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会比较大 C. 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区域化,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D. 胞间连丝是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A正确;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会比较大,B正确; C、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区域化,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C正确; D、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道,D错误。 故选D。 2.甲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乙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 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C. 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图中a曲线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不断增大,故a表示自由扩散,b曲线开始时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增大,但转运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改变,说明需要载体的协助,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限制因素为载体的数量,B正确; 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3.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B. 酶与双缩脲试剂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C. 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D.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二者都属于水解酶类,A正确; B、酶的本质少数是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在低温、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此时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C错误; D、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A。 4.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如图1所示)。为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某同学制片观察四组经不同处理的蚕豆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乙组保卫细胞在KCl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消耗的ATP比甲组的多 B. 通过甲、乙、丁三组对比可知,K+抑制气孔开放,光照促进气孔开放 C. 本实验探究光照、pH、无机盐离子(K+或Na+)等因素对蚕豆叶片气孔开闭的影响 D. 夏季中午保卫细胞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细胞吸水和吸水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 B、通过甲、乙、丁三组对比可知,K+促进气孔开放,光照抑制气孔开放,B错误; C、分析甲、乙、丙、丁组实验的处理方法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的种类不同(K+、Na+)、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或黑暗)、pH不同,因变量是气孔开度,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K+、Na+、光照、pH等因素对气孔开闭的影响,C正确; D、夏季中午保卫细胞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不足,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增减少,D错误。 5.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编码BAX蛋白和 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B. 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C. 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 D. 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BAX蛋白为凋亡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故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A错误;肿瘤干细胞的增殖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分化过程发生转录和翻译,也是耗能的过程,因此两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姜黄素能诱发癌细胞凋亡,而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所以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正确。 6.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C.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D. 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若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沉淀物中存在少量的放射性,A错误;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但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B正确;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的含量,D错误。故选B。 7.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下列采用的方法最为简单的是 A. 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B. 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C. 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 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A错误; 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属于测交,但需要复杂的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实验操作,B错误; C、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一株高秆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情况:纯合子或杂合子,纯合子自交性状不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有高、矮两种性状出现,C错误; 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可免去大量繁琐的操作,是最简单的方法,D正确。 故选D。 8.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对荠菜果实形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亲本三角形和卵圆形果实均为纯合子 B. 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F2的三角形果实自交,有3/15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 D. F1和卵圆形果实的杂交子代卵圆形果实的比例为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亲本三角形和卵圆形果实均为纯合子,即AABB和aabb,A正确; B、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F2中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的荠菜种子,均为三角形果实,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7/15,C错误; D、F1是的基因型是AaBb,若用F1三角形果实与亲代的卵圆形果实侧交,AaBb×aabb→1AaBb(三角形):1Aabb(三角形):1aaBb(三角形):1aabb(卵圆形),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为3:1,即卵圆形占1/4,D正确。 故选C。 9.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均会消失和重现 B. 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 D.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均会消失和重现,A正确; B、DNA复制可使DNA加倍,但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数目不加倍,B错误; 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C正确; D、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B。 10.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D. 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来的遗传因子一词,但并没有发现基因,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C正确; D、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不属于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D错误。 故选C。 11.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只显示部分染色体)。该细胞 A. 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B. 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基因突变 C. 该图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D. M、m的分离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该细胞的名称是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A错误;因不知道基因型,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B错误;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若亲代的基因型是MmN_,则M、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 12.图1、图2表示两种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图3表示中心法则及补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2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 B. 图1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 C. 图3中①过程可发生基因结构的改变 D. 图3各过程可在试管中模拟进行,除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2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空进行,是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A正确; B、根据图1中正在合成的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向右,B错误; C、图3中①过程表示DNA复制,可发生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C正确; D、图3各过程可在试管中模拟进行,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所以除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B.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给子代 D.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故选:A。 14. 如图为甲豌豆的A基因(控制高茎)和乙豌豆的B基因(控制黄色豆荚)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豌豆甲、乙突变前均为纯合高茎、黄色豆荚的品种,且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 B. 突变后的豌豆甲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 上述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均是DNA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 D. 