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3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洛阳市许昌市联考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许昌市联考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一定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国即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由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其实南朝人也如此。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从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上来看,淝水之战也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个大关键。江南文化中心与文化认同的产生,实为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的历史过程。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南中国争取到了极可宝贵的战略时间。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得以从容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从而使新文化的成果生根开花。 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化,也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祖籍河南,是谢家的第三代侨民,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己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 文化认同的同时,可以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强势的政治认同。江南士人一方面高度欣赏与玩味文采、文章等新的创意;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内心深处的大汉情结,即对于中原故土或隐或显的深深怀想。江南认同是一种文化趣味、时代新潮,是对文明新意的认同;而大汉情结则是乡关之思、家国之痛,是对生命之根的认同。一方面崇尚新潮文化,一方面不忘本土故乡,正是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因而,江南认同虽强调突出的是文化,却必然具有文化的政治性,具有精神形态的话语权。 (选自胡晓明《“江南”再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认同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历代相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底蕴实质是家国之爱。 B.随着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国早期的中原认同也逐渐转化为江南认同,为后来的江南意识所替换。 C.中原认同和江南认同同属地域认同,产生时间虽有先后,却一样都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D.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在汉朝时达到顶峰,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登上政治舞台,有了江南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内涵、产生、源流、特征等角度对江南认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B.文章先指出江南认同的底蕴是家国之爱,随后按时间顺序明确了这种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 C.作者举谢道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 D.文章先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介绍中原意识,故而后文分析江南意识兼有文化、政治特性便其来有自,合情合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初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多以恢复中原为志,说明他们崇尚的是北方中原文化,江南还少有自己文化的自觉。 B.面对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推动了江南意识的产生。 C.南方人长期向南迁的北方人进行文化学习,逐渐生成了江南意识,使得江南文化免除了排他性。 D.流亡江南的士人身上,江南认同和大汉情结并行不悖,两者同存一体,这是他们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8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未有突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 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年2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月10日18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元,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元。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让人意外,其背后是我国迅速增长的文化市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2018年GDP的十分之一,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同时从8.2%的增速来看,也高于GDP6.7%的增速,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 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电影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市场的火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信号,即我国居民已经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集聚了很多的人才等资源,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与基础,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压舱石”,激活这些资源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台阶,其中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或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深度挖掘IP价值,建立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外媒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摘编自盘和林《春节档电影票房超55亿,我们还缺点啥》,2019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猪年春节期间,有关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和上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看电影已成很多人过年时的一项必选项目。 B.猪年春节档的8部电影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电影行业相关人士认为这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C.《流浪地球》的导演认为该片表现出的家园情怀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 D.