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江苏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江苏卷用)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 【参考立意】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首先解读材料,所给材料是一则名言,“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这是巴尔蒙特的话,这句话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二是“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而两句话中都出现了“阳光”一词,故应先理解“阳光”的意思。“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幸福感,象征爱,象征力量……前一句是从自身对“阳光”的感受角度而言,当你得意时,阳光是幸福的奖励;当你痛苦时,阳光是支撑希望的力量;当你失意时,阳光是爱的关怀……后一句是从自己对别人的角度而言,即保护阳光,传递阳光,照亮他人……考生可以从前一句立意,也可以从后一句立意,也可以综合前后句分析立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是关于素养的一些关键词:国家认同、责任担当、人文情怀、国际理解、理性思维、自我管理、批判质疑、健全人格、审美情趣…… 在你看来,哪些素养对于现代中学生最为重要?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第一,根据题目要求,至少重点论述两个关键词,且关键词应从题面中的指定词汇中选择。 第二,两个(三个)关键词,必须形成“有机的关联”。所谓“有机的关联”,主要包括下述两种情形: (1)形成对立统一模式。 例如:“自我管理+人文情怀”=自我与社会(世界)的辩证统一。关切自我发展,关注人类进步,既要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又要有博大的胸襟超越自我,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 (2)形成兼容互补模式。 例如:“理性思维+审美情趣”=理性的与感性的(情感的)互补。二者的兼容、结合,使人生既有理性精神以处事,又有情趣以体验世界人生的温暖与幸福。 下面给出2点补充说明: (3)如果不符合上述两种情形,考生认为其所选择的关键词之间形成并列关系,那就必须在更宽阔的背景下说明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即作为现代中学生最重要的素养,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是什么。 (4)“有机的关联”,意味着不能选好两个关键词,然后各说各的,搞成“两家人” 。重点以此为标准,确定一类文。 第三,主题讨论的背景是“现代中学生素养”,不可泛泛而谈“人的素养”。“素养”是本作文题的默认关键词,这是不能忽略的。 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参考立意】 本材料关于脱贫与环保的话题,是国家发展的中心话题,与本材料有关的知识点有三:一是经济林与生态林的区别,本材料中老人种的是用材型经济林,种树的目的就是为了砍树卖钱,二是用材型经济林在成长期也有环保作用,三是种植生态型经济林能很好地解决脱贫与环保的矛盾。 (1)赞同老人卖树。老人不应该被虚名所累,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种树的目的,然后将树卖个好价钱,让自己一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残疾老人自身难保,不应该被动揽上改造环境的重任,媒体更不宜故意将老人打造成道德圣人。老人种树卖树,是无可厚非的,相信真相大白之后,社会会理解他的行为。残疾人自力更生,努力脱贫,是比改造环境更迫切、也更人性的事情。 (2)反对老人卖树。老人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他既获得了好名声,也为环保作了一份贡献,因此不能做既毁林又毁美誉的事情。大众对老人“义务植树”的行为是敬佩的,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美,老人何不成全人们的美好期待呢?老人现在已经受到关注,好心人寄来钱,政府送来生活补助,相信老人即使不卖树,日子也不会比以前差。如果卖掉了树,就会让所有关心环保和热心公益的人士伤心失望,这是对社会向善之心的打击。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店里长时间只看书不买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书店的营业。对此,一家书店的做法是将人撵出去,另一家书店则设置了环境宜人的阅读区。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就其中一家书店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材料的第一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即书店遇到了经营危机。危机的根源是顾客长时间只看书不买书,而书店的本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实体,不是公益机构。(新华书店可以另作讨论)有学生仅仅抓住这句话立意,讨论为什么顾客不买书,批判顾客的做法不道德,也有的指责书店出售的书籍质量低下、档次不高。这都是没有紧扣全篇材料审题立意,此类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第二句话材料给出两种明显不同的应对措施,用一个“则” 字暗示对第二家书店的做法的肯定。 绝大多数学生也都认可这种做法,他们的思路都是:这家书店做法好在哪里?并以此作为中心论点。大致有:为他人着想;成人之美;人性化服务;弘扬精神文明;包容他人;尊重读者;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种思路的问题在于学生是站在读者角度去评价书店,要求书店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仅仅扣住了材料最后半句话,即“一家书店设置了环境宜人的阅读区”。那么思考就会比较浅,并有道德绑架的嫌疑,显得不近人情。 而通观整篇材料,主语应该是书店。我们应该站在书店经营者的角度思考措施,以及揭示为什么要这样做。思维的过程是:如何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经营的策略→经营的智慧→人生的智慧。由实入虚,从不同的措施辨识出第二家书店的经营策略高明,其中体现出的经营智慧值得我们学习,用于自己的生活中,上升为人生的智慧。按照这种思路,比较好的立意有:顺势而为,以柔克刚;因势利导,以疏代堵;培养生态,放长线钓大鱼;以退为进,欲擒故纵;扬长避短,学会变通。 总之,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思维才有可能具有深度。这里又要提醒同学们先找出材料的主语,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与其谈道德,不如论智慧,因为前者俗烂,后者清新;前者宜律己,后者宜教人。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联一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对联二 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被誉为“诗中之诗”。 上面两副对联的内容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审题重点是抓“撇”“捺”“戒”“悟”四个动词。“撇”即撇开,丢开,“若不撇开终是苦”,字面上讲“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而此处是说能丢得开、放得下、舍得了一些利益纠葛就会不“苦”了。“捺”就是按捺,就是约束、控制、管理。“各自捺住即成名”,字面意思是说“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此处是讲万事应懂得约束、收敛、控制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心态情绪方能功成名就。第二副对联的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其中的“戒”就是讲防止、戒除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也就是讲要戒止、控制、管理好自己。而“悟”的内容是“空” ,也就是要懂得丢下、抛开一切,不为外物所累。综上分析,第一副对联中的撇利捺己与第二副对联中的戒失悟空是同一之理:懂得放下,学会控制方能赢得精彩人生。只要从这一角度去立意行文都行。如果有学生只谈管理、控制,或者只谈放下、舍得之理亦算切题,不去细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