)因为(a+b+c)(a-b+c)=ac,所以a2+c2-b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因此B=120°.‎ ‎(2)由(1)知A+C=60°,‎ 所以cos(A-C)=cos Acos C+sin Asin C=cos Acos C-sin Asin C+2sin Asin C=cos(A+C)+2sin Asin ‎ C=,‎ 故A-C=30°或A-C=-30°,‎ 因此C=15°或C=45°.‎ ‎【巩固训练】‎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a、b、c是三角形三边,且,则C是锐角 ‎(B)在中,若则 ‎(C)在中,若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任何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不可能是1:2:3‎ ‎【难度】★★‎ ‎【答案】B ‎ 2.若是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 (A) (B) ‎ ‎ (C) (D)‎ ‎【难度】★★‎ ‎【答案】 C ‎3.已知的三边a、b、c满足,则为 ( )‎ ‎ (A)30° (B)45° ‎ ‎ (C)60° (D)120°‎ ‎【难度】★★‎ ‎【答案】 C ‎4.在中,,边上的中线长为 。‎ ‎【难度】★★‎ ‎【答案】‎ ‎5.的三边a、b、c和面积,满足,试计算。‎ ‎【难度】★★‎ ‎【答案】‎ ‎6.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若C=,求的值 ‎【难度】★★‎ ‎【答案】由余弦定理知得化简得 ‎7. 中,,(1)求;(2)若,且,求 面积。‎ ‎【难度】★★‎ ‎【答案】,‎ ‎8.已知半圆的直径为2,为直径延长线上一点,且。为半圆周上任意一点,以为边,作等边,角等于何值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为正三角形,则面积为,半径 过作垂直,则 由余弦定理:‎ 设所求的四边形面积,则 一、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 ‎ (一)知识精讲 ‎1、解三角形的一般规律:‎ ‎(1)必须知道三个几何元素,至少一个为边,对于不知道的边或角可以放到其它三角形中去解;‎ ‎(2)如果出现多解,注意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且边角不等关系定理检验。‎ ‎2、求三角形解的个数问题:‎ ‎ (1)已知两角与一边,由及,可求出角,再求、.‎ ‎ (2)已知两边、与其夹角,由,求出,再由余弦定理,求出角.‎ ‎ (3)已知三边、、,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角.‎ ‎ (4)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的对角,由,求出,再由求出,而通过求时,可能出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其判断方法,如下表:‎ ‎>‎ 一解 一解 一解 ‎=‎ 无解 无解 一解 ‎<‎ 两解 无解 无解 一解 无解 ‎(见图示).‎ ‎=有一解 >>有两解 ≥ 有一解 >有一解 ‎3、三角形中常见的结论 ‎(1)在中是的充要条件 ‎(2)‎ (3) ‎(4)在中,‎ ‎ (二)典型例题 ‎【例21】在三角形ABC中,若,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 C.钝角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 ‎【难度】★‎ ‎【答案】C ‎【例22】在三角形ABC中,若,则这样的三角形可能有( )个。‎ A.0 B.1 C.2 D.3‎ ‎【难度】★‎ ‎【答案】C ‎【例23】△ABC中,已知cosA=,sinB=,则cosC的值为( )‎ ‎ A. B. C.或 D.‎ ‎【难度】★‎ ‎【答案】A ‎【例24】在三角形ABC中,若且,则b=__________。‎ ‎【难度】★‎ ‎【答案】12‎ ‎【例25】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则的形状为________.‎ ‎【难度】★‎ ‎【答案】直角三角形 ‎【例26】在中,若,那么一定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 C.直角三角形 D.形状不确定 ‎【难度】★‎ ‎【答案】B ‎【例27】设锐角的三内角、、所对边的边长分别为、、,且 ,‎ ‎, 则的取值范围为 ( ).‎ ‎ A. B. C. D. ‎ ‎【难度】★★‎ ‎【答案】A ‎【例28】已知圆O的半径为R,它的内接三角形ABC中,成立,求三角形ABC面积S的最大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例29】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 ‎(1)求的大小;‎ ‎(2)求的最大值,并试判断取得最大值时的形状.‎ ‎【难度】★★★‎ ‎【答案】(1)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 即,由余弦定理得,故 (2) 由(1)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因为 ,又,得, 因为, 故 ‎ 所以是等腰的钝角三角形。‎ ‎【例30】在中,分别表示三个内角的对边,如果,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难度】★★‎ ‎【答案】方法一:‎ 方法二:同方法一可得,由正、余弦定理,即得 ‎【例31】海岛O上有一座海拔1000米的山,山顶上设有一个观察站A,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偏东的C处,俯角为,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岛的北偏西的B处,俯角为 。 ‎ ‎(1)该船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2)若此船以不变的航速继续前进,则它何时到达岛的正西方向?此时所在点E离开岛多少千米?