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优秀教案第9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
1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 从容说课 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 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 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 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 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 使学生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知识升华→联系实际→激起兴趣。 教具准备 2 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玻璃片、玻璃棒、五试管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 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硝酸铵固体。 学生用具:仪器:小烧杯、玻璃棒、小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 药品:食盐、蔗糖、碘、高锰酸钾、汽油、水、乙醇、植物油、洗涤剂、洗衣粉、纯碱、 硝酸铵、氢氧化钠。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 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情境]展示五种液体:红色(晶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 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 [设问]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言]如:1.想知道这它们各自的味道。 2.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3.想到它们可能是不同颜料与水混合而成的。 4.它们颜色各不相同,可能是混合物。 [引入]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探究化学奥秘的愿望很强。同 学们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它同这五种液体一样,都属于溶液,学完了本节课后你就会明白其 中的道理。 [板书]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引导]同学们桌子上都摆有食盐、蔗糖及别的用品,下面就按“活动与探究一”的内容进 行实验。 [投影]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 试验用品:食盐、蔗糖、水、烧杯、玻璃棒、药匙 步骤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现象 结论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3 [现象]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 [结论]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总结]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教师指出:物质在水中 以什么形态存在,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习)。 [引导提问]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拿出开课时的五种液体,让学生观察:1.每 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2.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 [学生回答]1.各部分完全相同。 2.没有析出沉淀。 [教师总结]像这样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叫做溶液。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总结溶液的概念。 [讨论、总结,并互相交流] [板书]一、溶液 [投影]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解其他物质的作用。 [投影]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交流结果]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 剂是水。 [教师指出]开课的五种液体中:红色的是品红溶液,蓝色的是硫酸铜的水溶液,黄色的是 氯化铁的水溶液,紫色的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五色的是氯化钾的水溶液。 [设问]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 [学生发育]1.糖水中溶质是糖,溶剂是水。 2.白酒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教师指出]除了水可以作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例:碘酒:溶质是碘,溶剂 是酒精。 [过渡]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洗很难洗去,怎么办呢? [学生发言]1、可以用肥皂水洗。 2.用洗衣粉洗。 (教师给予鼓励) [引导]完成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二”之后,你就会明白洗去的道理。 [投影]活动与探究二: 4 实验用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药匙、试管、胶头滴管 步骤: 溶剂 溶质 现象 结论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学生活动] [互相交流]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这说明:同种溶质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投影]2.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①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滴用什么洗去?为什么? [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过渡]前面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下面进行“活动与 探究三”。 [投影]活动与探究三:乙醇溶于水 实验用品:乙醇、高锰酸钾水溶液(高锰酸钾起显色作用,便于观察)、试管、胶头滴管 步骤: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学生活动] [交流实验结论]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 液。 [教师指出]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 溶质。 [投影]②液一液互溶:量多一溶剂,量少一溶质 5 ③通常:水是溶剂 [讲解并板书]3.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 [设问]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 [回答]汽水。 [引导提问]我们了解了溶液、溶质,溶剂及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你能否联系生活中的 实际,谈谈溶液的用途。 [学生发言]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2.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同样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引导]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那把油放入水中会不会形成溶液呢?下面我们看“活动探究 四”。 [投影]活动探究四 实验用品:水、植物油、洗涤剂、2 支试管、胶头滴管 步骤: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 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 剂 [学生活动](做上述实验的第一部分) [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 些小油滴分散在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 [引导提问]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回答]不稳定。 [引导]我们把这样的液体叫乳浊液,那什么是乳浊液?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并板书]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引导]现在进行“活动与探究四”的第二部分,看实验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交流]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 仍均匀,不分层。倒掉液体后试管较于净。 6 [设问]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动画模拟讲解]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中有亲水基(喜欢与水在一起的一端)和亲油基(喜 欢与油在一起),当它接触油脂时,亲油基就会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这些小油滴不会聚集起 来,又能随水流走。化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设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学生发言]1.用洗衣粉洗衣服。 2.用洗发水洗头。 3.洗餐具时加入洗洁精效果较好。 [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讨论、总结]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乳化现象。 [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并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知道了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若溶液中有水, 一般水是溶剂。我们还学习了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作业]习题 2、3 家庭小实验——清洗餐具 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7 内容标题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