专家对《流浪地球》的热映有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但他们都认同该片具有的巨大现实意义、正面价值。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民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消费是我国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B.我国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种种束缚一旦打破,释放出文化单位的真正生产力,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C.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2018年营业收入占当年GDP的十分之一,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 D.《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在猪年春节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外媒认为它是中国电影业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的开始。 (3)以上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票房情况,它们报道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浪的弦音 安庆 捏掉头顶的一片树叶,秋天了。瞎子那年说:“我想认个干娘。”瞎子每走一个村都这样说着他的愿望。 瞎子唱的是地方戏,小段子、整轴子的戏都唱。唱得累了,停下二弦嘘口气,瞎子说:“俺想认个干娘。俺娘死得早,俺……”瞎子很伤心。 瞎子再接着唱。瞎子连个干娘也认不下啊。 瞎子不服气,不服气的瞎子那年终于认下了一个干娘。 那是在瓦塘村,瞎子听见树叶落进水塘“噗”的声音,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擒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 瞎子的两手还执着那把二弦。瞎子知道面前还蹲着一个人。别人都走远了,蹲在跟前的人说:“孩子,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瞎子的手颤了一下。“你愿认吗?”瞎子这次听准了。“娘。”瞎子“扑通”一声跪下,二弦响了一声,像从他心里跑出的一个音符。 干娘去扶他。干娘说:“给娘拉一曲吧,算认娘曲。” 瞎子说:“娘,阿炳也是瞎子,我就给娘拉阿炳的《二泉映月》。” 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 曲终。干娘起身说:“孩子,娘给你做饭去,今后再来瓦塘,你不用吃百家饭了。” “娘!”瞎子的泪“哗”地流出来。 那年瞎子二十一岁。 瞎子依然到处去拉他的曲子,唱他的坠子。瞎子习惯了游走,瞎子脚下的路就是手里的那根棍子。瞎子和干娘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双月的十九回一次瓦塘村。瞎子说:“娘,我不能天天待在瓦塘,我还要出去唱坠子呢。” 干娘说:“记住,娘等你。” 每一次走时,干娘都把他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问干儿往哪个方向去,然后孤独地瞅着瞎子远去的身影,看天上的几只鸟儿叫唤着伴着干儿往前走。那是她家房檐下的鸽子。有一次,是夏季,十八的中午雨就下来了,十九还未停。干娘打着伞在村外的十字路口等瞎子。不见瞎子的身影,干娘心里急得慌。干娘沿着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再回来;又沿着另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还不见瞎子,再回来…… 从另一条路回来时,干娘看见路口站着一个雨人。干儿说:“娘,我踩着脚下的路知道泥路上走过一个人,娘,我连累你挨淋了。”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回了家,干娘为他换衣裳,又赶紧为他做姜汤。 每次回来,干娘都给他烙那种很香很香的饼,把他身上的衣裳换了洗了。干娘好啊,干娘让他的心里有了娘,干娘使一个瞎子在漂泊的路上有了一个温暖的驿站。 瞎子的心就动了。 那天瞎子说:“娘,你想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吗?”瞎子说:“十三岁那年我接连失去了爹和娘。在一个雨天干爹把我拉回了他家,干爹说要从此养我做儿子。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干爹收留我而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干爹的,从此干爹就一直养着我,我们爷儿俩相依为命……” 干娘紧紧攥着他的手。 干娘说:“儿的命苦。” 瞎子说:“爹知道我认了个好干娘,一直想当面来谢谢干娘。” 干娘握着瞎子的手点着头。 瞎子的干爹和瞎子一起来瓦塘是一个秋日。瞎子和干爹走透院子时,一群鸽子往高处飞,又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瞎子听干爹干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脸上就有笑漾起来。 后来瞎子对干爹干娘说:“爹,娘,你们都是苦命人,你们握握手吧。”瞎子说着把两双手往一起拉。 两双手就紧紧地握住了。 瞎子把手也握上去。 三双手紧紧地握住了。 干爹和干娘的脸上都有了泪。 瞎子坐下来静静地展开二弦,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时光慢慢地从他的脸前滑过去。 瞎子依然走在路上,手里的棍子就是脚下的路。瞎子走着走着就禁不住想:我终于找到能和爹在一起的娘了。 瞎子想着,棍子击地,竟然在路上唱起来。 (选自《此岸的时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瞎子听到蹲在跟前的人说“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时手颤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精妙地写出了瞎子既惊喜又略带犹豫的心态。 B.小说把普通词用得有味,如“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中的“攥”写出了干娘对干儿的贴心疼爱,“竟然在路上唱起来”中的“竟然”突显瞎子喜悦到忘情的程度。 C.鸽子在小说中的出现并非闲笔,它们叫唤着伴着瞎子飞,烘托了干娘对于儿远去不舍的心情,它们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烘托了相亲相依、感情交融的气氛。 D.小说结尾写瞎子欣喜,和开头写瞎子伤心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合乎读者对遭遇不幸的人同情的心理,增强阅读快感。 (2)小说画横线的句子三次描写弦音,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演奏者的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3)小说通过苦难和温情的交响揭示主题,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简要分析苦难和温情的交响,然后概括小说的主题。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为师。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哲宗亲擢为第三。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得簿言大喜,命置狱推治,卒无验,安国竟除名。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元官。政和二年,丁内艰,移江东。父没终丧,谓子弟曰:“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遂称疾不仕。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在告。门下侍郎耿南仲言安国意窥经筵,不宜召试。钦宗不答。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每臣僚登对,钦宗即问识胡安国否。金人薄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客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敌围益急,钦宗亟召安国,诏竟不达。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侯仲良言必称二程先生,他无所许可,后见安国,叹曰:“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复有斯人也。” 安国所与游者,谢良佐、杨时皆程门高弟。