‎ 解题策略 在图中找出各时刻所对应的三角形,分别解三角形即可 ‎【难度】★★‎ ‎【答案】(1)在RT△AOB与RT△AOC中,求得OB=(千米),OC=(千米),由余弦定理得BC=,于是航速v=(千米/时)‎ ‎ (2)在△OBC由余弦定理得cos∠OBC=‎ ‎ 于是sin∠EBO=sin∠OBC=,‎ 在△BEO中,由正弦定理得OE=‎ 于是从B到E所需时间t=‎ ‎【例32】设a,b,c分别是△ABC中A,B,C的对边,其外接圆半径为1,且 ‎,b,c是方程 的两根(b>c).‎ (1) 求角A的度数及 a,b,c的值 (2) 判定△ABC的形状,并求其内切圆的半径 ‎【难度】★★★‎ ‎【答案】(1)由韦达定理得b+c=3,bc=4cosA.‎ 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C=3/2,sinBsinC=cosA 由 ‎,‎ 将代入上式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2)是直角三角形,易得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例33】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45°且与点A相距海里的位置B,经过40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A北偏东45°+θ(其中sinθ=,(0°<θ<90°)且与点A相距海里的位置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 (2)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水域,并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1);(2)会进入。‎ ‎【例34】在四边形中,若,四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7:4:10,求的长。‎ ‎【难度】★★‎ ‎【答案】设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则有,解得.连结,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这时,则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在中,由正弦定理.∴‎ ‎.‎ ‎【巩固训练】‎ ‎1.若△的三个内角满足,则( )‎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 ‎【难度】★‎ ‎【答案】C ‎2.在中,若,且,则的大小为 .‎ ‎【难度】★‎ ‎【答案】‎ ‎3.已知在中,若,则该三角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等腰三角形 ‎4.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 ‎5.在中,,,,则等于( )‎ ‎   A.45°或135° B.135°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难度】★‎ ‎【答案】C ‎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若∠C=120°,,则( )‎ A. B. ‎ C. D. 与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难度】★★‎ ‎【答案】A ‎7.在中,已知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且,试判断的形状.‎ 思路一: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此时需要化角为边;思路二:可以把角和边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考虑边之间的关系,角之间的关系.‎ 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 化简得,∴;‎ 又∵,∴,‎ 化简得,∴,∴,即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二:∵,∴,又,‎ ‎∴, ∴,‎ ‎∴,∴,‎ ‎∵,∴, ∴,‎ 又∵,∴,即,‎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又,,又,∴是等边三角形.‎ ‎8.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的大小;‎ ‎(2)若,面积为,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1)由 ,由正弦定理得 ‎ ‎ ‎【解2】. 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得, ‎ ‎ ‎ ‎(2)正三角形 ‎9.在中,若试判断的形状。‎ ‎【难度】★★‎ ‎【答案】解一:由已知条件及正弦定理可得,为三角形的内角,‎ ‎,或,或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二:由已知条件及正弦定理可得,即,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整理,得,即 ‎,,‎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10.在中,若,,试判断的形状。‎ ‎【难度】★★‎ ‎【答案】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即,‎ 代入上式,得展开,整理得:∴,∴,‎ ‎∴,故,∴为正三角形.‎ 方法二:由余弦定理,得,‎ ‎∵, ,,‎ 整理,得,∴. 从而,∴为正三角形。‎ ‎11.在海岛上有一座海拔千米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上午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东,俯角为的B处,到时分又测得该船在岛北西、俯角为的处。(1)求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处,问此时船距岛有多远?‎ ‎【难度】★★‎ ‎【答案】(1)在 ‎ 在。‎ 在 ‎(2)‎ 在中,由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技巧和注意事项:‎ ‎(1)已知两角一边可求第三角,解这样的三角形只需直接用正弦定理代入求解即可.