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选择题专练:第1练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作业
第1练 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 1.(2018湖南衡阳一模)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2.(2018广东茂名五大联盟高三联考)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这说明商代( ) A.男性与女性均成为受祭对象 B.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 C.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 3.(2018河南洛阳高三三模)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4.(2018山东淄博高三二模)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这表明齐魏两国( ) A.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B.两分天下格局的形成 C.藐视了周天子的权威 D.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5.(2018安徽马鞍山高三质检三)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 A.廷议制有利于王权加强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 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 6.(2018新疆高三二模)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据此判断,在秦汉时期,华夏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认同”方面的特征是( ) A.书同文 B.车同轨 C.行同伦 D.地同域 7.(2018广东深圳高三二调)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佛教东传日渐兴盛 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D.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8.(2018课标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9.(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西汉初,内政、外交、民政、立法、司法、用人、赏罚均在丞相管辖之内;西汉中期,太尉、御史大夫地位提高,与丞相平起平坐,分掌民政、军事、土木营造,互不统属。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推行积极有为政策 B.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减少重大决策失误 D.防止丞相专权出现 10.(2018河北保定高三二模)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丞、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材料中三省制演变( ) A.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 B.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 C.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1.(2018山东淄博高三二模) 上面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事处。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 A.提高决策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大臣专权 D.分割宰相权力 12.(2018四川内江高三三诊)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 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13.(2018山东滨州调研)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 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14.(2018山东滨州调研)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促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15.(2018湖南衡阳高三联考)《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宦官内阁彼此倾轧 B.决策权力趋于异化 C.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政局混乱皇权失控 1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17.(2018山东淄博3月考试)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 ) 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C.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18.(2017江苏单科)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9.(2018河南洛阳高三三模)雅典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等,实现了普遍参与、多数统治和主权在民。公民平等被看成是民主政治的理想与目标,众人意见虽然纷纭,但并无优劣之分,所以只能以数量的胜出作为判断的根据。这一原则( ) A.造成了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 B.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C.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D.直接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20.(2018福建泉州高三质检二)公元前5世纪中期,执政官、平民与贵族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立法权威“十人团”,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肯定了“人民的福利必定是最高的法律”。可见罗马法律的制定( ) A.推动共和政体的确立 B.本质维护平民的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D.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答案精解精析 1.B 从材料信息可知,晋献公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造成“晋国无公族”,使政权落入卿大夫手中,最终导致三家分晋。也就是说,晋国没有亲族的支持,导致卿大夫夺权,这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A项;材料信息强调公族对大宗的作用,无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C 材料表明商代已经有了祭祖体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体现,C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材料中没有涉及分封制,B项错误;商代还没有形成专制王权,D项错误。 3.A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材料表明与商朝相比,西周分封制下,封国的管理者受周天子册封,这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 4.C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分封制的崩溃。宗法分封制下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诸侯不能称王。材料中魏惠王和齐威王相互承认对方的王位,是对周天子权威的藐视,违背礼制,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齐魏两国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C 从材料中秦始皇所说的“赖宗庙之灵”和大臣们所说的“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等信息可知,当时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廷议制的信息,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6.C 心理认同指的是拥有共同的心理认知,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共同的思想文化认知。行同伦表明人们的行为有着共同的规范,这是拥有相同的心理认知的体现,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无法体现共同的心理认同,排除。 7.C 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表明西汉皇帝希望借助宗法关系来加强宗族内的凝聚力,借以维护皇权。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后,王国势力不断被削弱,到东汉时皇帝不再需要借助血缘关系来加强皇权,因而庙制逐步简化,只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这正是皇权强化的体现,C项正确;宗庙反映的是血缘宗法关系,与佛教无关,A项错误;设立宗庙祭祀祖先是宗法观念传承的体现,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D 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后期中央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观察表格,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基本情况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央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割据林立,但唐朝的政治统治并未结束,这表明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 能据此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藩镇之间的争战,B项错误;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统治,C项错误。 9.D 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初年,丞相集大权于一身,西汉中期统治者通过提拔太尉、御史大夫来分割丞相的权力,这有助于防止丞相专权的出现,D项正确。 10.C 材料中的三省分权和三省制消亡都是为了强化皇权、削弱相权,这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C项正确;三省制的演变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A项错误;我国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B项错误;三省制的演变属于中央机构建设,不会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错误。 11.A 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政事堂是三省官员集体议政的场所,这有利于减少三省之间的摩擦,提高决策效率,A项正确。 12.C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材料中沈既济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将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 13.A 根据材料中“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可以得出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中宋代削弱地方的财政权,只是在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加强对地方财政权的控制,而非“全面控制”,故D项错误。 14.B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明朝的司法审判制度,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 15.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内阁制度。题干中“内监”“寺人”是指宦官,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的票拟权受制于宦官,反映了明朝中枢机构决策权力趋于异化,B项正确。 16.B 首先题干信息表明,这一时期地方势力膨胀,再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中书省”“节度使”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事件发生在唐朝,中书省宰相被刺杀的地点应在都城长安,故B项正确。汉朝无中书省机构,故A项错误;北宋行使宰相职权的是中书门下,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元朝在地方设行省,长官听命于中央,故D项错误。 17.D 从材料信息看,雅典要求公民积极观看戏剧,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都是希望通过让人们观看戏剧以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故选D项。在雅典, 妇女没有公民权,妇女观看戏剧并不能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故B项错误;在雅典,公民一律平等,并非所有居民平等,故C项错误。 18.D 材料中抽签差额选举大多数国家官职的做法确保了公职人员产生的民主程序,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应选D项。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抽签选举国家官职属于民主程序,不属于权力运行机制,排除B项;梭伦改革中,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项与史实不符。 19.C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用投票的方式以数量的胜出作为判断的根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论,不至于出现悬而不决的现象,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C项正确。 20.C 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从材料中的“执政官、平民与贵族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立法权威‘十人团’,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肯定了‘人民的福利必定是最高的法律’”可知,罗马法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C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就已进入共和国时期,A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项错误;D项中的“人人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