若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株的表现型是高茎、绿色豆荚 【答案】D 【解析】 【详解】 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由于豌豆甲突变前为纯合高茎、黄色豆荚的品种,基因型为AABB,所以突变后的豌豆甲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图示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均是DNA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C正确;由于豆荚的颜色与当年母本相同,所以若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株的表现型仍是高茎、黄色豆荚,D错误。故选:D。 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 C.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 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因重组会生成多种新基因型,基因突变才产生多种新等位基因,A错误;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重组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只有完成受精作用后发育成后代,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如AABB和AaBb表现型相同,C正确; D、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结构,不改变基因遗传信息,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 16.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D.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成倍减少或增加,不会改变基因的种类,A错误;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种类,但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会减少或增加,因此不会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C正确;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引起片段上的基因随之丢失,导致基因的数目减少。染色体片段重复,引起片段上的基因随之增加,导致基因的数目增加。这两种情况下,基因的种类均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C。 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B. 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若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C. 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二倍体 D. 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1开始选种,因为从F1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基因突变并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但可产生新基因,B错误; 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二倍体,C正确; D、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从F2开始选种,D错误。 故选C。 18.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 B. 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 ②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 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②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错误;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增加,D正确。 故选D。 19.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黑色素具有抵御紫外线的作用)缺乏的遗传病。下列对白化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正常人相比,白化病人容易患皮肤癌 B. 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较大 C. 白化病的碱基序列与正常基因相同 D. 通过性别检测可预防白化病患儿的出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正常人相比,白化病人因缺乏黑色素导致抵御紫外线的能力低,而紫外线容易诱发皮肤癌,A正确。 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较大,B错误. 白化病致病基因是的正常基因突变而来的,碱基序列不相同 ,C错误. 白化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没有性别差异,通过性别检测不能预防白化病患儿的出生,D错误. 2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个体数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 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 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 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相对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因此一种生物灭绝,不一定引起另一个物种的灭绝,A错误; B、生物是共同进化的,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必然互为选择因素,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个物种基因突变与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 D、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存在突变或选择,基因频率就会发生改变,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二者在长期 的进化过程中保持平衡,不能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B。 21.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岛上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 甲、丙两个岛屿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上的鸟迁到乙、 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生物的进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因此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B正确;甲岛上的鸟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岛上的鸟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二者进化的方向不同,因此生存的环境不同,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2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已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 人排出的泪液及尿液属于体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大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没有进入内环境,A错误; B、H2CO3/NaHCO3是缓冲物质,对血浆 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B正确;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不随气温变化而变化,C错误; D、人排出的泪液及尿液不属于体液,D错误。 故选B。 23.如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②为胰岛B细胞,饭后0.5 h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B. 若②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 若②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③和⑤ D. 若②为骨骼肌细胞,运动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②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多,故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A正确; B、②为脑细胞,由①→⑤血液流动的过程中,氧气不断被消耗,产生CO2不断进入血液,所以①到处的氧气浓度高于于⑤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正确; C、若②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⑤血浆,但是不能来自于③淋巴,C错误; D、若②为骨骼肌细胞,运动时细胞大量氧化分解葡萄糖,故使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正确。 故选C。 24.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D.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一定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A正确; B、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以胞吐的方式进行的,胞吐需要突触小泡膜和突触前膜的融合,导致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 C、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C正确; D、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的和抑制性的,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加强静息电位,不会兴奋,D正确。 故选B。 25.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B. 杏子入口就分泌很多唾液 C. 走路时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就停下来 D.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答案】B 【解析】 【详解】A、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这与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有关,A错误; B、杏子入口就分泌很多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B正确; C、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的声音,便立即转头张望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 D、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D错误。 故选B。 26.下图为人体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d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A. 兴奋由a传至b时,b处钾离子通道打开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 B.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C. 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后伸肌舒张 D. 传入神经兴奋后,d处阴离子内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兴奋由a传至b时,b处钠离子通道打开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错误; B、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的方式,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B正确; C、传入神经可直接将兴奋传至屈肌运动神经元,而传入神经向伸肌运动神经元传递兴奋时还需经过中间神经元,故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再伸肌舒张,C正确; D、传入神经元兴奋后,d处氯离子内流,D正确。 故选A。 27.