‎ ‎(2)已知两边和一边对角,解三角形时,利用正弦定理求另一边的对角时要注意讨论该角,这是解题的难点,应引起注意.‎ ‎(3)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利用余弦定理;‎ ‎(4)已知两边与夹角解三角形,利用余弦定理;‎ ‎(5) ①化边为角;②化角为边,并常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 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1.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 ‎1.已知的面积为,且,则等于 ‎ ‎【难度】★‎ ‎【答案】60°或120°‎ ‎2.在△中,若,, ,则.‎ ‎【难度】★‎ ‎【答案】‎ ‎3.在中,边,,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 ‎【难度】★‎ ‎【答案】‎ ‎4.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长分别为.若,则角等于 ‎ ‎【难度】★★‎ ‎【答案】‎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与底边长之比为,则其顶角的正切值是 。‎ ‎【难度】★★‎ ‎【答案】‎ ‎6.在中,若,那么三角形的形状为 。‎ ‎【难度】★★‎ ‎【答案】等腰直角三角形 ‎7.在锐角中,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难度】★★‎ ‎【答案】‎ ‎8.在中,,则=________‎ ‎【难度】★★‎ ‎【答案】‎ ‎9.在中,,则的面积等于_________.‎ ‎【难度】★★‎ ‎【答案】‎ ‎10.在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的面积 ‎ ‎【难度】★★‎ ‎【答案】‎ ‎11.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 ‎【难度】★★‎ ‎【答案】‎ ‎12.已知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则B= ‎ ‎【难度】★★‎ ‎【答案】‎ ‎13.在△ABC中,BC=a,AC=b,a,b是方程的两个根,且。‎ ‎(1)角C的度数; (2)AB的长度。‎ ‎【难度】★★‎ ‎【答案】(1) C=120°‎ ‎ (2)由题设:‎ ‎ ‎ ‎1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使面积最大时的值.‎ ‎【难度】★★★‎ ‎【答案】;,‎ ‎15.在中,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且.‎ ‎(1)求的值;(2)求的值.‎ ‎【难度】★★‎ ‎【答案】(1)由正弦定理,得 ‎(2)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故 所以 ‎16.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小正周期;‎ ‎(2)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求,的值.‎ ‎【难度】★★‎ ‎【答案】(1), ‎ 则的最小值是-2, 最小正周期是; ‎ ‎(2),则, ,,, ‎ ‎,由正弦定理,得,① ‎ 由余弦定理,得,即, ②‎ 由①②解得.‎ ‎17.某观测站C在城A的南20°西的方向上,由A城出发有一条公路,走向是南40°东,由C处测得距C为31公里的公路上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公里后,到达D处,此时C、D间距离为21公里,问这人还走多少公里到达A城。‎ ‎【难度】★★‎ ‎【答案】如图BC=31公里,BD=20公里,CD=21公里 令∠ACD=α,∠CDB=β ‎18.如图,旅客从某旅游区的景点处下山至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沿直线步行到,另一种从沿索道乘缆车到,然后从沿直线步行到.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处下山,甲沿匀速步行,速度为 m/min,在甲出发2 min后,乙从乘缆车到,在处停留1 min后,再从匀速步行到. 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30 m/min,‎ 山路长1260 m ,经测量,,.‎ ‎(1)求索道的长;‎ ‎(2)问乙出发后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3)为使两位游客在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难度】★★★‎ ‎【答案】解:(1)∵,‎ ‎∴∴,‎ ‎∴‎ 根据得 ‎(2)设乙出发t分钟后,甲.乙距离为d,则 ‎∴∵即 ‎∴时,即乙出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3)由正弦定理得(m)‎ 乙从B出发时,甲已经走了50(2+8+1)=550(m),还需走710 m 才能到达C 设乙的步行速度为V ,则,∴∴‎ ‎∴为使两位游客在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范围内 法二:解:(1)如图作BD⊥CA于点D,设BD=20k,则DC=25k,AD=48k,‎ AB=52k,由AC=63k=1260m,知:AB=52k=1040m.‎ ‎(2)设乙出发x分钟后到达点M,此时甲到达N点,如图所示.则:AM=130x,AN=50(x+2),‎ 由余弦定理得:MN2=AM2+AN2-2 AM·ANcosA=7400 x2-14000 x+10000,‎ 其中0≤x≤8,当x=(min)时,MN最小,此时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3)由(1)知:BC=500m,甲到C用时:=(min).若甲等乙3分钟,则乙到C用时:+3= (min),在BC上用时: (min) .此时乙的速度最小,且为:500÷=m/min.若乙等甲3分钟,则乙到C用时:-3= (min),在BC上用时: (min) .此时乙的速度最大,且为:500÷=m/min.故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范围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