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南充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 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 答案 C 解析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F1产生配子的数量,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这样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C项正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D项错误。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C.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 D 解析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A项正确;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B项正确;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C项正确;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若子代数目较少,则不一定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D项错误。 3.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答案 A 解析 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错误;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 ,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摇晃小桶,使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正确。 4.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各杂交组合及子代鼠的体色情况。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白 5 6 Ⅱ ③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 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答案 C 解析 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色对白色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子,②③⑦⑧为隐性纯合子,⑤⑥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若白色对灰色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子,①④⑤⑥均为隐性纯合子,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显隐性进行确定。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 5.(2019·南阳一模)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两种。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得F2,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2的描述,错误的是(多选)( ) A.AA个体占 B.Aa个体占 C.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同 D.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答案 AB 解析 根据分析,F2中显性纯合子AA占,A错误;杂合子Aa的比例为,B错误;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分别为和,C正确;F2红花植株中基因型AA∶Aa=3∶2,则杂合子占 ,D正确。 6.(2019·山东淄博期中)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荷斯坦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D.Ⅲ2与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Ⅱ1和Ⅱ2都是V形耳尖,而其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判断V形耳尖为显性性状。根据Ⅰ1和Ⅱ3可判断V形耳尖不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所以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项错误;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为杂合子,但无法判断Ⅲ1是否为杂合子,B项错误;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来自Ⅱ3和Ⅱ4,而Ⅱ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则来自Ⅰ1和Ⅰ2,C项正确;设相关基因为A、a,Ⅲ2的基因型为aa,Ⅲ5的基因型为Aa,所以Ⅲ2和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D项错误。 7.(2019·河南郑州一中期中)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基因T和t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所有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 A.7∶6∶3 B.9∶2∶1 C.7∶2∶1 D.25∶10∶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基因型为TT的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都是TT;基因型为Tt的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TT、Tt、tt,则所有子代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因此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为9∶2∶1。 8.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 这些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型为AyAy、AyA、Aya的成年兔均为黄毛 B.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 C.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 D.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 答案 A 解析 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没有体细胞基因型为AyAy的个体,A错误;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黄毛兔都是杂合子,因此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B正确;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黄毛兔基因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C正确;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黄毛兔基因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D正确。 9.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并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答案 C 解析 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2,A正确;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当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的概率为2/(2n+1),C错误;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D正确。 10.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母性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DD×♂dd,F1全是右旋,F1自交,F2也全是右旋 B.♀Dd×♂Dd,F1全是右旋,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3∶1 C.♀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也全是左旋 D.♀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1∶1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母本核基因型决定,并不是与母本表现型一致,因此判断子代表现型得先判断母本基因型。♀DD×♂dd,因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为Dd,则F1自交,F2也全是右旋,A正确;♀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因此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3∶1,B正确;♀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为Dd,故F1自交,F2应全是右旋,C错误;♀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1,故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1∶1,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同学们对该植物的花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1)从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色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解析 (1)从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A:30对红花亲本杂交,F1中红花∶白花=36∶1,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花色隐性性状为白色。(2)B:30对红花×白花,F1中红花∶白花=5∶1,说明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因此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由B组30对红花×白花→F1中红花∶白花=5∶1,可以判定亲本红花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B两组的红花亲本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A、B两组杂交后代不会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 12.通常母鸡的羽毛宽、短、钝且直,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H、h表示)。现用一对母羽亲本进行杂交, 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中母羽∶雄羽=3∶1,请回答: (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母羽和雄羽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在子代中,母羽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各种表现型鸡的品种,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请另行设计一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需写出配子)。 答案 (1)性状分离 母羽 (2)HH、Hh、hh 母羽∶雄羽=1∶1 (3)如图所示 解析 (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说明母羽对雄羽是显性,亲本都是杂合子,即Hh。(2)在子代中,由于所有的母鸡都为母羽,所以母羽鸡的基因型为HH、Hh、hh。由于雄羽为隐性性状,所以雄羽鸡的基因型为hh。母鸡的基因型有HH、Hh、hh,比例为1∶2∶1,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hh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基因型有Hh和hh,比例为1∶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是母羽∶雄羽=1∶1。(3)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可用母羽母鸡(Hh)与雄羽雄鸡(hh)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 13.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稀碘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相关基因用M和m表示) 方案一: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 (3)实验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案二: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稀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方案一:(1)测交法 (3)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为1∶1 (4)测交中的糯稻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即粳稻和糯稻,可知F1必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M和m 方案二:(1)花粉鉴定法 (3)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4)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含基因M的配子(遇碘液呈蓝黑色)和含基因m的配子(遇碘液呈红褐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