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凤鸣山中学高2022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 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作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合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正因如此,“五四”文学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竭力赞美青年。《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2卷1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由此“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 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 1918 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李大钊29 岁,周作人 33 岁,钱玄同 31 岁,刘半农 28 岁,沈伊默 35 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 文坛时许多人只20出头。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以哪些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 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 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 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提到的李大钊《青春》一文 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 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将欢乐与光明融合在个体生命形态之中,这是“五四”文学作家“青春教”的宗教信仰。 ‎ B.“五四”新文学作家除了陈独秀、鲁迅、梁启超年龄稍大,其余都是 35 岁以下的青年人 C.“五四”文学运动实现了封建文学向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青春型文学的转向。 ‎ ‎。 ‎ D.“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重的时代气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创作宗旨、作家群体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五四”文学的青春型特征。 ‎ B.文章举李大钊《青春》一文为例,证明了青年人是建设“五四”文化的关键。 ‎ C.文章开头引用徐志摩的诗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文章要论述的中心论点。 ‎ D.文章主体段落内部的论证思路清晰严整,先提出论点,再列举事实加以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五四”文学以“青春、欢乐、光明”的心态为宗旨,其本质就是在与“老年、自虐、黑暗”的封建落后文学做斗争。 ‎ B.《新青年》杂志赞美青年人,主张“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这体现了“五四”新文化是一种青春型文化。‎ C.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年长的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 ‎ D.“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应和,给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影响是深远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孙自法)“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月10日在北京揭晓公布,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等六大项目入选。太子城金代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奥运村内,东南距北京市区140公里,自2017年5月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瓷器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2018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强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及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要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工作思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同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材料三:第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材料四:大遗址保护:城市化进程和大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之前我们就遇到了保护与开发的严重矛盾,有个良渚文化村,之前就是在大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的建筑群。现在出现了不少高端的酒店、昂贵的别墅,虽然是先于大遗址保护规划之前已经批准的土地手续,但在后续的建设中也会对大遗址造成破坏。”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参会人员说。‎ 公开资料显示,良渚遗址群的保护范围达到42.04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13.47平方公里,大遗址保护范围的不少区域处在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不少的大遗址经过沧海桑田,如今多处在城市中心或者是周边区域,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和城市开发出现严重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开发与保护的严重问题,面临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秦咸阳城遗址,大城市大遗址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矛盾问题,是本次会议上反映最多的。位于西安北郊的秦咸阳宫大遗址区则是在大遗址区域保护方案做出之后的城市开发。去年12月,陕西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区的秦汉新城管委会在没有和文物保护部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对23处遗址未进行考古勘探就擅自开工,造成遗址区的大范围破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摘自“新浪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保护利用文物的典范形式,它不仅可以使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还能更好地惠及民众。‎ B.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是2018年中国考古六项新发现之一,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C.《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在相关建设控制地带,建设工程也不得破坏历史风貌。‎ D.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许多大遗址处在城市中心或是周边区域,因而城市化进程与大遗址保护产生矛盾,一些文物也遭到破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太子城金代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这些考古成果对研究金代的相关制度与官式建筑等有着重要意义。‎ B.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但若能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就可能协调二者的关系。 ‎ C.大城市大遗址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要求地方行政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必须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加强沟通与协调。‎ D.良渚文化村的建筑群,以及其后出现的高端酒店、昂贵别墅,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应该坚决整顿,予以拆除。‎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 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能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B.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 C.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斌子、王老师态度转变,彼此理解,也深化了主题,突出人性的善美。‎ D.这篇小说在顺叙中运用了插叙,插叙大斌子与老王头的恩怨,使故事来龙去脉更清楚,增加故事的波澜,丰富了人物性格。‎ ‎8.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6分)‎ ‎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B.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C.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D.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庶孽”,即庶子,指非正妻或宗族旁支所生的孩子,封建宗法时代,”庶子比正妻所生的嫡子地位低。‎ B.“表”、“漏”是古代测时器具,“表”以日影方向长短测定时刻,用于白天。“漏”以水滴疆的刻度来测定时刻,用于夜晚。‎ C.“节”是符节,是缀有耗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如《汉书·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D.“骖”,是古代拉车的一种马的称呼。驾车时,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叫服,两旁的叫“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穰苴出身低微,却深受齐景公赏识。在齐国连遭败绩时,经晏婴推荐前去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闯入军中,也被处斩。‎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 D.穰苴劳苦功高,但晚景不佳。战胜回国后,齐景公先是对他礼遇,但听信谗言后解除了他的官职,他最后病发而死。‎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2)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景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4-15题。‎ 思王逢原[注](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 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王安石欣赏他的才华,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然而,嘉祐四年秋,王令逝世,年仅二十八岁,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第二年秋天,便写下了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了时令,同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颔联表达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包含对王令及自身的感喟。‎ C.颈联“当”与“入”二字将景物描写与人事叙述融为一体,气势阔大。‎ D.该诗有写景、议论,有回忆、感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 ‎15.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蕴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高》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3)《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唯利是图,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 、卖友求荣。而他们中的走运者,( )‎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 ,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了。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动荡不安、一塌糊涂,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 ,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扑朔迷离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 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斥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朝秦暮楚 随波逐流 凤毛麟角 沸反盈天 B.朝秦暮楚 同流合污 凤毛麟角 沸沸扬扬 C.朝三暮四 随波逐流 吉光片羽 沸反盈天 D.朝三暮四 同流合污 吉光片羽 沸沸扬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塞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B.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盈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C.‎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斥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D.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最终也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 B.最终也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C.最终官场也接纳了他们,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D.最终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官场也接纳了他们。‎ ‎20.下面一则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找出五处并作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鲁迅作品研讨会,众所诸知,您忝列鲁迅研究大家,特邀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说点话。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拨冗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未详事宜,敬请垂询。恳请及时到会。‎ 敬祝 文祺 ‎ ××市写作爱好者协会 ‎×月×日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① ‎ ‎,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② 。真、草、隶、篆、行,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趣和个性因素在里边。此外,汉字③ :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体现了地域性;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交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约翰·多恩《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独,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的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享受这份清静,体味这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的。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经历多了,这条道理才体味地越发深刻。如今不再犹豫,也不再徘徊,拿出直面真相的勇气,奋力经营人生这座孤岛,终于下定决心,过好这一生。‎ ‎——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