安国之使湖北也,时方为府教授,良佐为应城宰,安国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安国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学道,乃不复措意。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节选自《宋史•胡安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B.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C.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D.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台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这个部门里的官员常被称为“台臣”。 B.“告”在古代是指官吏休假,此处的“在告”表示传主一直想向皇帝请假。 C.“经筵”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在宋代正式制度化。 D.“登”本义是上车,引申为“进入”,因此“登对”就是指大臣上朝回答皇帝的询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安国学问深厚,多蒙长上关爱。他在太学读书时,师从大儒程颐的朋友,并受到老师的器重;中进士时宋哲宗亲点第三,后来为官又多次得到宋钦宗的关照。 B.胡安国尽心王事,却遭无端陷害。他在湖南时,奉旨向朝廷推荐乡里的才俊之士,本出自一片诚心,却由于权臣听信诬告,导致他被追究,莫名其妙地被免职。 C.胡安国屡被征召,但却无意仕宦。朝廷多次授他官职,他则屡辞不就;他早年出来做官都是为了奉养双亲,等到父亲去世后,他觉得纵然俸禄再多,也无用处。 D.胡安国道德高尚,备受他人敬重。他虽不愿为官,但仍为国分忧;有人把他和二程相提并论,即便程门高徒见到他到访,个个都是谨执官礼、规规矩矩地迎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 ②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①,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阳景:太阳光。②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邈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唏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2)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里借人们旅途长短与准备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境界“大”、“小”的区别,其中他说,到近郊旅游,“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用四种不同的指法先后弹奏了两首当时的名曲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 ”两句表现了诗人虽有乡关之思,但因战争远未结束更要坚守戍边岗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 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 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呜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 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济于事 苦心孤诣 有条不紊 繁文缛节 B.杯水车薪 苦心孤诣 慢条斯理 细枝末节 C.无济于事 处心积虑 慢条斯理 繁文缛节 D.杯水车薪 处心积虑 有条不紊 细枝末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8.(5分)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1)《中国为什么能》书中的一处文字:“中国人越去烧日本车、抵制日本货,日本国民对中国就越反感,安倍修改和平宪法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人这样做,岂不正中日本右翼势力下怀吗?” (2)《新白娘子传奇》中张员外答谢白娘子时说:“久闻白娘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您虽是一介女流,但您的作风丝毫不让须眉,真是让人佩服啊!” (3)《扬子晚报》报道:“‘八一三’淞沪抗战健在老兵重返昔日战场,重游谢晋元墓地,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 (4)大洋网体育频道讯:“并非体育大省的河南只有7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却有3人染指金牌,成为全国夺金成功率最高的省份。” (5)每年高考成绩公布,许多学校都会贴出喜报,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校今年高考再创佳绩!” 9.(6分)阅读下面两幅关于快递包装问题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图一:2014~2019年中国快递包装量(单位:亿Pcs) 【注】E是预估、预算(Estimate)的英语缩写。 图二 (1)从唤起公众对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的重视来说,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你为倡导绿色包装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掀开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序幕。 100年前,以北大学生为首的青年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70年前,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青年才俊干事创业,大国工匠匠心为本,中国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大量购买…… 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成就了今日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以上相关历史中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一篇文章,假定给他/她(他们)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许昌市联考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一定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中国即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由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其实南朝人也如此。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从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上来看,淝水之战也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个大关键。江南文化中心与文化认同的产生,实为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的历史过程。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南中国争取到了极可宝贵的战略时间。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得以从容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从而使新文化的成果生根开花。 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化,也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祖籍河南,是谢家的第三代侨民,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己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 文化认同的同时,可以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强势的政治认同。