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考)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2018级 期中考试政治试卷(选考)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5日 一、单选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夫之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下列说法与此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了帮助海嘎村村民摆脱贫困,扶贫干部杨波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只要拔掉群众“思想上的穷根”,就没有扶不起的贫困。他通过走村入户开院坝会、搞夜访,带领大家摸遍了海嘎每个角落,制定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利用海嘎地理特点和临近国家级风景区的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种植脱毒洋芋和苦荞产业,发动村民组建导游队、办起农家乐,进一步拓宽群众的致富路子。如今的海嘎村在杨波的带领下已蜕变成整洁、游人如织的美丽新乡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该村的脱贫转变表明 A.正确的意识能够改变客观事物 B.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C.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海嘎村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 5.袁隆平院士领军的“海水稻”团队宣布去年的成绩,其中一种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超出预期的300公斤。但也有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与“海水”无关,利用“海水”宣传是“浮夸和误导”,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从双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③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双方的辩论加强对真理的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长霉的米饭都不能吃吗?答案是否定的,长霉的馊米饭显然是不能吃的,但有一种长霉的米饭不仅能吃,还很好吃,它就是酒酿,南方人称其为米酒,北方人称之为醪糟。随着我们的追问不断加深,生活当中的“常识”经常遭遇挑战甚至推翻其中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②真理产生的过程受到实践水平差异的影响 ③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 ④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里的“尽力而为、量力而为”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A.要从自己的实际力量出发,去为保障基本民生而尽力实践 B.要尊重和坚持“量力而行”是“尽力而为”的前提和基础 C.要认同和践行“尽力而为”是“量力而行”的目的和要求 D.要把“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统一在发展实际行动中 8.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下列描写梅花的诗句与“六度分割理论”所蕴涵哲理一致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宋•卢梅坡)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元•王冕) C.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唐•张谓) D.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唐•李商隐) 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礼仪、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让观众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从唯物辩证法看,这种呈现形式 A.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B.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说明物质与精神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D.表现了事物的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10.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体现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11.右图漫画“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蕴含的哲理有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矛盾的基本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树立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思想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右图漫画主要讽刺了有些人 ①不懂得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②犯了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错误 ③割裂了事物量变与质变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④只会纸上谈兵缺乏的是付诸于行动的勇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 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下列符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的有 ①用史实发言,用史实为证,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 ②让历史说话,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知识,才能走向未来 ③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但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之上 ④以史为鉴,在排除偶然联系之中把握历史事实的客观真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开展了两轮土地承包。第一轮从1978年开始,承包期15年,最早的1993年到期;第二轮从1993到1998年开始,承包期30年,也就是说,从2023年开始,承包陆续到期。现在中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 ①能进一步巩固农村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③体现群众观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④可以更好地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右边漫画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B.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人要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 1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改编为诗歌,并与山里的学生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演绎。这首诗让大山里的孩子明白:他们像苔花一样,虽然很小,也要学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苔》这类诗对品读主体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其特有感染力,培养奋斗精神 ②造就健全人格,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③正确认识生命价值,陶冶思想道德情感 ④确立文学审美能力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 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被誉为“瓷器之母”。2017年4月,屈家岭管理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就共同规划建设“中国农谷·屈家岭陶文化产业区”,打造“屈陶·屈窑”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屈家岭管理区建成中国知名的陶文化产业集群和旅游胜地。双方签订这一协议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②经济决定文化,其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健康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经济和文化同属于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粗缯大布裏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阿里巴巴的持续成功,除了其独特的赢利模式和定位以外,最核心的还是其高管团队抓住了企业经营的核心——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创业团队的第一次沟通会上,就以“此时此刻,非我莫属”的气势提出了要做世界级企业,以此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其本人极富激情,并且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制度,将这种激情传递给每位员工。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非常认同马云,充满激情,而且非常活跃。其内部杂志《阿里人》也透着激情与生活化。由此可见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20.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①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 ②为文化遗产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 ④意味着其经济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1.“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棺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依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泉 D.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2.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屠呦呦带领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去汁,尽服之。”但用传统的“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疗效,屠呦呦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对此正确认识是 ①从《肘后备急方》获取灵感——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疗效果——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盲从 ③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提取物——传统文化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助推 ④数亿人因“中国神药"而受益一一坚持文化自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汇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视“戏”又重视“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4.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恻、长河落日的壮阔、彩笺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一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华传统文化阐述了东方审美意境的价值 ②生命中的一切体验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东方审美意境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④东方审美意境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共存与融合中渐趋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近几年,“故宫”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的热词。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变得愈发的年轻。随着《我为故官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的播出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不再显得那么高冷了。这一现象折射出 ①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②大众传媒显示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生命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的创作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就要 ①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②拒绝和抵制西方文化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③扩大交流,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④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话语的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因为 A.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B.提升文化竞争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来自文化自信 29.“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首《乡愁》,寄托了台湾作家席慕容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这主要反映出 ①故乡承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故乡寄托了人们的乡思乡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故乡承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④故乡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31.(20分) 材料一《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点赞。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该节目是运用电视媒体、采取形象化方法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成功尝试,生动而又深入地展现了新时代与中华文明历史的同根同源与一脉相承,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和精神相通。该节目具有正面引导和深刻教育意义,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 材料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各点赞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分) 3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元之夜,紫禁城“亮了”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万众期待的“紫禁城上元之夜”全面亮灯。元宵之夜的故宫,可谓装扮一新,《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以艺术灯光形式投影于古建屋顶上,20台最先进的激光投影,营造出超过3000平方米的夜景灯光秀场,使观众有“人在画中游”之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紫禁城已走过了近600年岁月,故宫博物院正通过各种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与观众的期望互动,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的成功之处。 33.(12分) 一部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重点叙述“国计”,后一部分重点关注“民生”,用国计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了近5年中国在科技、建设,特别是重大国家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路、桥、车、船、港、大飞机、深潜、航天……场景、设备、工程、技术以它们的恢弘气势,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国力。之后,影片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5年来中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新变化。国家的强大,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正如影片所传达,人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民强是辩证统一的。 影片中既有“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等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也有普通人、平凡事。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国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让观众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为无数人努力创造的今天而骄傲,更希望祖国辉煌的明天有自己的一份努力。 运用矛盾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国家强”与“人民强”的关系。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答案(选考) 一、 选择题 1- 5: C D C B A 6- 10: C B C B D 11-15: A A A D D 16-20: D B B C B 21-25: B A D B D 26-30: A B B D B 二、 非选择题 31.(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习近平引用的经典名句,极大地鼓舞了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祖国建设。②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引用的经典名句,对人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 (2)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文化生产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2.①以民族节日为载体,集中展示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②依托现代科技,促进传播手段和展示方式的创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国家强”与“人民强”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国家强”与“人民强”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从经济上看,在社会总财富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国家强”与“人民强”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国家强”为“人民强”提供可靠保证,“人民强”为“国家强”奠定坚实基础。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确处理“国家强”与“人民强”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