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腺导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从中制备粗提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 胰岛素不是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胰岛A细胞产生 C. 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D. 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可见,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正确;乙组的粗提取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若饲喂,则会因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不能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而应注射,D错误。 28.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B.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 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 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 29.科学家发现多种流感病毒中存在同一种蛋白,利用该蛋白开发的疫苗不能 A. 用来预防多种流感 B. 作为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 C. 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D. 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处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科学家发现多种流感病毒中存在同一种蛋白,因此利用该蛋白开发的疫苗可以用来预防多种流感,A正确;该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能力,B错误;该疫苗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处理,D正确。故选:B。 3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其中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B. 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其非极性运输也没有影响 C. N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可以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D. 植物激素的形成可以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答案】D 【解析】 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A错误;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NAA和乙烯利都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C错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植物激素的形成,进而控制植物的性状,这是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油菜果皮颜色早期是绿色的,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 (1)油菜果皮颜色早期是绿色的是因为油菜果皮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__________(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减少,使光合速率降低。 (2)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有一部分来源于叶片,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3)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来源是大气中CO2和___________。 (4)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___________染液检测;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___________转化而来。 【答案】 (1). 叶绿体 (2).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 [H](或NADPH) (4). ATP(两空顺序可调换) (5). 主动运输 (6). 大于 (7). 线粒体产生的CO2(或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合理即可) (8). 苏丹Ⅲ(或苏丹Ⅳ ) (9). 可溶性糖和淀粉 【解析】 【详解】(1)油菜果皮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减少,导致光反应减弱,生成的[H]和ATP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光合速率降低。 (2)蔗糖属于二糖,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协助。 (3)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3.5+6=9.5,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2+6.5=8.5,故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大于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果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来源是大气中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4)据图乙分析,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可以用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检测呈黄色或红色;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 32.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据图 回答: (1)各代号表示的育种类型中:①表示_____通过①②途径不易获得所需品种AA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述育种类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是____,该药剂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 (3)若⑤过程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其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AAA植株不可育,说明AA植株和AAAA植株之间存在______。 (4)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对基因控制不同性状,且A对a、B对b完全显性):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杂交组合是 ___________。 ②选乙、丁为亲本杂交得到F1,再进行单倍体育种可培育出______种纯合植株。 【答案】 (1). 诱变育种 (2).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 (3). ③⑦ (4).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 87 (6). 生殖隔离 (7). ①甲和乙 (8). ②4 【解析】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①表示诱变育种,通过①②途径不易获得所需品种AA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 (2)③单倍体育种和⑦多倍体育种中都会用到秋水仙素,该药剂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若⑤过程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为三倍体,其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为3n=87,该植株为三倍体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从而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所以果实没有种子,题中AA植株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AAA为三倍体不可育,所以AA植株和AAAA植株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4)①要想使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所选的两亲本要具有一对相同的杂合基因,而另一对基因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为一种,所以可以选择甲和乙。 ②乙丁为亲本,F1代中有AaBb和Aabb,而AaBb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经单倍体育种途径可培育出4种纯合植物。 33.流行性感冒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分泌量的多少会受到图中_________的影响。 (2)机体产热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 (3)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当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_________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侵入机体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TSH) (2). 激素甲和甲状腺激素 (3). 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4).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 汗腺分泌增加或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6). 吞噬 (7). 效应T (8). 防卫 【解析】 【详解】(1)图中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TSH),其分泌量的多少会受到图中激素甲对其进行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进行负反馈调节。 (2)机体产热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体温升高,人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出现寒颤,原因是体温测定点提高,体温稳定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3)体温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增强汗腺分泌汗液、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4)当病毒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首先发起攻击,侵入宿主细胞后,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侵入机体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4.如图所示为去除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乙的含量变化以及侧芽长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激素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请回答以问题: (1)激素甲、乙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激素甲来自____________。 (3)去顶芽后,激素甲和激素乙在侧芽的生长方面具有_____(选填“协同”、“拮抗”)关系。 (4)请根据本实验中激素甲的浓度变化及其作用特点解释植物出现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长素 (2). 细胞分裂素 (3). 顶芽和侧芽 (4). 协同 (5).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发育受到抑制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解析】 【详解】(1)由题干可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故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故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 (2)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既有顶芽极性运输而来也有侧芽自身产生的。 (3)去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故两者在侧芽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4)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发育受到抑制而表现出顶端优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