江南士人一方面高度欣赏与玩味文采、文章等新的创意;另一方面,也不放弃内心深处的大汉情结,即对于中原故土或隐或显的深深怀想。江南认同是一种文化趣味、时代新潮,是对文明新意的认同;而大汉情结则是乡关之思、家国之痛,是对生命之根的认同。一方面崇尚新潮文化,一方面不忘本土故乡,正是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因而,江南认同虽强调突出的是文化,却必然具有文化的政治性,具有精神形态的话语权。 (选自胡晓明《“江南”再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江南认同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历代相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底蕴实质是家国之爱。 B.随着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国早期的中原认同也逐渐转化为江南认同,为后来的江南意识所替换。 C.中原认同和江南认同同属地域认同,产生时间虽有先后,却一样都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 D.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在汉朝时达到顶峰,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登上政治舞台,有了江南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从内涵、产生、源流、特征等角度对江南认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B.文章先指出江南认同的底蕴是家国之爱,随后按时间顺序明确了这种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 C.作者举谢道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 D.文章先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介绍中原意识,故而后文分析江南意识兼有文化、政治特性便其来有自,合情合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最初偏安江南的士大夫多以恢复中原为志,说明他们崇尚的是北方中原文化,江南还少有自己文化的自觉。 B.面对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推动了江南意识的产生。 C.南方人长期向南迁的北方人进行文化学习,逐渐生成了江南意识,使得江南文化免除了排他性。 D.流亡江南的士人身上,江南认同和大汉情结并行不悖,两者同存一体,这是他们矛盾身份的自我正当化。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张冠李戴,原文第一段为“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B.“转化为”“被替换”错,江南认同和大汉情结,中原故土怀想是并行不悖的,见原文第三段;D.“顶峰”“直到三国时代……有了江南意识”无中生有,原文第四段为“淝水之战也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个大关键”。 (2)C.“是为了证明中原文化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并最终生根开花的事实”错,证明的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原移民文化。 (3)B.“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给江南带来了自信”错,原文第四段为“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南中国争取到了极可宝贵的战略时间”,带来的是“战略时间”。 答案: (1)C (2)C (3)B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8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未有突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年2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月10日18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元,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元。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让人意外,其背后是我国迅速增长的文化市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2018年GDP的十分之一,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同时从8.2%的增速来看,也高于GDP6.7%的增速,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 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电影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市场的火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信号,即我国居民已经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集聚了很多的人才等资源,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与基础,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压舱石”,激活这些资源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台阶,其中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或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深度挖掘IP价值,建立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外媒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 ,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摘编自盘和林《春节档电影票房超55亿,我们还缺点啥》,2019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猪年春节期间,有关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和上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看电影已成很多人过年时的一项必选项目。 B.猪年春节档的8部电影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电影行业相关人士认为这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C.《流浪地球》的导演认为该片表现出的家园情怀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 D.专家对《流浪地球》的热映有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但他们都认同该片具有的巨大现实意义、正面价值。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居民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消费是我国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B.我国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种种束缚一旦打破,释放出文化单位的真正生产力,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C.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2018年营业收入占当年GDP的十分之一,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 D.《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在猪年春节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外媒认为它是中国电影业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的开始。 (3)以上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票房情况,它们报道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B.“各种”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说是“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2)C.“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在文中应该指的是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服务业”的增速“15.4%”。 (3)结合“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可知,材料一意在说明春节档影片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过年看电影已成为人们的“必选项目”。结合“《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可知,材料二意在说明这既体现了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正不断增强,又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结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可知,材料三意在说明在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增长情况下,还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造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答案: (1)B (2)C (3)①材料一意在说明春节档影片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过年看电影已成为人们的“必选项目”。②材料二意在说明这既体现了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正不断增强,又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③材料三意在说明在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增长情况下,还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造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点评】 归纳文本要点: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浪的弦音 安庆 捏掉头顶的一片树叶,秋天了。瞎子那年说:“我想认个干娘。”瞎子每走一个村都这样说着他的愿望。 瞎子唱的是地方戏,小段子、整轴子的戏都唱。唱得累了,停下二弦嘘口气,瞎子说:“俺想认个干娘。俺娘死得早,俺……”瞎子很伤心。 瞎子再接着唱。瞎子连个干娘也认不下啊。 瞎子不服气,不服气的瞎子那年终于认下了一个干娘。 那是在瓦塘村,瞎子听见树叶落进水塘“噗”的声音,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擒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 瞎子的两手还执着那把二弦。瞎子知道面前还蹲着一个人。别人都走远了,蹲在跟前的人说:“孩子,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瞎子的手颤了一下。“你愿认吗?”瞎子这次听准了。“娘。”瞎子“扑通”一声跪下,二弦响了一声,像从他心里跑出的一个音符。 干娘去扶他。干娘说:“给娘拉一曲吧,算认娘曲。” 瞎子说:“娘,阿炳也是瞎子,我就给娘拉阿炳的《二泉映月》。” 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 曲终。干娘起身说:“孩子,娘给你做饭去,今后再来瓦塘,你不用吃百家饭了。” “娘!”瞎子的泪“哗”地流出来。 那年瞎子二十一岁。 瞎子依然到处去拉他的曲子,唱他的坠子。瞎子习惯了游走,瞎子脚下的路就是手里的那根棍子。瞎子和干娘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双月的十九回一次瓦塘村。瞎子说:“娘,我不能天天待在瓦塘,我还要出去唱坠子呢。” 干娘说:“记住,娘等你。” 每一次走时,干娘都把他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问干儿往哪个方向去,然后孤独地瞅着瞎子远去的身影,看天上的几只鸟儿叫唤着伴着干儿往前走。那是她家房檐下的鸽子。有一次,是夏季,十八的中午雨就下来了,十九还未停。干娘打着伞在村外的十字路口等瞎子。不见瞎子的身影,干娘心里急得慌。干娘沿着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再回来;又沿着另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还不见瞎子,再回来…… 从另一条路回来时,干娘看见路口站着一个雨人。干儿说:“娘,我踩着脚下的路知道泥路上走过一个人,娘,我连累你挨淋了。”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回了家,干娘为他换衣裳,又赶紧为他做姜汤。 每次回来,干娘都给他烙那种很香很香的饼,把他身上的衣裳换了洗了。干娘好啊,干娘让他的心里有了娘,干娘使一个瞎子在漂泊的路上有了一个温暖的驿站。 瞎子的心就动了。 那天瞎子说:“娘,你想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吗?”瞎子说:“十三岁那年我接连失去了爹和娘。在一个雨天干爹把我拉回了他家,干爹说要从此养我做儿子。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干爹收留我而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干爹的,从此干爹就一直养着我,我们爷儿俩相依为命……” 干娘紧紧攥着他的手。 干娘说:“儿的命苦。” 瞎子说:“爹知道我认了个好干娘,一直想当面来谢谢干娘。” 干娘握着瞎子的手点着头。 瞎子的干爹和瞎子一起来瓦塘是一个秋日。瞎子和干爹走透院子时,一群鸽子往高处飞,又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瞎子听干爹干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脸上就有笑漾起来。 后来瞎子对干爹干娘说:“爹,娘,你们都是苦命人,你们握握手吧。”瞎子说着把两双手往一起拉。 两双手就紧紧地握住了。 瞎子把手也握上去。 三双手紧紧地握住了。 干爹和干娘的脸上都有了泪。 瞎子坐下来静静地展开二弦,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 时光慢慢地从他的脸前滑过去。 瞎子依然走在路上,手里的棍子就是脚下的路。瞎子走着走着就禁不住想:我终于找到能和爹在一起的娘了。 瞎子想着,棍子击地,竟然在路上唱起来。 (选自《此岸的时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小说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瞎子听到蹲在跟前的人说“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时手颤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精妙地写出了瞎子既惊喜又略带犹豫的心态。 B.小说把普通词用得有味,如“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中的“攥”写出了干娘对干儿的贴心疼爱,“竟然在路上唱起来”中的“竟然”突显瞎子喜悦到忘情的程度。 C.鸽子在小说中的出现并非闲笔,它们叫唤着伴着瞎子飞,烘托了干娘对于儿远去不舍的心情,它们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烘托了相亲相依、感情交融的气氛。 D.小说结尾写瞎子欣喜,和开头写瞎子伤心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合乎读者对遭遇不幸的人同情的心理,增强阅读快感。 (2)小说画横线的句子三次描写弦音,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演奏者的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3)小说通过苦难和温情的交响揭示主题,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简要分析苦难和温情的交响,然后概括小说的主题。