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程测试生物试卷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命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生物大分子中以碳元素的含量为最高,所以“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水更多 C.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D.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除蛋白质、磷脂外还有糖类、胆固醇等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 C.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完全不同 D.真核细胞既有DNA又有RNA,而原核细胞只有DNA 3.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5 1.10 1.15 A.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试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C.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变短再保持不变最后变长 D.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 4.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①②表示不同的物质,甲~丙表示三个反应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生物都具有催化甲阶段的酶 B.酵母菌催化乙过程有关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 C.空气中物质①和②的含量都会影响该生理过程 D.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丙阶段生成的能量只有小部分进入了ATP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许多酶活性降低 C.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7.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8种 B.图甲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该动物的父本 C.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①和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8.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为完全显性,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杂合子占的比例为7/8 B.基因型有18种,AabbDd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C.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的比例为1/4 D.表现型有6种,aabbdd个体占的比例为1/32 9.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与a、Y与y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型为Yy的雄和yy的雌杂交,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子代的性别 C.基因型为AaYy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正常尾白毛个体占5/32 D.若黄色毛与白色毛个体交配,生出一白色毛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Yy 10.若一个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该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和模板 B.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同时含有31P与32P C.噬菌体的增殖方式与大肠杆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D.该过程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1.26×105个 11.下列关于植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因获得多种重组类型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B.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从而加快了育种进程 C.单倍体育种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低温处理是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1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 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 D.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 13.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C.淋巴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D.血浆中的葡萄糖等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组织液 14.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 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C.图中a处的CO2浓度最高 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a 15.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1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I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若在2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1处灵敏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D.II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16.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是胰岛细胞、肝脏细胞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a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17.游泳爱好者在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增加产热 B.垂体活动受抑制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C.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 D.细胞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放能增多 18.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分泌抗体 19.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了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温特实验表明了植物具有向光性 C.肺炎双球菌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20.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四个胚芽鞘尖端分别置于4个大小相同的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a~h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①~④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预期及分析,其中合理的有 ①若要说明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可在甲组所处实验条件下增加不插入云母片的对照组 ②若a>e,且b=f,说明生长素在光下被分解了 ③若a+b=e+f,且e=f,说明生长素没有被分解 ④若c+d=g+h,且g<h,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移动了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21.某同学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丙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胚芽鞘中的生长素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乙图单侧光照射导致琼脂块的左侧生长素低于右侧 C.若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α的数值无明显变化 D.琼脂块1、2、3所引起的α角大小关系是1>3>2 22.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既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能传递调节信息 B.顶端优势是指侧芽生长素合成受阻,发育受到抑制 C.农民适时摘除棉花顶芽,利用了生长素两重性的特点 D.2,4-D是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 23.如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2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但作用效果可能相反 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物质 C.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之一是其不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 D.施用适宜浓度的NAA可获得无子番茄,这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C.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拮抗关系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都会导致“恶苗病” 2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27.下图左和下图右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中曲线b代表出生率,曲线a代表死亡率 B.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左图的E点 C.右图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右图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8.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a,其中绿豆的数量为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该方法可精确计算出该包黄豆的数量为50a/b B.该实验模拟了样方法,其中黄豆代表待调查的植物 C.可多次取豆(每次取豆无需放回),求平均值,可降低实验误差 D.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充分振荡,使其分布均匀 29.下列关于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种群没有性别比例 B.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C.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未来个体数量必将增加 D.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为20,死亡个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死亡率为10% 30.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31.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32.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C.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3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就吸出上层培养液计数,所得数据会偏大 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所得数据会偏小 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草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所得数据会偏大 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所得数据会大 34.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35.下列有关种群及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种群的出生率可以预测种群的密度大小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大明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弃耕的农田,若干年后一定会变成森林 36.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火灾过后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37.以下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块稻田中的水、泥土等和所有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水草和微生物 38.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 39.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40.假设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鹰、鼠、蟾蜍和蛇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可以捕食蛇、鼠、鸟②草可被鼠、鸟、昆虫所食③蟾蜍和鸟都能吃昆虫④蛇能吃蟾蜍和鼠。则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数量有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每题8分,共40分) 41.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激素,数字表示调节过程。 (1)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图中激素a和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分泌活动加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在此过程中激素c对靶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激素d是____________,d激素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4)激素调节特点是 (至少答出3点)(2分)。 42.图甲是a-银环蛇毒素影响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图乙是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示意图。 (1)图甲中,正常情况下当兴奋传导到突触时,______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从而引起_______上的电位变化。当a-银环蛇毒素进入突触间隙时,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③④⑤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填编号),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3)图乙表明,人体免疫细胞清除a-银环蛇毒素的主要途径有吞噬细胞吞噬毒素后溶酶体中的酶将毒素分解和 (2分)使其失活。 43.玫瑰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但玫瑰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极低,故常通过扦插来繁殖。为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玫瑰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预实验:取生长状态相似的多株玫瑰植株上的一年生枝条,剪成长度相同的插条35支,切口上平下斜,每个插条保留2个芽和一片嫩叶,去掉成熟叶。将插条随机均分成7组,采用浸泡法处理24h后扦插,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生根数目,结果如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A B C D E F G NAA浓度/ppm 0 2 4 6 8 10 12 生根总数 10 15 35 35 25 20 15 平均根数/株 2 3 7 7 5 4 3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处理插条的方法除了浸泡法外,还可使用________法,后者的NAA浓度比浸泡法________。 (3)表中数据能否说明NAA对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实验中各组需要处理和扦插多个插条,最后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在进一步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探究的NAA浓度范围________ppm。 (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________ ___的结果。 4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 。 (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 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2分)中,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 (2分),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45.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棕背平属于 ,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4)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_,而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 (5)据调查,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10 DBCAB CBACD 11-20 BBDBC BBCAA 21-30 CCDBD BDDCD 31-40 CCCBC DBBBC 41.(1)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2)①②③⑥ 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2分) 42.(1)乙酰胆碱(或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其占据了乙酰胆碱受体的位点,阻止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兴奋 (2)吞噬细胞 ⑤ ③④ (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毒素结合(2分) 43.(1)NAA的浓度(不同浓度的NAA) (2)沾蘸 高 (3)否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插条生根均表现为促进作用 (4)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4~6 (5)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44.(1)生长素 去掉项芽,侧芽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 (2)抑制、促进 (3)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2分) ③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乙烯(2分) 45.(1)(初级)消费者 标志重捕法 (2)λ-1 (3)性别比例 (4)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变快 未发生改变查看更多