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要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重要的句子” 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大致属于这类;b、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c、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d、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作品形象或者塑造了上面形象,要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包括: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环境烘托、情节推动等方面。 【解答】(1)A.“略带犹豫”的分析错误,这不是瞎子此时的心态。他此时的心态应该是既惊喜又有点不敢相信。 (2)“那是在瓦塘村……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噙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结合上下文来看,尤其是“泪落在那片叶子上”内容,写出了瞎子始终认不下一个干娘的忧伤;“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此处采用想象的手法写出瞎子拉弦技艺的高超;“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侧面烘托出乐曲的动听;“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此处文本是在瞎子的干娘与干爹相识后,瞎子内心欢快的表现,采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 (3)本文以流浪歌手瞎子阿炳的人生遭遇为主线,先后连缀了几个生活片段,阿炳父母双亡后,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收养者﹣﹣干爹,然而干爹的妻子却因嫌弃“阿炳”而带子携女而走,但干爹依然收养阿炳。阿炳为再认一个干娘,不得已四处卖唱,终于又遇到人生中第二个恩人﹣﹣孤苦的寡妇。经过交往,阿炳让干爹与干娘结成生活伴侣。文章彰显了“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不幸和苦难,但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能够超越苦难,共享温情”的主题。 答案: (1)A。 (2)①第一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弦音似断帛之声,表现了瞎子始终认不下一个干娘的伤痛和绝望。②第二次,通过写想象的乐曲呈现的泉水流淌、月映池塘的画面,表现乐曲的艺术效果。(或:用站满了听众侧面烘托乐曲的感人),表现了瞎子认到干娘后的激动。③第三次。“乐儿悠悠地漾起来”运用比拟(或:拟物)的手法,把抽象的乐曲比拟为具体可感的荡漾的水,描写乐曲的优美动听,表现了瞎子完成了一桩美好心愿后的满足和幸福。 (3)①瞎子少年失去父母,过着流浪生活,却得到干爹的收养和干娘的心疼、照顾。② 干娘成了寡妇,内心自卑,却得到了瞎子的敬爱和瞎子干爹的感激,并和瞎子干爹结伴。③干爹收养瞎子,致使妻子带着儿女弃他而去,却得到瞎子的敬爱,并和瞎子的干娘走到一起。 主题: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不幸和苦难,但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能够超越苦难,共享温情。(或:小说通过叙写三个人物苦难和温情的故事说明,经历国苦难的人更懂得用温情对抗人生的不幸和苦难。) 【点评】明确主旨的角度。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如《古都的秋》作者借助对古都的秋景和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古都的秋“来得清净、悲凉”的特点,抒发对古都的热爱。 (2)从开头、结尾入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就就会使人感觉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者高度评价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等方面的贡献,抒发对他的崇敬之情。 (3)从写作背景、文章关键句入手。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作者针对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主要从揭露“送去主义”、“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送来者”的本来面目,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等方面来阐述的。 (4)从散文的类型入手。 记叙类:以记人物叙事为主,主要看作者所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画龙点睛的句子,分析赞扬了什么精神,鞭策了什么世风; 抒情类:以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为主,主要看抒情的方式,直接还是间接。间接看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还看流露什么感情,阐发了什么哲理。(包括哲理散文) 议论类:以议论为主,主要看作者的观点,借助哪些生动形象的材料来论证的。 (5)学会用一句话概括主旨。 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描写)了……,表现了(抒发)……品质(感情)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主要从……方面(角度)来阐述 本文通过……故事,告诉我们(说明了)……道理。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为师。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哲宗亲擢为第三。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得簿言大喜,命置狱推治,卒无验,安国竟除名。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元官。政和二年,丁内艰,移江东。父没终丧,谓子弟曰:“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遂称疾不仕。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在告。门下侍郎耿南仲言安国意窥经筵,不宜召试。钦宗不答。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每臣僚登对,钦宗即问识胡安国否。金人薄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客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敌围益急,钦宗亟召安国,诏竟不达。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侯仲良言必称二程先生,他无所许可,后见安国,叹曰:“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复有斯人也。”安国所与游者,谢良佐、杨时皆程门高弟。安国之使湖北也,时方为府教授,良佐为应城宰,安国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安国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学道,乃不复措意。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节选自《宋史•胡安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B.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C.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D.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御史台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这个部门里的官员常被称为“台臣”。 B.“告”在古代是指官吏休假,此处的“在告”表示传主一直想向皇帝请假。 C.“经筵”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在宋代正式制度化。 D.“登”本义是上车,引申为“进入”,因此“登对”就是指大臣上朝回答皇帝的询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胡安国学问深厚,多蒙长上关爱。他在太学读书时,师从大儒程颐的朋友,并受到老师的器重;中进士时宋哲宗亲点第三,后来为官又多次得到宋钦宗的关照。 B.胡安国尽心王事,却遭无端陷害。他在湖南时,奉旨向朝廷推荐乡里的才俊之士,本出自一片诚心,却由于权臣听信诬告,导致他被追究,莫名其妙地被免职。 C.胡安国屡被征召,但却无意仕宦。朝廷多次授他官职,他则屡辞不就;他早年出来做官都是为了奉养双亲,等到父亲去世后,他觉得纵然俸禄再多,也无用处。 D.胡安国道德高尚,备受他人敬重。他虽不愿为官,但仍为国分忧;有人把他和二程相提并论,即便程门高徒见到他到访,个个都是谨执官礼、规规矩矩地迎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 ②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根据句意断句。“虽”表转折,其前断句,且前面“常若痛切于其身”句意完整,排除CD;“迄”解释为“到”,到什么时候呢?不完整,不能在“迄”后就断句,应是“然自登第迄谢事”,排除B,选A项。句子翻译为:胡安国看到中原沦陷,黎民涂炭,就好像痛在自己身上。虽然多次以罪罢去,其爱君忧国之心反而更加坚定,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于不顾。从登第到去世,四十年在官,而实际在位还不足六年。 (2)B.“此处的'在告'表示传主一直想向皇帝请假”有误,这里“在告”就是指的官员处在休假期。 (3)D.“个个都是谨执官礼、规规矩矩地迎送”分析有误,据原文“安国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可知,“迎送”有误,这里是强调送别胡安国时规规矩矩、端端正正。 (4)①“不臣”,对皇帝不忠;“渠”,他;“向背”,偏义复词,偏“背”,背离。句子翻译为:胡安国屡次辞官,耿南仲又说胡安国有对皇上不忠的心思,钦宗说:“他是因为有病而辞官,并没有背离我的意思。” ②“愀然”,神情严肃的样子;“不出”,发不出来;“恨”,遗憾。句子翻译为:胡安国神情严肃地说:“皇上也在重围之中,如今圣上号令发不出来,卿大夫遗憾的是想要效忠却没有办法,我又怎能只惦记自己的儿子呢?” 答案: (1)A (2)B (3)D (4)①胡安国屡次辞官,耿南仲又说胡安国有对皇上不忠的心思,钦宗说:“他是因为有病而辞官,并没有背离我的意思。” ②胡安国神情严肃地说:“皇上也在重围之中,如今圣上号令发不出来,卿大夫遗憾的是想要效忠却没有办法,我又怎能只惦记自己的儿子呢?”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①,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阳景:太阳光。②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邈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唏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2)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 【解答】(1)C.“苦尽甘来”“悲喜变化”错,两句中从“严霜结”到“白露晞”的物象变化,凸显了岁月的流逝,烘托了人物久役他乡的悲苦心情,无所谓“心情的悲喜变化”。 (2)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 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 答案: (1)C (2)①寓情于景,鱼儿在渌水下自在潜游,鸟儿在高天上振翅翱翔,它们自由自在、各得其所,这幕景象中寄寓了作者对生命自由的喜爱与憧憬。②反衬下文行役之人身不由己、有家难归的悲惨境遇,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他们命运的悲悯和同情。 赏析: 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 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点评】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里借人们旅途长短与准备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境界“大”、 “小”的区别,其中他说,到近郊旅游,“ 三餐而反 , 腹犹果然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用四种不同的指法先后弹奏了两首当时的名曲的句子是“ 轻拢慢捻抹复挑 , 初为《霓裳》后(六幺》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两句表现了诗人虽有乡关之思,但因战争远未结束更要坚守戍边岗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重点字:反)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重点字:霓裳)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勒) 【点评】《琵琶行》中的名句辑录: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 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 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呜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 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无济于事 苦心孤诣 有条不紊 繁文缛节 B.杯水车薪 苦心孤诣 慢条斯理 细枝末节 C.无济于事 处心积虑 慢条斯理 繁文缛节 D.杯水车薪 处心积虑 有条不紊 细枝末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解答】(1)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无济于事”和前文“完全”的搭配及语义搭配更合理。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处心积虑”为贬义词,不合整个语境中表达的对李鸿章的同情。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乱。慢条斯理: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第三处为了强调帝国的礼制严密性,用“有条不紊”更合理。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最后一个“繁文缛节”比“细枝末节”更合适说礼制。 (2)D.前后句子是转折关系,用“然而”;“抵消”更偏重于两者互相作用,而此处则侧重于社会惯性对个人努力的挤压,用“消解”。 (3)C.前一处“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是“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的结果而非原因。后一处“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与“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前后照应,与“官员”无法实现内容上的照应。 答案: (1)A (2)D (3)C 【点评】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8.(5分)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1)《中国为什么能》书中的一处文字:“中国人越去烧日本车、抵制日本货,日本国民对中国就越反感,安倍修改和平宪法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人这样做,岂不正中日本右翼势力下怀吗?” (2)《新白娘子传奇》中张员外答谢白娘子时说:“久闻白娘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您虽是一介女流,但您的作风丝毫不让须眉,真是让人佩服啊!” (3)《扬子晚报》报道:“‘八一三’淞沪抗战健在老兵重返昔日战场,重游谢晋元墓地,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 (4)大洋网体育频道讯:“并非体育大省的河南只有7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却有3人染指金牌,成为全国夺金成功率最高的省份。” (5)每年高考成绩公布,许多学校都会贴出喜报,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校今年高考再创佳绩!”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解答】(1)正中下怀指正合自己的心意,谦词,不用于他人。 (2)一介女流含轻窥之意,用于答谢她人时的称呼不当。 (3)重游带有游览、游赏的意味,有失敬重。 (4)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参与或插手分外的某种事情。是疑义词,不合语境 (5)无论“祝”还是“贺”,都是别人对自己,或者自己对别人。不能自己祝贺自己。 故答案为: (1)“正中下怀”改为“达到……的目的”; (2)“一介女流”改为“一位女子”; (3)“重游”改为“拜渴”; (4)“染指”改为“夺得”; (5)“祝贺”改为“庆祝”; 【点评】语意连贯要注意: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事理的逻辑性,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9.(6分)阅读下面两幅关于快递包装问题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图一:2014~2019年中国快递包装量(单位:亿Pcs) 【注】E是预估、预算(Estimate)的英语缩写。 图二 (1)从唤起公众对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的重视来说,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你为倡导绿色包装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图文转换。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解答】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主题是:关于快递包装问题的图表。第一问是: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这种题没有统一答案,应该哪个都行,关键是答出理由即可。其实,也就是答出图的表达效果。第一幅图是曲线图,它的好处是能够展示各种快递包装物的数据以及迅猛增长的趋势,效果是准确详实,警示力强。第二幅图采用漫画的形式,想象奇特、夸张,使画面有冲击力,并且拟人化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二问是写宣传语,注意要用一种修辞。并且不超过20字。 故答案为: (1)观点一:图一更好。图一采用曲线图展示各种快递包装物的数据以及迅猛增长的趋势,准确详实,警示力强。 观点二:图二更好。图二采用漫画的形式,想象奇特,笔法夸张,画面极具冲击力,其拟人化的形象让人触目惊心,很有感染力。 (2)一:杜绝过度包装,珍爱绿色家园。 二:让包装回归简约,让地球永葆“绿色”。 【点评】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掀开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序幕。 100年前,以北大学生为首的青年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70年前,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青年才俊干事创业,大国工匠匠心为本,中国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大量购买…… 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成就了今日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以上相关历史中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一篇文章,假定给他/她(他们)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是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内容丰富,任务指令明确,表面上审题难度不大,实际审题难度较大。考生需要审准材料内容外,还要准确理解任务指令。题目除了对写作对象、写作情境和写作内容的显性要求之外,还有相应的隐性要求,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立德树人层面上,此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号召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从学科素养上看,此题的限制性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情境写作能力,防止套作和宿构。 参考立意: 1.勇担责任,逐梦而行。 2.借君之豪情,兴我大中华。 3.漫漫长征路,而今迈步从头越。 4.历史从未走远,青年永远领先。 5.华夏儿女共奋斗,神州同筑中国梦。 6.丹心一片报祖国,中华复兴担使命。 【解答】 世事沧桑变,民魂永流传 林则徐总督: 后生晚辈顿首。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经过虎门烟云,华夏民族至今已走过三个甲子。您当年在虎门的一声硝烟号令,是否誓把列强吓得胆破心惊?朝廷一纸诏命,又是否让您联想国运衰微而意冷心灰?当然,历史已经证明,从东南到西北的长长车辙,把您一腔爱国热忱,深深镌刻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您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景仰。 可是您或许不知,但正如您期望的那样,自强不息的火把在后世代代相传。您所痛心疾首的,是泱泱华夏近代屈辱的历史,但仍有一群又一群有识之士、一代又一代爱国之人,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吹响救亡图存的号角。自您之后,八十年,爱国学子们为国家主权挺身而出;一百一十年,列强们再没有理由随时进出中国的大门,华夏族的后人们,站起来了! 唯有民魂是最宝贵的。您的时代,与后世的时代,虽然相隔百年,沧海桑田已见证了中华大地上换了人间,但中华民族但奋斗精神未变,从前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如今是“挽起袖子加油干”;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未变,从前是“制礼乐而民有所措手足”,如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未变,从前是“众志成城”,如今是“我们都是奋斗者,十三亿人形成合力”;中华民族的梦想精神未变,从前是“小康大同,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如今是“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华民族精神越古追今,一以贯之,您的拳拳天下苍生之忧,黎民衣食之乐,后世人没有忘记纪念,更没有忘记传承。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恐怕是您现在想告诫后生的吧?您放心,我们没有忘记“事者,兴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中国不仅在培育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更积极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是为了称王称霸,而是为了彰显民魂,自信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既是华夏民族之幸,亦为世界各民族共同之财富。 愿林总督之心志永传,后生再拜顿首。 某某 2019年xx月xx日 【点评】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 ①题目有文字材料。 ②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 ③“题” 的变化形式多样,可以是命题,可以是自由命题;可以是半命题,也可以是无命题(如要求给给材料的人写信),其中以给一段材料、一个命题的为最多。也有以高考卷中的阅读材料为考场作文材料进行命题的。 ④文体比较单一,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不限文体”的写作要求很少出现。 材料作文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从考试角度看,由于它能极好地避开师生的猜题押题,又能让所有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所以是一种优秀的题型,但现在开始受到冷落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7:10:45;用户:qgjyuser10039;邮箱:qgjyuser10039.21957750;学号:2198504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